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26章 二合一

  顾大伯母明白顾兰的意思, 赶忙解释:“这不是买来的,兰儿你误会了,这是从你奶奶那边分来的。你不知道,咱们家早上又重新分家了……”接着, 她把重新分家的事情也说了一遍, 包括顾奶奶说的那些话,“哎, 没有想到你奶奶这么念着咱们大房。老人家分家了, 心中有了顾虑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兰儿啊,我们都误会你奶奶了, 你和妹妹们以后要孝顺你们奶奶。”

  顾大伯母一边说着, 一边和把猪牵进了猪栏里。顾大伯母的声音里充满了轻快,此时此刻的她, 是嫁进顾家之后最开心的了。

  顾大伯也在帮忙牵猪,同时也附和妻子的话:“你奶奶是好的,你们以后都要孝顺你们奶奶。”

  大房这边是有猪栏的,之前做鸡窝的时候做的。因为他们打算年底就买小猪仔, 所以做鸡窝的时候,就顺便把猪栏就提前做好了, 也好在做好了, 不然今天这猪就没地方养了。

  “是, 娘。”顾小兰和顾二兰道。她们姐妹一向听话,娘说什么, 她们就怎么做。“我们一定会好好孝顺奶奶的。”和顾大伯母一样, 她们姐妹大概是感受到了娘的快乐,所以她们也很快乐。

  “不是,这……”顾兰却惊呆了, 她甚至还没反应过来。不过很快,她又反应过来了,“可她不是还有九两银子没给我们吗?所以她一定是骗我们的,说不定还要后招等着我们呢。”她不信奶奶会这样做,肯定憋着坏心思要对付他们大房。

  “兰儿,你在说什么?”顾大伯听到这话,脸色直接沉了。他从猪栏里走出来,看着一脸不相信的女儿,“你怎么能这样说你奶奶?你奶奶把猪给我们了,也给了我们一两银子,剩下九两银子的借据是村长帮忙写的,怎么可能有假?难怪你奶奶要试探我们,如果叫她知道你是这样想的,她该有多伤心?再说了,便是不给我们九两银子了,那又怎么样?这本来也是我甘愿给她的孝顺钱。”顾大伯此刻正处于满心的感动中,听到顾兰这样说,他怎能不来气?

  如果之前分家的时候顾兰这样说,说不得顾大伯自己也会这样认为。可是现在,谁都不能说他娘的不好。

  顾兰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面目严肃的爹,也是第一次听到她爹用这样的语气跟她说话,她睁大了眼睛,甚至不敢相信。

  顾兰后退了几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重生之后,顾兰带着满腔的仇恨想着报仇,她的计划是先和朱策定亲,然后成亲,等朱策考中童生或者秀才之后,再对付顾家,因为她知道村里人对读书人的看重,她就是要利用朱策,让大家看不起二房。可是,她才定了亲,关于仇恨的屁都没有放,顾家就分家了。

  顾兰想着,可能是顾灵因为她受伤的关系,所以顾奶奶才要分的家。她甚至觉得,分家分的好。只有分家了,大房才不会被欺负。哪怕大房什么都没有分到,这又有什么关系?他们一家子都是勤劳的人,银子可以挣。

  这大概就是从没抱分家的希望,突然分家了,顾兰就满足了。

  然而,分了家之后,一切又和她想的不同了。二房在镇上买了房子,顾灵成了私塾的学生。顿时,分家得到的满足荡然全无,顾兰又深深觉得老天的不公平。凭什么同样是丫头,上辈子她能嫁的如意郎君,她只能嫁给鳏夫,而她的聘礼成了她的嫁妆。这辈子她都重来了,她却进了私塾,而她进私塾的银子,是她家一起挣的。

  凭什么啊?

  顾兰是用这满腔的怨恨支撑着,可是到头来,一切都不一样了。

  她回到了十五岁,没有和鳏夫成亲。

  分家了,她久久等候的绝招没来,等来的是分家的十两银子和一头猪。平心而论,这样的分家的确是顶顶好的了。谁家没有儿子的人家,也不能分到这些银子。那么,她之前所做的一切,又是为了什么?

  她为了银子算计去买巴豆,结果不用她出手,银子来了。

  她所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思?

