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明朝当县令>第50章 建城

  温瑜见他还是嘴硬, 便将之前唐峤跟自己讲的事复述了一遍:“按唐峤所说,卢湘本在书院过的事众星捧月的日子, 又怎么会一心求死呢?况且卢湘也是熟读圣贤书的,为何会对自己的养父如此无礼?”

  众人仔细一想,也是啊, 这两点不管怎么想都说不通。温瑜环顾了一下四周:“如此明目张胆的猥、亵,相信此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待雨停之后去查查卢先生的底, 我相信一定会有蛛丝马迹存在。”

  卢奔策面容惨白, 突然身形暴起扑向温瑜,徐敬闪身将温瑜护在自己后面,谁知这只是卢奔策的障眼法,借力两脚一蹬, 冒雨冲到外面。

  温瑜大惊:“不好!他要逃跑!”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看得出来卢奔策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三步并作两步就窜上屋顶, 眼看身影就要消失了。就在这时猛地从他旁边伸出一只脚,卢奔策没注意一下子被绊倒, 摔到地上。

  只见之前带卢奔策来这里的驿卒面无表情站在屋顶,然后从脸上一点点把面具揭开, “妈呀!可憋死我了,杨头儿你这面具沾水之后怎么胀得这么厉害!”原来那人正是唐峤。早在下午温瑜就暗中去拜访杨头儿委托此事,毕竟整个驿站如今只有徐敬唐峤功夫好,想要万无一失这两人是一定要帮忙的。

  邱建是杨头儿下属, 他在驿站惨死自己也难逃其咎,于是杨头儿就同意配合他们了。此时的卢奔策还想爬起来,唐峤看到直接从楼上跳下去,一脚踩在他背上,冷漠的看着他。温瑜命人将其捆绑,后来又不放心,担忧再生出事端自己让徐敬打他打晕关起来。

  又过了一日雨终于停了,成都府收到消息也来人将卢奔策带走,走之前温瑜交给他们一份状书,上面描述了卢奔策连杀三人的罪状。温琼不理解:“大哥,干嘛不把他那些变态事迹写上去啊?这种人应该遗臭万年!这样也太便宜他了!”

  温瑜摇头道:“卢奔策在蜀中小有名气,不少年轻学子都听他讲过课。如果公开他的罪名,怕是要有许多人被非议,况且……”温瑜朝里面看了一眼,此时成都府的差役正抬出卢湘的尸体,“就让卢湘安安静静的走吧,他那么骄傲的一个人,肯定不想再跟卢奔策扯上关系,三条人命,还有一个是官差,可以判他斩首了。”

  温琼听他这么说也觉得心情沉重,想到之前卢奔策还曾邀他去家中小住,不由觉得一阵阵恶心,还好自己没去!

  此时虽然雨停了,但路上依然泥泞不堪,回蒙阳县还是挺困难的。三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到家,此时蒙阳已经一片狼藉。因为蜀地本身就低洼,现在天气还不算太热,连下几天雨积水又蒸发的慢,城里的水都没过脚踝了,乡下更是不堪。巡检司就在下游,徐敬不放心打算先回去看看,三人就此分别。

  温瑜回到县里,梅鸿之等人连忙出去迎接,这几天温瑜不在,又遇到天灾,他们每日忙得焦头烂额,此时他们才感受到自家大人的重要性。温瑜如众星拱月般回到县衙,连问县内的情况。梅鸿之苦笑:“我们县算是好的,虽然雨下的大,但百姓们最近手里闲钱都不少,早就屯了些粮食,城中基本稳定,就是周围乡下农田被淹了不少,下官已经组织人去抢救,损失是损失了一些,但还在可控的范围内。就是其他县……”

  “其他县怎么了?”温瑜询问。

  “听说西边几个县因为地势太低,又在河边,雨水冲垮了堤坝,整个县都完了。不仅如此,他们那里的奸商趁着天灾抬高粮价,地方官员又不作为。现在还好,过些天等老百姓家的粮都吃光了怕是会有骚乱。”温瑜皱眉,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吃人血馒头吧,真不怕遭报应吗?但是别人的事暂且也管不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稳住蒙阳的物价,好在蒙阳大大小小的商户早就被温瑜收拾的差不多,他说出的话还是有点分量的。

