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复唐>第50章

刘仁轨皱着眉头连连摇头“一场血腥之战,看来已是无法避免了。老夫不知道。太宗皇帝在天之灵见到太后如此行事,会作何感想……嗯,不扯远了。朝廷大典,按理来说李家宗亲都是要来帝都参加地。但老夫估计,现在这当口,肯定会有许多人心虚不敢来。你想想啊,徐敬业作乱已经被收拾了,李家那些人会不成惊弓之鸟?太后自然会借题发挥……便是你所说的宣战了。如此一来,太后算是正式摆明了立场她要革李唐之命,妄图取而代之。从现在起。她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刘冕点头称赞道“祖父高明,孙儿也是得到了确切消息,才想办法要脱身事外。别的不怕,孙儿就怕太后要指派孙儿参予到与李家的战争之中。无论如何,孙儿手上不能沾上李家之人的血。”

“嗯,很好。办得很对。”刘仁轨连声称赞,“老夫也是早有此念。如果老夫没有摔那一跤,也会竭尽全力想办法让你离开洛阳暂时退避。呵,也是天意。兴许是你奶奶知晓了我的心意,特意来推了我一把。这不。把我给摔了。”

刘冕不禁有点哭笑不得。老爷子就喜欢搞一搞这种黑色幽默。

刘仁轨自己也笑了起来,然后拍着刘冕地肩膀道“不愧是我刘仁轨的孙子,聪明,有觉悟。将军难免阵前亡,便古往今来更多的将军是死在自己人的死上。死在了朝堂地冷Q暗箭之中。不懂政治的将军。是风光不了多久也成不了大气候的。冕儿,你要用心多学着点。切不可成为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匹勇蛮夫。”

“嗯,孙儿记下了。”

刘仁轨轻叹一声道“有些事情,非人力所能及。既然我们无力去改变,就只好默默地接受。太后与李家一战无可避免,这注定是一场惨烈的流血拼争。不管谁胜谁负,我们都不可掺合其中。说得难听一点,我们就隔岸观火吧!冕儿,太后与李家的人一天没闹完,你就一天不要回洛阳,死活白赖也要蹭在长安老刘家不走了。明白吗?”

“是,孙儿明白了。”刘冕不禁笑道,“有祖父大人做主筹阵,孙儿非常放心,自然一切悉听尊命。”

“吓,你这浑小子别来拍老夫的马屁。”刘仁轨拍了一下刘冕的脑袋,“你以为老夫不知道,你自己也早就算计清楚了?”

“嘿嘿!”爷孙俩凑到一起一阵窃笑。乍一眼看来,简直是狼狈为奸。

就这样,刘冕回到老刘家安住了下来。天天守着那个老顽童似的老爷子,倒也乐呵。若有空闲,就到后院练一练武。薛讷教地第九、第十式果断难以领悟和掌握,刘冕练了多时进展始终一般。他不时在想,这破、灵二诀恐怕更多地要在实战之中演练。家中又无对手,是以进度缓慢。

于是刘冕亲自去了洛阳城门监找薛讷,不料他刚刚升了官儿被调到了洛阳去。刘冕不禁有些失望,只好回到家里独自苦练。

刘仁轨倒也没有说笑,他的身体当真大不如前了。腿折了一条事小,他的精力也明显衰退不少,每天都懒得动弹了,只是窝在睡椅上让仆役们抬着出门晒晒太阳。有时刘冕在后院练武,他看着看着就能睡着。胃口也不是太好,以前一顿能喝下的酒吃下地肉,现在一天也撑不完。刘冕心中暗自忧急,颇为担心刘仁轨。

就这样,日子挨过了两月有余。刘仁轨彻底不能动弹了,只能天天躺在床上吊着一口气儿。刘冕不敢再离他左右,日夜从旁服侍与他睡在同屋。

就在这时,酝酿许久地大事件终于在九州天下大爆发!李家宗室几路亲王和郡王,终于揭竿而起举兵谋反对抗武太后了!

消息传到老刘宅时,刘冕正在屋里给刘仁轨喂粥喝。刘仁轨一天难得说上两句了话,这时伸起一手来挡住刘冕递来的汤勺,断断续续地道“隔岸观火就好……你、你别瞎掺和!”