  顾兰有些茫然了,突然觉得,这里的一切和她上辈子认识的一切,是截然不同的,这里的一切,好陌生。

  耳边是妹妹们的笑声,娘的说话声,一切那样的安逸。

  顾兰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她猛地跑出了房间,她觉得自己可能在做梦。她没有重生,而是在临死前做了一场梦。顾兰不停的跑,不知不觉间,跑到了镇上。平日里要走上大半个时辰的路,今天跑的特别快。

  顾兰跑到了私塾的门口,看着私塾门口的婆子……

  咕噜噜……直到肚子传来响声,她才反应过来,中午了,肚子饿了。

  “兰姐姐……”突然,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顾兰转过头,是顾灵。只见顾灵和几个小姑娘一起从私塾出来,正意外的看着她。

  顾兰也怔怔的看着顾灵。这个年纪的顾灵,和嫁人后富贵的顾灵不同。但是,又和上辈子这个年纪的顾灵不同。上辈子这个年纪的顾灵是什么样的?顾兰想不起来了。她能想起的,是生活的苦难。但是她知道,上辈子这个年纪的顾灵,每天在家里,吃着家里最好的粮食和饭菜。她什么活都不用干,奶奶就会把一切送到她的面前。

  而眼前的顾灵,她穿着粉色的襦裙,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看着自己,眼底……顾兰从来没有好好的看过顾灵的眼睛。上辈子不敢,因为上辈子的顾灵太叫人羡慕了,羡慕的她不敢抬头看。而这辈子……这辈子的顾灵,正看着自己,眼底只有自己。

  顿时,顾兰觉得有些束手无策。鲜光靓丽的顾灵,和身上穿着补丁衣服的自己,是两个世界的人。

  随着顾灵的叫声,她感觉到了很多人看着自己。顾兰不敢看他们的眼神,她觉得他们的眼神一定是轻视的,嫌弃的。甚至……

  “兰姐姐,你来看我吗?”顾灵跑到顾兰面前,眼中流露出欢喜,“兰姐姐,我进私塾读书了,夫子夸我学的好,奖励了我好几本书,你要念书识字吗?我可以把那几本书给你。”顾灵这话是善意的,顾兰好歹重生了,她希望顾兰把心思花在有用的事情上,比如念书识字。

  只是……顾兰却呆呆的看着顾灵,看着热情的、天真的顾灵。眼中没有嫌弃、没有轻视。她的双眼渐渐地红了,一切和之前不一样了。

  但是……顾兰推开顾灵,转身就跑了。

  “顾家姐姐,这是谁啊?”孙美香看到顾灵被人推的后退了几步,赶忙上前扶住她。

  顾灵道:“这是我大姐,大伯家的,是我们家里最勤劳的姐姐,平日里很照顾我们的。”话虽这样说,但是顾灵沉下的眼眸收敛了满心的沉思。顾兰怎么来这里了?

  “姐姐……”顾森牵着顾木和杜嬷嬷一起来给顾灵送午饭了,也看到了顾灵和顾兰,不过他年纪小,也没看清顾兰刚才的情绪。

  “姐姐……”顾木也看到了顾灵,顿时甩开哥哥的手,朝着顾灵跑去。

  顾灵赶忙上前,接住小弟:“小弟,你是来看姐姐的吗?”

  顾木道:“嗯,哥哥说来看看姐姐的私塾。”

  顾灵摸了摸他的头:“小弟真乖。”

  杜嬷嬷把饭篮给顾灵:“姑娘,这是今天的菜,点心是饺子。”

  顾木又趁机道:“我们中午也吃饺子。”说着,他还舔了舔唇,觉得有些流口水了。

  顾灵看着他,就觉得可爱,这个年纪的孩子放在现世就是在上幼儿园,是最可爱的年纪了,所以她忍不住想逗逗他:“那我们以后天天吃饺子,好不好呀?”

  顾木嘿嘿的笑:“姐姐骗人,我又不是小孩子了,知道不能天天吃饺子的。”

  顾灵听了,心口莫名的一酸,她看着他,只是笑了笑。以后挣了钱,一定要让他天天能吃饺子。

  ……

  顾兰跑的很快,转眼间跑开了距离私塾很长的一段路。可是,她的耳边一直在回荡着顾灵的声音:兰姐姐,你来看我吗……这是我大姐,大伯家的,是我们家里最勤劳的姐姐,平日里很照顾我们的……

  顾兰停了下来,她捂住自己的耳朵,不想听,可是掩耳盗铃罢了,耳边顾灵的声音,怎么都遮不住。

  顾兰找了个地方蹲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儿,耳边没有了顾灵的声音。她抱着自己的膝盖,觉得有些累,不想动。肚子还在咕噜噜的叫,越来越饿了,但是她却不想动。

