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贵族废物改造>第63章 举家去长安 现在的他珠珠肯定瞧不上。……

  大兴天元七年, 恩科大开,顾家小侯爷挥别顾炙与待今大哥,冬日等来顾炙金榜题名而待今大哥落榜的消息。

  顾小侯爷料到肯定是这样, 却又不好跟腌白菜似的待今大哥面前炫耀,只悄悄抛出了他的橄榄枝,问待今大哥要不要跟他一块儿学习,待今大哥当时没同意,后来半夜似乎是在哪儿喝了酒, 夜里闯入他的明园,一跪便是拜师了。

  大兴天元八年,顾小侯爷送待今大哥去长安南山书院学习深造。

  同年二月跟大半年未见的阿妄相遇, 两人跑庄子上呆了许久,在溪边种了两棵枇杷树,说是以后年年都要来看,等到七老八十, 便一块儿埋在这树下。

  顾小侯爷答应得特好,等六月送阿妄走了,便被尉迟沅怂恿着也在溪边又种了一棵树。

  大兴天元九年, 顾小侯爷接到来自遥远北方的信笺, 是他爹爹的信, 说是原定计划年底回来怕是要食言了,阴着匈奴王庭内部内斗严重, 公主竟是半道上被奸细毒死,没了公主,那匈奴王又说要送个妹妹给皇帝,于是又要折返回去,这折返回去的时间也是得好些时日的。

  顾小侯爷看着信上的字, 见字如人,当天不高兴得很,伙同总是随叫随到的尉迟沅去高消费去,买了一头白色的大老虎,又买了好几个昆仑奴专门照顾大老虎。

  大兴天元十年,顾小侯爷一过年便又收到了不知名的压岁钱,加上前几年送来的,统共九万两银子,他一直存着没敢花,生怕是谁人寄错了,寄到他的手上,他若花了,隔几年别人上来来讨要,他可拿不出来的。

  大兴天元十一年,顾小侯爷总算是听说大饼爹回来了,只是直奔长安去,没办法绕道扬州,他伸长了脖子等,也没等来一个圆滚滚的大饼爹,后来的消息也不是什么好消息,只听郭管事说爹爹又要出使西域,前去跟天竺国交流香料。

  而这次,是大饼爹主动请缨去的。

  顾珠不懂大饼爹的心思,所谓男人心也是海底针,但左右绕不过是为了他好,怕是为了给他铺路,才会这样积极活跃在朝廷之上。

  顾小侯爷的大饼爹这一去,又得几年,他想出扬州在途中跟大饼爹见一面,却是没想到晚了几天,刚好错过,这一错,就是三五年。

  大兴天元十二年时,顾珠的大老虎当街咬了人,乃是昆仑奴私逃之前故意打开笼子造成的。

  他的昆仑奴被衙门的人抓回去,问他该怎么办,顾小侯爷从不徇私,该如何便如何,根本不管,只是大老虎的处置却叫他为难,跟尉迟沅一合计,低价卖给了尉迟沅。

  尉迟沅给大老虎换了个名字,叫‘旋风’。

  顾珠笑了好久,说西游记里有个小妖怪就叫‘小旋风’。

  尉迟公子就看着顾小侯爷笑,垂眸一面摸大老虎的脑袋,一面在顾小侯爷面前不再大大咧咧浑无形象,而是有着几分常年习武的魄力与气势青涩立起。

  大兴天元十三年,顾小侯爷吃喝营养太好,生辰当夜长大了,一大早便被回来伺候他的小满姑娘意味深长地瞧着笑,笑得顾小侯爷一整天颇不自在,晚上追着小满姑娘打闹才算完。

  大概古代府上要紧的公子长大是件不得了的大事儿,所以不出三天,阖府上下乃至尉迟府上所有人都晓得顾小侯爷可以有陪房了。

  只是此事顾小侯爷极力反对,问原因,便说不想耽误人家,于是远在长安的长公主闻讯,立即送了一对龙凤姐弟来,明面儿说是伺候顾小侯爷吃穿用度,实际上顾小侯爷一看这对姐弟那水当当的模样,就知道这是来爬床的。