  温瑜对在座官员表示感激:“众位辛苦了,蒙阳多亏了有你们,等这次灾情结束,县里自然重重有赏。”下属们按例推脱了一番,然后喜滋滋的退出去了,这些虽然本来都是他们分内之事,但大明官员俸禄那么低,有几个愿意成天鞠躬尽瘁的,还好他们都知道自己上官是个赏罚分明的人,所以办起事来也尽力。

  温瑜还是不太放心,就亲自在城里考察一下,结果发现蒙阳城百姓确实都过的不错。就算是天还阴沉沉的也不能阻挡他们脸上的笑意。一些人因着积水太多做不了工。索性露天支了一张桌子围在一起打马吊,孩童们嘻嘻哈哈的玩水,还抱怨水不够深,不然就能在里面有一会儿了。当然此言论也招来长辈们的怒骂。妇女们为了剩烛火,都拿着板凳坐到室外借光缝补衣物,三五成群叽叽喳喳的不知聊着什么。

  温瑜看到这里才彻底放下心来,感叹果然四川人民自古就乐观旷达。他哪里知道乐观是一回事,最主要的还是蒙阳物价基本没变,官府救援到位,生活祥和,所以民情才能安稳,换到其他地方,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褚县,桂香村。丁容抱着自己虚弱的妻子申氏,一勺一勺往她嘴里喂糊糊。外面又想起了敲门声,丁容轻轻扶申氏躺下,皱着眉去开门,他心中大体已经知道是谁了,果然,乌老大那帮人一脸堆笑的杵在那里。丁荣厌恶的白了他们一眼,问道:“你们又来做什么,我都说了不会加入,别白费心思了。”

  乌老大心中不快,但还是假装毫不在意道:“丁兄弟别这么说,你看城中粮价,现在已经快要二两银子一担米了,奸商狗官同流合污,我们不闹大了,哪还有活路!”

  丁荣本就不想搭理他们,但回头望了望病重的爱妻,第一次耐下心询问:“你们说的闹大,是怎么闹法儿呢?”

  乌老大一看有门,立刻借杆上爬道:“哥儿几个打算找一天夜里,趁着天黑风高,大家一起把城里那几户奸商洗劫了。”

  丁荣:“……然后呢?”

  乌老大得意洋洋:“之后我们带着金银财宝,往山里一躲,等风头过了再回来享受荣华富贵。”

  丁荣面无表情,他果然不该对这帮人抱太大希望,洗劫本地乡绅?他都不如去打劫衙门!在褚县有名的那几户,哪家不是护卫遍地,就乌老大这几个臭鱼烂虾简直就是冲上去送人头。更何况抢完之后他们竟然不马上逃跑,还要躲进山里等风头?丁荣说了声没兴趣就要关门,这时候乌老大后面那帮小弟再也忍不住,其中一个骂道:“丁师傅,我们敬你曾经开过武馆在此地有些威望才来请你,现在你都知道我们的计划了,怕是不能就这么放你走了!”

  丁荣冷笑一声:“你既然知道我是干哪行的,还敢这么跟我讲话?”说完也不等他反应过来,一个闪身到那人身前,照着他胸口就给了一拳。

  众人都看傻了,乌老大连忙赔笑:“他小孩子家家的不懂事,请丁师傅大人有大量,当他是个屁把他放了,我在这给您赔罪了。”

  丁荣也不想惹事,就此罢休了。之后将他们赶走,但丁荣也注意到对方怨毒的目光,心中不免烦躁,虎落平阳被犬欺,这帮人就像癞蛤蟆一样说不准什么时候恶心死你。他走进屋,妻子已经醒来,担忧的看着他:“那些人又来找你麻烦了吗?都是我没用,拖累夫君了。”

  丁荣平生没服过谁,就是怕妻子的眼泪,连忙上前握住她的手:“无事,不过我们可能要搬家了。”

  “搬家?”申氏不解,她有些舍不得他们的祖宅:“这是为何?”丁荣对他解释乌老大等人提出的事,然后又到:“我是不怕他们,不过这褚县实在不能住下去了,趁我们还有些家产,不如搬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申氏听的懵懵懂懂,但还是信任自己的丈夫:“那我们要搬到哪里去呢?”

