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41章 三合一

  顾灵一听, 还真心觉得顾奶奶这事情办的不错。把大树承包给大伯,大伯也有活儿做了,也能挣钱,确实不错。“奶, 您真聪明。”以前老太太只想着压榨大房的钱, 现在倒是无意识中会把挣钱的事情分给大房了。一百七十棵树,靠她爹一个人是砍不完的, 就是她娘一起帮忙, 女人的力气小,也背不动, 到时候还得找村民, 找村民要出钱,还不如承包给大伯。

  不过, 顾灵眼珠子一转:“奶,那咱们等树砍完了,四亩坡地还得开垦,到时候也叫大伯呗, 反正大伯要去打零工,不如就来咱们家打零工, 给的工钱和镇上的一样, 大伯也用不着每天镇上乡下两头跑, 又能在家里吃上热乎乎的饭,多好啊。”

  在原主的记忆里, 农闲的时候, 村里的汉子都会去镇上找零工,再远一点就是去县城。但是,去县城开销大, 所以一般都是在镇上。很多是在镇上乡绅家的,比如像钟家这样田地很多的乡绅,家里的下人自然是忙不过来的,就会找乡下的汉子打零工。

  现在家里多了四亩坡地,她爹一个人开垦来不及,她爷爷又是这个情况,自然又要雇村民了,还不如雇顾大伯。

  顾奶奶想了想,也觉得顾灵的话有道理。如果还是没有分家的时候,她也不用付老大工钱,但是现在分家了,让老大耽误打零工的活儿给侄女白干,这事情又要损坏乖宝的名声了。而且四亩坡地也不是几天就能开垦好的,一两天的还能白干,天数多了,白干也不行。

  顾奶奶点点头道:“那就雇你大伯。镇上的零工大概十六文到十八文一天,不包吃。咱们也不包吃,就十六文一天。”

  顾灵道:“听奶奶的。”

  顾奶奶手中的一百两银票还是没收起来:“那这银票你藏好了。”

  顾灵道:“奶奶您藏着吧,你不是还得去别的村里买地吗?还要去镇上买房子吗?手里可不能没有钱。”说着,她推开门跑了出去,可没收钱。

  顾奶奶看着孙女逃跑似得身影,不自觉的笑了。

  从屋子里出来,顾奶奶又去找了顾老大,跟他说了开垦坡地给他工钱的事情。顾老大赶忙推辞:“娘,不用给工钱,我就……”

  顾灵偷偷的跟去听墙根。屈氏见状,也偷偷的跟在女儿的后面。

  “你闭嘴。”顾奶奶声音十分严厉,“你都这么大年纪了,也要顾着家里,不给你工钱,你拿什么养活自己?懂事点。”明明是为了孙女的名声,但顾奶奶就是有本事倒过来说话。

  而顾老大……双眼又感动的红了。

  “我听娘的,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让娘操心,是我不孝。”顾老大哽咽着声音道。

  顾奶奶装出一副欣慰的表情:“好了,你继续吧。”

  “娘……你得带我去看看坡地在哪里,我先去砍几棵枯树回来,等二弟回来,让他一起来扛树,牛棚也好扩建的快些。”

  顾奶奶道:“嗯,走吧。”

  顾灵趁机出来:“奶,我也去。”

  屈氏也跟着出来了:“娘,我也去认认家里的地。”

  顾奶奶点了一下顾灵的头:“你这鬼机灵的……”

  顾灵笑着挽住顾奶奶的肩膀:“奶奶,晚上叫大伯在我们家吃饭吧,昨天今天大伯都帮我们建牛棚,着实辛苦了。”

  这个顾奶奶倒是没什么意见:“行,听我们乖宝的。老大,你看看乖宝多孝顺你啊,你可得对她好点。”

  顾大伯憨厚的一笑:“娘,我晓得。”

  四个人来到坡地,顾奶奶指了指这边:“有黑色记号的都是我们家的大树,老大,你过来看,砍树的时候这个不能给我弄坏了,这个我有用处。”顾奶奶指的是有山药的地方,“老大,你先做个木栏,把这一圈围起来。”

  顾大伯速度砍了几棵小树劈开,然后把木条插进地里,把顾奶奶指的那一圈围了起来。

  这边的山药刚被木栏围起来,不远处就传来顾森的声音:“奶奶……奶奶……”

  顾奶奶回头朝着顾森的方向大声吼道:“你来干什么?”