  顾小侯爷不想总拒绝长公主,留下了这对姐弟,哪想郭管事这边的大饼爹代表十分的不服气,不知道从哪儿也找来了个十六七岁的貌美少年郎给他做贴身护卫。

  顾珠瞧这少年郎声音跟女孩子似的嫩,身上总是一股子香味,总觉得娘得有点奇怪。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才发现,这十六七岁的少年郎从小就净身了,是那方面的高手,伺候人一流,又发现娘亲送来的那对姐弟也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为的就是教他、满足他。

  顾小侯爷吓得够呛,他才十三,就爹娘这送人的开放程度,他要是自己不悠着点,怕是要英年早逝啊!

  顾小侯爷私底下跟阿妄说起这些,又说自己跟不熟悉的人才不喜欢做些亲密的事情,便件阿妄眉眼舒展,冷清得格外好看,有着几分江湖气息,凌厉的像是白玫瑰。

  “我只跟阿妄你熟悉,你说好不好?”顾小侯爷说着怪害臊的话,垂着浓密的睫毛。

  白家少主微微一顿,抓住身边越发清丽动人的顾小侯爷的手,点了点头。

  大兴天元十四年,顾小侯爷的待今大哥再次科举无望,颓废得把书房给烧了,顾珠在一旁瞧着,心情十分复杂,要他说些哄待今大哥高兴的话,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这些年说了几万句好话,早就说完了啊。

  “可能……待今大哥,你不适合科举之路吧。”顾小侯爷也不明白为什么待今大哥在家里的时候出口成章、聪明绝顶,不管是什么问题都是瞬间能找到答案,可是一到考试就好像变成了白痴,名字都特么的能够写错,要不是这里笔墨有污渍,要不然就是那个地方写漏一大段话,最后错失机会。

  待今大哥已经不够年轻了,这连秀才都没能考上,年年看着比他更小更杰出的小辈过关,心态怕是也越发的不好。

  顾小侯爷琢磨着,待今大哥或许比顾炙侄儿更需要念经,推荐待今大哥先去寺庙里住上一年半载,调整一下现在的心态,最后再考虑要不要继续科考。

  大兴天元十五年,顾珠在扬州用郭管事的名义开了一家番茄火锅店,雪天爆火,同好几个来扬州游历的西域人士聊得颇欢,喝了几壶酒,晕晕乎乎拉着西域小哥哥们登高看日出去,完全忘了今日也是阿妄抵达扬州的日子,等下午记起来,连忙去找阿妄,却是发现人家不理他。

  顾小侯爷在白府外头想了想,倒不觉得自己哪里错了,他都道歉了,不原谅他的阿妄便是不对,干脆放阿妄自己气上一段时间,应该就能和好。

  顾珠想罢,立马吆喝着尉迟沅去冬猎,结果当天傍晚被来找他的阿妄给逮了回去,一路上他朝阿妄吐了吐舌头,拉阿妄的手,却换不来什么回应,顾珠从前觉着阿妄冷淡的样子酷毙了,现在人家虽然依旧冷淡,却叫他有些不喜,干脆叫停马车,也一言不发地骑马离开。

  后来大半个月,顾小侯爷都懒得去找阿妄,闲来被郭管事提着耳朵去学下棋,忙的时候更是忙着在火锅馆子教个西域小哥哥打牌。

  那西域小哥哥眼睛贼好看,顾小侯爷很爱跟其说话,顺便学一些西域的语言,还总是好奇的东问西问,希望能了解大饼爹所在的西域是什么样子。

  西域人爱酒,葡萄酒千杯不醉,顾小侯爷陪着喝,却是喝了个迷迷糊糊,回家是被尉迟沅送回去的,只是醉酒的人向来爱说胡话,顾小侯爷也不例外,抓着尉迟沅的袖子便调侃尉迟沅如今变了好多,从前明明比他矮的,如今却是比他高上半个脑袋,难道是因为总骑马射箭搞锻炼?