  丁荣心中早就打定主意:“去蒙阳。”

  “可是彭县旁边的那个蒙阳?”

  “对,就是那!我有学生在蒙阳帮工,他早就给我来信说蒙阳如今来了一位好官,这次天灾几乎没有波及到他们,我们就雇辆车去蒙阳!”丁荣兴奋到。

  申氏听他描绘也陷入憧憬:“如果真有那种地方就太好了,相信以夫君的能力一定可以在蒙阳大展拳脚。”事不宜迟,夫妻俩当晚就清点财务,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一路上他们还看到不少人跟结伴一起走,有的衣衫褴褛,有的锦衣玉带。看样子在天灾之下不管是穷人富人都过的不怎么样。

  他们走了八天,总算是看到了蒙阳城的城池。可城池外面却盖了一堆茅草房,房中有人来往进出,看着倒也祥和。丁荣走上前,立刻就有官兵来询问他,在看了他的路引之后,将其领到一间空房中,这就是你跟你妻子的房间了,你们现在这里住上两天,等郎中来给你检查之后再带着证明进城登记。丁荣不解其意,从袖子里摸出一块碎银子递给差役:“这位官爷,可否告知这是为何,我们初来乍到还有许多不懂的地方。”

  差役连连推辞:“使不得使不得,这要是让我上官知道可是要罚我的。你是从北边过来的,那里虽然米价涨的多,但也还没到过不下去的时候,所以你怕是不知道,西南有几个县发生了瘟疫,听说死了不少人,我们县太爷怕传染到蒙阳才这样做的。”

  丁荣大惊:“竟是瘟疫?那我们在这里岂不是也容易被感染?”

  差役摇头:“放心吧,你们这些屋子都事先消过毒,不过是先在这里歇歇脚,郎中来的很快的。”丁荣这才略微放下心,然后将妻子接回房里,再三吩咐不让她出去。过了几个时辰,果然蒙阳城的大夫来给他俩检查,证实二人没染病后,还特意告诉了申氏一些注意事项,申氏自从小产后身体一直不好,夫妻二人感激的送走郎中,然后拿着证明进城了。才走入城里,就看见一帮人热情的围上来,接二连三的问他们是否要投宿,自家有空屋热水,还有提供吃食。

  丁荣一脸懵,最后还是之前负责给他们登记的官兵将那帮人赶走,对他们笑道:“这也算是蒙阳刚刚兴起的产业,因为来蒙阳的富人也很多,刚刚落脚怕是一时半会儿的找不到住的地方,有些家中有些空房的就做起了民宿生意,你要是想住,可以拿着路引跟他们去另一边记录一下,不过我还是推荐你们俩个曲廉租房。”

  “何为廉租房?”丁荣继续懵,他发现自从来到蒙阳,他好像话都听不懂了。差役解释:“所谓廉租房,也是我们温大人提出来的,之前牡丹节我们为了招待客人就修建了一片楼房。不过反响并不是很好,因为房子小,里面风水格局又不好,大家也就住个新鲜。于是我们大人索性将他们改成租赁的形式,你要是想住,一套房每月只需交一两白银,不过最多只能住三个月。三个月满你们就要自己找地方了。”

  丁荣考虑了一下,觉得这样也挺好,于是就带着妻子去廉租房登记处签了契。签完之后他又问身边的人:“一两银子虽然不多,但我看还有路上还有一些身无分文的人,每天吃饱饭都难,他们又住在哪里呢?”

  差异笑道:“别急,这就是我要跟你讲的第二件事了。来到蒙阳之后你肯定要寻一份活计,如果你有一技之长,可以去人才市场自己等着人雇佣你,若你什么都不会还没有钱财,那么你可以去来跟我们衙门签契约。来帮我们修城修路,虽然比较辛苦,但每月包吃住还有一两银子拿。”

  丁荣咋舌,这蒙阳城果然富庶,每月一两银子在他们褚县怕是有的是人抢着做,在这里竟把这么好的活交给外乡人,他们本地居民没有意见吗?不过虽然月钱不少,丁荣还是没想过去修路,毕竟自己还有妻子要照顾,修路这个工作实在太过辛劳。二人安顿下来后他还是去找找别的工作吧。

