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38章 三合一

  顾森从小受顾奶奶熏陶, 知道自己长大后是要给姐姐撑腰的,所以这会儿顾灵提起撑腰这事情,他便赶忙保证:“姐姐你放心,我才不进山里哩, 我一定给你撑腰。”

  “我也不进, 奶奶说了,我长大后也是要给姐姐撑腰的, 打坏姐夫。”顾木奶声奶气道。

  顾灵看着两个老实巴交的弟弟, 很满意。比起机灵惹事的,她更喜欢老实省事的。顾灵摸了一把顾木的头:“那姐姐以后靠二弟啦。”

  “嗯。”顾木挺着小胸膛道。

  顾灵他们来山脚下, 并不是真正的山脚下, 而是坡地和山之间,山脚下都是坡地, 平日里就是柴火也没得捡,所以去捡柴火,得过了坡地。

  顾森带着顾灵越过坡地,还介绍:“姐姐, 这就是咱们家的地。这两亩是玉米、这一亩是菜,这月刚收了豆子的两亩地一亩给了大伯他们, 剩下的一亩爹和爷爷种了白菜萝卜。”

  顾灵看着金灿灿的玉米, 倒是想吃了:“那玉米什么时候可以丰收了?”说起来, 原主都没来过自家的地,顾奶奶怕她被虫子叮着, 可不舍得她来。

  顾森小大人的道:“下个月就可以丰收了。姐姐你多久没吃玉米啦?都忘记这个了。”

  顾灵:“……大弟你记性真好。”

  一行三人走上坡地, 在林子里瞎逛。

  九月的林子还是比较安全的,又因为紧靠着坡地,所以不会有野物出没。顾灵逛逛, 如同爬山游玩一样,可别指望她能在林子里发现什么穿越女主能发现的吃食,她连蘑菇有没有毒都分不清楚。

  不过,他们却碰到了熟人。

  “李大夫。”顾灵看见李大夫拎着篮子从山上下来,篮子里有不少野菜,还有自己熟悉的……顾灵睁大了眼睛,这是山药。“李大夫,这是山药啊?”

  李大夫没想到顾灵也认识山药。说起来,不识药的人对山药都不太认识。平日里见了,也只当是山上开的野花,因为野生的山药在地底下长的有些深,要全部的挖出来有些困难。所以一般人也不会挖。其次,很多人对山药过敏,手如果碰到了山药的黏液会发痒,这种感觉非常的难受,如实有人碰到了,也定然会认为山药有毒。

  山药以前不叫山药,叫薯蓣。唐代宗名李预,因避讳改为薯药;北宋时因避宋英宗赵曙讳而更名山药①。也好在象国是在宋朝之后,不然顾灵开口称呼薯蓣山药,李大夫可能还不知山药是何物。

  李大夫是大夫,听到顾灵这个聪慧的小姑娘叫得出山药的名字,很是高兴:“顾灵丫头你识得山药?那这些药材呢?你可认得?”李大夫又指了指篮子里的其他药材问道。

  顾灵:“……”不,她认识山药是山药是现代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她并不认识药材。“李大夫,我在夫子的书中看见过这个叫山药的药材,所以见着了您篮子里的山药,才斗胆有此一问,其实我并不认识药材的。”

  “哈哈哈……”李大夫爽朗笑出声,“能认识山药也是不错了,年轻人多看点书很不错。”

  顾灵见李大夫心情甚好,又赶忙问道:“李大夫,你可知道附近这林子里哪里有山药?”