  尉迟公子晒得很黑,一身汗味,是刚从赛马场上下来接顾小侯爷的。

  被顾小侯爷软乎乎得依偎过来,连忙推开,又看似乎把人脑袋给撞到,便忍不住又拉回来,但总怕自己身上气味难闻,于是很心不在焉,回了一句:“恩。”

  “那明日我也习武好了……你打拳的时候真好看。”顾小侯爷夸赞道。

  尉迟公子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低头看靠在自己身上的小侯爷的脑袋,从上至下瞧着小侯爷纤长的睫毛,心中滚烫:“那……我与白妄,你觉得谁最好看?”

  大兴男子也流行过一段时间的敷粉戴花,后来与外贸易频繁,便有着极大的包容,哪怕是男子当街穿女人裙子,也只是叫旁人多看两眼,便没什么好瞧的。

  长安因着住着不少身份显赫的高门小姐与待嫁公主,每年便还会挑着日子举行游车投花的活动,自认为好看的男子往车上一站,绕城一圈,最后谁的车上花多,便是当年长安的第一美男子,是极有可能被高门大户招为赘婿。

  当朝风气开放,于是比美也不算什么。

  顾小侯爷被问了这么一句,借着酒劲儿,说:“现下觉着你好……”

  “当真?”

  “当真。”

  一句‘当真’将尉迟沅多年积攒的冲动在马车里蒙蔽尉迟沅的理智,一把抓住顾小侯爷的手,顾小侯爷也没有挣扎,就这么呼出着滚烫的酒气,一双叫人过目不忘的桃花眼里没有什么意外,只愣了愣,才抬起头来,跟尉迟沅对视。

  顾小侯爷看着尉迟沅的眼,从尉迟沅的眼里看着了自己的倒影,倒影渐近,越来越大,最后唇上一软。

  临近六月的时候,顾小侯爷还是跟阿妄和好了,和好的原因也简单,只是因为阿妄过来哄他了,他便又觉着阿妄这样一个不善言辞的人都能够和本性对抗,前来跟自己说软话,一时便又把之前的不满抛在脑后,跟阿妄游船去。

  大兴天元十六年,顾珠得知大饼爹即将抵达长安,这回是怎么着都想要跟大饼爹见面的,发了好大的脾气跳脚要去长安。

  谁知道这回其实不必上蹿下跳的提要求,长安来了信,一前一后两封,俱是让他进长安的。

  此时正值晚冬,还未过年,顾小侯爷一接着信,便叫来了泷族长一块儿来看。

  泷族长这些年整治了不少族里混吃等死的癞子,该丢出去的全都丢了出去,上进的自然给足了银子,配了好几个先生教书。

  顾小侯爷甚至还搬出家里唯一一个凭借科考出身出息的顾炙来给族里其他小孩子做榜样,效果嘛……有点儿跑偏了,好几个小朋友不知道为什么,学着顾炙开始念佛经去了。

  “好哇!这是好事!珠弟弟,您快快准备准备,我立马就让下人去给你收拾行李,咱们举家一块儿上长安去,我们这些就住在三叔那里,你住在公主府,大家今年,总算是能过一个团圆年了!”

  泷族长喜极而泣,一边摸着自己的胡子,一边赞叹着走来走去,后来不等顾珠说话,便一拍大腿,说:“我得立马跟四叔说一说,今年咱们都要去长安过年,以后,怕是也要常驻下去,我瞧着你爹跟长公主这几年像是感情修复好了,不然怎么会叫全家都过去呢?”

  “且等等。”坐在圈椅上懒洋洋的漂亮少年撩了撩眼皮子,总含情、朦胧地眼珠子盯着地上的炭盆,手里抱着兔毛暖手炉,一边打了个哈欠,一边声音清朗温柔地说,“全家都去?老太太呢?”