  顾森:“我爹回来了,我带着我爹来的。”

  由于顾老二回来了,顾奶奶又带着顾老大和顾老二认识了一些四亩坡地的范围,整整四亩,面积不是一般的大,也可能是树林挡着的关系,看上去就更大了。

  光顾了四亩坡地的范围,顾奶奶带着顾灵等人先回去了,顾老二和顾大伯还要再砍些枯树,回去扩建牛棚。

  ……

  顾家大房晚上吃饭的时候,只有母女四人,一盘子的豆腐花、一盘子的菜。豆腐还是顾大伯母用新鲜的黄豆去换的,说起来,一斤黄豆换两块豆腐,两块豆腐可以吃两餐了。

  “娘,我爹呢?”顾兰见着吃饭了都没见她爹的身影,便随口问了句。

  顾大伯母道:“去二房那边吃饭了,今天二房买了一头怀孕的母牛……”顾大伯母心情很好,所以滔滔不绝的把下午的事情都说了,不管是到时候买小牛,还是承包一百二十棵树的事情,都说了,不过关于顾奶奶雇顾大伯开垦四亩坡地的事情她还不知道,故而也没的说。

  顾二兰听了眼睛一亮:“娘,那到时候我们家也要有牛了吗?”便是小孩子也知道家里有牛的重要性,何况是顾二兰这样十三岁的姑娘。

  顾小兰也跟着高兴道:“那我们家也会有牛车吗?”

  顾大伯母道:“有有有,都有。到时候砍了树让你们爹先试着做车厢,等牛长大了,车厢的味儿也散了,就可以用了。”说到这里,顾大伯母又笑了,“而今你们现在的光景好了,以后家里有牛、有牛车,我还是姑娘家的时候,家里可没这个福气。”

  顾二兰和顾小兰也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幸福。

  顾兰觉得,手中的豆腐花也没什么滋味了。二房买了牛车之后,又马上买了怀孕的母牛,还买了四亩地,所以……顾灵的画卖了不少钱吧?

  分家的时候,顾家就这些钱,顾兰也是算得出来的,所以后续买的这些东西都是顾灵卖画的钱。原本家里即将要有小牛了,她爹的零工也有了着落,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可是顾兰现在却开心不起来。如果这一切都是二房给的,顾兰觉得,那如同在嘲笑她。

  但是,她也不会拒绝。她经历过生活的困难,不会把好处往外推。

  顾兰想到了过几天去镇上卖荷包和帕子的事情,她一定要努力,多挣一些钱,家里的田地在没有弟弟的情况下,还得归还给二房,可是,自己挣钱买的地却是自己的。

  翌日

  今天是顾灵休假的最后一天了,她得回镇上了,她来的那天刚好是休沐,中间告假两天,加上今天又是休沐日,所以前后休息了四天。

  午饭后,顾家人整整齐齐的回镇上了,顾爷爷被顾老二抱到牛车里,顾老二自己赶车,桃水村顾家只剩下一个屈氏了。屈氏反而高兴,婆婆走了,她就是顾家的大王了。

  到了镇上,杜嬷嬷便去请了大夫,为顾爷爷看腿。

  大夫是镇上的老大夫了,名声很好。看了顾爷爷的腿便直言:“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要修养。这正骨的大夫手艺不错,这骨头正的很好。不过,像我们这样的老人年纪大了,做事情还是要当心,经不起折腾。”

  李大夫只是村里的大夫,医术其实一般,但正骨的手艺确实不错,因为几个村子都不出一个大夫,所以经常有隔壁村的人来请李大夫。农家人骨折、断腿的事儿屡屡有发生,李大夫接触的多了,自己也琢磨出了一套手艺。

