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227章 二合一:见皇上

  白谨亦回到胡同巷的院子, 先去看了朱策,毕竟在京城的这段日子,他也会住在外院。和朱策打了招呼之后,他就去找顾灵了。

  顾灵正在叫人准备午饭, 按照她对白谨亦的了解, 他是会来的。果不其然,午饭还没好, 他就来了。

  顾灵在厨房里看着李三娘等人做菜, 白谨亦在厨房门口,看着她轻声细语的说着话。

  “公子。”厨房里有人看见了白谨亦的到来, 赶忙出声。

  顾灵听了, 转过身,果真是白谨亦站在门口, 她上前:“你来了怎么也不出声?”

  白谨亦笑着道:“许久不曾这样看着你了,所以想多看一会儿。”

  顾灵抿嘴一笑,来到他面前:“许久不见,白师兄在边关定然是吃了很多糖, 不然说话怎么那么甜呢?”

  “糖水没得吃,尘沙倒是吃了一嘴。”白谨亦道。

  顾灵听了, 把他的脸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然后摇头:“我也没见你黑了。”

  “……天生丽质?”白谨亦问。

  噗嗤 ……顾灵忍不住笑出声:“你真不要脸, 你跟我说说边关的事情,对了, 你这次来回来, 事情重要么?之前也没听你提起。”

  白谨亦道:“不用担心,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不过是比较私密的事情, 和朝廷有关。”

  顾灵听得出他的意思,就不问了:“那你会在这里待多久?”

  白谨亦:“如果没有意外,会留到我们成亲。”

  顾灵瞪大眼睛:“当真?”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太好了。

  白谨亦问:“那么开心?”

  “那当然。”谁喜欢连着几年都看不到未婚夫啊?

  听着她理所当然的语气,他也高兴,这说明她想念自己。不过:“我今日替你做了一回主,成不成还不知道。”

  “什么事儿?”顾灵疑惑。

  白谨亦:“我同陛下说,我们成亲后,你会随我去边关,到时候希望在地方上,给你安排一个女官的职位,你可要?”

  顾灵眼睛一亮:“当真可以吗?可是女官只在后宫,朝廷里可没有女官。”如果地方上可以安排女官,那等于是公务员了。

  白谨亦道:“我想过,只要是不会影响朝廷政事的职位,理该没有问题的。可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不知道到了地方上,你想要做什么?”

  顾灵迫不及待道:“能做的多了。”

  “哦?我愿洗耳恭听。”白谨亦好奇。

  顾灵道:“我以前想着去学堂里当个先生,教学生们画画,但其实,我是没有当先生的耐心的,你别看我现在脾气很好,其实我脾气很暴躁的。”

  噗嗤……这下轮到白谨亦笑出声了:“我从未觉得你脾气很好。”

  顾灵:“……有你这样说话的吗?”不知道实话不能说的吗?

  白谨亦道歉:“我错了,福灵乡君请继续。”

  “油嘴滑舌。”虽然是这样,顾灵还是继续道,“如果让我当女官的话,我比较想做跟农业有关的事情。”

  和农业有关……白谨亦想明白了:“地方上没有司农,尤其是边关条件清苦。如果你想当地方上的司农,这应该没有问题。既和朝廷政事无关,却有有利于朝廷和百姓。尤其是你的稻田养鱼和培育山药成功了。”

  顾灵想了想,她如果能去地方当司农的话,地方上可以让她开垦田地的话,那她倒是有事情干了。这可比当先生夫子有意思多了,甚至,她还想种植棉花等。光是想,顾灵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白谨亦忍不住又道:“可你要明白,边关贫瘠、也非常清苦,连桃水村都比不上。”

  顾灵道:“我听说过一句话,勤劳不会饿死人,只有懒惰才会。”

  白谨亦勾了勾嘴角,问出了最想问的话:“所以,你是愿意随我去边关了?”

  原来前面那么多话,是为了这个啊。

  顾灵道:“自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嘛。”他是未来的战神,守护了象国的百姓,保卫了边关的安宁。所以她不能让他跟着她回桃水村吧。既然如此,只有她跟着去边关了。而且,她也想去外面看看,而不是留在桃水村这个小地方。

  白谨亦作揖:“夫人,我此生定不会让你吃苦。”

  顾灵呸了一声。

  李三娘适时的在不远处喊道:“姑娘、公子,饭好了。”

  今日的菜都是白谨亦爱吃的。李三娘等人在智勇侯府照顾过白谨亦几年,所以知道他的口味。白谨亦连日的从边关赶来京城,几乎是马不停蹄的,的确是饿惨了,他这几天吃的都是干粮,现在看到好吃的饭菜,如同猫看见了鱼一样。