  另一边,温瑜这些日子可以说是忙得脚不沾地,无数人从四面八方涌入蒙阳,每天都有大量的公务要处理。刚开始对于接纳灾民这件事县内官员大多都持反对态度,尤其是蒙阳本地派系的。就连梅鸿之杨醒这些外来人,也认为应该有条件的入住,筛选掉那些贫困的百姓,只放家底丰厚的人进来。温瑜摇头,这样还不如一个都不接纳呢。于是他先询问众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蒙阳现如今发展的怎么样。”

  在场官员互相看了看,周纨率先开口,带着一丝骄傲道:“虽然比不上江南富饶地区,但在蜀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

  温瑜点头:“没错,这点我也赞同,我们蒙阳现在的薪水是其他县里的两倍。本官虽然才来了一年,但距上次统计,蒙阳城里的人口已经从五千上涨到八千。能取得如此成绩,都是各位一同努力的结果。”

  众人都露出笑容,是啊,他们蒙阳现在连乞丐都很少了,人人都有活做,只要努力一些就能过好日子,其他地方的姑娘们都想嫁过来。接着温瑜话锋一转:“但是,我认为,蒙阳走到这一步就到头了。”

  在场官员都愣住了,怎么能说呢?蒙阳如今不是一切都在向上发展吗?温瑜解释道:“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你们别忘了,蒙阳如此缺人不过是因为砖厂水泥厂造纸厂等产业先后成立,而且这些至少在现在都是只有蒙阳能生产。等过了几年,其他地方也发展起这几样了,我们还能有这么大的订单吗?”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但也有人不以为然:“那我们可以一直在蒙阳生产啊,不将代理权卖出去握在手里不就好了。”温瑜暗中叹气,最近实在是太顺了,以至于这些人怕是都忘了权贵二字怎么写,不说别的,小小的一个成都知府都能拿捏的温瑜没脾气,险些鱼死网破。这次是脱季卿的福保住了产业,但如果以后出现连吏部尚书都抗不下的人呢?

  虽然手下脑子笨,但好歹忠心,他还是要一点点教:“就算是我们不卖,但你们可曾想过,如今蒙阳的人力如此珍贵,而且还有一直上涨的趋势,到时候成本太高,商贾们还是可能将工厂迁出去的。”说完他又拿起一个茶杯:“我举个例子,现在的蒙阳就想是这个茶杯,我们不断往里倒水,很快茶杯就满了,然后水溢出来全部浪费掉,若是不想这样,那就只有一个办法……”

  梅鸿之最先回过神来,兴奋道:“大人是想将蒙阳从茶杯变成茶壶?”温瑜微笑点头,一个八千人的县城,放到现代怕是都没有村子大,这么点人这么小的地,你用什么去发展工业。别说古代,就算是二十一世纪科技如此发达,人口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温瑜之前一直想着如何扩大城市规模,刚好现在天赐良机,他不想再等了。

  温瑜想要扩城,自然要跟上级报备,这种事情几乎折子一上交就被批复,要知道在古代除非是广州、西安等这些大都市,一般县城基本上是千年不扩建。很多时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根本没必要。跟一般小说里写的不同,古代农民其实没那么想进城。穷人住不起,富农都有田地,即使是雇佣佃户了偶尔也要去看看,但是县城里到了晚上是禁止行走的,这个措施对于农民来说非常不利,因为一旦到了农忙的时候,时间上会跟县城的制度产生冲突。所以大部分都选择在村中安家,偶尔进城采买。

  如今蒙阳竟然说要建新城,还说不用上面拨款,四川布政司的官员正被这次暴雨弄的头大如斗,这样稀奇又能增添功绩的事大家自然是喜闻乐见。温瑜拿到上级的回复,马上就开始着手准备。因着这次他不止是要修城,还要一步到位修上一条从蒙阳到彭县再到成都的水泥路。要知道蒙阳本来就离首府成都近,这些年发展不起来又一半原因都是道路崎岖众山环绕。等路修好了,蒙阳生产的产品就能直接从水泥路运送到成都,再卖往全国各地。虽然温瑜想法是好的,但如何实施还是个巨大的问题,现在县衙里确实财务非常宽裕,但想要靠这些钱修桥修路还是天方夜谭。