  泷族长心软,这些年早便觉着老太太可怜了,但碰上阖家欢乐的大事件,却很明事理的决口不跟瘫了的老太太提,琢磨了一会儿,说:

  “我还有两个庶弟,一直在庄子上住着,这回咱们去了长安,叫他们回祖宅住着,顺道看着点儿老太太,叫老太太有个平淡的晚年,便是了,旁的,也有下人去打理,咱们当然还是要紧着长安那边的事情,如今咱们顾家,蒸蒸日上,前有五叔两次出使,功在千秋,后有三叔在朝廷之上乃三品大员,颇受器重,最后还有我儿顾炙外派在豫州做县令,如今马上就要升官,长安那边又叫珠弟弟你回去跟皇子们一块儿进南山书院念书,怎能因为老太太就不去了?”

  泷族长微笑这看珠弟弟,十年过去,弟弟窜高了许多,如今不比他这个老哥哥矮几分,身形修长,窄腰长腿,容貌却是与日俱增的美丽,每每瞧着,泷族长都想不出来日后珠弟弟得娶个什么样的姑娘,才能配得上他。

  当然了,珠弟弟这几年跟尉迟家小子还有漕帮少主之间的事儿那都是不作数的。

  大兴风尚如此,豪门大族之间的男子互相有点儿爱慕,之间有些暧昧,那都无伤大雅,甚至很是推崇,是一种流行。

  最后还是要娶妻生子的,妻子们自然也不管丈夫们在外头跟好友怎么着,只要不跟女人乱来便是哦弥陀佛。

  泷族长想了许多,想着珠弟弟如今十六了,过了年便要十七,怕是此去长安,马上就要被指婚。

  又想就珠弟弟这等高贵身份,怕是也要娶一个王族姑娘,日后开府,应当也是在长安开府,那真是他顾家的荣耀啊!

  泷族长心潮澎拜,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珠弟弟摆了摆手,立马奔走相告去。

  留下的少年顾珠垂眸看着手里的两封信,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还不够,又放在唇边亲了亲,才算完。

  一旁伺候的小满姑娘见状,亲自凑上前来,半蹲着一边给少年笔直的放在凳子上的小腿按摩,一边微笑着恭贺道:“恭喜小侯爷,马上可就要见着长公主和驸马爷了。”

  少年顾珠信纸遮住其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大眼睛弯弯地盯着小满姑娘,回了一句:“可泷族长说此去我怕是要常驻那边,总觉得……有些舍不得。”

  “嗐,又不是永远都不能出长安了,我的傻侯爷,什么时候回来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情?”

  顾珠睫毛颤了颤,并不这样认为。

  这些年他也是跟尉迟沅打听了不少朝廷上的事情,知道现在长安可不是什么风平浪静的金窝窝。

  顾珠记得好多年前三表哥来扬州的时候,就已经是一身的功利,熏得他睁不开眼,现在大概十年过去了,曾经那些小豆丁一样的皇子怕是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更可怕的是,听说在长安的老相爷依旧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皇帝舅舅听说跟老相爷感情依旧好得不得了,但依他所见,他的皇帝舅舅不知道忍得是不是快要吐血了。

  这几年扬州有好几个功勋贵族因为当年欠债之事被下了大牢,夺了老祖宗的荣誉,还是老相爷亲自下的手,顾珠见微知著,感觉老相爷似乎是个很复杂的人,看上去似乎是很想要皇位,只要他放任这些贵族不管,让皇帝舅舅这个羽翼未丰之人去跟贵族斗,便能获利,却似乎根本做不到坐视不管。

  再来顾珠如今看不懂大饼爹跟公主娘之间是什么关系了。

  坊间传闻两人一见面便如胶似漆,两个人伉俪情深,俨然一对天作之合。

  顾珠不信,但这一前一后到的信,和信上差不多的内容,却叫他不得不多琢磨琢磨。

  或许大饼爹如今跟公主娘有了共识,所以关系不如从前差了。

  也或许现在公主娘和皇帝舅舅因为大饼爹的强硬,终于是打算不逼大饼爹出头跟老相爷打擂台,所以矛盾自动消除,关系修复。

  “哎……”顾珠手撑着额头,闭上眼睛,说,“算了,不想那么多,小满姐姐,你跟我说说去读书是谁的主意?我在扬州都只识字便可,没人叫我读那些文邹邹的文章,怎么这一下子还要去南山书院了?”