  顾灵看着他大口大口的吃,自己的胃口也不由的好了。

  午饭后,白谨亦回外院去休息了,顾灵则自己看书。

  皇宫

  白贵妃刚吃好饭:“说吧,听着呢。”

  “是。”内侍道,“奴才今儿去打听了,福灵乡君今天没有出事,她今天上午只去了智勇侯府,可是没过一会儿白二公子就回府了,之后他们一起出来的,随后白二公子进了宫,福灵乡君回了胡同巷,之后就没见福灵乡君出来了。”要打听这事情不难,智勇侯府那地方本来就显眼,再加上这也不是隐秘的事情,所以很好打听。

  “哦?”白贵妃声音平淡,但是眼神却泛起了冷光,她知道白谨亦的意思了,她那个侄子,果然是个心思慎密之人,白家所有人加在一起,都不够他聪明。“去智勇侯府传个信,明儿让家里的女眷来见我。”

  内侍:“是娘娘。”

  白贵妃能打听到的事情,晖武帝自然也不例外。晖武帝听到朱铭的报道挑了挑眉:“没有想到子息还是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人啊。”

  朱铭笑着道:“可不是,白二公子这是重情重义。”

  晖武帝点点头:“在他那个年纪,重情重义正常,哪个男人不爱美人?说起来,顾家的功劳利国利民,朕却还没有见过顾家人,既然福灵乡君来京城了,朕有该见见。”

  朱铭道:“皇上爱国爱民。”

  晖武帝:“朱铭,去宣旨,朕要见一见福灵乡君。”

  朱铭:“遵命。”

  智勇侯府

  智勇侯知道白谨亦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从衙门回来之后,是管家说的。

  智勇侯听到儿子回来了,自然是高兴的,不过:“谨亦人呢?你可算回来了,我有很多事情要跟他聊聊,你去叫他过来,我在书房等他。”

  “这……”管家有些为难了,“二公子一回来就带着福灵乡君走了。”

  智勇侯是知道今天顾灵上门拜访的,不过这是妇人的事情,他一个当公公的自然要避嫌,所以他照样去衙门了。“跟着福灵乡君走了?那应该去胡同巷了,你去胡同巷叫他,就说我找他有事情。”

  “这个……”管家有些为难。

  智勇侯:“怎么?还有其他的事情?”

  管家不敢隐瞒:“在二公子回来之前,正院里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二公子才一来就带着福灵乡君走了。所以……您如果要叫他过来的话,属下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智勇侯不接了:“发生了什么意外?”

  管家道:“属下在二公子走了之后,打听了一下,事情是这样的……所以您看?”管家把当时的事情说了一边。其实侯府内部的事情挺好打听的,因为侯府不严厉,也没那么多规矩。毕竟是才发达的家族,而且家里的人都是没什么见识的,所以也不讲究。就算柳盈想定规矩,但因为白家人的性格,也很难定规矩。

  智勇侯的脸色沉了下来,我跟二房打过招呼了,让他们管好侄女,怎么还发生这样的事情?智勇侯道:“去叫二爷过来。”

  官家:“是。”

  白二叔也刚从衙门回来,虽然他的官职低,但是他很喜欢去衙门,对于这低级的官职他也没有意见,他没念过书,认识的几个字还是后来学的,所以他知道自己是没有本事当大官的,因此对现在这个清闲衙门的官职很满意。他每天积极去衙门,并不是“上班”多积极,而是因为他是贵妃的哥哥,享受在衙门里大家恭维的态度。

  “二爷,官家来了,找您。”

  二房几人在吃饭的时候,下人来报。

  白二婶一听智勇侯找来,她心头一紧,不过她没向白二叔说起顾灵的事情,不知道智勇侯来这里,是不是跟顾灵的事情有关,所以她很紧张。可是她又觉得智勇侯没道理为顾灵一个没过门的儿媳妇出头啊。

  “大哥找我?”白二叔赶忙道,“我现在就去见大哥。”

  书房

  “大哥。”白二叔进了书房,他对智勇侯这个大哥是非常尊敬的,又尊敬又畏惧,跟宫里的贵妃小妹一样。

  智勇侯道:“我叫人把饭菜拿到书房来了,我们兄弟俩喝一杯。 ”

  白二叔道:“大哥真有雅兴,当兄弟的一定喝。”

  兄弟俩都是自己人,也不拐弯抹角。吃了饭、喝了酒,白二叔就直接问了:“大哥,你特意找我吃饭,现在饭吃好了,酒也喝了,你有什么事情直接给我说吧。”他不是个啰啰嗦嗦的人,就喜欢直接的。

  智勇侯了解他的性格,也不拖泥带水,就直接把今天的事情说了:“这件事,你怎么看?”

