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陪伴>第46章 章姬

这一年的秋季,淘北市最大的超市上架了一种本地大米,袋子正面是红色的,看着就很喜庆。背面是半透明的,能够清晰的看到里边的米粒。

米袋子正面是四个黄色大字——郝家良米,字体圆胖可爱。左上角是两个金黄的稻穗,看着就沉甸甸的,稻穗中间围起的是一个“郝”字。这就是郝家村的商标了。

这个商标可是郝家村的众村民投票选出来的,意义非凡!

为了能够打响名声,他们村里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市里也是一路绿灯本市有一档节目叫《关注》,他们会寻找一些本市的热点题材,有时市民也会给电视台节目组打热线电话,话题度高的采访车就会拉着相关工作人员去进行采访。

有一期就是介绍郝家村致富新主张的,因为地方小,所以这期节目在本地电视台播放了整整一个星期,每晚《神雕侠侣》演完,观看节目的观众都能看到那个在秋季四野金黄的村庄,听到村民对主持人说自己的期望,还有村长对郝家村所产大米的天花乱坠的夸赞。

广告效应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过时。祝连国在最开始上市的时候过来看了两天情况,作为本地大米却与外地运来的价格持平,有些人一开始并不看好,可是过了一周后就已经开始有了回头客,祝连国的心这才慢慢落回肚子里。

这事儿在祝连国的心里就算告一段落了,接下来他终于可以喘口气,好好陪陪家人了。

只有祝家二老现在像是上班打卡一样,每天都要去超市里转一圈,看见有过来买米面的就说郝家大米好,孩子老人都喜欢!他们并不知托儿为何物,可干的却是托的事儿,这也挺有意思的!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周末这两天,祝连国就把两个孩子都带回了乡下。祝菁菁在洒满金黄落叶的林子里撒欢地跑。祝向海也是个不老实的,看姐姐玩的还快,跌跌撞撞的也跟着跑起来,左右摇摆的像是一只小鸭子。

祝连国一边看着一双小儿女在那玩,一边忙着做手工活,他想给儿子做个小□□。

之前有颗树枯死了,正好就地取材,他端详了半天,选了一处形状合适的的地方就锯了起来。

要说他自身手艺有限,可是这么多年手艺多少也练出几分来。

因势象形,耗费了整整一上午,他才终于把那只小□□打磨的似模似样。

祝连国满意的欣赏着手中的杰作,往四周一看,发现自家儿子发现了新玩法,竟然把家里的大黄当做马来骑。

大黄现在已经步入了老年,可身体仍然硬朗,照顾孩子也是有经验的,稳稳当当的驮着小家伙在果园里四处溜达。

祝连国看着不禁会心一笑,嘴里吹声口哨,大黄听到主人的呼唤,颠儿颠儿的就驮着小家伙往他这边跑。

祝向海坐在狗背上身板挺的笔直,也不害怕,只是手上牢牢的揪着大黄的颈毛,这才透出一丝紧张来。

等到黄狗跑到跟前儿,祝连国一把将儿子从狗背上捞下来,刚才听到动静的祝菁菁这时候也跑过来了,她看着地上的小□□,眼前一亮,不过看到只有一支又撅起嘴来。

只是祝菁菁很有当姐姐的样儿,有好东西绝对会给弟弟留一份,现在看到这明显是男孩子的玩具,就知道是准备给弟弟的了。

她虽然因为没有自己的份儿而不开心,可也不会去抢弟弟的就是了。

祝菁菁拿起小□□欣赏了一会儿,看到祝向海在一边伸着小手,就把□□递了过去。

祝连国看着女儿懂事的模样,当下就说:“后山还有几棵野桃树,一会儿吃完饭爸去摘一些毛桃,到时候剥出桃核,挑了大小一致的赶明儿给你穿个串子。”

祝菁菁听到这话立马高兴起来,“爸,我要自己挑!”

“行,都依你!”

爷俩收拾着工具,之后三人才一起下了山。快到山脚的时候,一直摆弄小□□的祝向海忽然冒出一句:“草莓!”

祝连国知道儿子这是想吃草莓了。祝向海已经三岁了,说话其实挺利索,也许是因为家里大人都忙,所以小小年纪就显出几分稳重来,说话向来是言简意赅。

儿子既然想吃,祝连国肯定不含糊,直接说了一句:“成,走,摘草莓去!”祝连国大手一挥,就打头下了山。

两个孩子乐颠颠地在后面跟着。

祝连国他们家的是温室草莓,比大地草莓更甜,吃过的都说好。小孩子就更是喜欢。

他家现在有两个温室,其中一个全部拿来种了草莓,他家种的草莓是这两年才从日本引进国内的新品种—章姬,它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是“奶油草莓”。