  南山书院是全国考学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学院,基本就相当于北大清华少年班,只要是能从这南山书院毕业,就绝对能靠上进士,大概等于保送清华北大的意思。

  小满姑娘是宫里的老人,是公主的心腹,可以说公主做什么,说什么,想要干什么,一举一动看在小满的眼里,都是充分理解用意的。

  小满姑娘轻轻笑了笑,说:“当然是长公主怕您跟您那些表兄弟生分,一块儿念书,有那同窗情谊,对您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明白了,跟未来皇帝接班人打下感情基础。

  俗话说的好,这世上有四种感情最为牢固: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蹲过牢。

  他的长公主娘这是未雨绸缪,因为不知道未来谁会当皇帝,所以让他每个人都去结交,去打好关系,以后好有个轻松的晚年?

  可他记得皇帝舅舅很特么能生啊,有大概十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倘若这十三个儿子现在都长大了,在南山书院学习,那他岂不是要跟十三个人都搞好关系?那他哪里还有时间玩耍啊!

  把他的一整天拆成十三份,也不够他去跟那些表兄弟搞关系的啊。

  大概是看出小侯爷的苦恼,小满姑娘小声提醒了一句:“其实,主要跟大皇子曹方一块儿学习就好。大殿下乃先皇后的孩子,是咱们长公主看着长大的,大殿下今年最大,已有二十一岁,刚刚弱冠,已经是很少在南山书院行走,大部分时间都去吏部帮着老相爷处理一些简单的政务。”

  “帮老相爷处理?”顾珠觉得这话不对吧。

  谁知道小满姑娘却意味不明地笑着说:“正是,毕竟老相爷的的表侄女正是大皇子的生母,先皇后虽没了,但相爷府说到底依旧是大皇子的母家,哪怕是比较远呢?那相府本就人丁单薄,自然是不嫌远的。”

  ——靠,原来大皇子的血统有相府一份啊。

  顾珠沉沉思索着,按照他多年特准的直觉,这个大皇子大概是最不受皇帝舅舅喜欢,皇帝舅舅却还要装作喜欢的那个人。

  很好,现在他有点儿明白自己为什么去了长安后,公主娘让自己跟着大皇子混了。

  倘若皇帝舅舅没能扳倒老相爷,那么大皇子就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这根本就无需置疑。

  倘若皇帝舅舅扳倒了老相爷,那么大皇子肯定是没希望的,但他也不会受牵连,因为他娘和大饼爹会罩着他。

  “那我去长安主要是玩?”顾小侯爷总结道。

  小满姑娘无奈,却又宠溺着笑道:“是,如此说也没错。”

  ……

  大年十五,将军府阖家上路,车马如云,浩浩荡荡过了桥,一路往长安方向赶去。

  少年顾珠耐不住总坐马车,坐得屁股都是疼的,踩着上马石便长腿一跨上了他的白马,先一步朝尉迟府上过去。

  白马减肥颇有成效,如今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驰骋草原时的体重,托着个翩翩少年郎,一路行人游客驻足观望目送的不在少数。

  顾珠同不少人都相熟,比方说街头卖卤蛋的老头,好些个说书先生,一堆在他火锅店赊账成瘾的一穷二白秀才,一路他都笑盈盈地摆手,说要走。

  送别的豪族没有几个,不是被拉下马了,就是恨上了他们顾家,觉得要不是他们顾家当年没事儿找事儿还钱,他们也不必还,现在还能继续逍遥快活,还了钱后,大部分的老牌贵族们吃穿用度上差了好几个档次,好些年都没能缓过来,现在是每况日下。

  不过对此,顾珠表示活该。

  早干嘛去了呢?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大家都不还钱,第一个还的就成了坏人?哪有这样的道理?

