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复唐>第241章

实际上,北门学士名为帮助武氏编书,实则就是武氏最亲密的智囊团。武则天逐渐掌权之后,将许多的朝廷政务交给北门学士来办,渐渐的提拔起来予以重用。再加上他们是武则天的亲密心腹,因此许多本该由宰相来办的事情,反而由北门学士给揽了过来。

因此,这些人虽然目前官职并不显赫,实际上却是袖藏乾坤暗有玄机,能够对朝堂产生莫大的影响力。由于他们最初是从皇城北面玄武门入宫(南门宰相专用),因此才被人称为“北门学士”。

刘冕大致扫了一眼在座的众人,有七成以上都是弘文馆、翰林院的大学士。这些人饱读诗书胸藏万卷,要说吟诗作对绝对是天下翘楚。武三思出席这等聚会,刘冕也不感到惊奇。但凡手握大权之人。都很有兴趣和文人仕子们套近乎。身边也少不得养下许多鸿儒名仕当门客智囊。而且相比于粗鄙的武承嗣,武三思也地确少有几分才情,吟诗作对并不在话下。

刘冕摸着下巴眼珠子一阵滴溜溜地转坏了坏了,小爷今天真是误上贼船……岂不是要出

于是缩头藏脸,静静坐在一旁也不吱声。

但有时候官太大了,也不尽然是好事。由于他是三品大将军,在座诸位之中仅次于梁王武三思,因此被众人盛情相请坐到了上首,紧挨着武三思坐着。范履冰、元万顷、刘之这些大学士还坐在刘冕的下首。

刘冕感觉到了。这些人看向他的眼神,除了疑惑和意外。更多的是暗藏讥讽。他既羞又恼,自己也有些哭笑不得。

出乎刘冕的意料之外,官职本来颇为低微的上官婉儿。当仁不让的坐到了上席主位。而且众人毫无异议,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上座那个单独的坐几,仿佛本就是为她准备。

上官婉儿坐了下来。面带微笑气定神闲的道“宫中一月一次地品诗会,现在便开始了。今天新来了一些墨客才子。我先对大家作一番介绍……”

刘冕的头皮一下就有点发麻了,愣愣的、求助地看向上官婉儿……你不是吧,还当真要出我的糗?

上官婉儿孰视无睹目不斜视,先后给大家介绍了几位新来的诗人。原来是今年新科地几位进士学子。这些人刚刚跃入龙门官品低微,能够前来参加宫中品诗会也不知道拜托多少人、走了多少门路,经由当朝大臣的举荐才有此机会。因此这些人出场时都有点诚惶诚恐,恨不得趴到地上喊上官婉儿亲娘。

这时刘冕才知道。原来上官婉儿奉武则天之命,专门负责主持宫中诗会。同时肩负起一个让她闻名于史地职责品评天下诗文!

这让刘冕想起了一个传闻。相传婉儿将生时。母亲郑氏梦见一个巨人,给她一竿秤言道“持此称量天下士。”郑氏料想腹中必是一个男孩儿。将来必能称量天下人才,谁知生下却是一个女儿。上官婉儿面貌美丽却胜过她母亲,自幼儿长成聪明伶俐,出世才满月,郑氏抱婉儿在怀中戏语道“汝能称量天下士么?”婉儿即呀呀地相应。这也许是无聊人仕捏造的流言,也许是有人为了帮上官婉儿炒作刻意如此妄传。但事实就是,如今大唐天下的才子名仕还真的由上官婉儿加以品评。就像今天在座的,哪一个不是顶尖的才子学士,却都尊上官婉儿为首。

刘冕想得正出神,忽听上官婉儿道“这一位,便是大唐名帅刘正则之孙、鼎鼎大名的鬼龙神将刘天官,左千牛卫大将

刘冕暗自叫苦,也只得起身来对众人环拜了一礼,抢先给自己找个台阶说道“在下一介武夫不善诗辞。今日前来专为欣赏诸位佳作。”

“刘将军太过谦了。”上官婉儿面如桃花娇颜巧笑,“刘将军文武双全,当年曾拜天下名仕骆宾王为师学文数载,此天下皆知。今日能到这翔龙院里来的皆不平凡。将军又何必扮猪吃虎?”

刘冕地脸皮轻轻抽搐了几下,上官婉儿地浅浅微笑在他看来已是不怀好意的坏笑。此刻也只得厚着脸皮故作淡定地微笑“司薄过奖,在下惭愧。”然后顺势坐了下来,生怕上官婉儿还要继续借题发挥。

一旁的武三思对刘冕拱手呵呵笑道“原来刘将军是深藏不露,小王真是失敬、失敬了!”