  顾兰也不知道自己蹲了多久,觉得脚有些麻了,她才起身。估计是起身急了,一下子觉得头有些晕,身体你往一边倒去。

  “你没事吧?”突然,有人从背后伸出手,拉了她一把。

  “没……没事,谢谢你。”顾兰赶忙避开人,听对方的声音是男子,顾兰自然不想惹出误会,所以要避开距离。只不过,她也同时抬起了头,当她看到对方的时候,整个人一愣。

  那人见顾兰没事,便自个儿摇着扇子走开了。他看上去十五六岁的年纪,长得红唇齿白的,很是俊俏。一身衣着看着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少爷,不过看其态度,又非常的平易近人。

  而此人,顾兰认识。

  钟敏辉,顾灵上辈子的丈夫。

  其实,顾兰只见过钟敏辉两面。第一面是钟家人来提亲的时候,第二面是顾灵成亲那日,钟敏辉来迎亲的时候。此后,她再也没有见过。

  这会儿的钟敏辉比那时还要年轻些,但是长相没什么变化,所以她一眼就认得出来。顾兰抬头,原来这里是钟家后门,难怪她会在这里碰见钟敏辉。

  顾兰没有去过钟家,却知道钟家在镇上的地址。那是顾灵生了第一胎的时候,她娘来周家报喜,她把存了一篮子的鸡蛋给了她娘,让她娘带去给顾灵,那个时候,她被周强打流产不久。

  她娘说,这是她存的鸡蛋,得她自己送去才有意义,也叫人知道她的好。她上辈子很听她娘的话,所以等顾家带着鸡和鸡蛋给顾灵送去的时候,她就拎着鸡蛋一起去了。

  只是到了钟家的门口,她又自卑的止步了,没有进去。

  顾兰又后退几步,上辈子叫她自卑止步的地方,这辈子,她依然不敢久留。顾兰转身就走了,不过她没有回家,而是到了男子私塾的不远处,她站在那边看着男子私塾。她因自卑不敢进钟家,她也没有顾灵长得好,没有顾灵得宠,但是都没有关系,这辈子,她会活的比任何人都好,因为她有底气,她的底气是朱策。

  将来朱策高中,她会比任何人都好。

  朱策今年十七岁,但是性格却比一般十七岁的少年要沉稳和隐忍。他是苦过来的人,他娘用绣活养活了他和妹妹,还供他念书,所以他想要出人头地的决心比一般人都要强,他不能也不忍叫她娘失望。十年前朱家被安顿在桃水村,两年后他爹去世,这五年来,他娘过的很不容易。

  朱策下了学,走出私塾门口,便看到了顾兰。朱策一顿,随即抿紧的嘴角泛起一抹笑:“顾兰,你怎么来了?”在一个月前,朱策从未想过会娶顾兰,他也从未想过红袖添香,在他没有中秀才前,他甚至从未想过姑娘,从未想过成亲。甚至说,他和顾兰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是私塾里夫子称赞才华横溢的少年郎,一个是乡下里只会干农活的姑娘,不管怎么看,两人都是不配的。

  只是一个月前,他从他娘和他妹妹的耳边经常听到顾兰的名字,他娘说顾兰会帮他们干活,他妹妹说,顾兰会带着她割草,带着她玩。

  朱策不是不知世事的孩童,他自然明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道理,所以他观察过顾兰,顾兰是个勤劳的姑娘,在桃水村,顾兰的勤劳和贤惠是出了名的。朱策隐隐有种怀疑,今年已经十五的顾兰,可能是冲着自己来的。因为在象国,女子十六得定亲、男子十八得定亲,不然由朝廷安排婚事。

  说起来,那几天,他娘也在唠叨他的婚事,其中不凡有看重顾兰的意思。

  那一天,他下学回来,顾兰在他家吃晚饭,晚饭后,天色有些暗了,再加上他家住的偏,他娘担心顾兰一人回家不安全,便叫他和妹妹相送,因着孤男寡女怕传出事情,所以才叫他妹妹一起。

  却不料,在送顾兰回家的途中,顾兰落了水。那一刻,朱策明白了她的想法。但是,他从容的跳下去救人了。他明年十八了,再不定亲,朝廷会指定未婚妻。相比于不相识的姑娘,眼前这个勤劳贤惠,深得母亲和妹妹喜欢的姑娘更加合适。再者,他们知根知底。

  朱策回过神,已经到了顾兰的面前。顾兰的眼眶还有些红,脸色也不太好,这让朱策有些担心:“你怎么来镇上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我看你脸色不太好,要不要去医馆里看看?”朱策对顾兰没有男女之情,但是既然订了婚,他也觉得她合适,那么他对她有责任。

  顾兰摇摇头:“没有,大概是蹲的久了,我起来有些晕。我……我……我来是有事情想请教你的。”看着一身学生装,背着书框的朱策,顾兰突然想到了一个理由。

  朱策听她用请教两个字,有些好奇:“什么事情非得用上请教这么慎重?”

