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明朝当县令>第42章 县试

  时值二月, 天已渐渐回暖,温瑜这天在园子里设宴招待徐敬。

  “怎么这么多菜。”徐敬有些惊讶, 今天看样子就他们两人,结果却满满一桌子佳肴。

  温瑜笑道:“应该的,这次季卿又救了我, 我没什么回报的,只能吩咐厨子做两个好菜聊表心意。”

  徐敬摇头:“你我之间不必如此, 我……”

  温瑜没等他说完, 就打断道:“你什么都不让我做, 那看来我就只能以身相许了。”

  徐敬一愣,不再言语反而目光深沉起来。

  温瑜本来带着半开玩笑半试探的意思,结果刚说完都没敢看对面反应,自己就先脸色微红。

  没错, 在确定了自己的心意之后,温瑜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泡徐敬!

  但是如何追求人还是一个大问题,上辈子他身为一个大魔法师, 姑娘手都没牵过。而且徐敬本身又是个极为优秀的男子,着实让人感觉无从下手。

  于是他只能从最土的方式开始, 投食、送东西、说情话。结果现在情话没说两句,自己先受不了了……我是废物!温瑜在心中哀嚎。

  徐敬看着他变幻莫测的神情有些不解, 但也知道这是他的老毛病了,不紧不慢的岔开话题,指着桌上一道菜询问:“此为何物?怎么是这个颜色的?”

  只见盘中盛放着几块豆腐状的东西,但那豆腐颜色却是绿的, 晶莹剔透摆在一起,颤巍巍的惹人喜爱。

  温瑜解释道:“这叫绿豆腐,是浙江南部一带常见的传统小吃。在温州地区俗称“豆腐柴”。是用当地的一种野草做的,我调了两种口味,一种辣一种甜,季卿尝尝那个好吃。”

  徐敬分别尝了尝,入口之后感觉有一种奇特的味道,但是不难吃,豆腐口感软滑Q弹,从颜色道滋味都给人以清凉消暑的感觉。

  “茱萸的酸味加在豆腐上有些怪异,甜的要好不少。”徐敬老老实实的回道。

  温瑜在心中的小本本上记下,季卿喜欢吃甜的,看来以后可以多做几道甜品。

  接着他又让徐敬品尝了几道卤菜,这些都是他昨天一大早让下人准备的的,有猪的心肝下水之类的,还有些排骨鸭翅鸭掌什么的。将这些洗干净之后去掉血水,假如桂皮八角花椒一起卤,最后放凉静置一夜。

  温瑜刚开始还担心徐敬会嫌弃这些边角余料低贱,结果发现他反而吃的很开心,筷子不住的夹。

  温瑜看他喜欢,也跟着高兴:“季卿觉得这种卤味在蒙阳能卖出去吗?”

  徐敬点头:“那是自然,不过你怎么想做卤味的声音了?”

  温瑜道:“不是我,是给边小飞秋娇他们俩,如今他俩人已经结为夫妻,前些日子我还去吃了杯喜酒,本来打算叫季卿一同前往,不过你当时在巡卫就没打扰你。”

  原来在甄子仁伏诛后,秋娇就第一时间被放了出来,边小飞得到消息早早在监狱门口接她。经此一事,秋娇也不想在青楼里再待下去了。边小飞这次鼓足勇气跟她告白,秋娇一开始还心存犹豫,觉得自己残花败柳之身配不上人家,最后在边小飞的不懈努力下,秋娇终于抛开顾虑,两人喜结连理。这也算是温瑜近些日子听到最好的消息之一了。

  二人定下来之后就开始考虑生计的问题,边小飞腿脚不好,之前卖水的活计秋娇也不让他干了。秋娇倒是存了不少钱,但边小飞也不能让媳妇养家。

  温瑜得知此事之后就决定帮两人一手。毕竟他俩也算是让他明白自己的心意,变相帮他出柜了。

  考虑到秋娇之前的身份特殊,蒙阳城中认识她的人毕竟多,唯恐有人会闹事。他建议二人盘下一个小店,只留一个柜台卖卤味,不提供用餐,秋娇能在后面帮忙,边小飞在前台算账。还可以雇个人打包切菜。等生意做起来后,再考虑扩大店面的事。

  温瑜此时有些担忧:“不知到时候关于秋娇姑娘的风波能不能平息。”

  秋娇噗嗤一笑:“大人你把我们这行想得太美好了,别说几年,你信不信,只要我三个月没出现,这蒙阳里的人就把我忘得差不多了。”