  好在现在扬州他也不呆了,只是放不下一个人。

  顾珠让家里的队伍等等,他自己夹马前去尉迟府的角门,给对自己熟悉得不得了的门子丢了个锦囊,便笑道:“给你们小爷的,今日我走了,他这几日不在,不能送我,但我晓得他的心意,你只管跟你们爷说,以后到长安,便来找我,我顾珠随时欢迎。”

  今年过年尉迟沅不在扬州,他们家近几年跟朝廷解了皇商的供应,现在已然不是皇商,只是个祖上有着些荣耀的商人。

  商人虽有钱,但在扬州这官场上依旧是不大受待见,步步难行,听说是自打丢了皇商的名头,船运部分都开始受阻,不少人都等着收钱,所以尉迟家唯一的男丁尉迟沅便被迫去拜访了调任在外地的河道总督。

  那河道总督之前是长安的尚书大人,现在升了官,但跟尉迟家依旧还是有着娃娃亲的。

  尉迟沅去外地拜访那总督大人,怕是要提一提当年娃娃亲的事情。

  不过顾珠觉得挺玄的,尉迟家现在家道中落,那总督大人能把千金嫁给尉迟沅,那得是多不疼自家闺女的?

  而且……

  ——尉迟沅分明不爱那千金小姐,为了家族利益跟那女子结婚,这……虽然是古代家族联姻的常态,却似乎让婚姻少了最重要的东西。

  更何况不是顾珠他自恋,那尉迟沅分明对他有好感的,看来也不是多喜欢吧,这傻憨憨。

  顾珠一面腹诽,一面骑马追上大部队,谁料在十里亭竟是正面跟匆忙赶回来的尉迟沅碰上!

  尉迟沅从城郊风尘仆仆的回来,风霜直接挂在发梢上,一见他便举手摇晃马鞭,笑道:“珠珠,你要走?”

  骑马逼近的尉迟沅多年来日日都不忘习武,已然跟小时候的小胖墩没有一丝一毫的联系,穿着更是不似小时候穿红待绿,俨然一直花孔雀,皮肤依旧焦糖一样的颜色,略微粗糙,只笑容依旧灿烂,一见顾珠便露出一口的大白牙:“我一听说你要去长安常驻,便马不停蹄的回来送你,喏。”

  尉迟沅身后只更着两个护卫,俱是从小跟着尉迟沅的人,一个个都人高马大,瞧着有几分威严。

  尉迟沅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块儿玉佩来,交给顾珠,道:“快把你腰上那五福金钱的坠子丢了吧,你不是跟那白妄又吵架了?趁着去长安的时候,甩了那小白脸算了,要是惦记花了他不少银子,不好说出口,我倒是个厚脸皮,愿意为之代劳。”

  顾珠挑了挑眉,说:“关你屁事。你去找总督大人提亲了?”

  尉迟沅小半张脸都被棕色的围脖遮住,淡淡笑道:“我自知是个什么玩意儿,没本事,哪怕去提当年的娃娃亲,也是自取其辱,所以只是过去叙叙旧,问问有没有什么法子能让我尉迟家起死回生的。”

  “哦?那你那位总督大人可说了什么有用的话?”顾珠不大高兴,他早就跟尉迟沅建议过,要么去参军,要么去科考,这货哪样都不愿意去,就只呆在扬州做生意,跑船也不跑,跟阿妄比起来,果然还是阿妄更有事业心一点,哪怕阿妄如今脾气越来越不好,但不冷战的时候,简直完美。

  “他的话自然也是一些劝学的话,跟你的比起来,差远了。”

  “哟,你这是在恭维我?”

  尉迟沅大方点了点头。

  两个从小一块儿玩儿到大的小伙伴,如今算是要正式分别了,顾珠对尉迟沅是及舍不得的,但这舍不得里,没有旁的什么情愫。

  尉迟沅也舍不得顾珠,他的舍不得,有千言万语的道不得。

  因为他优秀,没钱,没实力,没有地位,他的尉迟家垮了,留下了个空架子,让他既不能重整旗鼓,又不愿意轻易离开扬州去拼一把,不然他原本就比不得那小白脸在顾珠心里的位置,离开后,顾珠这没良心的东西还记得他是谁就出奇了!