  此事温瑜早就有成算,这些钱不用他出,自然有人送上门来。这不,他才把话放出去立刻就有人要来拜访。温瑜心中有数,他吩咐衙役,这段时间谁来找他都直接挡在外面。就在蒙阳城内商贾都惴惴不安之时,突然收到了温瑜的邀请信,信上说请他们到府上商谈要事。晚上众人来到县令府,这是才发现不止是蒙阳城本地商人,连彭县甚至蜀地之外的商户都被邀请了。

  众人齐聚一堂,卫家家主卫凇看了看四周,不满道:“温大人此举是何意,按理来说给蒙阳本地修城修路,自然是应该由我们本地商人出头,怎么请了这么多外地的。”

  养殖场负责人刘桂花不满卫凇的语气,反驳道:“卫老爷此言差异,修城这么大的事,单凭我们蒙阳的商户怕是难以承担,到时候修出来的尽是粗制滥造之物,怕是白白浪费银钱,我觉得温大人做的对。”如今养殖场越做越大,自从出了上次投毒的事情之后,刘桂花着手统一了管理,现在她这个负责人的身家不比其他人差多少,这全都依赖温瑜的帮助,刘桂花由衷感激他,听到有人说温瑜坏话,自然是第一个出来反驳。

  卫凇不屑的看了她一眼,什么时候此等村妇也配跟他同坐一桌。刚要开口嘲讽就听一边纸厂老板也附和道:“刘大妹子说的有理,温大人英明果断爱民如子,此举自然有他的道理。”纸厂老板最近也是过得舒服的不得了。曾经连员工月钱都发不出来的他现在已经将生意做到大江南北,可以说在场所有蒙阳商人发展的最顺的就是此人了。毕竟卫生纸这种东西人人都离不开,虽然有时会遭人耻笑,背后说他的工厂是茅厕,但管他的,自己钱挣得多就好。他跟刘桂花都是蒙阳城里新兴的富人阶层,跟卫凇这些老富户乡绅平时互相看不顺眼,隐隐呈现对立之势。

  卫凇看他们人多,只能不甘愿的闭嘴,在心中暗暗咒骂,乡巴佬和昌妇就知道成天拍温瑜马屁,等温瑜失势的时候看他们怎么办!

  此时温瑜走进屋,众人连忙行礼。温瑜笑着跟他们打招呼,仿佛没注意到屋里的暗潮汹涌。稍微寒暄一番后,开口道:“这次叫各位来,想必大家心中都知晓我们是为了什么,我就不废话了。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吧。”温瑜拍了两下手,下人们端上来一个精致的模型。上面有一座城,还有两条路。温瑜用毛笔在两条路上画了几笔,将路分成几段。众人惊叹,他们看得出来那座城市蒙阳城,路恐怕就是连接彭县、成都那两条路。

  温瑜指着模型道:“诸位,这就是我们打算做的工程,我将城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部分,两条路分为三段。那么我宣布,蒙阳第一次竞标大会正式开始。”在场之人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意思?温瑜微笑的看着他们,简单解释了一下竞标的概念,总而言之就是让他们写出一个自己的心理价位,然后回去做一份企划书,将企划送到县衙,其中包括能出多少钱拍下这次工程,耗时多少等等,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最后面,到时候衙门会统一密封,由专家评审,得分最高者可以赢下这次投标。之后由政府免费提供人力,让他们自己准备材料修建,修完之后不仅能将家族的名字记录在本地县志上,在蒙阳还能享受到一定优惠,比如水泥等物的特许经营权。

  此话一出,满座哗然,卫凇第一个提出异议:“为何要这样做?我们可以公开参与啊。”

  温瑜摇头解释道:“不瞒各位,本官虽然主持了这次修城修路,但对于工程这种事,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为了能选出最合适的人,我特意从各县请了一些有名的工匠。”卫凇心道,我自然是知道你请了工匠,不仅如此,我还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跟其中一个套上话,送了不少礼让他帮我拿下这次竞标。

  温瑜看了看众人的神情,笑道:“但是我又觉得请工匠还不保险,毕竟有些事情还是防不胜防。于是我就请他们一起商量了好久,制定出一套硬性的评分标准。到时候你们送了计划书来,我就随便找一些人照着评分标准一个个对照。最后分数高的自然就可以拿下这次工程。”