  顾兰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是这样的,前几天家里分家又刚搬家,事情多。现在事情少了,我想做点自己的事情,我打算空下来跟着婶子学女红,然后……然后再念书识字,你觉得可好?”顾兰问的小心翼翼,就怕被朱策嫌弃。

  才十七岁的朱策虽然沉稳,但是还没有高中为官后的气势,故而顾兰是有勇气面对他的,如果顾兰面对的十年后的朱策,别说落水算计他的婚事,就是这样跟他说话都不敢了。

  朱策听了顾兰的话,确确实实是意外极了。他原本只当顾兰是个农家女子,她愿意学习女红他倒是不意外,可意外的是她愿意念书识字,这叫朱策有了一些好感。

  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有办法选择自己怎样活着。如果顾兰只打算做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朱策也不会说什么。可顾兰有一颗上进的心,朱策自然更加喜欢,毕竟这是自己要共度一生的人,他希望夫妻之间不仅仅是相敬如宾,夫妻之间的话也不仅仅是孩子和婆婆。少年人,多少有一颗红袖添香的心,尽管眼前的姑娘她的出身决定了他们之间不可能红袖添香,但是他依然希望,他们可以美好的过一生。

  朱策的语气也添加了几分显而易见的热情,他道:“我家里有些启蒙的书,回头拿给你,妹妹识得几个字,我先让妹妹教你《百家姓》,等你认识了《百家姓》上的字,我再教你别的。”

  顾兰一听,赶忙道:“会不会打扰你?”

  朱策自信满满道:“就教几个字的时间,打扰不了我什么。何况我还能温故而知新,你不用担心。”

  顾兰听了,也放心了。她微笑的看着朱策,眼中有了不一样的光芒。这光芒和刚刚重生后的死气和怨气不同,她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

  顾兰又低下头,心里则在想,这辈子,顾灵能去私塾念书又怎样?她也能念书识字了。而她一定要比顾灵学的好。

  转眼间,到了九月中旬。这几天顾奶奶不在镇上,家里的黄豆红豆丰收了,白菜萝卜要种了,所以顾奶奶带着顾森和顾木回乡下了。地里忙的时候,小孩子也能帮着一起干活。故而镇上只有顾灵和杜嬷嬷。

  这天早上,顾灵刚进学堂没多久,李琼娘就来了:“顾师妹。”

  “李师姐,你找我啊,是十月份的样式有出什么问题吗?”上旬,顾灵已经把排序第十的生肖鸡的样式画出来给李琼娘了,所以她这会儿来找自己,顾灵以为是样式的问题。

  李琼娘道:“不是,样式没有问题,已经临摹好了,绣娘都开始做了。是关于合作的事情,你和我娘月前谈过,等猴子挂件开始卖了之后再谈样式的价钱,现在我娘对样式的价钱有了了解,想着明天我们休沐,所以请你明天过府一叙。”

  顾灵一听,这几天家里在收黄豆和红豆,然后还要种白菜和萝卜,看着事情不多,但是紧着十月份的两亩玉米要丰收、三亩水稻也要丰收,水稻丰收了之后要种小麦养田,家里人忙的很,身体也累。如果这个时候李家能把样式的钱结算给她,那实在是好,她可以买一些肉给家里人补补身体。

  想到这个,顾灵高兴道:“谢谢师姐,我知道了,明天我一定来拜访。”

  接着,两人有约定了时间。

  基于明天可以拿钱了,顾灵这一整天的时间都是在快乐中度过的,甚至还听着小伙伴们说八卦呢。

  翌日早上,顾灵起床的很早,吃了早饭,又在家里歇息了一会儿,就带着杜嬷嬷去拜访了。

  顾灵来过李府三次,第一次是李琼娘带着她和楼心明一起来的,第二次是她来交样式,第三次是猴子挂件做好了,李太太邀请她来掌掌眼,这是第四次了。

  虽然对李府来说,她还是生客,但一个月内来过四次,又是李琼娘同一个私塾的师妹,所以李家下人是把她当贵客的。当然,除了李太太、李琼娘、楼心明和顾灵自己,根本没有人知道顾灵和李家的具体合作,这是顾灵要求的,李家自然乐意答应。

  而顾家这边,也只有顾奶奶和杜嬷嬷知道。便是顾老二、顾爷爷和屈氏,也是不清不楚的。

  顾灵被带到了书房里,李太太已在书房里等着她了,一见她来了,便起身热情道:“顾家侄女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