  越是长大,尉迟沅越是将顾珠这人看得清楚,跟你好时,能好到你恨不得死在他身边,但翻脸不认人的时候也是翻得极快,好像瞬间就对你没有任何感情,都懒得看你一眼,便跟着其他男人鬼混去。

  顾珠对他与对白妄是一样的,顾珠从小便对白妄有特别的好感,两人断断续续处了快十年,分分合合的,总是因为顾珠跟别的男人走太近,导致白妄与顾珠冷战。

  可惜顾珠不是个有耐心的人,他更擅长被哄,而不是哄别人,所以也让他尉迟沅有了一点可乘之机。

  尉迟沅的可乘之机只在顾珠昏昏沉沉醉酒之时,不然他是决计不敢太过分的,太过分的事情一旦被拒绝,是连朋友都没得做的。

  ——现在的他珠珠肯定瞧不上。

  他有这点自知之明。

  跟顾珠又说了会儿话,前头的泷族长催促该继续上路了,尉迟沅才跟骑马时都俊俏漂亮得夺目的顾珠告别。

  不过,当真看见车队远去的时候,尉迟公子开始想:他三天没合眼,日夜兼程回来,难道就只是为了看珠珠一个背影?

  尉迟公子捏着缰绳,紧了紧,犹如他喉咙里干涩收紧。

  他张了张唇,有热气白雾一般从嘴角溢出,却什么声音都没有伴随着一同出现。许久之后,当看不见车队的影子了,尉迟沅才轻轻叹了口气,拉转马头,往城内回去。

  尉迟沅其实在见总督大人的时候,总督大人给了他两条路,第一条就是娶了从小定过娃娃亲的小姐,从此尉迟家便会在总督大人的关照下起死回生,第二条便是买官,花一笔钱,直接买官,去穷乡僻壤做出成绩,便可一步步往中心靠拢。

  尉迟沅选第二条。

  他……在顾珠这边耳濡目染多了,便觉着成亲这件事跟不认识乃至没有感情的人一起,是不对且不负责的。

  那么什么才叫负责呢?

  跟喜欢的人成亲。

  他喜欢的人是男子,怎能成亲?只听过结契兄弟的。

  可惜他喜欢的人并不愿意跟他结契,倒是跟个小白脸分分合合好几次,跟过家家似的。

  尉迟沅回到尉迟府,刚踏入角门,一旁的门子就送来个锦囊,说是小侯爷给的。

  他立马拆开,从里面倒出一沓火锅店的免费餐券。

  略有些痞气的尉迟公子顿时笑着摇了摇头,不知道顾珠那火锅店到底还有多少有意思的东西,也不知道……顾珠能不能等到他足够有底气的时候……

  “对了,小侯爷去郊外白家钱庄去过没?”

  “去过的,您叫咱们注意着,一直都注意着呢,小侯爷前几日就去了钱庄,也似乎送了个锦囊,怕是里面也装着这个什么什么餐券吧?”小门子回答。

  尉迟沅摇了摇头,不在意那些细节,只心情突然挺好,想着他要买官去县里做官,不能守着顾珠,那白妄回来,顾珠也不在扬州,都没办法见到,这难道不挺好?

  就顾珠那记性,大概不到一年,就能把那白妄给忘了。

  尉迟沅想着想着,心情绝好,只是没走两步就又听下人来说,说外头突然乱起来了,有一伙亡命之徒在牢里把个山贼给劫狱了。

  尉迟沅皱了皱眉,说:“行了,知道了,最近把家里门窗都关严实些,别让那些有的没的脏东西闯进来。”说罢,尉迟沅‘啧’了一声,“怎么好像老是有人劫狱?”