  李大夫也没有隐瞒:“从这边上去……不过那一块被我挖完了,你如果要挖的话可以在附近看看。但是挖山药的时候要注意,山药长的很深,而且很细,所以挖的时候相当麻烦,不过挖断了也没有关系。

  还有手如果碰到了山药的黏液会比较痒,也要注意。靠山坡地的这边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不能往深山里去,当心有大野物。顾灵丫头,你如果挖到了山药,可以卖给老夫,老夫收山药。”

  山药在现代比较贵,是因为挖掘不方便,现代的劳力贵。但是在古代山药并不贵,而且山药作为药材,相对来说治疗的是普通的病状,也并非不可取代的,所以在古代山药才便宜。故而李大夫也说的爽快。再者,李大夫作为大夫,一个人能采摘的药材有限,如果村里人愿意采摘了药材再卖给他,哪怕是卖给镇上的医馆,他也是高兴的。

  但是,李大夫不知道,顾灵挖山药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吃。

  顾灵听了,真诚感谢道:“谢谢李大夫,我知道了,我们会小心的,也不会进深山里的。”

  李大夫点点头:“那我先下山了。”

  见李大夫走了,顾灵决定去李大夫说的那块儿地方看看。不料顾森却开口:“姐姐,你要那个玩意儿干嘛?”

  顾灵道:“姐姐在书中见过,那个可以吃,而且很好吃,所以姐姐想去挖。”

  吃?

  如果是别的人,顾森或许不会相信,但是姐姐说的,顾森必然不会怀疑。以前奶奶就教他们要听姐姐的话,将来给姐姐撑腰。现在姐姐进了私塾,更加厉害了,还给他们买糕点,给家里买牛车,所以在顾森的心中,姐姐说什么都是对的。

  所以,听姐姐说很好吃,顾森的眼睛就亮:“姐姐,我知道哪里有这个。”乡下的孩子经常漫山遍野的跑,林子里也到处钻。除了不去深山里,可以说附近还真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地方。

  顾灵听了心头一喜,不过还是要确定:“你真的知道?确定是这个吗?”

  顾森拍着胸膛保证:“我知道,我在山上拔过,就是……就是我□□的没有李大夫的那么长,那么细。”

  顾灵知道山药有很多品种,在现世的时候,她见过家里的保姆从超市买来的细细长长的山药,也见过保姆老家送来的比较粗壮的山药。保姆说,这种粗壮的山药是她男人自己种的,就种在坡地里的。那种粗壮的山药有点像番薯,但是番薯是一个一个的,但是粗壮的山药是几个都连在一起的,没有番薯那么粗,但是比细长的山药粗,而且很不规则,就是样子不好看。

  说起来,山药也是薯类的一种。而且,山药还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薯类。

  顾灵问:“你是怎么发现这个的?”

  顾森道:“我有几次去山上捡柴的时候,捡了柴火放在一起,没东西绑,我就用这个的藤来绑,可好绑了,又能绑住柴火,而且不容易断。我拉藤的时候,把这个整个拔了出来,所以见过。刚□□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折断了看过,也摸过,就是李大夫说的黏液痒痒的,我以前还以为自己中毒了呢,可把我手给痒死了。”那个时候还以为自己差点死呢。顾森说完,憨厚的笑了笑。“就是,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个长长的山药一样。”

  顾灵道:“那我们去看看,位置深不深?”

  顾森道:“不深的,可近了。”

  野生山野对土壤的要求不大,中等肥力即刻。坡地的土壤具备中等肥力,所以顾森发现的地方,便是坡地附近,再走上五百米处。

  这地方,还真不是深山。

  “姐姐你看,就是这里,还有哩。”顾森指了指。

  顾灵认识山药,也仅仅认识山药的根,它的叶子和茎顾灵是不认识的,她看着顾森说的山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山药,不过不要紧:“大弟,挖出来看一下。”

  没过一会儿,姐弟三人就把一颗山药挖出来了。顾灵失声道:“还真是山药。”不过这野山药长得不好看,根横生不说,宽不好算,但长约莫四十厘米左右,跟那种细长能长到一米、两米的山药不同。

  顾灵对顾森道:“大弟,你回家去拿背篓、柴刀和铁锄头,回头我们把这里的都挖了。中午回去,姐姐让杜嬷嬷做好吃的。”