  李大夫是个实诚的人,如果当初自己正不了顾爷爷的骨,也会坦诚。

  顾奶奶听镇上的大夫都这样说,便放心了。

  顾灵趁机道:“大夫,我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您能给看看吗?给他们配着调养身体的药吗?我想要我爷爷奶奶长命百岁,可以一直陪着我。还有我爹,常年在地里劳作,身体也垮的厉害。”

  顾奶奶本来想说浪费这个冤枉钱做什么,但是听到孙女想要自己一直陪着她,她就说不出这话了。想着等家里的四亩地种出了山药,卖的钱还不够调养身体吗?又想着如今家里有些银子,别到时候有银子却没有命花了。

  老太太自己想了通了,就觉得的确要好好调养身体。

  顾老二是个家里万事不管,只一门心思干活的人,这会儿听到闺女的话,也不禁动容了。其实像他这样的乡下汉子,早就习惯了这样干活,哪里会想到有人会关心他。便是屈氏有点小脑筋,但也是粗心的人,或者说,老百姓都是这样过的。顾老二看向闺女,突然想起了闺女刚出生的时候。还记得闺女刚刚出生的时候,他那种初为人父的喜悦,以及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的无助。那会儿,他也是抱过闺女的,大概也就这么一两回,因为被他娘嫌弃,不让他抱。可转眼间,闺女都这么大了,会关心他这个老父亲了。

  顾老二憨厚的脸上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但是内心却越来越滚烫了。

  大夫也是上了年纪的人,最是喜欢顾灵这样孝顺的姑娘,所以听了这话就忍不住夸:“老人家的孙女可真是孝顺,你俩可真是有福气。”

  这话顾奶奶爱听,她就顺口道:“我家里两个儿子没出息,临到老还是享孙女的福气啊。”

  顾灵:“……”

  没出息并且还在现场的顾老二:“……”

  大夫给顾爷爷、顾奶奶和顾老二都把脉:“老爷子年纪大了,亏损的最厉害,不过也没伤根基,好好的调养两年就行。老太太这身体可好的很,我给那么多的老太太把过脉,就属你的身体最好。”大夫这话不虚,一个乡下老太太,竟然身体这么好,这是在乡下吃人参吗?

  对于大夫的话,顾灵倒是不意外,老太太在原主的第一世,本来就是个长寿的,那会儿原主粗心,也不懂照顾老太太,老太太都能长寿,现在她来了,带着老太太运动运动,补补身体,肯定能活的更久。

  而顾爷爷,虽然没有老太太长寿,但是在这个年代也算是个长寿的,顾老二和屈氏也不用说。

  所以说这个小说说到底,原主相当于第一辈子的女主。

  接着,大夫又说了顾老二:“你比老爷子好些,虽然也有亏损,但年轻力壮的汉子养的更快也好得快。我给你们分别开药,到时候派个人随我去取。”

  顾灵又道:“大夫,劳驾您再给我们家杜嬷嬷也看一下。”

  杜嬷嬷一听还有她的份,直接跪下:“奴婢谢谢姑娘。”对她来说,奴婢跪主子,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不过,从被顾家买来至今,她却是第一次跪下。

  杜嬷嬷有杜嬷嬷的骄傲。便是之前她也是认顾灵当主子的,但是也没有跪下。理由也简单,她以前是州长家的下人,州长是正二品的地方官,是土皇帝,那个时候州长家的下人是何等风光。就算州长出事了,但是杜嬷嬷这等从州长家出来的下人,骨子里还藏着高傲的。便是她认了个顾灵当主子,后来也惊讶于她的聪慧,但也没有对顾灵臣服。

