吉奇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陪伴>第48章 初心

1996年,郝家村致富计划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村的稻米一经上市就得到了市民的欢迎,因为本身产量有限,所以仅仅一个月就下架了。这对整个郝家村来说都是一个犹如春雷般的好消息。

要知道以往他们有时粮食甚至会积压到第二年,就是为了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卖上个好价钱。

可是如今呢,那稻米比他们平日吃的贵了好几毛,却还能得到众人的哄抢,而且早早的卖完也不用再担心保存不好生虫子的问题,再没有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了。

那些之前没有参与进来的人,悔的肠子都青了。

按照原来的打算,祝连国还想要去他老丈人所在的高家村游说一番,好在明年扩大生产规模。

可他们村子今年的举动,周边多少村子都在观望呢,现在他们赚的盆满钵满,哪里还需要主动去劝说别人呢?

那些村子生怕被别人抢了先,竟是一刻都等不及了,争先恐后地来到他们村商量合作计划,希望明年也能掺一脚,有这样的致富途径,谁不想走呢?

路子已经是别人趟过的了,稳赚不赔的买卖,这时候不使劲儿,背后的村民可是会戳他们这些村干部的脊梁骨的。

看到外村人高涨的热情,本村之前没参加的就更后悔了,那吃了第一波红利的,更是走路都带风。

与别村的合作,之前村里的几个干部早就商量定了,别的村子主要是为了把粮食卖个更好的价钱,避免积压在手里,而他们郝家村主要是想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这是合作共赢的事儿,村长和书记现在主要是和那些村子谈论一些细节,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实力的考察。

祝连国最近忙着核算数据,之前看着一片形式大好,其实算完后,祝连国还是有些泄气的,也更意识到了农民讨生活的不容易。

现在农业税是每亩40元;

排灌费每亩大约50元,这还是在他们村有水源的情况下,如果全靠机井的话,应该要达到70元。

种子虽然是农科院提供的,可也是要花钱的,每亩25元;化肥、农药费用每亩60元;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一亩至少20块钱。

水稻生产成本每亩大概要200元。

水稻成熟后还需要晾晒、脱壳,以及后期的包装,这些费用还没折算进去,更不用说人工费用了。

他们村的水稻亩产平均450公斤,每50公斤水稻平均价为100元。按此价格计算,水稻每亩产值为900元,净利润700元。

以上都是朱连国按照最理想的状态算的,可实际利润可能也就500,因为村里今年开荒,开的荒地是不需要交农业税的,属于集体所有,这部分的产出算是对农户的补贴,运输的成本和损耗也从这部分钱里出。

他们村子耕地比较充足,像邻村一户人家也就三四亩地,他们村平均每户能达到八亩。

也就是说,一家老小齐上阵,忙忙活活大半年,最后才挣5600块钱。

他媳妇的服装店一个月最次也能卖到这个钱,两相对比,他就更感到农民挣钱的不易。

虽然现在一年挣5000多在他们这边已经算是高收入了,可祝连国知道,十年后农民一年还是只能挣到这些钱,可是外面的物价水平却涨的飞快,城里人的工资也都在涨。

想起上辈子,自己虽然不争气,可是该干的活儿也干了,该打的工也打了,最后日子不还是过得紧巴巴。

面对着这单薄而又这沉甸甸的数字,祝连国深深地陷入了沉思,想要真正的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只靠种地还远远不够,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呢?

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地里的产出也就和吃能联系到一起,祝连国打量着自家的厨房。

他意识到,想要真正致富,真正应该做的是发展农副产品,他们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例如种植了油料作物,就有了大豆油、花生油、香油、芝麻酱,还可以做酱油,醋,大酱,腐乳等。

时间在忙碌中总是过得飞快,郝家村用了七年的时间将食品销售网覆盖到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能够如此快速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就是政府的扶植了。

当年祝连国的想法其实很多人都不看好,可是他硬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做成了,为此,他抵押了家里的房子和门市,还向政府贷了一大笔款。在原来村委会经济的基础上成立了郝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对经商一窍不通的祝连国,也不知和媳妇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又请教了多少人才把这个公司办下来,可如今看来,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最初参与进来的那批村民都是公司的股东,为了实现祝连国描绘出的蓝图,郝家村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最初的两年,他们这些大小股东相当于是在做白工,可是等到真正发展起来了,就似乎开了挂一般。

如今,车间里一个最普通的工人,可能他年底拿到的分红就是他正常工资的几十上百倍。

这种全村都是股东的经营模式,本来就少见,更何况他们还开起了村村联合模式。

按照祝连国的想法,由郝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在兄弟村建厂,购买设备,招收村民,进行农副产品再加工,最初的工厂只能说是个小作坊,就是这样一点点的,他们将产业做大了。

这种村村联合的模式在全国还属首例,所以,当这种产业模式初见成效后,被他们当地领导逐级上报,最后竟是成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

那一阵子,几乎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出现过他们郝家村的名字。

知名度是最好的打开市场的名片。

祝连国一个草根农民,能够得到这样的荣耀,那一阵子是真的有些飘了。

直到有一天,他问刚上小学的儿子:“你将来想干什么?”