  “哎。”顾森应了一声,就往家里跑。

  顾灵也没有闲着,她带着顾木又在附近看了一圈,想找找别的地方还有没有山药。

  不过说起柴刀和铁锄头这等铁器,就要说说宋朝了。

  宋朝的国防军事力量不强大,但是农业发展等经济情况却是空前,对铁的开采也可以说是当时的世界之最,规模非常的大。

  也是在宋朝的时候,因为有足够多的铁器,从而出现了铁锅。铁锅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美食的发掘和兴趣增加了,渐渐的,一日三餐开始普及。因为人们对事物的需求提高了,菜籽油这等神物,也被创造了出来。

  更重要的是,宋朝用的铁钱。

  铁钱、铁锅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故而宋朝对铁器的控制并不严谨。

  象国作为宋朝之后的朝代,很多地方都是从宋朝沿袭下来的。所以象国对于铁器的控制,也并不严。当然,铁钱因为种种关系被禁止了,沿用了以前的铜钱。

  即便象国对铁的控制不严,也不怕老百姓融了铁器做什么武器,毕竟老百姓能采办到的铁器有限,光品那几把铁锄头菜刀还能造反不成?

  而且,铁器还不便宜。

  顾森跑回家,一个劲的往杂物房跑,他动作灵活的背上背篓,又带上柴刀和铁锄头。好在现在地里头闲,不然哪里有铁锄头给他用。

  杜嬷嬷和屈氏去洗衣服了,家里就顾奶奶一个人,顾奶奶听到动静出来,看着顾森扛着铁锄头,她大声吆喝:“兔崽子,你扛着锄头去做什么?”

  顾森的脚步一顿,转过头,给了他奶一个傻乎乎的笑:“姐姐在山上找到好吃的东西了,叫我拿了背篓和铁锄头去挖。”

  顾奶奶一听,动作麻利的把门一锁,三两步的来到顾森面前,直接扛起他背上的铁锄头:“快带路。傻兮兮的,你姐找到了好东西你咋不叫奶?你们小孩子能做啥?”

  顾森也没说话,他本来在他奶面前就是个嘴笨的。

  因为发现山药的地方离坡地不远,所以祖孙俩到的很快。便是路上遇见了几个村民,大家也不稀奇。一个背着背篓,一个背着铁锄头,大家多半以为去的是地里头,这个日子也不奇怪。

  “姐,我和奶奶一起来了。”顾森看见了顾灵蹲在地上挖山药的背影,赶紧喊道。

  顾奶奶:“乖宝啊,你别动,别伤了自己累了自己,让奶奶来挖。”

  顾灵从地上起来:“奶奶。”对于顾奶奶的到来,顾灵可不觉得意外,“奶奶,你快来看这个山药,可补身体了。”

  顾奶奶来到顾灵身边:“这不是啥杂草吗?”还真没仔细看过。

  顾灵道:“这不是,这是山药,隔两天吃一顿,炒肉片或者炖猪蹄、猪排的,可好吃了。我从书中看见过的。”顾灵最后又补了一句。

  顾奶奶自然不怀疑顾灵的话,从她家乖宝能画画挣钱之后,对于乖宝的话她就从来不怀疑了。“那行,奶奶把这里的都挖了。”

  顾灵赶忙道:“别,这个东西还可以种地里头当粮食的,只要不是每天吃就好,而且还能当药材卖掉。我看这边离坡地不远,也就一点点的路,您去问问村长,这一带能不能买下,能的话咱们自己开垦成坡地,这剩下的别动,看看能不能繁殖的出来。”顾灵是不怕山被开垦的多了会洪水爆发。一则桃水村附近没有江海河;二则古代不比现代,到处有人伐木;三则是这一大片的山,到处是密密麻麻的树,也不用植树造林抗灾。

  顾奶奶一听,觉得孙女的话有道理:“乖宝啊,你可真聪明。”夸孙女已经习惯了。

  听着顾灵的建议,他们没有把附近的山药都挖了,挖了一半的山药,也挖出了四十来斤,折现代的话也就二十来斤。看着多,但其实不多。因为这种粗壮长相难看的山药一大颗就很重,这四十来斤的山药,也就十来颗。