  白二叔道:“所以大哥是觉得侄女不如未来儿媳妇重要?”这倒是不是说白二叔有多疼白望好这个女儿,相反,女儿的事情他从来不管。不过毕竟是女儿,现在智勇侯为了顾灵的事情怪他女儿,他当然也不高兴地。他觉得顾灵是外人,白望好是白家人,自然不如白望好重要。

  智勇侯道:“我怎么觉得不重要,重要是娘娘怎么觉得。福灵乡君有个对皇上、对朝廷、对百姓有功的爷爷,这份功绩很大,大到足以帮助娘娘。福灵乡君有个好的未婚夫,也就是我的儿子你的侄子谨亦,娘娘看重钱家的关系网,这份关系网也可以帮到娘娘。可是,望好又有什么?这是现实的角度。如果站在人情的角度来说,望好在质问福灵乡君算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可曾想过,我儿子算个什么东西?在我家,问我儿子算个什么东西?二弟,你这女儿,要好好教教了。”

  坦白说,智勇侯是感激当年灾荒的时候,二弟支撑着一家,所以他愿意照拂下去。但是,白望好这个侄女确实需要管教。

  白二叔沉默了一会儿:“我知道了,我会管教他的。可是大哥,谨亦的心可不在白家。 ”

  听到白二叔这话,智勇侯道:“不管怎么说,他都是白家的子孙,这是撇不开的血缘,如果到时候需要他的话,他还能不帮助?”不怪智勇侯这样想,在这个古代社会,都是父令如山的。

  不过,智勇侯虽然是这样认为的,可心里对白谨亦还是亏欠的。当年让白谨亦过继到钱家的事情是谨亦的娘也就是白夫人提出来的,智勇侯觉得自己娶她为平妻是辜负了她,对不起她,所以没有反对。

  后来孩子在钱家长大,白夫人都未曾去看他,他一个当爹的也就渐渐遗忘了。直到白夫人生病去世,白谨亦回来守孝,那时白贵妃提出把孩子再认回来,智勇侯觉得亏欠孩子良多,再加上白谨亦身上有鸿儒大师留下的人脉,所以他们就直接给孩子上了族谱。却没有想到,和孩子越来越离心了。

  现在白谨亦看重这个未婚妻,智勇侯不反对,就是想修复和儿子的关系,哪里想到又被侄女捣乱了?

  想到这个,智勇侯又道:“望好年纪也不小了,该说亲了。”

  白二叔犹豫道:“望好和四皇子……?”

  “以望好的性格进了四皇子的后院还能安生?”智勇侯不同意,“你想当皇子的外戚还是当皇帝的外戚?将来四皇子继位我们就是皇帝的舅舅,可如果望好进了四皇子的后院,我们要当望好腹中胎儿的外戚吗?当皇帝的舅舅已经是无上荣光了,何必再去牵扯进下一任皇子的争夺中?四皇子都能熬死我们,我还管他的后代?”智勇侯可是想的很开的。如果不是白贵妃想为四皇子谋划,可以让白家更进一步,他甚至从未想过这些。

  白二叔犹豫了,他没有想的那么开。当皇上的舅舅和岳父……好像舅舅比岳父更亲啊。“这是小妹的意思吗?她看不上望好?”

  智勇侯:“是。四皇子正妃一人,侧妃两人,都需要留给四皇子有帮助的人。”

  简而言之,娶了白望好对四皇子豪无帮助。

  白二叔叹气:“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等这次科举出来,我看看有没有出息的人。”

  智勇侯:“也可以在世家中选,为娘娘拉拢一份势力。”

  白二叔:“我怎么没想到,回头我就跟婆娘说说。”

  兄弟俩谈了一会儿,白二叔就回去了,回到二房的院子里,这个晚上他在白二婶屋中过夜。

  白二叔有几个美妾,已经很少在白二婶的屋里过夜了,所以让白二婶有些受宠若惊。不过晚上睡觉的时候,白二叔就说了白望好的事情。

  “什么?望好不能进四皇子府了?”白二婶还等着做四皇子的岳母呢。

  白二叔也没有多说:“嗯,娘娘看不上望好,你给她在世家中挑个好的吧。”

  “什么?”白二婶失声了,她的底气是什么?不就是希望女儿能够成为皇子妃吗?如果女儿不能成为皇子妃,那她还能有什么指望?

