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46章 三合一

  一个月后, 十月底。

  因为顾灵忙着女官考试的事情,所以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都花在了《四书》的命题上,以至于这个月的新郎新娘画样式琢磨了一个月才画出来。

  之前新郎新娘手中拿着的是牌子,牌子上写着字。而这次, 新郎新娘则是坐在一双大雁上。

  顾灵去的时候, 受到了李太太更加热情的欢迎,比之前还要热情, 因为这个月字牌新郎和新娘玩偶大卖。所以顾灵出来的时候, 除了应得的二百两银子之外,还拎着一个篮子, 篮子里是二十斤牛肉。

  顾灵穿书两个月了, 还是头一回看到牛肉。据李太太说,是乡下有户人家的耕牛老死了, 来上报保正,保正就买下了这头牛。这是一头比较健壮的耕牛,有一千五百斤左右,折现代就是七百五十来斤。

  象国的猪肉是十六文钱一斤, 保正买下这头牛也是颇为大气的,花了十五文钱一斤买的,

  一千五百斤的牛, 保正花了二十二两银子。

  但是, 一千五百斤的牛,出肉率只有七百斤。相当于这牛肉是三十文钱一斤买的, 等于是猪肉的两倍。

  当然了, 七百斤的出肉率,其中一半要上交给县衙,这是规矩, 剩下的三百五十斤镇上有身份的人家分了些。比如乡绅李家、乡绅钟家、彭举人家,每户能分到百八十斤。

  至于一些牛杂,镇上巡逻的人分一分,牛的主家分一些。

  所以顾灵这里拿了二十斤,等于李家的四分之一了,李太太也算是客气的。

  顾灵拎着二十斤的肉回到家:“奶奶……”咦?她瞧见他爹和她奶奶正在屋子里说些什么。

  “姑娘回来了。”在院子里给顾灵做袄子的的杜嬷嬷上前接了篮子,“啊哟,这是牛肉啊。”天逐渐冷了,原主以前的衣服尽管对乡下人来说料子不错,但到底款式普通,不适合现在在私塾念书的顾灵,所以杜嬷嬷瞧着天气冷了,便给顾奶奶提了醒,这不,顾奶奶就和杜嬷嬷一起买了料子、棉花,给顾灵做袄子了。

  顾灵道:“李太太给的。”今天休沐,她去李家的事情家人都知道。

  顾奶奶一听牛肉赶忙从屋子里出来:“好多的牛肉,这得有二十来斤吧。”老太太的关注点永远是不同的。

  顾灵道:“可不是嘛,是乡下有户农家的耕牛老死了,上报给保正,保正给李家分了些,李太太便让我带了些回来,说起来还是赶巧了。”不过,她便是没去李宅,估计李太太也会吩咐人送来的。

  顾奶奶一听赶忙道:“这李家真是厚道啊,咱们新鲜的谷子收了,如果打了新鲜的大米,也给李太太家送一些去。月底就要交税了,咱们家交了税还能剩下一千两百斤谷子,分给你大伯家五百斤,家里还有六百斤。今年谷子不卖了,留一些当稻苗,剩下的都自己吃。”往年谷子是卖银子的,今年家里宽裕,就不卖了。而且,孙女要考女官,要吃的好些。

  顾灵一听,三亩地才一千两百千,折现代就是六百来斤,这谷子的产量还真少。说起来,她以前看小说的时候,看很多作者都写过稻田养鱼,也因此,她百度过这种法子,这是有事实依据的,如果……

  “娘……娘……”顾老二见他娘没理他了,也心急,“大嫂还在医馆里呢,你得先借我二两银子。”说起来,顾老二这一个月下来,隔天就来镇上送大豆浆、红豆浆、鸡蛋和蔬菜,同时再拉一些人,每天能挣个十来文钱,一个月也能挣上一百五十文,这钱都交给了屈氏,两口子对这收入还挺满意的。

  对哦,顾灵这才想起,她爹今天来了。她说呢,昨天她爹才送了吃的来,今日怎么又来了。“爹,您今日怎么就来了?”