  挖了山药,顾奶奶心里头念着买地的事情,就吆喝着顾灵三姐弟回家了。

  一到家,看见站在院子里的杜嬷嬷和屈氏,顾奶奶突然想起,门被她锁了,她们根本进不去。“啊哟……”顾奶奶又叫了声,“老头子还在里面呢。”

  顾爷爷:“……”正金鸡独立的在里面拍门,他想上茅房。“老婆子,快开门。”

  顾奶奶去开了门,和金鸡独立的顾爷爷面面相视,她一顿,然后训话:“你个老头子要死哟,腿断了都不安分,你搁这里干啥呢?”

  依誮

  顾爷爷:“……我上茅厕。”

  顾奶奶:“……那你快上吧,我要去村长家。”说着,转身就要走。

  顾爷爷这下也顾不得上茅厕了,印象中,老婆子一去村长家就没好事情,所以紧张的问:“你去村长家做什么?”

  顾奶奶道:“去买地,我寻思着家里的地还不够,趁早多买几亩,还能赶上种白菜萝卜。”

  顾爷爷眨了眨眼:“你还有银子?”孙女卖画三十两银子,九两给了大房、十五两买了牛车,再加上七七八八的,加上老婆子之前剩下的,应该还有几两,可买了地的话,手中没银子也不踏实。老婆子一向精打细算的,不至于……所以,估摸着孙女卖画不只三十两。“我跟你一起去,你也不晓得哪里的地土壤肥沃。”顾爷爷看懂不说破。

  顾奶奶高傲的拒绝了:“不用,我已经看好了。”说着,风风火火地走了。

  村长家

  村长正拿着烟斗站在院子里,身边是小孙子在玩泥巴。他抽一口烟,看一眼小孙子,小孙子玩泥巴玩的正乐呵着呢,全然不知道他爷爷看着他眉头皱的死死的。

  村长看着小孙子,想了一些事情。要说这桃水村改变最大的,就属顾家。而顾家的改变,起始于顾家丫头进了私塾。顾家丫头进了私塾,顾家人变的有礼貌了;顾家丫头进了私塾,村子里听不到顾老太的骂声了;顾家丫头进了私塾,顾老太也懂一碗水端平了;顾家丫头进了私塾……顾家竟然买牛车了。

  要说所有的事情里,就顾家买牛车给村长的冲击最大。倒不是羡慕妒忌恨,作为村长,村里人越过越好了,他当然是高兴的。

  村长之所以想顾家,被顾家给冲击了,是因为他从顾家身上发现了一件事,读书育人啊。再看他们家,也算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人家了,比他们家差的顾家都能送丫头去私塾,他不舍得送丫头去私塾,那送男娃去私塾总是可以的吧?

  要说以前嘛,村长也不是不知道念书的重要性,但是看看朱家秀才,到了桃水村两年就去了,这书不是白念了吗?再看看朱家小子,念了十来年的书了,这还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估计他们家如果让男娃去念书,也就供得起一人,他确确实实舍不得钱。

  可是万一,像顾家丫头一样有出息了呢?

  所以村长动了这个心思。如果孙辈有出息了,那就是他们王家改换门庭的时候了,这可真是一场豪赌啊。

  正当这会儿,顾奶奶来了。“村长……村长……”

  以前嘛,村长看到顾奶奶都想绕路走,今天她来了,村长倒是热情了起来:“顾老太,你咋来了?”

  顾奶奶倒是没什么想法,她一贯是个直接的人,从来不绕来绕去的。村长问了,她就直接道:“村长,我要买坡地,就……的附近,和我们原来的地近一点。”

  村长想了一下那个位置:“买倒是可以,但是而今这坡地的价钱和以前不同了,现在一亩坡地要二两半的银子,加上地上的木头你们家得承担去,这算下来一亩得要三两银子了。”

  顾奶奶瞪大了眼睛:“咋的贵了这么多?要贵半两银子啊?”