“我想开大卡车!”祝向海看着爸爸,说的很认真。

祝连国听到这话很是诧异,接着问道:“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它足够大,到时候我可以拉着你和妈妈,还有姐姐,还有老姨老姨夫,丰哥,大姨,大姨夫……”祝向海把他能想到的亲人念叨个遍。

祝连国忽然觉得有些感动,同时也有些自责,这些年他得到了很多,同时也失去了不少。

祝父祝母相继离世,虽然这辈子他努力为二老提供最好的生活和医疗条件,可还是没有让他们再多活几年。

因为想要打开市场,他不得不奔波于各地去争取机会。

因为他们村子取得的成功,他又开始各处作报告。

还记得他最开始站在会堂前面对众人时的忐忑,可是后来他却已能谈笑风生。

他渐渐有了作为成功人士优越感,荣誉和掌声是对一个人最好的鼓励,同时也能侵蚀人的心智。

在前进的道路上,他渐渐地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可是儿子的一句话却将他拉回了现实。

他想起自己刚重生那会儿,所思所想也不过就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给他们最好的呵护与陪伴。

后来,他想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他不想看到村民因为太穷让孩子早早的离校辍学,因为舍不得钱生了病也只是硬扛。

他是带着遗憾重生的,他不想再有更多的遗憾,从那以后,他似又变回了郝家村的那个祝连国。

生活逐渐回归平静,祝连国全然不知,他的这种淡然使他被更多的人看在了眼里。

别人评价他时会说,这是一位著名的乡镇企业家,而不会说他是位成功的商人。

在祝连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的人品为他的公司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这天,尹思正要回学校上班,忽然一个人擦着她的肩膀从眼前跑了过去,还没等她说什么,一个高大的身影又跑了过去,还留下一句:“尹老师,对不起啊!”

尹思问坐在树下纳凉的人:“李大娘,我听这声怎么像是祝董呢?”

李大娘哈哈一笑说:“你没听错,就是祝董。”

“那—这是?”

村里上了年纪的就没有不爱八卦的,李大娘当下就说开了:“还不是他家小子,这不快中考了吗?他爸就问他以后想干啥,结果你猜怎么着?”李大娘也不用别人给她捧哏,接着说:“他家小子说想去流浪去。”李大娘说完,又哈哈笑了起来。

“他家小儿子是叫祝向海吧,我听他班主任提过他,学习挺好的呀!初中三年一直都是年组前三。”

“那可不,人家父母脑瓜在那呢!他家大姑娘学习也好,读的是第一军医大学。”

在两人谈论的当口,祝向海终于停了下来,祝连国扶着膝盖,“你个臭小子,你倒是跑啊,你怎么不跑了呢?”

“还不是照顾你这个老头子,怕把你累趴了。”

祝连国喘着粗气问他,“你在那嘀嘀咕咕说什么呢?”

“没说啥。”祝向海单手插在兜里,踢着脚下的石子,漫不经心地说道。

“走,跟我回去再说。”

祝向海看着老爸额头上挂着的绵密汗珠,乖乖的跟着往回走,可还是嘴硬地说道:“我不想读书了。”

祝连国深深地吸了口气,一再的在心里告诫自己:这是亲生的!这是亲生的!觉得自己能心平气和了,这才说道:“那让你姐跟你说。”

祝向海这下子不说话了。

祝连国见状心下暗笑:臭小子,我还治不了你。

回到家,祝连国找出手机给女儿打电话:“菁菁,忙不?”

“哦,还不是你弟那个臭小子,说啥都不想念了,还说要流浪去。”

“行,那你跟他说,我是整不了他了”

祝连国把电话往儿子跟前一递,“你姐要跟你说话。”

“喂”

“嗯”

“哦”

“知道啦!”

“那行,我挂了,你放假早点回来呀!”

“真的吗?”

“那好,一言为定!”

祝连国看着儿子阴转多云,又多云转晴的脸,好奇地问他:“你姐咋说的?你咋给挂了呢!”

“我姐让我考一中”顿了顿,祝向海压抑着声音里的喜悦,又说道:“我姐说我要是考好了,中考结束就让我坐飞机去潮汕,她带我在那边好好玩一玩。”

“不跟你说了,我学习去了。”祝向海也知道最近把他老爸惹毛了,一遛烟儿的就躲进了房间里。

祝连国看着被关严的房门,笑了笑,接着拨起了号码,准备给姑娘打电话。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120 21:06:46~20211122 21:57: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在减肥路上的书虫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