  顾老二道:“你大伯母今日动了胎气,给送到镇上来了,医馆说得用好点的保胎药养一养,这不,你大伯和大伯母身上带的银子不够,我便来这里借一些,回头到了村里他们再还给我。”

  顾灵听了,差点没有反应过来:“大伯母有了?”这……这调理身体还是九月中旬的事情,才一个半月呢,竟然马上就有了。

  顾老二也为大哥高兴:“可不是嘛,如果能给你大伯添个儿子就好了。”

  顾灵倒是没发表意见,只不过她很好奇,大房上辈子没有老四,这辈子有了老四,也不知道顾兰是个什么心情。

  顾兰是个什么心情?她当然是高兴的。虽然上辈子她娘不曾怀孕过,但是这辈子她娘怀孕了,她还是高兴的,最好这一胎是个儿子,这样她们姐妹三人腰杆子也能挺直了些。虽然二房有堂弟,但顾兰可不指望二房的堂弟能给她们撑腰。上辈子便是没有,否则她们姐妹也不至于那样的结局。

  再说了,堂弟和亲弟弟怎么比?

  所以,顾兰很期盼。就是顾二兰和顾小兰,也在家里期盼着。

  今日早饭后,顾大伯母去洗衣服,水岸边的地是有些打滑的,她给滑倒了,下面马上就见血了。周边的妇人把顾大伯母送到了李大夫那里,李大夫说顾大伯母这是喜脉,虽然脉象很浅。不过这这会儿她动了胎气,得养胎。

  这不,李大夫的话如同惊雷,把顾家大房给震着了。

  上午顾大伯母喝了李大夫开的药,但是午饭后,一家人还是不放心,所以顾大伯便差遣顾老二送他们来镇上了。

  却哪里知道,镇上的保胎药药钱是李大夫的好几倍。可为了孩子,他们咬咬牙还是想买。这不,便让顾老二来这边借了。

  不说顾灵听到顾大伯母怀孕觉得稀奇,就是顾奶奶也觉得意外。

  “催什么催?我欠你们的啊?”顾奶奶回了屋子,拿出二两银子,“拿去拿去,别是吃了药又生个赔钱的丫头出来。”不管怎么说,怀孕总是喜事,她也希望老大能有个儿子。

  顾老二接了银子就出去了。

  “爹……”顾灵叫住他,“切些牛肉带回去,您和娘晚上也好添个菜。也给大伯他们一块,当是恭喜他们的。”

  顾奶奶道:“生男娃生女娃跟吃牛肉有啥关系?吃了牛肉还能把肚子里的女娃变成男娃?给他们吃,尽是浪费了。”

  顾灵:“……”

  顾奶奶又道:“行了行了,我来切。”她不掌掌眼,回头给切出去多了,可不得还是她心疼?

  然后顾奶奶这眼掌的可真好,给大房切了半斤,给顾老二切了两斤。

  顾灵看着,两斤倒是有点看头,毕竟也有五百克了,可这半斤才一百二十来克,真的是一点看头都没有。

  但是,顾灵当然不会为了别人说她奶奶,她想了想:“奶奶,我们剩下这么多,如果没吃光回头坏掉怎么办?”

  如果这话不是她宝贝孙女说的,顾奶奶一定给个白眼:“咋会坏掉?猪肉可以做腊肉,鸡肉可以做腊鸡,牛肉也能做腊牛肉啊。”

  顾灵讨好道:“还是我奶奶聪明,我奶奶最聪明了。”

  顾奶奶给了顾灵一个眼神,又对顾老二道:“还不走?”