  村长叹气:“这也不是我规定的,我也没有办法。要不,你先缓一缓,看看明年年初的时候,坡地的价钱会不会降下来。”

  顾奶奶哪里能缓,缓一缓的话,如果乖宝说的山药被别人发现了呢?她不满道:“我现在买了,还能改上种白菜萝卜,明年三月还能种玉米。如果等到明年买,坡地的价钱没有下来,那这大半年的不是亏了?”

  村长道:“理是这个理,但这钱是朝廷收的,你跟我讲价钱也没有用。”

  顾奶奶没办法,只得道:“买,我买两亩……不,买四亩。”

  村长一听:“四亩坡地加上树木的钱,可得十二两银子了,然后去办地契还得交,估计要十三两了。”话到这里,村长话又一转,“顾老太,你家顾灵丫头画画挣的不错啊。”

  顾奶奶不满道:“不错个啥,都是借的,等下回乖宝把画卖了再还钱,也不知道下回是个什么时候了。”

  这话村长可不信:“那你还买什么地?”

  顾奶奶道:“分家了,家里的地给大房分了些,怕来年不够吃。村长,那咱们去量地吧。”

  村长见她着急,反正自己也没事,就叫上几个儿子去量地了。

  顾奶奶要买四亩坡地,加之古代量地及其不方便,所以这一量就到了中午,不仅量了地,村长还在树上做了记号,四亩地一共一百七十颗大树,按照九文钱一棵一共一两银子五百三十文,加上买坡地的十两银子,以及办地契要给的好处,确实要十二两了。

  顾家

  顾奶奶去买地了,顾灵让杜嬷嬷处理山药:“嬷嬷,这个去皮,去皮的时候小心,里面有黏液,手碰到了会痒,你得用布把山药包起来。”

  杜嬷嬷道:“姑娘放心,奴婢会仔细的。”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山药都会过敏的,杜嬷嬷就不会。

  杜嬷嬷处理山药的时候,屈氏好奇,也去碰了,结果屈氏就过敏了。屈氏痒的受不了,恨不得把自己的手砍了。

  等顾奶奶量好了地回来,家里的午饭已经做好了,山药炒肉片摆在桌子上了。

  “乖宝,奶奶买了四亩地,花了十二两左右,地契写的是你的名字。下午让你爹去镇上把地契办了。”说起银子,顾奶奶又念叨,“现在的坡地贵了,一亩坡地要二两半的银子,四亩坡地里还有一百七十棵大树,也花了一两半一家子。早先买地的时候,才二两银子一亩。”所以文钱顾奶奶都心疼。

  听到这个顾灵疑惑:“买了地大树还要给钱吗?那之前爷爷和爹砍树不是大树十文钱一棵卖的吗?这是自家的大树吗?”

  顾奶奶听了便给孙女解释:“不是,这山是朝廷的,但是在我们桃水村,所以山里的树归桃水村所有。那次你爷爷和你爹砍树,指的是一棵大树能挣十文钱,并不是一棵大树卖出去是十文钱。奶奶打个比方,你爷爷砍了大树给村长,村长付给你爷爷一棵大树十文钱的工钱,这是一棵大树的工钱。”

  顾灵明白了,等于是雇人砍树:“那村里的树卖掉后,这钱给村长的吗?”

  顾奶奶道:“这钱是用在村里的,咱们村的祠堂修缮要钱,过年了发春联要钱。”

  “所以咱们买坡地的钱是交给衙门,坡地里树的钱是给村长,对吗?”顾灵总算是整明白了。

  顾奶奶道:“对对对,哎……咱家这一百七十棵树到时候咋办呢?”

  顾灵道:“咱家到时候起大房子了也要用,放着呗。”这么说来桃水村的村长还挺好的,还会带来收树的商队,给村民们挣钱。“或者到时候让爹去木匠处问一问,木匠总要木头的。对了,我还想做有一张床、书柜、衣柜、鞋柜呢。”

  顾奶奶顿时道:“那木头便放着,到时候你想做什么样的,跟你爷爷说。”

  在堂屋里等着吃饭的顾爷爷,仰着耳朵听他们说话,见老婆子提到了自己,顾爷爷听的更仔细了。别看顾爷爷平时闷声不响的,但是对于顾奶奶的话,他还是很爱听的。

  顾灵眼睛一亮,很是欢喜道:“爷爷会做木匠吗?”

