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现实参照物>第31章

“前日,周大人的来信说朝廷拨的赈灾粮款数量不足,他现在已经砸锅卖铁施粥,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去户部查了赈灾粮款的出库情况,负责此事的户部孙大人坚持说自己清白。我们查来查去也没查出出库情况和朝廷文书拨付数量的差异。孙大人向来性子耿直,昨日上折子给皇上喊冤弹劾刑部。”

“昨日下朝后,皇上叫了太子去御书房。太子下午找了孙大人谈话,又去刑部叫我们息事宁人。”

“怀柔,你知道整个赈灾粮款的数量,有几个人扯了谎吗?”

“两个人。”

“是三个,我跟尚书大人要不在两个人中找一个人背锅,要不就得撤下这个案子。”

“后天去刑部,我还得接着跟尚书商量对策。刑部,周大人,孙大人总要有个人当坏人。”

那个案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顾闻暄知道了我需要他给我讲讲案子。

后来我们去了客栈过夜,赈灾粮款案也被抛在了脑后。

这个案子他并没有细讲,所以我来讲一讲我所理解的版本:

青南水难,又历经灾年,国库空虚。皇帝为了安抚民心向下谎报了赈灾粮款的数量。刑部出库的孙大人私添了数量。可是这笔物资还是不足。周大人赈灾的路上遭遇灾民,又被抢了一部分粮食。周大人瞒下了这件事。到了青南,粮款不足,百姓食不果腹,便怀疑周大人私吞粮款。百姓私告到刑部,刑部去青南打探,周大人说自己清白,他们便怀疑到户部的孙大人身上。孙大人向皇帝坦白了情况,皇帝便希望把事情压下来,要刑部当作没有接过这个案子。可是刑部若是不处理,必然又会引起民愤。

后来,顾闻暄又背了私下顶撞圣意的锅,上折子弹劾了孙大人,户部补上了皇帝文书上写的青南的粮款的数量。

刑部尚书大人为了护着顾闻暄,找了个由头又停了他一个月的职。

对于这样的事,顾府的人都见怪不怪了,甚至吉月还说;“奴婢还算着今年顾大人还没被停过职,可算来了。”

顾闻暄也是一回生两回熟,熟练地搬着文书回家办公。

就是那段日子里,为了彼此解闷,他开始教我下围棋。他给我讲了基本的规则,然后就每天摆个棋局让我来破局。我有些时候盯着棋盘一坐就是一天,脑子开始动起来了,人才真正开始活着,每次看到我落下的棋子得到顾闻暄的认可,我开始在心里觉得由衷的高兴。生活就像是石磨一点一点磨出的豆浆,你得把重心放到豆汁的香气上,要是把自己当拉磨的老驴,很容易就没了希望。

16

终于从自己的陷阱里逃出来,我开始有心思把有关顾珩的事情一点一点回忆起来。不知不觉,顾珩已经会说话会走路了。他在我的记忆中最鲜活的样子还是六七个月的时候口里叫着“pa ,pa”的时候。顾闻暄坚定的认为那是在叫他,每次顾珩发出这种声音,他都会凑到他跟前,用小孩子的语气问:“你在叫谁,你在叫谁?”有时候顾珩会学着他的样子伸出一根手指,顾闻暄就主动移动到手指指的位置,然后跟我一脸炫耀。

顾珩的名字是顾闻暄取的,珩是玉佩上最顶端的玉,他借由这个物件的寓意寄托了对于顾珩的期望和祝福。

顾珩这孩子打小就好看,只在襁褓里混日子的时候最讨人喜欢。等到他开始说话,开始走路,我跟顾闻暄都发现了他冷酷的像个小大人的一面。每次我怀着逗他笑的目的做些好玩的事情,他都会用吉月那种你是白痴吗的眼神看我。从他那里受了欺负,我就会在晚上跟顾闻暄唠叨,埋怨他在顾珩还是个胎儿的时候成天隔着我的肚皮给他读些古书,让顾珩一点孩子气都没有。

刚开始顾闻暄对这种说法还能应付的承受着,我说的次数多了,他就决定开始教顾珩读古书,跟我证明读古书不会让顾珩变得更冷酷。我跟他争执,说你这种做法根本没有逻辑,你怎么能知道顾珩是不是已经是世界上最冷酷的小孩了,根本没有再进步的空间了。他听了我的话,就问我,你今天的棋局解开了吗?

“没有,怎么样?哼!”

“哼!”

我坐回棋桌前,拿起一个黑棋子思考着。

思考着,思考着,听着顾闻暄在一旁翻书的声音,我忍不住掀了棋盘。

吉月抱着晒好的被子走进来就看着这一幕,她一脸惊讶地问:“怎么了。”

我毫不脸红地把责任推给顾珩:“顾珩把棋盘打翻了。”

“啊?”

吉月看看离着棋盘八丈远正在玩玩具的顾珩,他还没有桌子高。

顾闻暄放下手中的书替顾珩伸冤:“当着刑部大人的面,就敢扯谎胡说八道,你真是胆大包天。”

我掐腰看着他,蛮不讲理:“是又怎么样,你把我抓去刑部啊!”

他看着我,又重新拿起了书,假装翻开读着:“晚上再收拾你。”

“你也就敢晚上欺负我。”

“我旁的时候敢欺负你吗。”

“你是说我脾气不好喽?”

“我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