  “走走走,我马上走。”顾老二拎着牛肉就走。

  顾老二拎着牛肉带着银子回到医馆:“大哥,这是二两银子,还有这半斤牛肉是娘给你们补身体的。”

  顾大伯双眼一红:“我真是不孝,一把年纪了,还要娘为我担心。”

  闷葫芦顾老二也不知道说啥好。但是老大夫道:“啊哟,这牛肉哪买的?这年头能买到牛肉可是厉害了。”

  顾老二憨厚道:“我也不晓得哪儿买的,是我闺女的同窗送来的。”

  老大夫道:“不如你们把牛肉卖给我,老头子很久没吃牛肉了,嘴巴里也有点馋。”

  顾老二看了看篮子里属于自己的两斤牛肉,别说老大夫嘴巴馋,就是他也馋。

  还没等顾老二开口,顾大伯道:“不行不行,这是我娘给我媳妇补身体的,不能卖。”

  老大夫道:“我给你们多加几文钱。”

  顾大伯还是坚定的摇头:“不行。”他娘给的牛肉,比他的命还重要。顾大伯自己都不知道,他从愚孝男发展成妈宝男了。

  老大夫看向顾老二:“你呢?我看你这篮子里有两块牛肉,半斤那块是给你哥的,剩下这块是给你的吧?你这块大,卖我一半?”

  如果是顾老二一个人的话,说不定还真答应了,多挣几文钱也是好的。但是有顾大伯这一出,他也就不愿意给了。顾老二摇摇头:“不给不给。”早知道他就把牛肉放牛车里了,这不是担心牛车没人,牛肉被偷嘛。“大哥,我先去牛车等着。”以防老大夫再要牛肉,他赶忙走了。

  顾大伯和顾大伯母付了银子买了保胎药,也紧接着出来了。

  平日里赶牛车只半个时辰够了,今日顾大伯母胎位不稳,顾老二就赶的慢一些,都快一个时辰了。

  他先送顾大伯母到家,然后又自个儿回了家里。

  “当家的,你可算回来了。”屈氏在家门口晃荡呢,看到顾老二来了,眼睛一亮:“今日去镇上的路上可有拉人?”

  顾老二道:“没有。”他下了牛车,把篮子给屈氏,“给。”

  “这是啥啊?这是啥肉?不像猪肉。”屈氏这辈子也没吃过牛肉,哪里知道是牛肉,她放在鼻尖闻了闻,“这味儿……”

  “是牛肉。”顾老二一边说,一边把牛车拉回牛棚里。

  屈氏一听,吓了一跳:“牛肉?你哪来的牛肉?”接着又觉得自己吓唬自己,她家当家的那胆子,怎么可能做坏事。

  顾老二从牛棚里出来:“乖宝的同窗给的,凑巧了今天我去镇上,娘就让我带着回来给我们补身体。”

  屈氏听着,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那咱们俩晚上就吃牛肉。”她喜滋滋的拎着篮子进去了。

  顾老二就没一句多余的话了,他找出柴刀:“我去砍树了。”家里的院子里已经叠着不少木头了,这些木头也不准备卖,以后等两个儿子娶媳妇,等闺女嫁出去,就直接把木头拉到木匠那,让木匠给做成床和桌椅。

  屈氏:“哎。”自从家里养了两头牛、一头猪、五只鸡、三只鹅,屈氏就不下地干活了。除了一大早的她去割草,把猪、鸡和鹅喂了。因为家里养的东西多,屈氏如果去地里头就没人看了,万一来了个偷儿,就得不偿失了。

  但是,光是准备一头猪、五只鸡、三只鹅,屈氏也是忙透了。比如猪和鸡的草往山上割,鹅吃的是水草。所以这大早上的,她就两头跑。

  半个月前稻谷丰收了,有些稻草里还有没整干净的谷子,是那种里面没有米,只有稻壳的,就直接放在鸡窝里了,让鸡自己找着吃。

  好在两头牛不用屈氏管,顾老二每天会带着耕牛出去吃,顾大伯带着顾二兰、顾小兰会每天把母牛的草准备好。

  不过,这会儿母牛是不缺吃的,家里的两亩玉米地也刚丰收,玉米秸秆被顾老二磨成了糠,用来喂母牛,营养挺好的。两亩玉米地有一千三百斤左右的玉米秸秆糠,隔两天喂一顿,一顿五斤,也能喂到母牛生产了。

  而且,到了明年的七月份,第一季玉米又要丰收了。

  不过,明年家里打算多种两亩玉米,新买的四亩坡地也不能废着,用来种植山药也不用那么多,山药的培育顾爷爷还没研究出来,腾出一亩坡地慢慢的捣腾就行了。另外一亩则用来种蔬菜,玻璃菜和胡瓜都要种。