  温瑜也是实在尽力了,他知道这是个大蛋糕,不说别的,单说修城送特许经营这种事,已经够吸引人的了。何况最重要的人力还不用自己花钱,怎么想都是名利双收的好事。为了防止腐败,他只能参考现代社会暗标的操作。至于别人怎么想,他也不在乎,现在是蒙阳的转折点。只要能把城建好,就算是之前犯下命案的何家那种糟心的人家他都可以接受。在场之人仔细想了一下他的话,觉得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于是没有什么异议。因为路段不同,工程量也有差别,温瑜又跟他们说明了一下差异,看没有疑问之后才让他们回去准备了。

  过了几天,企划就一一送到温瑜手里,评估完成之后他将密封一一打开,然后叹了一口气。果然跟想象中一样,一共七个工程蒙阳本地商人只有何家拿下了一个最小的路段。话说虽然何坤死了,但跟想象的不同,何家并没有闹出什么风波,像是夏夫人和庶子达成了什么协议。何家以前就从事水泥行业,这次有极有自知之明的选了一个最简单最小的路段,所以每一步都非常详细。

  至于其他人……温瑜苦笑,这大概就是钟鸣鼎食之家和暴发户的差别吧,蒙阳的商人都是属于暴发户土大款一类的,虽然也知道寻找一些懂行的咨询,但总有些驴唇不对马嘴之处,要不然就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总之怎么看怎么不靠谱。最后投标成功的,除了蒙阳这个之外还有个成都府做丝织品生意的商人,想也知道他是奔着蓖麻去的。剩下就是晋商徽商了,其中竟然还有王家的投标。

  是的王二哥又来了,令人惊喜的是他还带来了番薯和辣椒,玉米确实还没找到,不过也不急。本来就算王家不竞标,温瑜也打算跟他们合作的,毕竟是自己岳家,但王二哥为人仗义,担心有人背后说温瑜闲话,于是还是暗中参加了投标。温瑜知道除了王家之外,那几户人家也都有后台,分属于各个派系,但是没办法,不得不说真不怪人家能把生意做那么大,温瑜上辈子没参与过投标,但相信他们拿的这些计划书就算放到现代也是合格产品了。太详细了!温瑜感叹,最后通知那几家,他们竞标成功,并且命令他们一个月之内必须开工。

  当然完工之后温瑜还要检查工程质量,如果不合格可是要重做的。如此一来蒙阳城的扩建活动风风火火的进行着,这时候老百姓们娱乐活动少,好奇心重,修个城都有不少人围观,众人指指点点嬉笑怒骂,此时他们尚不知道,这么这些人正在见证历史,后世著名的西南重镇、大明资本主义萌芽开始的地方,一点点显露出来。

  把建城的活动安排下去,温瑜也算是能休息一下了。这些天他忙的基本上成天住在县衙里,好久都没回后院了。今天怎么说也要回去好好洗个澡,亲亲儿子的胖脸给自己充电。温瑜进府之后,刚打算回房间,就听见福哥儿嫩嫩的小嗓音:“不要跑!小小白不要跑!”

  温瑜一看,就见圆滚滚的福哥儿追着一只小猫。那小猫通体雪白,身上没有一丝杂毛,跟福哥儿一样胖乎乎的,但却极为灵敏,福哥儿的小短腿根本追不上人家,温瑜从这里远远望去仿佛两个球在滚动。他上前一把抓住小猫的后颈,猫瞬间就老实了。福哥儿这下看到自己爹爹,欢喜的上前抱住:“爹爹你总算回来了!福哥儿最近特别乖,现在论语都已经学完了,你来考我好不好。”

  温瑜听到有些心酸,又暗暗唾弃自己,孩子年纪如此小还不经常陪伴。这跟原主又有什么区别,不过是比原主态度和善了一些,以后不管怎么忙也不能忽略了大儿子。于是蹲下身子,冲福哥儿笑道:“好,不过现在不行,爹爹浑身脏兮兮的,等爹爹回去洗个澡就来陪你。话说回来,这猫崽是哪来的,怎么看着这么眼熟?”

