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皇子怎么破指封山下>第92章 皇子将离去

  晚宴过后,卫允之喝得半醉,由小冬子搀着上了马车。几个皇子中卫允之走得最晚,是以卫沐之亲自送到了门口,看着弟弟被安顿好,才叫小冬子赶动拉车的马匹。

  被人从背后紧盯着的不适感迫使卫沐之回头。

  张灯结彩的整条街道被欢快的情绪映红,即使深夜已至,街上还是有不少人来往穿梭,其中不乏刚刚离去的前来道贺的人,也有趁着喜事延长摆摊时间的小贩。

  卫沐之一眼就看到了在并不算明快的光线下站得笔直的李茂。

  小冬子一声吆喝,高高扬起手中的鞭子,再不轻不重的挥下去,那马车便不急不缓的开始移动,顶棚四周的流苏颤巍巍抖起来,伴着铃铛的声响,“叮叮当当”一路走远了。

  李茂也在卫沐之的视线中转身,消失在街道的远处,与夜色融为一体。

  埋葬在心底的往事隐隐有了生根发芽的冲动,卫沐之苦恼的笑了笑,半是自嘲,半是时过境迁的不屑,抬脚跨过了高高的门槛,那厚重的王府大门便在他背后关上了。

  早先卫沐之南下的进程由于沐王妃有孕被迫中止,如今小郡主已经满月,是时候离开了。

  秋高气爽,大雁南飞,江水也保持着冬季来临前最后一段时间的理想高度,再不走,今年怕就又拖着走不了了。

  满朝大臣哪个不是人精,早就心知肚明的事,自然不会有人做那只出头鸟来提醒皇帝陛下“沐王该出发了”。

  最后,还是要卫沐之怀揣着自知之明进宫请辞。

  “唉,一转眼,你们都是做父亲的人了,朕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爷爷了……

  已经九月了啊,竟过得这样快!

  过年后再走呢……罢了,走吧,走吧,这么拖着也不是事儿……

  好在水路便捷,多写信回来。

  ……”

  卫齐站在窗边,絮絮叨叨,自言自语了好一会儿,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应了卫沐之的意思。

  自始至终,卫沐之站在卫齐身后,不远不近,恭敬的低着头,一言不发,俨然一个忠君爱父的好臣子、好儿子。

  卫齐看着自己这打小便沉默寡言的儿子,还是觉得他不像自己,想必是像他死去的娘吧。

  想起端妃,卫齐眯起了眼睛——他已经不记得她的长相,二十多年过去了,只余一张模糊的剪影,似乎很瘦,话也不多,生下孩子没多久便香消玉殒了。

  卫沐之很像他的母妃。

  离别总是叫人感伤。

  卫齐挥手遣散众人,对着镜子打量自己久违的面容,两鬓不知不觉间已有些霜色,难怪啊,难怪,岁月不饶人,即使贵为一国之君,坐拥天下,他也抵不过时间的侵蚀啊。

  反手将镜子扣在桌上,卫齐叫来宫人,是时候摆晚膳了。

  卫允之已将饭碗端上手,吃了两筷子菜,喝了几勺子汤,卫齐身边的太监这时候过来把他请走了。

  “今儿个下午王爷进宫来请辞,过后皇上把我们都叫出去了,一个人呆了小半个时辰。奴才瞧着皇上像是不大高兴,殿下您也当点心……”

  一路就听那太监低声絮叨,虽是在给卫允之卖好,他却并不领情,只是迈着大步子往卫齐那儿赶。

  “殿下,错了错了!也怪奴才没跟您说,今晚皇上就在书房里用膳。”

  卫允之瞪了那太监一眼,转而向书房那边走。

  走得太急,卫允之有点喘,看到卫齐面色如常,胃口也不错,心里对那个小题大做、夸大其词的太监更是不屑。

  “走那么快干什么,你看你脸红的。”

  “赶着过来看父皇的菜色啊,又有好吃的了!”

  “哈哈哈……你看喜欢什么,多吃点,回头叫人给你做就是了。”

  饭吃到一半放下,又走了那一段路,还要忧心卫齐难得的玻璃心,卫允之的胃口早败光了,只是拿着筷子象征性的动一动。

  “刚才还说要吃菜,现在也不见你多热衷。”

  “其实是吃了半饱过来的……”

  卫齐浑不在意,沉吟半晌,略失落道:“你二哥要走了。”

  “……我方才知道了。”

  “你也不小了,不知道还能在朕身边呆几年。”

  “一辈子也是呆得了的。”

  卫允之这话像是在逗卫齐开心,却也是实话,他隐隐有了断袖到底的觉悟,若是卫齐有心,只需一道恩典便可使他永不离开东城,没有子嗣的闲散皇子又能对谁产生威胁呢?

  卫齐并未接话,他虽对儿子的癖好没办法,却也不愿松口让他就这样断后。

  “父皇,我想跟二哥一起去南方看看,行吗?”

  “你要去红沙港?”

  “并不一定要去那儿,就是想顺着水路沿途看看,儿臣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南边呢。”

  运河通畅,即使卫沐之拖家带口,抵达红沙港也不过半月的事,卫允之沿途游玩一番,赶在年前回来绝对不成问题。

  “唉,有点空闲就想着出去玩……去吧去吧,也别荒废了书本,回头你先生要是向朕告状,朕可不会心软!”

  “那是自然,儿臣知道的!多谢父皇恩典!”

  卫允之十分狗腿的给卫齐盛汤布菜,父慈子孝,倒是将卫齐眉间的阴霾驱散不少。

  虽然已经将南下提上日程,一时间就要出发却是不可能的,普通老百姓搬家都得忙得团团转,更不要说卫沐之这一国王爷了。

  卫允之轻装简行,只消等卫沐之那边打理好,跟着上船就行,他要带的东西实在不多,几本书,几件衣服,最多再算上李修日久生情的字帖。

  得知要跟着卫允之出远门,李修激动不已,他也是卫允之口中“没见识过南边繁华的北方人”,有幸与卫允之同行,一览大好河山,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走之前,李修在卫允之陪同下回了趟家。这是他第一次去李家新购置的宅子,整体比不上老宅宽大,胜在整洁精致,打理的也不错,几进几出,并不显得拥挤。

  知道李修要南下,李夫人拿出一叠银票塞给儿子,两人都有些尴尬,活像是给出家的女儿私房钱似的,李修也没客气,想着多带些钱总不会有坏处。

  “殿下对你好吗?”

  忍耐许久,最后还是没忍住,李夫人也知道,这话有些多余,却又不免担心,深宫高墙,但凡有了委屈,她的儿子能依靠的也就卫允之一人而已。

  李修愈发尴尬,他爹妈也是关心他。

  “他对我很好。”李修想了想,补充道:“不能更好了。”

  “那就好,那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午有课,错字啥的晚上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