  记得扬州十年前也有过劫狱,那次劫狱也是一伙子山贼,弄得百姓都死了好些,当天还正值秋后问斩,要杀了那个叫什么灵的人,结果都因为人手临时冲去拦截劫狱之人,放走了好几个应当问斩的罪犯,其中就包括那个刘灵。

  尉迟沅还记得顾珠当时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表情是他看不清切的复杂,好像是有点庆幸刘灵没有死,又希望刘灵受到惩罚,于是纠结地抿着唇,当断不断……

  如今那恶毒的小子跑哪儿去了,尉迟沅是不知道,大概是死了,毕竟那样一个没有身份,连要饭都不能要的,被通缉之人,能去哪儿呢?大概率是躲在了山里,但山里有熊,有虎,不是被吃了,就是掉进河里,冻死了吧。

  另一边,骑马骑累了的顾珠回到马车里,好好的睡了一觉,中途停下来吃了一顿小满姑娘带的餐盒,下午便躺在马车里听大饼爹送来的,那方面牛逼哄哄的花祷小哥哥讲长安的趣闻,介绍长安的各种特色景点外加网红打卡地。

  所谓网红打卡地,顾珠听了半天,总结出两个,一个是长安府尹的衙门,断案三郎的公堂。

  另一个自然依旧是南山书院,全国学子的梦。

  这两个顾珠都没兴趣,懒散的打了个哈欠,说:“长安的小吃,小花你吃过多少?好吃的有哪些呢?”

  被叫做小花的花祷至今不能接受自己这个长安有名的小倌,只服侍达官贵人,人送外号千层绵花的头牌,怎么就被送给这么个完全不碰自己的小侯爷的。

  花祷生得女气,从小练过戏曲,身段儿就连当年的尚书大人都赞不绝口,怎么到了小侯爷这里,却只当个说书的来用?

  花祷想过强行推了小侯爷,让小侯爷开开荤,但又有几分阴影,他还记得自己只是拉拉小侯爷的手,不小心被那人称白少主的人瞧见了隔天就找人掰断了他的手指头,硬是养了三个月才好。

  如今花祷成日忧心忡忡,生怕见了驸马爷,一问他,他都没有伺候过小侯爷一回,岂不是罪过?

  花祷心里苦,没能再给小侯爷说上长安的小吃有哪些,倒是翘着兰花指,捏着香喷喷的绢帕抹起眼泪来。

  顾珠一看花祷哭就头大:“你再哭,我就叫颜氏姐弟进来陪我说话,你出去跟郭管事骑马。”

  花祷立即打住,偷偷瞧了一眼小侯爷,登时被小侯爷那昏暗视线里浓丽的眉眼给蛊惑,心里的埋怨顿时又成了空,说:“侯爷别叫他们,我还能说。”

  顾珠随意的点了点头,却又给了个承诺:“你放心吧,等到了长安,你们从哪儿来,我都送回去,还给一笔钱,我爹娘也不会为难你们,我自个儿又不是不会找朋友,还需要他们来操心?”

  花祷暗暗在心里点头:的确是不需要找,多得是人涌上来啊小侯爷。

  后来几日,顾珠大都是在车内度过,大冬天还遇到一场雪,于是耽误了几天功夫,大年三十当天才匆忙赶到向往已久的长安。

  顾珠骑在他的白马上,遥望近在咫尺的长安城城门,领着郭管事便先一步前去,他着一袭水红白底的衣裳,长发蓬松随风而动,明眸皓齿,一路含情眼四处飘,迎着一场大雪,便要踏入长安。

  长安城门总共三十六道,传闻城内便有二十五万的常住人口,城外的人更多。

  他一路前去,好奇地打量城外所有,有骑着骆驼的西域人,有骑马的士兵,有坐轿子的女眷,有他们这样的马车车队,还有更多步行的百姓,撑着伞,拥挤在大街上,只是官道不许堵住,便叫顾珠这样的人畅通无阻直至城门,最后被一声熟悉的呼唤叫住。

  “珠珠!”

  “爹!”他听得出,这是他爹爹的声音!

  顾珠四处寻找一个庞大的身影,结果怎么也没有找见,反而是个留着性感络腮胡的深邃眼大叔朝他走来……

  顾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