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白屏在家中排行老四,上面有俩哥哥,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俩妹妹。

  那年头没计划.生.育,她娘就一直生啊生。

  出嫁前她在兄弟姐妹中并不出众,在家里也不受宠,但她一直以为自己二十岁后时来运转。

  算命的也说了,她后半辈子是享福的命。

  嫁进秦家没多久她便生下一个大胖小子,把婆家人喜得跟什么似的。

  那时公公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她和丈夫守着家里几亩地,过得倒也其乐融融。

  婆婆是个和善的,从她进门开始就从没磋磨过她,也不像有的婆婆给媳妇立规矩。

  她生下阿朗后,婆婆更是让她专心带孩子,所有的家务她都承包了。

  空闲之余还帮着儿子下地种田。

  那时候家里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从来没少了她吃喝。

  后来......

  她抿抿嘴,眼里闪过一道晦暗不明的光。

  后来公公回来了。

  公公回来后没到半年,婆婆就去世了。但家里总人口却没变,秦家没了那个终日笑呵呵忙碌的妇人的身影,多了一个不知哪里来的“私生子”。

  再后来,家里日子便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那段时间,她仿佛生活在云里雾里。

  秦家往上倒腾八代都是务农的,在村里混的不好不差,但靠着一家人齐心协力勤快能干,倒也能混个肚圆。

  但吃的是杂粮的窝窝头,喝的是稀的见人影的小米粥,菜也是自家菜园里种的,有啥吃啥。

  大冬天菜园子没菜,就啃白菜帮子。

  跟所有生活在这片地界上的普通农民一样,终日为了生活奔走。

  可突然间,祖上八辈都是贫农的秦家换了个面貌。

  从他公公回来,婆婆去世后的不到半年起。房子盖了一间又一间,院子建了一栋又一栋,这些房屋连成片,组成了今日偌大的秦家大宅。

  家里每一个子孙几乎都有自己单独的住处。

  那时候她好想活在梦里,总感觉眼前的一切很不真实。

  但吃到嘴里的五花肉是香甜可口的,睡的一米八的双人大床是柔软舒适的,穿的衣裳是的确良的......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她才敢相信秦家如今真的跟过去不一样了。

  不一样的还有娘家人对她的态度。

  家里兄弟姊妹多,她排行中间,被忽视被冷落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

  她不如大姐泼辣,不如小妹机灵,靠着几分心机才勉强在家里有一份立足之地。

  成年后嫁的人家也不好不坏,她娘一直嘀咕秦家给的聘礼少了两担谷子。为着这两担谷子,她过年带男人回家都没得她娘一顿好饭。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仅她爹娘还有那些很少来往的兄弟姐妹,甚至亲戚邻居都对她热络起来。

  她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她小时候那么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原来她是爹娘最疼爱的孩子,兄弟姐妹最爱戴的家人。

  她不动声色的享受着亲人们对她的追捧。

  纵使是虚情假意,又有什么关系,总比那些夹枪带棒讥讽她眼里没娘家的话好听。

  她知道如今这一切都是婆家给她带来的,所以这些年她一直兢兢业业的替婆家人打理着这片庞大的家业。

  那些年秦家的日子过的是真好。

  吃的好,顿顿有肉,三五不时一顿海鲜,他们这里可以内陆地区。

  穿的好,县城买来的最时兴的衣裳,她一个季节至少给孩子们添置四套。

  这么大的家业,她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打理。地里的收成啊,县城的铺子啊......

  家务谁来做呢?她没时间,全交给妯娌也不妥,索性请了周边的妇人来家里做工。

  从此秦家人一日三餐有人定时做,衣裳被褥有人定时洗,房屋院落有人按时扫。

  秦家人做什么呢?秦家人只需要要读读书看看报,跟城里那些自在人一样。

  可从什么时候起秦家竟然走起了下坡路呢。

  是从男人赌博开始?还是从把所有的土地全都包了出去,雇人耕种开始?

  她记不清楚了,也不想仔细琢磨这些。她只想要钱,只想赶紧恢复秦家昔日的荣光。

  以往她哪次回娘家不是大包小包,拿的都是村里人没见过的好玩意儿。娘家那些贪吃的侄子们围着她蹦啊跳啊。

  嫂子们也围着她嘘寒问暖,姐妹们羡慕的摸着她的衣角,问这衣裳是啥不了,咋摸起来那么光滑。

  但最近两年蒋白屏除了逢年过节已经很少回娘家--没事回去干嘛呢,哪一次回娘家能空着手,哪一次不是钱?