  福哥儿还没答话,就听见“喵呜——”的一声,猫霸王白白从房顶跳下来,温瑜看看猫霸王,这肥猫还是跟以前一样,一脸社会样,胖得肚子都垂下来了。眯起眼睛盯着温瑜,看的温瑜毛毛的,刚要开口,又听见几声猫叫,不知哪里又冒出一大一小两只白猫。温瑜仔细打量了一下,那只大白猫长得可真是漂亮,毛色纯正不说还是异瞳,小的那只跟手里的小猫有些像,也是肉肉的。

  温瑜跟四只猫大眼瞪小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面福哥儿的丫鬟笑着解释道:“听人说着只大的是我们家白白的老婆,还给白白生了两只小猫。前些日子涨水它没地方住,就跟白白来府里安家了。”

  温瑜笑道:“不是说猫霸王身边母猫多的不得了吗,怎么?最后还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了吗?”白白不屑的转头,毛茸茸的猫脸上写满雨女无瓜四个大字。温瑜失笑,吩咐下人照顾好这几只小猫。

  清洗完后他带着福哥儿去厅里吃饭,顺便将温玉兰和温琼叫过来想着一家人聚一聚。两人来是来了,却一脸心不在焉。温瑜奇怪:“怎么?饭菜不合胃口吗?”

  “吃不下。”温琼蔫蔫的答道。

  “生病了?那赶紧去请郎中啊,我现在就去喊钱妈妈。”

  温瑜此话一出,就见温琼抬头,哀怨的望着他:“大哥,你是不是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温玉兰在一旁捂嘴偷笑。

  温瑜心中纳闷,这是怎么了?自己说错什么了吗?突然灵光一闪,胸有成竹道:“大哥自然是记得今天是你的生日,礼物嘛……我们家不讲究这些,等下给你些银钱你自己去买吧。”

  温琼幽幽道:“今天是我放榜的日子……”

  温瑜愣住,旋即干咳两声:“对不住啊,大哥最近忙忘了。给你赔个不是,不过这有什么好紧张的,你不是之前还说此次的试题都很简单的吗?”

  温琼挠头:“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还是心理发慌啊。”

  温瑜安慰的话还没说出口,就听见外面一阵喧哗,接着下人跑进了报信:“回大人,是去成都府查成绩的回来了,二爷中了!是案首!”温家众人大喜,温瑜也高兴,吩咐下去今天全府都有赏,整个温府被欢乐的气氛笼罩着。

  此时再看温琼,一改之前的样子,张狂的笑道:“我就知道案首必定是我的囊中之物,这么简单的考试我都懒得参加哈哈哈哈!”看在他今天大喜之日的份上,温瑜就不损他了。但还是让他好好准备院试,毕竟只有院试过了才能获得秀才功名,才算是正经迈入仕途。

  家里的事暂且告一段落,蒙阳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温瑜打算推广南瓜番薯和辣椒。原本他觉得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就交给衙役去种,结果最后衙役来汇报,整个蒙阳竟然只有几户人家愿意去种。“你们将这几样东西的好处说清了吗?不用良田,普通土地就行!”

  温瑜感到不可思议。衙役苦着一张脸:“回大人,该说的我们都说了,但那些农户觉得这些都是些番邦之物,不保险,特别是刚下了这一场暴雨,担忧田里作物都要减产,更加不肯去种这些了。”衙役们心里也苦啊,放到以前,他们就直接暴力执法强迫那帮人种了,自从县里搞出这个举报监督功能,他们再跟老百姓们讲话是温声细语,连喊都不敢喊,否则说不定哪天就给你举报了。

  这点温瑜真的从没想到,不过也是,可能是他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想当然了。从古至今种花家的人民都对土地有一钟执着,特别是如今这个靠天吃饭的时代。关乎着全家性命的事即使温瑜这个县令怕是也不够分量。温瑜扶额,头疼。这可怎么办,农作物也是他计划中的一环,虽然这几样东西最后肯定是要全国推广的,但第一批一定要在蒙阳产出,难不成真要让他自己种吗?

  自己种就自己种吧,反正番薯这东西不挑地。早在蒙阳刚刚发展起来之时,温瑜就在周边买了大量土地,大部分都是良田,而且因为是县令家的地,大家不敢耽搁,早早就种上了,再种南瓜辣椒着实有点可惜。不过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温瑜在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下,命令将原本种在土地的作物全部抛出来,将那几样东西种下去,帮工们一边种一边喊着作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