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皇子怎么破指封山下>第77章 皇子十四岁

  李茂的生日一到,离过年也就不远了。

  天越来越冷,卫允之渐渐地又回到以往寒冬腊月里的半冬眠状态,早晨起床脾气变大,轻易不能招惹。

  李修不动声色,依旧小心翼翼的守在卫允之身边,跟着他的时间越久,李修所作所为越是合人心意,饶是卫允之偶尔有些任意妄为,我行我素的皇子脾性,他也很少会看李修不顺眼,整个皇子殿里,除去邱嬷嬷以外,李修俨然成了卫允之最亲近的人。别的不说,白天读书陪着卫允之的人里有他,晚上睡觉陪着卫允之的就只有他,每天从早到晚十二个时辰陪着,关系想不亲近都难。

  以小冬子为首的太监们最是会捧高踩低,之前秋狩刚回来那一阵子,卫允之对李修不是很上心,连带着奴才们对李修也不怎么热切,现在卫允之跟李修愈发亲密起来,他们又开始“明己公子”长,“明己公子”短的跟在身边转悠,找着机会献殷勤。

  素叶向来对李修不是很亲近,从前对他不算十分疏远,现在也不怎么热络,始终保持着该有的礼数,在她看来,所有人都是跟在卫允之身边伺候的,谁也不比谁高贵。

  最后一位——六皇子殿的老妖婆——邱嬷嬷。作为卫允之的乳母,她在这里的地位显然无人可以撼动,只不过,邱嬷嬷算是一个生性淡薄的人,除了卫允之日常生活,她关心的似乎只有自己宫外的家人了。这几年邱嬷嬷年纪大了,儿女们想接她出宫,卫允之也答应了,邱嬷嬷不舍得离开卫允之,于是继续留在他身边,逢年过节会出宫去与家人相聚。

  如果还要找出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物”来,那大概要数卫允之的狗了吧。说是卫允之的狗,其实一直是邱嬷嬷在养,那条狮子狗身量长不大,倒是很活泼可爱,皇子殿里宫女太监们都很喜欢它,其中数小冬子为最。

  冬天其实比春天更容易让人犯懒,卫允之从来就不是会委屈自己的人,一到深冬便不那么像平日里那么一心只专注于学业了,闲暇时间里大多窝在温暖的室内,跟一帮奴才们闲聊玩乐来消磨时光,李修始终呆在卫允之身边,不远不近,叫人既不会嫌他烦,又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就这么边学边玩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卫允之迎来了十四岁的新年。

  刚刚失去李茂那段的日子,卫庆之的存在给了卫允之很大的慰藉,现今李卫二人冰释前嫌,卫允之身边又有了李修,李茂的空缺勉强算是被填补了。只是,卫庆之向来是与众不同的,作为卫允之最亲近的兄弟,他的离开无人可以代替。

  没有卫庆之的皇宫明显变得不太一样了。好的方面当然有很多,单是帝后二人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被抚平了不少,上赶着告御状的人少了大半。但是,相对而来的,欢声笑语也少了很多。

  卫庆之总是最让人头疼的那个,可他恰恰也是带给大家欢乐和惊喜最多的人。

  卫庆之出宫半年不见人影,现在已经不是秘密了,但是鲜少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这不仅仅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同时也方便他“靠自己的实力当上大将军”,实现人生梦想。

  平治二十四年就这样到来了。

  刚刚变作十四岁的卫允之坐在席上,眼前的轻歌曼舞昭示着一如既往的盛世繁华。他拾起面前的杯盏,抿了一口,一点点辛辣,带着一丝香甜的味道刺激着味蕾,搭配着周遭的热闹景象,确实有些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着眼前熟悉到不能更熟悉的场景,忽然觉得有些无力。终于又长大了一岁,距离自己向往的强大与独立似乎更近了一些,只是,如今陪在他身边的却不是本该十五岁的李茂了。