  但是这会儿,她却是真正的臣服了,她怎么都没有想到顾灵也会为她的身体考虑。

  顾奶奶被吓了一跳:“你这是做什么,你可快起来。”她一个乡下老太太,虽然杜嬷嬷是他们家的下人,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农民,所以对这个规矩也没有在意过,更何况杜嬷嬷懂的多,顾奶奶还是很高看她的。所以这会儿见杜嬷嬷跪下了,她怎么不会被吓到?而且,按照顾奶奶那老百姓的想法,被人这样跪,可是要折寿的哟。

  杜嬷嬷扣了三下头:“奴婢多谢老太太和姑娘的厚爱。奴婢此生,定不忘老太太和姑娘的恩情。”

  如果说刚才顾奶奶还心疼顾灵要给杜嬷嬷看大夫的钱,那么这会儿,她更加不好说什么了。

  过了一会儿,杜嬷嬷随着大夫去取药了,等杜嬷嬷取了药回来,顾老二拎着药就回去了:“娘,我走了。”

  顾奶奶挥挥手:“快走快走。”

  顾老二走了之后,杜嬷嬷煎药,顾奶奶开始准备晚饭。家里的母牛才怀孕一个多月,距离产小牛还要七个多月,所以目前还没产奶。那么暂时,顾灵还没有牛奶喝。当然了,外面是买得到的,但是顾灵不放心别人家的卫生问题,所以不会买。

  母牛要产了小牛之后才有奶水,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包括人类。人类也只有怀孕生了宝宝之后,才有母乳。

  母牛生了小牛之后,产奶期是有平淡期、高峰期、下降期的,比如顾奶奶买的这头奶牛,大约是八月中旬怀上的,到明年的五月中旬左右就能产小牛了,那个时候开始就有奶水了。前两三个月是平淡期,一天大约十五斤到二十五斤的奶。后四个月是高峰期,奶是平淡期的三四倍。同时,那也是小牛疯狂长身体的时候。接下来三个月是奶水下降期,三个月后就断奶了。

  所以母牛哺乳期产奶十个月。

  如果,不想让母牛断奶的话,那么在哺乳期里就必须给它配种。这样一来,十个月的哺乳期才过,第二回 的小牛就要生了,奶水就不会断了。可是这样做起来,有点残忍。就拿人类来说,刚生了孩子,身体需要调养。

  当然,在牛比人命还贵的古代,古人不会这样糟蹋牛。

  第二天

  顾灵便去私塾了,到了私塾。

  “顾家姐姐,你这两天怎么告假了?”孙美香一看到顾灵就忍不住道,她可是想念了顾家姐姐两天了。

  顾灵道:“孙家妹妹真是抱歉,前几天我去乡下了,所以就多住了几天。对了孙家妹妹,怎么没看到吕家妹妹,她前两天可是来了?”

  说起这个,孙美香摇摇头:“还不见她来,我们也去她家里找了,但是她家的婆子说她病了,还是不得见人。顾家姐姐,你是我们这里最聪明的,你说怎么办?”

  楼心月也道:“顾家姐姐,你给我们出出主意吧。”

  钟敏云也点点头,一脸期盼的看着顾灵。

  顾灵想了想:“既然你们都认为我是姐姐,又是最聪明的,那你们是不是要听我的话?”

  三个姑娘面面相视,然后点点头。她们都是七八九岁的孩子,又因为是家里的妹妹,所以性格也难免单纯些。再者顾灵的年纪比她们大,又因为记性好,教她们念书,教她们没记住的字,还送她们小兔子挂件,所以早就把她们的心收拢了,她们也是真心诚意认顾灵作姐姐的。故而这会儿听到顾灵这样说,也觉得没有毛病。

  再说了,也是她们主动要顾灵拿主意的。

  楼心月点点头:“我听顾姐姐的。”

  孙美香马上跟着道:“我也听顾姐姐的。”

  钟敏云继续点头:“顾姐姐,你直接说,无妨的。”

  顾灵笑了笑:“我觉得最好的主意,就是把这件事告诉夫子。我们都是孩子,吕家妹妹的事情应该是家事,别人家的家事即便我们和她是好朋友,也是不方便插手的。你们说对不对?有些事情不是孩子可以管的,不能管。”

  吕家的事情到底是什么,谁也不知道,轻易插手如果惹来麻烦怎么办?顾灵可不想。

  楼心月道:“说了听姐姐的,姐姐说告诉夫子,那我们便告诉夫子。顾家姐姐,我们要怎么告诉夫子?”