“惭愧、惭愧……”刘冕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或者是把上官婉儿拎到一边,狠狠的掐掐她脸上的细皮嫩肉。

上官婉儿以袖掩面抿嘴暗笑了两声,恢复了职业的微笑对众人道“诸位,品诗会现在开始了。梁王殿下,今日此间以你为尊,不如就请殿下先行献上近日诗作如何?”

“司薄发话,小王自当从命。”武三思悠悠然的拿出一卷裱好的卷轴递到上官婉儿桌上。上官婉儿徐徐展开卷轴来看。随即吟哦念道“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缑山七月虽长去,辽水千年会忆归……莫言一举轻千里,为与三山送九仙。梁王殿下的这首七古《仙鹤篇》,诸位以为如何?”

这下热闹了。武三思是什么人?当前权倾朝野地武家王爷。在座地诸多人仕本就是他的党羽小弟,一些新进的文人更是有意巴结讨好极尽阿臾奉诚之能事。一时间,室中响起一片欢呼之声,赞誉四起响而不绝。

武三思得意的呵呵长笑,以手抚须道“诸位太过赞誉,小王实不敢当。还是请上官司薄品评如何?”

上官婉儿手捧诗卷嫣然一笑,徐徐道“下官细品殿下全诗。便如饮下一尊佳酿唇齿留香。诚然佳作,然炼字仍有精进的余地。如欲寻东海黄金灶,仍向西山白玉台此句。欲寻与仍向虽可对仗,却不甚工整。于全诗意境也有些折损。下官秉直而言,请殿下不要责怪。”

“嗯。好。还是上官司薄公正无私,点评得恰到好处。”武三思不怒反喜。点头赞道,“在下学识浅薄,能写出此诗已是竭尽全力。日后定当再图奋进孜孜以求。”

刘冕心头汗颜想来也只有在这样的场合、只有上官婉儿这样的人物,敢于直接挑剔武三思的不是了。这不好玩,我完全是个门外汉……

接下来,在座的诸多诗人才子,相继献上了自己的诗作给上官婉儿品评。看到上官婉儿身前地矮几上堆了越来越多的精美卷轴,刘冕却只能将手放在桌下搓来搓去我手上啥也没有。只有汗!

轮到明了。这小子堂而皇之的闪出来。对在座诸人拱手一拜“司薄、诸公,在下来得仓促。未曾带来诗作裱品。只好临时吟诵一首,还请诸位不吝赐教,多多责评。”

刘冕有点怒了这小子就是成心卖弄嘛!

众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还有一些人开始叫好。明曾是殿试榜眼郎,还是小有才名在外地。武三思也呵呵笑道“明公子出口成章天下闻名,今日就当众献艺一回吧,我等也好一饱耳福。“谢梁王殿下!”明对着武三思郑重拜了一礼。

刘冕算是看出来了。明巴不得给武三思舔鞋。本来他在千牛卫时就成了武懿宗的跟班小弟,对武家的人自然是奉若神明。

上官婉儿也仿佛是成心气一气刘冕,这时笑吟吟地对明道“明公子是下官特意专程邀请而来的,就请当众吟诵大作,让下官开开眼界吧!”

明自信满满地一笑,还有意无意、面带鄙视和傲慢的瞟了刘冕一眼,开腔开始吟诵了。在座诸位屏气凝神听得认真,明也摇头晃脑大摆造型甚是拉风。同样一首七古诗,却是表达男女之情,果然词藻华丽爱得死去活来。

刘冕越听越恼火妈妈的小白脸,当众勾引我家婉儿吗?

明诵完诗作,在座多人鼓掌叫起好来。更有一些新进的文人为了讨好这个有点背景官居四品的大员,特意用笔当众写下来递到了上官婉儿的矮几上。

上官婉儿慢条斯礼的拿起诗卷看了几眼,也没有急于发表意见,只作细细端详。众人都注视着她,等着她的评语。

明站于堂中一脸自信和风骚地微笑,看向上官婉儿地眼神也颇为含情脉脉。恼得刘冕想上前抽之。

上官婉儿却一点也不着急,等了半晌只轻飘飘的吐出两个字来“好诗。”

明地脸轻轻抖了一抖,苦笑道“司薄可是不屑加以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