  李修感觉到投射在自己脸上的视线,带着一丝疑惑回望过去,卫允之挑了挑眼角算是笑了,又将视线转回无趣的歌舞之中。

  今天的李修无疑是开心的,他从没想过,宫廷的宴会竟会有他一席之地,即便只是设在卫允之身后的侧席,那也是无上的尊荣,是对他的承认与肯定。

  卫齐的主位高高在上,足够他俯视全场,有意无意的,他注意到了卫允之的百无聊赖,再看他身边的李修,滚烫的视线一心一意的追随着他的儿子。卫齐忍不住皱了皱眉,却也无计可施,很快便又在皇后的提醒下投入另一场谈笑之中。

  像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一样,拥有七个儿子的卫齐,在小儿子卫行之出世便再没有儿子出生了,但凡有嫔妃怀孕,生下的也都是女孩儿,现今已经有了八个女儿,完全颠覆了早年下一代阳盛阴衰的局面,而且许多人都相信这还不算完。

  卫齐很注重家人的和睦。

  作为一国皇帝,在先帝传位给他之前,卫齐便眼看着自己的血缘兄弟一个个众叛亲离,虽不是他亲手所为,但是先帝也是为了他才对自己其余的儿子们痛下狠手。现如今卫齐已经是做爷爷的人了,从前的兄弟们被迫远走他乡,现还在世的不过一两人,且几十年不曾见面。卫齐不想自己的儿孙们重蹈覆辙,为了一个位置最后争得头破血流,是以每逢年节便会将所有人聚到一起,造成如今这平和的假象。

  真假并不重要,卫齐当然不会认为自己看到的景象是真实的,他能做的便是让所有人甘心情愿去维持这个假象。如果有一天,大家已经按捺不住要撕破脸了,那就没什么血脉亲情可言了。好在,在场的都是明白人,大家都乐意配合。

  卫庆之来到边城大营已经半年了,他几乎用尽了所有能用的办法去寻找刘运至的所在,最后,他失望了。

  从刚开始的一筹莫展到恍然大悟,从顿悟被欺骗算计的勃然大怒到随遇而安的无可奈何,再从久而久之的习以为常到萌生出索性奋力一搏的豪情壮志,卫庆之渐渐从这半年的军旅生活中成长起来,伴随着周围将士们的或歌或泣,卫庆之迎来了自己的十八岁。

  没有衣着光鲜的高官显贵,所有人都是铁甲寒衣,铮铮傲骨;没有舞女歌姬的柔肠百转,顾盼生姿,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随时准备着披甲上阵,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也没有父母长辈的唠叨,没有兄弟朋友的陪伴,在这里,不管你与谁亲谁疏,每个人都是你的兄弟,你的朋友,不问来路,也不要问去处,关键时刻,他们就是你的倚靠。

  卫庆之难得吃上一顿自觉良好的饭菜,毕竟过年了,军营里也加餐,又或者他渐渐习惯了军营里的饭食,再不会称它们为“猪食”了,他甚至还从以前的炊事兄弟处偷偷分到了一口酒。

  吃饱喝足,卫庆之揉着肚子跟一伙人天南地北的乱侃,军营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卫庆之参军前从没出过远门,最多也就是去北境打个猎,南方他一点也不了解,跟这些人聊天倒是可以长许多见识。

  有人唱起了家乡的民谣,卫庆之一个字都听不懂,倒觉得曲调不错,别有一番味道。也不知怎的,那个小兵唱着唱着就有些哽咽,接着扑到一边嚎啕大哭。刚开始还有人上去安慰,打趣着说他没出息,后来仿佛受了感染,沉默的人越来越多,落泪的人越来越多,一帮大男孩小伙子堆在一起哭了个酣畅淋漓。

  这要搁在平时,早有人出来管教了,只不过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不要说这是千家万户都团圆在一起的新年,哭就哭吧,随他们去了。

  卫庆之倒是没哭,他就像是被笼子关怕了的小鸟,难得有机会逃出来,天高地阔,飞都来不及,怎么会想回家呢?只是今天,神经大条的卫庆之忽然想起远在深宫里的皇后娘娘来,自出宫起,他只给六弟卫允之写过一封信,说起来确实是有些不孝啊!

  “唉,晚上回去我也写封家书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在图书馆里码字别有一番意味呀……

  还在等什么,快出来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