  顾灵道:“这样,你们随我一起去找夫子,便对夫子说,吕家妹妹好几天没来学堂了,我们大家都很担心,想问问夫子,吕家妹妹是怎么了?接下来的事情,便交给夫子了。”

  “好。”

  接着,顾灵带着三个小伙伴去找钱夫子了。

  晨间的第一堂课还没开始,钱夫子喝着茶正在休息,便听到了敲门声。

  “咚咚咚……夫子,您在吗?”

  其实钱夫子的门是开着的,但是顾灵她们没到门口,只是在外面敲着,这是礼貌。

  钱夫子一听是顾灵的声音,便想到了这小姑娘告假了两天,便道:“顾灵是吧,进来。”哪知顾灵是进来了,后面还有三个小姑娘。这下钱夫子挑了挑眉:“这是什么情况?你们一起找夫子?”

  四人一起规规矩矩的行了礼:“夫子好。”接着顾灵道:“夫子,吕家妹妹有好几天没来进学了,我们几个都很担心,想问问夫子,可知道吕家妹妹是怎么了嘛?”

  钱夫子对她们关心同窗的行为很是欣慰:“这事情吕家差人来告假过,说吕馨这段时间在家里养病,先不来进学了。”

  吕家的确来告假过,原本吕父也没有想过的,因为头一次顾灵等人去过吕家,后来顾灵告假的这两天,孙美香他们又去过,这使得吕父才差人来告假的。

  说起来,吕父一个屠夫出身,能让女儿来进学也是因为吕母的关系,说到底,他虽然疼爱女儿,却也没有想过让女儿进私塾。

  这样啊……顾灵想了想:“夫子,如果吕馨只是生病了,为何我们去探病的时候,吕家不让我们见人探病?吕家妹妹会不会是被她爹爹打了?”

  “还有这种事情?”钱夫子沉思了一下,“这件事夫子知道了,夫子会差人去探病,之后同你们就没有关系了,你们也不要管这件事。”她担心这几个孩子冲动。

  “是。”

  顾灵道:“那我们先退下了。”

  “等一等……其他人先回学堂,顾灵你留下。”

  “是。”楼心月等人出去了,不过她们没回学堂,而是在门口偷偷躲着,就怕夫子因为这件事怪罪顾家姐姐,她们也担心的很。

  被留下的顾灵有些不解的看着钱夫子,一双清澈灵动的双眼很是无辜,像小一只好动的小兔子似的。

  钱夫子道:“坐,我听谨亦说,前几天去桃水村去打猎,还碰到你和你家人了?”

  顾灵嗯嗯嗯的点头:“是的,那日我们家买了牛车,我爹爹在学赶牛车,恰巧碰到了白师兄他们来桃水村打猎,还问我们村里的老猎户带路呢。我听爹爹说,白师兄很是厉害,打了不少猎物,还送了我们家两只野鸡,一只野兔呢。我奶奶还想感谢他,可惜找不着机会。”

  钱夫子冷笑一声:“就他那三脚猫的功夫厉害?也就骗骗你这样的小姑娘。”

  顾灵:“……”做姨母的不高兴外甥被夸吗?

  看着她一脸疑惑的样子,钱夫子又笑出声。

  顾灵看着她,又看看她书桌上的书籍,接着啊的一声:“夫子……夫子……”她起身,来到钱夫子面前。

  钱夫子看着她突然过来:“怎么了?”

  “夫子在看史书。”顾灵有些激动。

  钱夫子无奈:“怎的?你也喜欢不成?”