  顾老二光是想,就觉得这日子越来越好了。

  顾老二的心情是愉快的,同时,大房一家五口的心情也是好的。

  顾大伯和顾大伯母一到家,就看见了在家门口等候的三个闺女。

  “娘,我弟弟没事吧?”顾兰头一个问。

  顾大伯母听到闺女的话,心里高兴:“没事,大夫说要好好保胎,就是这保胎药贵了些,花了三两银子。”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带去的一两银子就够了,哪里知道要三两,所以才请顾老二去借的。

  顾兰一听,还真是贵。不过:“只要我弟弟没事,便是贵些也值得的。我现在绣帕子和荷包能挣钱了,娘不用担心,您就好好的养胎吧。”

  顾二兰也跟着道:“娘,大姐说的对,您就好好的养胎吧,家里的活我和小兰可以干。大姐挣钱,我们干活,娘养胎,刚刚好。”

  “嗯,我听姐姐们的。”顾小兰也附和着点头。

  顾大伯母看着孝顺的三个闺女,心里也暖暖的。原本家里一共十两银子,她和当家的吃药调理身体花了一两银子,这次买保胎药又花了三两银子,家里还有六两银子。到时候他们向二房承包的大树全部卖出去也能挣一两左右的银子,二房需要开垦四亩坡地,到时候也能挣一些。想到这里,顾大伯母心也火热的。

  顾大伯道:“孩子她娘,你给我二两银子,我拿去还给老二。”

  “对对对,我差点给忘了。”顾大伯母去拿银子。

  顾兰见状,不由的问:“我们怎的向二房借钱了?”分家后,她连二叔都不想叫了。

  顾大伯母道:“到了镇上医馆,咱们身上的一两银子不够买保胎药,是你二叔去你奶奶那借的。”

  顾兰心一动:“娘,你把二两银子给我吧,我明儿去卖帕子和荷包,我拿去还给奶奶。咱们家向奶奶借的钱,还给二叔不太好。”

  顾大伯母一听也有道理:“那给你。”

  顾大伯对此也没有意见:“那我砍树了。”

  顾大伯到了坡地,看见那边已经砍树的顾老二,兄弟俩很有默契的没说话,安安静静的砍树。

  镇上

  顾灵在顾老二拎着牛肉走了之后,就把卖新郎新娘画所得的二百两银子给了顾奶奶。加上之前给的六十两,分别是卖顾木狗狗样式和顾木猪猪样式所得,再加上买母牛时给的一百两,顾奶奶这会儿手里有三百六十两了。

  顾奶奶拿在手里,手都要抖一抖了。“乖宝啊,你之前不是说要买书吗?这二百两你收着,你现在还要考女官,买书可不能省。”

  顾灵道:“我现在不花钱买书了,夫子那边有书,如果是我需要的书,我可以自己抄,比买书省很多钱呢。”

  “可是……可是抄书会不会太辛苦了?”顾奶奶也舍不得。

  顾灵道:“不会的,抄书有利于我巩固书中的知识。”

  顾奶奶想了想,还是拿出了一百两银票:“那这一百两你拿着,手中有银子心里头不虚,奶奶这边还有两百六十两,怎么都花不完。回头奶奶再去买坡地,买房子。”

  顾灵道:“你高兴就行。”想了想,顾灵又道,“咱家现在也不缺一亩田一亩地了,大伯母又怀孕了,不如把之前分家给他们的田地也直接过户了?”

  顾奶奶道:“那等他们生了儿子再说。”

  顾灵道:“就当给他们送喜了。”

  “那行吧,听你的。”手握两百六十两银子的顾奶奶还真看不上一亩上等田和一亩旱地了,加起来不过十几两银子,回头啊,她就再去买上等田和坡地。不过,“你啊,就是心地善良。

  心地善良的顾灵笑了笑。

  “乖宝啊……”

  顾爷爷在小平房里叫道。

  “来了。”顾灵来到小平房门口,“爷,您叫我?”