  顾爷爷:不,他不会。他小时候爹娘不疼,哪有这个机会去学木工。木匠教徒弟是要收拜师费的,怎么会无故教别人?

  顾奶奶嫌弃道:“你爷爷不会,这么精细的活哪里是他这个粗人会的。你把你要的床啊、书柜啊、那个什么衣柜啊、鞋柜啊,想要什么样的告诉你爷爷,让你爷爷去找木匠。”

  原来是当传话筒。

  顾灵明白了。

  顾爷爷继续沉默。

  “娘啊……”屈氏带着一双被抓的红彤彤的手回来了。之前碰了山药的黏液,她的手实在是太痒了,所以没办法之下,去李大夫那边涂了点药,现在感觉好多了。一回到家,就听到了顾奶奶的声音,屈氏赶忙问,“娘,咱家的地买了吗?”她可没忘记刚才婆婆去干嘛了,对她来说。

  顾奶奶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看着她那双比猪蹄还丑的手:“你这手是怎么了?”

  屈氏有些委屈道:“我碰了那个山药皮下面的黏液,碰了之后手就痒了,还去李大夫那里涂了点药。对了,李大夫问我,咱们家的山药要不要卖给他,他三文钱一斤收。”

  “三文钱一斤?”顾奶奶大吃一惊,这年头一文钱能买两斤菜了,这个山药一斤值三文钱?顾奶奶看向乖宝,“乖宝,这个山药真那么值钱?”

  顾灵半知半解道:“其实我也不太懂,我看了书,书里写着,这个山药既能吃,也能当药,它本身就是药材,只是可用来当菜吃。因为药材补身体嘛,所以才值钱的吧。不过,是药三分毒,药不能经常吃,所以山药也一样,可以隔天吃一次,权当添个菜。”

  顾奶奶想了想:“咱们新买的地里头还有这些,大概也就四十来斤,可用来明年种植。我看这个山药很沉,如果种植出来的,也能卖不少钱。啊哟乖宝啊,你知道这个山药怎么种植吗?”

  顾灵:“……”奶奶真是太看得起她了,她心想,山药属于薯类,跟土豆和番薯一样,而薯类植物的土豆和番薯可以切块种植,那么山药应该也可以。想到这里,顾灵道,“我是有想法的,但是不确定能不能成功,到时候还得请爷爷掌掌眼,爷爷可是地里的老行家了。”

  顾爷爷一本正经的点点头:“嗯。”又觉得一个字不够,他又补了句,“饭后先拿来我看看,乖宝同我说说你的想法,我琢磨琢磨。”

  顾奶奶则满心的挣钱,这个山药在山里头都能成这样,在自己精心伺候的地里肯定长的更好。而且,那么小一块地方都能长八十斤,如果一亩的话……顾奶奶心砰砰砰的跳。她也是农民,虽然不能算的精准,但是拿那一块山药的斤两来比较的话,一亩起码得有千斤,要知道那地方可不到一分地啊,就有八十斤了。如果是一亩一千斤的话,不得有三两银子了?

  顾奶奶咽了咽口水,她顿时沉思了下来,这事儿可不能让人知道,不然他们家的生意没了。顿时,顾奶奶语气严肃道:“关于山药的事情除了我们在场的人,谁也不能告诉,如果谁敢说出去,就给我滚出这个家。”

  屈氏道:“娘放心,我肯定不会说的。”一斤值三文钱的山药,谁说出去谁就是傻瓜。

  顾森捂住顾木的嘴巴:“奶奶,我们也不会说的。”

  顾爷爷也明白了顾奶奶的意思,没有再说话,心头也有火苗在跳动。

  顾灵举起手:“奶奶,那我爹爹呢?”