  顾灵这会儿头点的相当快,跟小松鼠啃板栗似的。“夫子,我听说如果要集全历朝历代的史书,价钱相当昂贵。”

  钱夫子道:“你要集全历朝历代的史书干什么?不过,外面上的史书都是手抄板,有的甚至……要说这史书,最全的,最精准的,还是在我外甥那边。或者说,这天下间最好的书,都在他那。然而,他却没走科举,想走武将的路子。”

  顾灵惊讶:“我瞧白师兄的样子,不似个学富五车的人。”

  钱夫子听到她的形容,又笑出声:“你还别说,他可是我象国史上最年轻的秀才,他八岁中的秀才,如果不是第二年我姐姐,也就是他娘亲去世,那一年,他必定六元及第,风光无限。”

  顾灵心一惊,八岁中的秀才,那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同年八月中举,来年三月中进士。九岁的进士,可能吗?

  钱夫子看着小姑娘一惊一乍的样子觉得有趣:“知道鸿儒大师吗?”

  顾灵道:“虽未拜读过大师的大作,但也知晓他的名字。”她知晓个屁,她是看小说的时候知道的,男主朱策将来的老师是鸿儒大师的弟子。鸿儒大师是当代大儒,是象国所有读书人心中的“孔夫子”。“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拜读大师的大作。”

  钱夫子被她逗笑了:“鸿儒大师的大作,谨亦那边多的是。”

  “咦?”顾灵心头一动,“白师兄是鸿儒大师的弟子吗?”

  “是也不是。”钱夫子道,“鸿儒大师姓钱,乃先父,家母早逝,先父一生只两个女儿,便是我和姐姐。姐姐作为长女,是先父倾尽心血培养的钱家之主。我的姐姐……是美貌和才华并存的女子,但是,她被爱情毁了。都说女子出嫁十里红妆,当年姐姐出嫁,十里书妆……”钱夫子的话到这里打住了,“真是的,我跟你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说什么。”

  接着,钱夫子起身:“谨亦那里的书基本都是先父的手抄书,我这里的书是我从先父的书房里抄的,你若是不嫌弃,便拿去看吧。”说着,她打开侧门,里面还有一间屋子,是一整屋的书。

  “哇……”顾灵看着整屋的书,眼睛都亮了,“夫子,我往后可以不去学堂,来这里看书吗?”她并不是真正的小姑娘,所以学堂里的什么唐诗宋词,对她来说,也只是嘘头。

  钱夫子:“为何不想去学堂?”

  顾灵想了想:“总觉得那些东西是华而不实的,我往后不想跟其他的姑娘写诗作词,也不想跟其他的姑娘弹琴画画,我觉得那都没意思。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喜欢朴实有华的东西。”

  钱夫子看着顾灵,小姑娘叽叽喳喳的话,和大家闺秀的形式做派极为不同,但是,她本也不是大家闺秀,又何必去装大家闺秀呢?钱夫子觉得,这样的她,才是真正的她。还记得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她和她奶奶一起来报道,那个时候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后来在学堂上,她被她的记忆力惊讶到了,她以为她就是那过目不忘的人。

  再后来,和她越来越熟悉了,才知道,她表面上的文静乖巧那都是装的,这小姑娘骨子里好动也活泼的很。同时,极有主见。

  钱夫子本来也不是拘于小节的人,只是作为夫子,有时候必须要严谨、正派。“行,以后来私塾的时候,你便来这里看书吧。”

  顾灵趁机道:“夫子,我可以自己带笔墨,把这些书都抄走吗?”

  钱夫子:“……你抄走做什么?”

  顾灵大言不惭道:“等我把夫子书房里的书都抄走了,我在家里也做个书房,以后我出嫁的时候,说不定也能十里书妆呢,那可是女子一生中,最浪漫的事情了。”

  噗嗤……钱夫子笑出声。

  顾灵可不觉得丢脸,她很正经道:“以后我生了孩子,如果是儿子,让他带着十里书妆去求亲,姑娘们肯定拒绝不了。如果是女儿,那就让这十里书妆,为她送嫁。”

  钱夫子打趣道:“看样子以后如果有人拿十里书妆来求娶你,你这小姑娘也拒绝不了了。”