  白二叔:“好了,咱们家跟四皇子一条线的,就算女儿不嫁四皇子,将来也是一条线的,四皇子如果娶别人,就能多一份力量,更重要的是女儿如果进了后宫,将来会怎样也不知道,可如果嫁到别人家,凭大哥和娘娘的势力,也没有人能压过她,与其去后宫还不如去猴子山当大王。”

  白二婶:“……”话虽然这样说,可猴子山能跟后宫比吗?但是她也不敢反抗白二叔,更不敢反抗白贵妃。“大哥就跟你说了这事?”

  “你觉得还有什么事情?”白二叔反问。

  白二婶不敢说。

  白二叔一看他那样子就知道。他虽然没本事,但是在二房是说一不二的:“你也别去招惹谨亦他媳妇,人家的爷爷对朝廷对百姓后宫,如果你招惹了她,对娘娘不好,谨亦也不会罢休的。”

  白二婶怂了怂,但是又忍耐不住道:“你当叔叔的,还怕你侄子?他尊不尊重长辈了?这是不孝。”

  白二叔耻笑道:“他是钱家养大的,可别谈孝心。再说了,人家有钱家,谁叫我娘是乡下妇人?”

  白二婶不同意了:“他娘也是做妾的。”平妻只是好听,其实也是妾。

  白二叔:“当今太后以前也是妾,现在还不是当太后?儿子有出息就好。谨亦有出息,又是钱家后代,谁能说他?再说了,就是妾生的也是我白家子孙,轮得到你嘲笑?”白二叔也是护内,不管白谨亦的出身如何,但就是他白家子孙,在他心中白二婶是外人,白谨亦是自己人。

  所以,这个男人其实有些无情。

  “你……我跟了你十多年了,你竟然这样说我。”白二婶直接哭了。

  白二叔:“我没让你享福吗?差不多得了,矫情个什么?这些年你欺负庶出的孩子我管你了?没给你面子?但是大哥的孩子你少管。”

  白二婶说到底是个文墨不通的乡下妇人,她能在侯夫人面前作威作福,是因为侯夫人性格老实,可说到底她还是欺软怕硬的,白家如今发达了,她就怕白二叔嫌弃她,所以在白二叔面前,她是什么都不敢的,现在白二叔这样说了,她就不出声了。

  可这件事,并没有过,第二天,白贵妃就宣白家女眷进宫了,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当天下午,侯夫人带着白家女眷来胡同巷了。

  这会儿顾灵不在胡同巷。

  柳盈:“福灵乡君不在?”

  林嬷嬷:“乡君不在,皇上宣见了乡君,乡君进宫去了。”

  什么?

  白家女眷惊到了。

  要知道她们来到京城也是几年了,可是她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皇上,却没有想到顾灵能让皇上宣见。

  “那二弟在吗?”柳盈问。

  林嬷嬷:“二公子也出门了。”

  柳盈看向侯夫人:“母亲,不如我们先回侯府吧,改日再来。”

  白二婶带着白望好赶紧道:“对对对,大嫂,他们不在我们擅自进去也不好,不如改日再来吧。”她打算明日就回老家,以看望亲戚为借口,过上几个月,等会试殿试过了再回来,如此一来,怕这件事也过去了,到时候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至于女儿,她打算把女儿送寺庙,以为白老太太祈福为借口,这样也能让女儿的名声变得好一些。

  侯夫人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回去吧。”她一贯是没有主意的,顾灵和白谨亦都不在,她也就不好继续在这里了。

  顾灵自然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此时的她在皇宫里。

  御书房里,只有晖武帝、顾灵和朱铭这个大内总管。这会儿,朱铭正在给顾灵添茶,而顾灵坐在凳子上。

  晖武帝看着眼前十几岁的少女,她有一双灵动的眼睛,她的眼睛实在干净,闪烁着聪慧的光芒。更重要的是,她不怕自己。

  顾灵的确是不怕晖武帝的,小说里的晖武帝是位仁君。因为他的皇位是自己的侄子让过来的,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当皇帝,所以他不向别的皇帝那样贪权。当然了,皇帝和王爷是不同的,处理事情的手段也不同,但是皇帝的晖武帝却是个爱护百姓的好皇帝。

  所以,顾灵才不怕。

  晖武帝笑着问:“据说顾老爷子的稻田养鱼和种植山药都是你提议的?”

  顾灵笑着道:“回皇上,是的。”她的确是好奇的看着皇上,毕竟这是封建社会的皇帝,活生生的皇帝。

  晖武帝:“那你怎么会想到稻田养鱼和种植山药?”

  顾灵:“福灵能想到稻田养鱼,还是和朝廷的税收有关。”

  “哦?”晖武帝笑容不减,不过也眯起了眼,“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