  从早上出发还没回家的顾老二:“娘,我回来了。”他刚走进院子,就大声道。

  顿时,顾家人面面相视。顾奶奶在堂屋里大声道:“你咋才回来?”

  顾老二心情好,难得有了笑容:“我们找到了昨日碰到的乖宝私塾里的公子,他们打的猎物多,我就给他们一起拿下山了,那公子还给了我两只野鸡,一只野兔。还说这野兔是给乖宝的,权当他那天听了不该听的话的赔礼。”

  顾奶奶一听有野味,赶忙跑出去:“啊哟,好肥的野鸡啊,这兔子倒是小。”

  顾灵也跟着跑出去看了,她从顾老二手中接过兔子:“好漂亮的兔子啊。”兔子整只非常的小,通体雪白,两只小耳朵里面是肉粉的,甚至连它的眼睛也是粉色的。这兔子应该是出生不久,被顾灵托在掌心里的时候,小身体还颤抖了几下。

  顾灵没有养过兔子,她在现世的时候养了一只猫,是金吉拉品种,通体也是雪白的,眼睛是靛蓝色,像汪洋大海一样。

  尤其是性格非常的乖顺。

  这会儿看着这只小白兔,顾灵就想起了她的那只金吉拉。

  “这兔子咋那么白?”屈氏道,“我以前见过李猎户打来的野兔,那可是有些灰色的。”

  顾灵道:“品种不同。”这么纯的颜色,恐怕是纯种的野兔。顾灵就算对野兔不了解,但是也知道动物的一些特征和价值。比如纯色的猫、纯色的狗,那基本都是纯种的,且价格都昂贵。所以野兔应该也是如此。

  不得不说,人都是喜欢颜值高的东西,至少顾灵是如此。看着这只纯白色的野兔,顾灵根本拒绝不了。“奶奶,我要养它。”

  顾奶奶自然没有意见:“你喜欢就养吧,回头去割一些野草,兔子喜欢吃野草。”

  屈氏:“饭后我去割。”心里想的是,好好的一碗红烧兔肉没了,这兔子有啥好养的?

  顾灵对顾老二道:“爹,下午你给我做个笼子啊,我要给兔子做个家。”

  顾老二:“哎。”

  顾灵想了想:“爹,还是算了。”她觉得她爹的工艺肯定配不上兔子的颜值,她还是去镇上买吧。

  顾老二:“好。”反正他没什么意见。

  顾灵又去找了一个篮子,再找出一件旧衣服,那是原主小时候穿的,因为顾二兰和顾小兰都穿不上,太小了,所以顾灵就没有送人了。这会儿她把衣服铺在篮子里,再把小兔子放在上面,刚刚好。

  兔子的性格是胆小多疑的,而小兔子的话,就更加胆小了。所以一到篮子里,它就自己窝了起来,然后小心翼翼的看着顾灵。

  顾灵伸出手,抖了抖它的小耳朵,动作很是轻柔,并不会伤害到它:“小宝贝,以后你叫奶油吧,白白的,跟奶油一样。”

  顾奶奶道:“奶油?又是叫奶又是油的,这名字好生奇怪。”

  顾灵:“……那叫白雪吧?”

  “白雪这名字好,这兔子白白的,可不就像冬天的白雪吗?”顾奶奶觉得这名儿好,应景,可比又是奶又是油的好听多了。

  咕噜噜……

  顾老二的肚子在叫了。他一早上就出去找人,到现在才回来,满山的跑,早上吃的那点子东西自然不够消化的,这会儿肚子已经饿的不行了。

  好在这会儿也的确是午饭的时候了,顾奶奶便道:“吃饭吧,饭后我要宣布一件事。”

  顾灵趁机道:“吃好饭我也有事情要宣布。”

  在顾奶奶心中,顾灵的事情可是比吃饭重要多了,所以她连饭也不吃了:“乖宝,你有啥事情要宣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