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六零厂花嫁队长>第43章 去省里面学习

社长:“放心吧,只要卫家屯整起来,就会让他将经验分享给大家伙,有条件、有意愿的生产队,我们鼓励开办社办工厂,尤其是接受知青多的生产队,更是大力支持,这是国家的政策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响应,解决面临的困难。”

有了社长的这话,大家伙算是将心放在肚子里面。

社长的话很明显了,他们公社压根就没有开办工厂的经验。

所以先拿卫家屯当小白鼠做实验呢,干得好了就继续推广,大家跟着形式走,有了前车之鉴,他们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反之,如果办不好,提高不了知青的生活水平,还弄得一地鸡毛,他们也没必要继续趟这浑水了。

谁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虽然可以吃一波红利,但是也意味着高风险。

虽然开办工厂和管理生产队不太一样,但是在调动人员上还是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卫海军将人员分为两组,一半负责木材厂的组建,另一半负责水泥厂的组建。

大家伙参与建厂的积极性很高,决定大展身手一番。

好歹他们也都是文化人,来到这里干农活,还被人嫌弃得啥也不是,受尽了白眼,心里面早就够够的。

现在兴办工厂,如果到时候效益好的话,不仅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还能实现他们的价值,同时给当地带来一些好处,简直是一举多得。

经过一番了解,知青里头还真有一些相关经验的人。

刘文文的父亲就是木材厂的老板,所以从小耳濡目染,关于木材厂的一些事情他知道的相当多。

不过虽然都是兴办木材厂,每个地方的情况也不多,因为每个地方的树木不一样。

像他们所在的小镇,那里盛产榉木和楠木,非常适合打造家具。

但是卫家屯这里的树木,主要以轻省的梧桐树居多。

梧桐树当然也是不错的木材,高大笔直,搬起来比较轻,但是梧桐树做成的家具没用自己家乡榉木做出来的结实耐用,也就不太受欢迎。

“咱们非得做家具吗?我知道梧桐树做成乐器挺不错的。”冯丽建议说道。

刘文文:“做成乐器卖给谁呀?现在有几个人买得起,市场都没有,更不行。”

“其实梧桐树做成的家具也有自己的优点,到时候要不咱们在价格上便宜一些。”卫海军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刘文文听后:“这个倒是可以的,我觉得咱们可以做工上精巧一些,但是价格上实惠一点,这样就让人感觉物美价廉,肯定会有人买。”

大家伙觉得刘文文讲得非常专业,她很自然地被选为木材厂筹备小组组长,而且负责木材厂的管理和业务两个方面。

水泥厂这边叶向红充当顾问,卫海军亲自管理。

木材厂好办,就算没有大型的机械,但是锯和刨子管够,很快就可以投入运行。

但是水泥厂的设备就比较麻烦,他们这里没有,必须得去外地买。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卫海军决定一个一个地解决,绝对不能半途而废,整个半拉子工程。

“媳妇,我想着去整几台设备,你能跟着我一起去吗?毕竟在这方面,你比我有经验。”卫海军道。

叶向红:“行,没问题,反正在家里面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跟着你一起出去走走。”

虽然他们红旗公社没有水泥厂,但是他们省里还是有好几个大型水泥厂。

卫海军请社长写了介绍信,他准备带着叶向红一起去学习参观一下,学习一下先进的经验。

来到了省里最大的水泥厂,也是他们省的第一个水泥厂。

两个人刚来到大门口就被拦住了,“你们两个站住,干啥的?”

门卫将卫海军和叶向红拦住,现在这些单位管理得特别严格,不可能随随便便将人放进去,必须得好好地审问一番,如果有特务混进去就更麻烦了。

卫海军麻溜地将裤兜里面的介绍信拿了出来:“我们是红旗公社派过来学习先进经验的,这是我们的介绍信。”

看完卫海军拿出来的介绍信,还有上面的大红章,门卫大爷这才放下警惕,态度也比刚才缓和了许多,“原来你们是过来参观学习的呀,怎么整得跟特务一样,穿得齐齐整整,头发也梳得油光瓦凉的。”

“这不是重视这次学习吗?我们平时哪里这么打扮呀?”卫海军寻思着早知道如此,还不如穿着粗布衫过来了。

门卫大爷说道:“你们跟我来吧,正好吴经理在呢,我带你们到办公室找他,他主要就是负责学习接待和讲解这一块的。”

卫海军:“那实在太感谢了!”