  她已经秦家只能这样一日不如一日的败落下去。

  谁曾想天无绝人之路。

  当年不过为了堵住乡亲们的嘴,才为儿子订下顾家这门亲事。毕竟没有李若兰,说不得她的轩儿当年真淹死在清水河里。

  那时顾家日子过的也不错,但远远不如后来的富贵。

  或许她的阿轩身上天生带着几分运气,和他们秦家结亲后,顾家的日子是一天一个样。

  来串门的乡亲们给她带来一条条消息。

  今天顾家翻新了房子,用的是上好的红砖,客厅里铺的是简洁大方的大理石。

  明天李若兰从城里买回一台洗衣机,还是自动的。

  后天这女人又给村里小学送了一车煤,听说因为她闺女回家喊手冷。

  学校里舍不得给炉子添煤。

  起初听到顾家日子越过越好,她还很高兴。可从什么时候起她开始讨厌起李若兰呢。

  那可是她儿子的救命恩人。

  或许从乡亲们最艳羡的女人换成了李若兰开始,或许从乡亲们提起她只会翻来覆去道一声命好婆家给你,但说起李若兰却是满满的佩服。

  “她真是个好样的,本来爹娘给陪嫁了那么多嫁妆,一辈子吃穿不尽。但你看人家,从不闲着,不是在挣钱就是在数钱。”

  这女人咋这么厉害呢,她入股的买卖十有八九总是赚的。李若兰也不是那小气的,做生意的窍门从没瞒着乡亲们。

  他们这些人也曾试着学她凑点小钱儿入股个小生意,或者干脆直接自己去做。

  比如把大西北的干货拿到南方去卖,听说这东西在南方价比山珍。

  但偏偏他们似乎总少了几分运道。

  当年南方雨水大,他们带去的东西半路上就发了霉。

  渐渐的,人们提起顾家村,挂在嘴边的不但有宅子占了半条胡同的秦家,更开始津津乐道李若兰的事迹。

  说她出身好,爹娘疼罢了,自己还有本事,真是让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可是李若兰再能干又如何,蒋白屏嘴边闪过一抹嘲讽,她命短啊。

  她死了。

  那么,她所挣下的那份家业属于谁?

  顾思哲那男人不成气候,这些年要不是李若兰帮衬着,他能不能保住供销社的饭碗都难说。

  就他那故作清高看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姿态,没被人从会计这样重要的岗位上挤下来,还不多亏了李若兰给他多方打点?

  若不然他一个偏远乡镇供销社的没啥背景的会计,一个月竟能拿30块,城里熟练工人才有的工资,还一干这么多年?

  如今没了李若兰,顾家能不能保住这份家业都难说。与其被顾思哲霍霍了,不如......

  不如便宜了她秦家。

  李若兰活着时不是对外宣称过,她挣下的偌大家业都要留给女儿当嫁妆么。

  吹的牛终要落地的--那时她真的以为李若兰说说而已。

  她也是有女儿的人,凭良心说她对她唯一的女儿秦贞贞也不错,但要把所有的身家全给了女儿当陪嫁?

  呵呵,当她跟她一样,没儿子么。

  是的,李若兰没生出儿子来,虽隐隐有传言,她不能再生育是因着那年冬天为了救掉下河的秦轩受了寒。

  但李若兰从没提过,那她就当不知道。

  李若兰去世,顾娇娇满了二十周岁后,她并没有立刻上门提亲。

  她想晾一晾顾思哲那男人。

  他若主动上门要求俩孩子晚婚,她才好提条件不是么,比如把李若兰的遗产给顾娇娇当陪嫁。

  可那男人果然是个昏头昏脑的,直到她对外放话要办宴席请年轻的姑娘来家里上门做客,他都没反应。

  也不知是真傻还是装傻。

  除了秦家,他还能给女儿找到更好的人家不成?