  顾爷爷道:“我按照你说的方法,把山药切块,这都很久了,也没见它发芽,而且这山药可真耐放,竟然也没有烂掉。你说的切块发芽种植的法子可真行?”

  顾灵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肯定行,我只是在书中见过,忘记是哪本书了,而且这书中写的也不仔细。爷爷,那您能琢磨出发芽的方法吗?只要发芽就行。就像咱们自家种的稻谷,不是也要发芽才能种吗?还有这大豆、红豆,也需要发芽才能种吧?”

  顾爷爷听着孙女的话,结合稻谷、大豆和红豆的发芽情况,突然有了想法:“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还不是发芽的时候。”

  顾灵道:“为什么啊?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顾爷爷道:“等开春了才能发芽。我寻思着,这山药九月份已经成熟了,地里头的时间最长不过半年,那么种植的时间应该是三四月份,我得回村里问问李大夫,山药是什么时候成熟的,成长期得要几个月,我才能确定它什么时候发芽种植合适。”

  “问李大夫做什么?”顾奶奶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你个笨老头,你问李大夫,那不是要让李大夫知道你要种植山药了?一点脑子都没有。”

  顾爷爷:“……”

  顾灵:“……”

  顾奶奶道:“回头让乖宝问问她夫子,乖宝的夫子那么聪明,定然知道这个吧?”

  顾灵没有想到老太太还有这主意,她赶忙道:“我们学堂里不学这个的,夫子估计也不知道,这个得问大夫。”

  顾奶奶一听,马上又有了主意:“那行,你们等我。”说着,她从屋子里拿了一根山药。

  “奶奶,您这是要去做什么?”顾灵赶忙拉住了她问。

  顾奶奶理所当然的道:“去问大夫啊,你们等着就是了。”

  “我跟你一起去。”她也想去看看她奶奶是怎么问的。

  顾爷爷也有点想去的心思,但是他还是不去了。

  顾奶奶一眼就瞧出宝贝孙女想要去看戏的心思,想着她最近读书累,也是要休息休息的。而且,顾奶奶难免也想要在宝贝孙女面前表现表现,好让孙女知道她的厉害,让自己在孙女心中的形象和地位更加的牢不可攀。

  顾爷爷看着祖孙俩出去了,他闲来没事,也出了院子,在附近走动走动。

  杜嬷嬷笑着摇摇头,这家子还挺有趣的。

  至于顾森和顾木,在镇上住了一个多月了,也认识了新的小伙伴,每天除了习字时间之外,平时都由着他们去玩。

  路上,顾灵好奇的问:“奶奶,您能给我透个底吗?您打算怎么问大夫啊?”

  顾奶奶很坚定的道:“不行,乖宝啊,你看仔细了,得学学。”

  顾灵道:“那好吧。”

  镇上也就这么大,从顾家到医馆,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也就是五分钟。

  顾奶奶和顾灵来的医馆便是那老大夫的医馆。

  “大夫……大夫在吗?”顾奶奶一进医馆,便大声的叫人。

  “在的在的。”药童先出声,“老太太可有什么吩咐?大夫在里间给客人看病。”

  顾奶奶拿出山药:“我听说这东西叫山药,是可以卖钱的,你们医馆里收吗?”

  药童还是认得山药的,他检查了一下,确实是山药,便道:“收的,我们医馆十文钱三斤收。”

  顾奶奶一想,李大夫收三文钱一斤,价钱倒是差不多。她又道:“这山药是我儿子上山挖的,我们村里的大夫也说要收,我便来比比价钱。对了小大夫,这山药每年什么时候成熟啊?我明年要寻思着提早去找,今年发现的晚了,我们那山上也没有多少了。”

  药童被一声小大夫叫的格外满意,他看顾奶奶越看越欢喜,也不由的说的更多了:“山药有好几个品种的,不过药效都一样,看您手中的这种大约是九月开始成熟。不过附近山上山药应该不多,便是有,也叫村里的大夫给挖完了。”

  古代不是没有种植药材的,但是老百姓人家哪里会种?光是田里地里的收成都不够填饱肚子的,哪里会想着折腾药材?谁知道药材能不能种好?