章姬草莓畸形少,味浓甜、芳香,果色艳丽美观,柔软多汁,亩产2吨以上,而且个头还挺大,十几个就有一斤。

还记得当初他们家有一个草莓最都有拳头大了,当时大家都不敢相信草莓竟然能长那么大,祝连国称了称,有130克,被家里两个孩子分着吃了。

最难得的是一般个大的草莓都会有空心的情况,这个品种却没有。

奶油草莓的个头颜色、气味、口感无一不佳,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软。

软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如果把熟透的草莓装在塑料袋里,从村头走到村尾,里面的草莓就都化成汤了。

所以运送和包装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只能在本市销售或是自主采摘,自主采摘现在是根本就没法实行的。

村里人有来买草莓的,想要自己摘,祝连国都怕糟蹋了这好果子,开放采摘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销售问题,祝连国特意定制了一大批泡沫箱,在草莓还没熟透的时候就摘好装箱,他本来是想着要是因为价格贵卖不掉的就做成草莓酱,可没想到一投入市场从来就只有不够卖的,卖不掉的情况根本不存在。

更让人高兴的是,本市最大的酒店的采购员不知道从什么渠道知道的他家有草莓,草莓还没上市就过来考察情况,品尝后二话没说,直接签了合同。

温室草莓几乎没有休苗期,只要注意养殖方法,一年四季都有苗挂果,祝连国现在看着这一棵棵草莓苗,心里就说不出的高兴,这可是他们家的聚宝盆,要知道这草莓批发价都能卖上□□块钱,现在种植这种品种的并不多,还属于珍稀品种,以前祝连国也没种植过草莓,而且这边大多的大地草莓的口感比较酸,所以他们家的还真是独一份改革开,放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

穷人乍富,总会想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些,为了维持这种优越感,他们一般钟于价格昂贵的东西,不管是房子,车子,衣服,还是食品,只要是贵的,那就是好的!

祝连国在超市里看到的国外进口的水果价格贵的离谱,好几十一斤,还有人买。

他有幸品尝过,并不觉得如何好吃。可让有钱人趋之若鹜,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上面要着进口的标签吗?不就是因为享受那种被人高看一眼的感觉吗?

几人一路来到了温室大棚,葛大哥看着他带着两个孩子过来就知道是孩子嘴馋了,现在这边就主要由葛大哥负责的,还有两个老实本分的帮工。

最开始,祝连国还担心,这些人要是自己摘了草莓吃,那他应该怎么办?

后来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农家人非常看重地里的产出,这都是要卖钱的!更何况草莓那么贵,哪怕不是自己家的也不舍得吃,同时也怕偷吃被抓包丢了这份工作,要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他们在村里就能找到这样的好的活干。

甚至有时候这些人看祝连国随便摘来给孩子吃,还觉得难以理解。

其实仔细想想也很正常,如果没有重活这一辈子,祝连国自己也是舍不得吃的,就算吃也会挑那种小的、放不住的吃。

祝连国一边摘草莓,一边问道:“我前几天看到承辉了,他快毕业了吧?”

葛承辉高考考到了中国政法大学,这几年嫌少回来,假期也在首都打工,如今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看着的就精神。

提到儿子,葛大哥就笑得乐不拢嘴:“明年就毕业了,十一放假回来待了几天,就又走了。”

“我要没记错的话,承辉学的是法律吧,今后他有啥打算?”祝连国摘草莓专挑又红又大的,摘了十来个,就直接递给了两个孩子,他们家的草莓,都是没有打任何农药的。

祝菁菁很贴心的替弟弟将袖子往上挽了挽,两个孩子捧着草莓就吃了起来。

“他打算继续往上读研,以后打算进入体制内,最好是能进检察院。”

“挺好的,有志气!你这总算是熬出头来了!”

他们这边的人对于在政府部门工作特别向往。用老话说,有一个能在国家机关的,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那真是天大的荣耀。所以,对于葛承辉的这种选择祝连国并不意外。

等到两个孩子吃完,祝连国领着儿子到池子边,把被汁水染红的小手擦洗干净。

至于祝菁菁根本不用他这个当爸的操心,早早的就把自己打理干净了。

等到底人走了后,有在这帮工的一个大婶说:“这处会计也太惯着孩子了,俩娃子一顿吃,吃了有一斤十块钱呢,就这么几分钟就吃没了。”

“可不,你再看祝菁菁和祝向海穿的,多好的衣服!结果他那小儿子身上染了草莓汁,祝会计连说都没说一句,就跟没看着似的!”

葛大哥听到两人的谈论,亲咳一声,然后说道:“人家有条件让孩子吃好穿好,难道还要瘪着孩子吗?就像如果让你交5000块钱,孩子就能去一中读书,你给孩子掏不!”

听到这话,那俩人就都不吭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