  不过东边不亮西边亮,她没等来顾思哲,却等来了顾思哲后娶的媳妇。

  那女人一看就是个精明的,有野心的,但又如何。

  两家各取所需--她想把她的女儿顾书瑶嫁进他们秦家,而她想要李若兰的那笔财产。

  两人几乎算是一拍即合。

  蒋白屏也不怕董静骗她,毕竟几次接触下来,她敢肯定这女人对唯一的女儿宝贝的很。

  她有人.质在手,不怕她不老实,不怕她私下敢有小动作。

  但是......

  蒋白屏万万没想到,她终日打雁最后反被雁啄了眼。

  这女人真的敢!

  望着坐在对面神情忐忑,讨好的冲着她笑的女人,蒋白屏也没有跟她废话。

  “限你三天之内把我的东西给我找回来。你去哭也罢,去求也罢,去闹也罢,总之我要见到那笔钱。”蒋白屏的声音很轻,“咱们说好的不是吗?”

  那笔钱如今在谁手里,一清二楚。去哪里闹,去哪里抢,也一目了然。

  “这......”董静抿了抿嘴,“我也不想这样的,可那时这小蹄子找来了她舅舅。她舅舅势大,不好惹。”她含混道。

  董静不傻,当然不会把丈夫的把柄送人,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闻言蒋白屏冷冷一笑,“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嫁妆。”不然她为何要冒着被村里人戳脊梁骨的风险,同意换亲。

  “三天的时间不够,您容我好好想想办法,您知道我那继女不是省油的灯。”董静哀求的看着对面满脸冷漠的女人。

  为了女儿她不得不低头。

  她真的没想到事情暴露的这么快,她以为怎么也得等她的瑶瑶怀上孩子,她们手里同样也有了“人质”。

  客厅里,董静苦苦哀求了小半个时辰,蒋白屏的眉毛都没动一下。

  看她这般无动于衷,冷酷无情,董静很想问一句,若三天之内拿不回来那些东西,她准备怎么对付她,对付她女儿。

  难不成还能弄死她们娘俩不成?再说这小两口才结婚多久,她不信她此刻就会逼着儿子离婚。

  日子再差,还能比过去二十年差?

  想到这里,董静突然冷静了起来,收起了满脸的小心翼翼,她笑眯眯的望着对面的女人,“秦家,那是李若兰的嫁妆,如今到了她女儿手里,也算物归原主。”

  滴~打不死的小强再次上线。

  “你答应过我的.”蒋白屏冷冷的注视着眼前年过四十却依然风韵犹存的女人,她葫芦在卖什么药。瞬间,便换了张面孔。

  “我答应过您什么?”董静起身拿过蒋白屏的跟前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嗯,不错,秦家的茶叶果然名不虚传。

  跟我装蒜?不要以为目的达成把你女儿嫁到了我秦家,我便拿你们没办法。蒋白屏面无表情的注视着董静的一举一动,直白的说道,“你答应我把李若兰那份嫁妆让你女儿带进我秦家门。”

  到了这等地步,她也没什么好顾忌的。

  “哦,我没做到吗?”董静挑挑眉,指了指后院三房的方向,“顾娇娇不是我女儿?那笔钱不是已经进了你秦家?”

  只看你有没有本事拿得到。

  既然已经撕破了脸面,董静也不再低三下四,直接呛道。

  有本事直接去杠上顾娇娇啊,就知道找她的麻烦,柿子捡着软的捏。

  “你......”蒋白屏愤怒的指着眼前的女人

  “我,我怎么我,我好的很。”董静学着继女的模样眨眨眼。

  可人家小姑娘青春靓丽,一举一动都活泼可爱的很。她一个半老徐娘如此娇柔做作,自是没眼看。

  蒋白屏气得银牙咬的咯咯响。

  哦,一直说秦家当年多么富庶,那么多钱哪里去了。

  你看,嘴里也有。

  蒋白屏的银牙还是专程去省城镶的,为此还惹出来一场风波。二房两口子拈酸吃醋,蒋白屏说要是他们当场把牙磕坏,也去省城给他们配口银的。

  算你狠!白秋菊两口子气呼呼的走了。

  而今天,被气得大动肝火的是蒋白屏。望着董静扭着屁股离开的背影,她挥手将那女人刚才用过的茶盏甩到了地上。

  咱们走着瞧,不要以为她拿顾家人没办法。没有人在耍了她蒋白屏之后,可以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