  故而,古代极少有种植药材一说。如果有,那便是医药世家了。

  顾奶奶听着,继续拍药童的马屁:“那我回头叫我儿子把那一块的山药都挖来,到时候就买给你们医馆。小大夫,你可真是活菩萨。”

  药童被夸的脸红了:“老太太您过奖了。”

  顾奶奶又问:“小大夫啊,那这山药是几月份开花结果的啊?”

  药童:“一般四月开花,花期三个月左右,到六月,果期便是到九月可以丰收了。”

  顾奶奶一听,心里有底了:“小大夫,太谢谢你了,那我们先告辞了。”

  药童道:“您慢走。”

  顾奶奶和顾灵刚要走,便遇见了送客人出来的老大夫。老大夫是认识顾家的,因为顾灵之前邀请他为顾爷爷、顾奶奶他们调整身体。老大夫没想到顾老二他们刚走,顾奶奶就来了,他一看到顾奶奶,忙道:“老太太留步。”

  顾奶奶看向他:“大夫,您忙您忙,我没事了,就不留步了。”

  老大夫上前拦住她:“老太太,是我有事情寻您呢,您请里面坐。”

  “这……”顾奶奶和顾灵面面相视,都不明白了。

  老大夫见状,便坦诚:“是这样的,早前您大儿媳妇动了胎气,是来我这里开保胎药的,您二儿子回您那借的银子,没成想他回来之后,还带着牛肉,说是您给的。老太太啊,老夫平生没什么喜好,就好一口吃的。这不,年纪大了,很久没吃牛肉了,就有点想的慌。方才老夫就想买他们的牛肉,但是他们说这是娘给的,不肯卖。所以……您那还有牛肉吗?如果有多余的话,卖我一斤如何?”

  顾灵和顾奶奶没想到是这种事情。

  顾奶奶心里把顾老二骂了个半死,但面上却道:“有是有,也是我孙女私塾的同窗送来的,也就过过嘴,不多。不过,看在咱们认识的面子上,我便卖您一斤,但是您可得保密啊。”

  老大夫道:“保密保密,肯定保密。”这年头,吃猪肉都不会到处去说,更何况是吃牛肉。”

  于是,顾奶奶和顾灵回家的时候,还带着老大夫和五十文钱。五十文钱是老大夫给买牛肉的钱,顾奶奶收的也不虚。

  顾爷爷在家门口走来走去,结果看到了祖孙俩二拖一回来了。由于老大夫的身份,顾爷爷有些心慌,不会老婆子做了什么事情了吧?想都这个,顾爷爷三两步的上前,站在顾奶奶身边,给她依靠。

  还没等顾爷爷问,顾奶奶就道:“用不上你,你一边去。”

  顾爷爷:“……”

  顾奶奶风风火火的进了厨房,老大夫倒是没有跟进去,在院子里等着,还对顾爷爷和气的笑了笑。

  老大夫心里头也是有底的,这年头,能吃上牛肉的都是什么人家?这个小姑娘的同窗会无缘无故的送小姑娘牛肉?而且顾老二拎在篮子里的牛肉也不少,顾奶奶又愿意卖他一斤,所以顾家肯定还有几斤的。这么大方的送人好几斤的牛肉,那是为什么?大夫行医济世,都是与人为善的,更何况还是有些关系的人呢?

  顾奶奶很快切了一斤牛肉出来了,她给儿子都是缺斤少两的,给老大夫却是只多不少的。老大夫收了牛肉藏好,高高兴兴的走了。

  老大夫一走,顾爷爷就藏不住心思的问了:“这是怎么回事?”

  “那不是老二那个缺心眼的……”顾奶奶把事情说了一遍,“你说我精明了一辈子,咋生出这么个玩意儿?”