  温瑜仔细一想也是,这行业更新换代快,普遍都没那么长情,遂不再多说。

  转眼到了中旬,温琼终于要上考场了。这次是温家的大事,钱妈妈温玉兰头好几天就烧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温琼一举夺魁。

  这次温琼考的是童子试中的县试,由温瑜主持,儒学署教官监试。

  考前一个月,经县署公告考期,温琼必须要取具同考的五人,写具五童互结保单,作弊者五人连坐。

  因着此乃温瑜上任以来第一次县试,而且自己亲弟弟又参考,他格外上心。还特意派人去修缮了一下县里的考场。

  县试考四场还是五场由温瑜决定,考虑到之前县里事情比较多,考生精力有限,温瑜最终定下考四场。

  修缮完的科举考棚,大小均座北朝南,最南有东西辕门,圈以木栅,有一大院,院北为正门,叫龙门,龙门后为一大院,供考生立院等候喊名。再北有三间大厅,中间为过道,考官坐西间,面东点名。再北有很多简易多排座位,供考生写作。

  等温琼考试当天,为了避嫌二人特意分开行走,温瑜早早去进行监察。温琼则是在全家人的陪伴下一行人浩浩荡荡奔赴考场。

  入场前,有搜子搜查考生全身,防止怀挟抄写等纸张入场。

  那些搜子都是县衙中的差役,由于温琼经常出入县衙,身上又没什么架子,早就跟众人打成一片。

  他们看见温琼都忍不住面露笑意,貌似还想打声招呼,结果被温瑜冷冷的看了几眼就老实了。温瑜无奈,他就是担心有这种事发生,所以特意来这里盯着。

  在温瑜恐怖的目光下,考生跟检察人员都跟鹌鹑一样战战兢兢。

  考试一共四场,每场一天,黎明前,由温瑜点名,童生带考篮,内装文具食物,戴校卡、准考证入场。

  因为温瑜这大半年治理的卓有成效,以至于这次蒙阳考生多,还要预先分排,每排五十人,院中立有糊纸灯牌,容易看清,依次渐行,点名入场。

  由于此次自己亲弟弟也在县里考试,温瑜为了避嫌,监考阅卷一事就都交付给梅鸿之,自己只负责到他们唱保。

  温琼目送自己大哥离开,静静的等着考官发卷,此时的他早已收起平时吊儿郎当的样子。面容平静,背如青松般挺直,看起来竟有几分名士风范。

  县试的第一场考四书中的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第二场四书跟孝经论,第三场考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等,第四场考诗赋、经文,姘文。可以看出其中对文采还是有一定要求的,而这恰恰也是温琼最擅长的。

  四场都考完之后,温琼早早走出考场,众人已早早在考场外等他。

  温玉兰身为女眷不便抛头露面,福哥儿可管不了那么多了,一看到二叔,像颗小炮弹一样冲进他怀里。可惜福哥儿忽略了温琼不是他敬叔叔,纤细脆弱的小身板哪里受得了小胖墩一撞。最终结果就是两人一起跌倒在地,爬都爬不起来。

  钱妈妈带着下人连将他俩分开,温琼原本为了考试特意打扮的仙气飘飘,现在好了,滚得灰头土脸的。

  温瑜在旁边酒楼的二楼上看见这一幕也忍俊不禁。徐敬问道:“怎么不跟着一起去。”温瑜摇头:“我去了他们反而不自在,不如在这跟你坐着喝酒。”徐敬笑着又给他倒了一杯。

  县试末场考完,由县里众人批阅。在梅鸿之的主持下自第一场起当取考生,全数拆开弥封,案首毫无悬念的落在温琼头上。看了他的文章后,县里其他学子也都没有异议。

  直到这里,温家小弟才算半只脚迈入士人门槛。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明朝科举

  给大家介绍一位考神,我觉得考试前都应该拜一拜的巨巨。那就是古往今来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才子——黄观。

  黄观字澜伯,元末池州贵池县人,因为父亲入赘许家的缘故,所以黄观在成名之前一直被唤作“许观”。

  从参加贵池县试开始,黄观一路考下来,凭借着扎实、稳健的文风,竟然在六级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都拔得头筹,完成从秀才到状元的最完美蜕变。天下士子们对黄观的成就膜拜至极,纷纷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不过这个人下场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建文帝的人,而且很早就指出朱棣不尊人臣之礼,朱棣恨他很的牙痒痒,自己准备了一个小本本,将黄观列入“文职奸臣”第六名,发誓入京后一定要对他食肉寝皮。

  后来朱棣入京,他自知无力回天,就投江殉主了,年仅38岁。

  啥也不说了,明天双更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