两个人跟着门卫大爷来到一间办公室前面,门卫大爷打开门,对着里面一个中年男子说道:“吴经理,这两位是红旗公社专门派过来学习参观的。”

吴经理一看就是热情且有能力的人,当即就从椅子上起来,然后笑容满面地走了过来,“你们好,你们好!快请坐!”

三个人握完手以后就都暂时坐了下来。

“小常,快点泡茶。”

很快就有人给端上了茶水。

卫海军和叶向红都接了过来,“谢谢!”

“你们到我们这里来学习参观,可是也要兴办水泥厂?”吴经理询问道。

到他们这儿来参观的主要有两拨人。

一种就是领导阶层的,那与其说是参观不如说是视察,了解一下水泥厂的情况,同时给与一定的鼓舞和建议。

另外一种就是像卫海军和叶向红这样的,学习型参观。

如果不想着兴办水泥厂,谁闲得没事干,来水泥厂参观呀,毕竟这里整天灰扑扑的,待在屋子里面还好一些,如果待在外面,不用半天,个把小时就是满身灰。

尤其是一线工人,那浑身都灰不溜秋的,衣服原先的色都看不出来,完全就是个泥人。

卫海军一听就知道这个吴经理相当有经验,一眼就看出来他们的身份和目的。

“没错,上级领导有新指示,让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改善当地知青的生活水平,建议有能力办厂的办厂,有能力建设企业的建设企业,我们公社也是积极响应上面的号召,决定兴办工厂,一来改善知青们的生活水平,二来也是支持当地城市建设,但是当地没有兴办水泥厂的经验,得知你们这里是咱们省第一个水泥厂,所以就到你们这个地方来学习,取取经。”卫海军跟吴经理解释说道。

吴经理一听便明白了,关于上级的批示他也一直关注着,这个事情确实有,而且很多地方都在积极践行。

“成,你们的需求我已经了解了,放心,我一定会尽力解决你们的困难,你们想要了解的都可以问我,我这边是有问必答。”吴经理说道。

卫海军提前将想要了解的一些问题都写在了一张纸上,一个是方面对方了解,省得啥也说不出来,特别笼统,别人无法准确了解你的需求,就无法准确回答你的问题;另外也是预防自己有所遗漏和忘记。

看完以后,吴经理对卫海军的工作态度大加赞赏,觉得他人很不错,做工作很到位,有了这个,他就可以更快速地解决问题。

“你们先在这里等着,我先将你们需要的材料拿过来,这些东西都在档案室,待会我带你们再去现场参观一下。”吴经理离开了五分钟,等着回来就已经将卫海军他们需要的相关资料带了回来。

这些资料非常珍贵也非常专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很全面。

“这些资料你们可以先拿回去研究,等着用完了再给我寄回来。”吴经理说道。

“实在太感谢吴经理了。”卫海军将资料都好生地刚在袋子里,这是别人好心借给自己的,一不能整丢,二不能整破,必须得爱惜。

等着将资料放好以后,吴经理又给他们两个人一人一个口罩,然后带着他们两个去到生产一线参观学习。

吴经理一边在前面走,一边讲解着一些内容,有些是他们的荣誉,有些是他们的产品,有些是他们的历史,还有一些关于生产的专业知识。

难怪会让他当经理,专门负责接待、学习和交流这一块的内容,真的是很专业,工作也是相当负责。

叶向红在参观的过程中,看到一台机器闲置了下来。

“吴经理,那台机器咋不运转?”叶向红问道。

“那个坏了,这不刚买来一台新的,有了新的自然就不用旧的了。”吴经理笑着说道。

叶向红:“我能过去看看吗?”

卫海军,“她家里也是开办水泥厂的,所以对设备多少有点了解。”

“可以的,没有问题。”吴经理一听叶向红家里面也有水泥厂的渊源,顿时有了一种亲近感。

叶向红走到近前去,查看了一下设备,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扑打了一下手上沾的土,叶向红知道这个设备并不是出现太大的问题,修修还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