  顾爷爷说不出来。

  顾奶奶也不用他说:“肯定是随了你,你也是个缺心眼的。”

  顾爷爷:不敢反驳。

  顾灵抿了抿嘴,不敢笑出声。她知道,她奶奶对她爷爷是真爱。瞧着老爷子断腿之后,每天炖骨头汤给他喝就知道了。

  顾奶奶见他没反驳,心里才痛快了:“关于山药的事情,我给你问来了……”

  听顾奶奶说完山药的事情,顾爷爷心里头算了算:“那两月份得发芽种植了。我提早一个月,一月份开始发芽试试,如果没成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捣腾。”

  顾奶奶也不懂这个:“你自己拿主意。”

  顾灵见顾爷爷对山药挺执着的,因为顾爷爷吃过山药,知道了山药的价值。再则,那么一块地能长出八十来斤的山药,且这一块地还不到一分,可见山药的亩产多高。顾爷爷是老农民了,对产量高的食物是看成自己的命的。不,比命还重要,所以他才执着。

  “爷爷,咱们这边能买到鱼苗吗?”顾灵想到稻田养鱼的事情,没忍住问道。

  “鱼苗?”说起来,顾爷爷现在很看重顾灵,以前顾爷爷疼爱顾灵,是因为爱屋及乌,他疼爱顾奶奶,所以顾奶奶疼爱谁,他就疼爱谁。现在顾爷爷在疼爱顾灵的基础上,又多了重视。顾灵进私塾之后,能够画画挣钱了,还发现了山药可以吃,且量产很高。最后顾灵要考女官了,这一件件的事情,使顾爷爷不得不看重顾灵。“我们这边没有海,没有江河,当然没有鱼苗,鱼苗得问渔民。”

  顾灵:“那我们可以问渔民买鱼苗回来养鱼吗?”

  顾爷爷虽然憨厚寡言,但不是傻子,聪慧的孙女突然问起养鱼,他就有些不明白了,不过还是回答了她:“那不行,我们附近没有渔民,得去外地买,这鱼苗买回来没多久估计就死了。如果要养鱼,得买大鱼,大鱼买来之后,让它们自己生小鱼。”

  顾灵一听,便道:“爷爷,我最近一直在看书,我还从书中看见了提高稻谷产量的办法,您要不要试一试?”

  顾爷爷一听,心中一动:“进屋说,什么法子?”

  顾灵带着顾爷爷进了书房,她给顾爷爷倒了一杯茶,然后把稻田养鱼的方法说了:“我也只是书中看来的,能不能成功我不知道。”

  顾爷爷第一时间否认了她的话:“那不行。鱼吃水草,如果在稻田里养鱼,稻苗会被吃光。”

  顾灵一愣,没有想到还有这种说法:“可是我看书中写有这种方法,而且还是成功的,书总不会乱写吧?”

  顾爷爷自然不会怀疑书的,他想了想:“那估计是鱼苗,鱼苗小的时候不吃稻苗,等鱼苗长大了,稻苗也成长,鱼也不吃干巴巴的稻草。不过,鱼苗没办法运到我们这边。”

  顾灵脑子里灵光一闪,有了个主意:“那我们养鱼塘,等鱼塘有了鱼苗之后,再把鱼苗放到稻田里。爷爷,稻田里养鱼能提高一到二成的产量哦。”

  顾爷爷吸了一口气,现在他们上等田稻谷亩产五百六十斤左右,哪怕是一成也有五十六斤了。

  顾灵再继续道:“爷爷,反正我们家现在有银子,就是亏了,也亏得起。而且如果成功了,那以后我们顾家的子子孙孙就能吃的饱了。”

  顾爷爷沉默了。

  “干。”顾奶奶在门口听了大概,然后进来了,“乖宝说行,那就一定行。”乖宝可是有福气的人,顾奶奶对此深信不疑。“如果你不干,我干,也不用你们顾家的稻田,我用乖宝给的银子挖鱼塘,买稻田,我们祖孙一起干。”

  顾爷爷:“……行吧。”真想说你别闹。

  顾奶奶继续道:“明天老二来送豆浆,我们一起坐牛车回去,先把鱼塘挖好,再去买鱼。到明年三四月种田之后,说不定鱼苗就有了。”

  顾爷爷:“……嗯。”

  只是第二天,顾老二来送东西的时候,竟然还带了一个人回来,是顾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