  顾灵想了想:“如果有人有十里书妆,那必然是个爱书喜书之人,这样的人……应该长得不会太差吧?嗯……其实吧我……也不是那么讲究外貌的,就是别太差了。可是吧……”

  噗嗤……钱夫子再次笑出声:“你小小年纪,想法倒是多。”

  “夫子。”顾灵严肃的叫了一声,“人家跟你说认真的呢。”

  “行了行了……”钱夫子摆摆手,“少女怀春总是诗,也难为你了……”

  顾灵:“那我再告个假,我去孙家书斋买纸笔墨,回头来抄书。”

  钱夫子:“行,去吧。”

  顾灵是有纸笔墨的,但那时平常随意着用的,来钱夫子这边抄书的话,她肯定要用好的,好的纸,香的墨,这是构成一本好书的基本嘛。

  顾灵从钱夫子的书房跑出去,看见了门口一排排的小伙伴。

  “顾家姐姐,你总算出来了,夫子没训你吧?”孙美香关心的问。楼心月和钟敏云等人也看着她。

  顾灵道:“怎么会呢,对了,我不跟你们去学堂了,我要去孙妹妹家的书斋买纸和墨,回头去夫子那边抄书,你们快去学堂吧。”

  楼心月:“那好,顾家姐姐再见。”

  “再见。”

  顾灵跑到孙家书斋:“掌柜的,我要上好的纸,带着香味的墨。”

  孙掌柜看到精气十足的顾灵来了,热情的来迎接:“顾姑娘,这上好的纸也是分很多种的。比如四大名纸《谢公笺》、《高丽纸》、《澄心堂纸》和《金粟笺纸》,那可是有钱也买不到。所以对姑娘来说,派什么用场用什么纸才是最贴切的。”

  顾灵一听,觉得孙掌柜的话很有道理:“我是想抄书的。拿先前的史书来说,我决定自己去抄,而且像这样的书抄了,也是有珍藏意义的,所以我不想用平日里练字的那种下等的纸。”

  孙掌柜道:“那你就用象纸。象纸是我们象国朝廷研究出来的一种纸,朝廷印刷的书籍用的都是象纸。就拿你之前买的《象国律》来说,也是用象纸抄的。”

  顾灵道:“那便用象纸,象纸怎么卖?”

  孙掌柜:“我平日在卖二两银子一刀,给姑娘的话一两八百文一刀,如何?”

  顾灵也不爱讨价还价:“那先给我十刀。”

  孙掌柜:“十刀纸你搬得动吗?”

  顾灵道:“掌柜拿出来于我看看。”一刀纸一百张,十刀纸不过一千张,顾灵不觉得有多重。她以前看过《徐霞客游记》一百五十来张,所以一千张的话不过是七本书的重量,屁轻的。

  孙掌柜从里面搬出十刀纸:“顾姑娘试试。”

  顾灵搬起来,直接抱住:“轻的,谢谢掌柜。”

  接着,她又花了十两银子,由掌柜推荐买了一块适合的墨。

  顾灵原本的一百两银子,买《象国律》花了二十两,买牛车花了十五两,这会儿又花了二十八两,还有三十七两了。

  果然,越有钱,越会花钱。再说了,她在现世的时候,本来也就是大手大脚的人。

  顾灵抱着十刀纸一边回私塾,一边想着下次要画画的素材。还得画一幅大的,去李太太那边挣二百两。

  事实上……顾灵说大话了。

  刚开始的时候,十刀纸确实不重,还挺轻的。但是从书斋到私塾,要一盏茶的时间,折现代也就是十分钟。这一盏茶的时间走下来,她的手就渐渐的酸了。顾灵抱着十刀纸,真想休息一会儿。

  好不容易到了私塾,眼看着就剩下一点点的路了,她决定加把劲,一口气跑到底。

  顾灵抱着十刀纸,朝着钱夫子的书房跑。钱夫子去上课了,书房里没人。只不过,当她跑到钱夫子的书房时,见一黑衣少年郎坐在椅子上,正在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