“是,孙儿定然不敢违背。爷爷,喝粥吧……”

第二卷 烈火乾坤 第133章 刘仁轨之死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7-6 17:06:23 本章字数:3276

大唐的这几年,实在太多异端。朗朗乾坤,如同置身于炼炉之中,频频经历烈火的侵洗。

早在几年前,监国太子李贤突然陷入莫名其妙的反叛案中,从而被废流放。尔后一国之君高宗皇帝驾崩,再接着就是刚刚登基的皇帝李显被废黜流放,马上又是扬州徐敬业叛乱。朝廷这才平定了徐敬业没两个月,刚刚改元垂拱以示庆祝,这一边就发生了更大的事情。

刘冕在长安听到的消息是,韩王李元嘉的儿子李撰,伪造了一封皇帝李旦的密诏传示给诸多李家的皇亲,谎称朕被幽禁,望宗亲救我。刘冕听闻此事后,只是苦笑。这个李撰,还真是志大才疏有够幼稚。

其实皇帝李旦被幽禁倒也是事实。可是满朝大臣们离皇帝这么近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并提出这个观点,你们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皇亲们又谈何知晓呢?所以首先,这份密诏的真实性就太过欠缺。

其次,皇帝被幽禁,当向天下求助,用不着向他那些并没有多少真正实力的亲族们哀号。懂得一点常理的人,都能想到这一点。所以,李撰的行为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大众,成了孤家寡人的行为。

于是刘冕判断,李撰等人会比徐敬业败得还要快。他们那些养尊处优的王爷们,这么多年来根本就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与磨练,更不用说在军事上能有什么能耐。相比之下,徐敬业至少在军事上要强于李唐的皇室高干们太多。

长安的街市上,已经四处风传李元嘉等人反叛的事情。大街小巷议论纷纷草木皆兵。刘冕探听了清楚,回来说给刘仁轨听。

刘仁轨闭着眼睛躺在床上听完,半晌后长叹一口气“蠢,愚蠢哪!这不是白白送死吗?当初徐敬业起事的时候,他们干什么去了?若在那时给予响应,还说不定真能闹出点动静来。现在。晚了,一切都晚了。韩王李元嘉等人,必败无疑,毫无悬念可言。他们这样孤家寡人的与朝廷对抗,根本就是以卵击石。而且我估计,那些皇亲们的心并不齐。这个瞻前顾后。那个畏手畏脚。天下人也不会响应他们。因为他们的立场实在没有说服力。太幼稚、太愚蠢了!”刘仁轨说罢还捶起了床板,甚是激动。

刘冕不禁有点惊疑“爷爷,你怎么……一下说了这么多话?你地病好些了吗?”

刘仁轨自己也一愣,随即抓紧刘冕的手“老夫这一激动,似乎精神头又好了许多。趁这会儿,我跟你说几件事情。你可要听好!”刘冕见他神色紧张凝重,心中突然升起一个不好的预感坏了,莫非是回光返照?

“爷爷请讲!”

刘仁轨紧紧抓着刘冕的手不肯放松。居然力道十足像一把铁钳。他瞪着刘冕沉声道“李家皇族反叛必然失败。这样,太后就铲除了登基之路上的最后障碍。也就是说,她离登上皇位越来越近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要先看清方向,千万不能犯糊涂!”

“是。孙儿记下。”刘冕郑重应诺。他明白刘仁轨的意思,无论如何要站对阵营,不要逆天而行。

“老夫如若过世。朝廷必有追谥。你向太后转达老夫遗言。老夫不要她什么追封赏赐和封谥。早年高宗皇帝曾赐下一百户食邑,也请太后收回。”刘仁轨眼睛瞪得许大,眼神也极不自然地连声道,“还有。老夫若死,让你父亲将这座宅子封了上交朝廷,回汴州老家种田去。朝廷赏什么东西也都不能要。你爹胆懦无能,是守不住这份家业的。老夫怕他反而成为你的软肋拖累于你。这话一会你爹进来我也会说给他听。你们……你们切记、切记!”刘仁轨剧烈的咳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