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真的是龙>第24章 海藻林景象 海藻林景象

  翌日。

  直播一开, 宋文彦就看到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圈圈海藻,以及几十只懒洋洋仰躺着的海獭。

  “宋教授, 我们今天去海藻林吧,”龙苡说道。

  她还想再待几天,恰好海藻林里有趣的生物也多,可以暂时不换地方了。

  宋文彦对此没有异议,海洋中除了珊瑚礁,海藻林也给许多鱼类提供庇护, 可用数据不少。

  “你昨天就来到海獭群了?”看直播视角,人不在外围,好像是被海獭包围着。

  若如他猜想的, 那龙苡的待遇, 真高。

  毕竟在动物界,中央的位置最安全。

  “对啊,在这里待了一天,”其实晚上也在,不过这话她没说。

  宋教授很少过问龙苡的背景, 一直专注于海洋各类生物,而龙苡也没解释, 所以有些事就这么模糊过关。

  但白泽若是关注直播, 肯定能猜到她晚上的住宿环境。

  两人正说着,一只海獭慢悠悠的摆动脚掌, 仰躺着游到龙苡身边。

  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海胆,“a~”

  眼前这只海獭,刚离开母亲没多久,开壳技能生疏,应该说力气不大。刚好它知道龙苡能开, 所以就来找她。

  龙苡接过红海胆,不用工具,三两下就掀开布满尖刺的外壳。

  把食物递给海獭时,它示意肚皮上还有两个,“a~”

  看到这一幕的宋文彦,沉思了下,还是开口,“龙苡,对于自然界的动物,人类最好不要过多干预它们的生活。否则会让它们产生依赖,进而难以适应弱肉强食的环境。”

  动物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他们不能破坏规则。

  他希望龙苡明白,帮得了一次,帮不了一辈子。

  “我知道您的意思,不过来找我的海獭比较特殊,”龙苡解释了下原因,“在离开前,我会想办法的,不会养成它们的惰性。”

  海獭食量大,一天吃掉的食物是体重的三分之一。而离开母亲的小海獭,捕食只能依靠自己。

  没找到合适的工具、体力又弱,虽然她知道不该帮,但不出手,它们就得饿肚子了。

  既然龙苡有分寸,宋文彦也不再说什么。

  剩余的两个海胆,龙苡掰好后,海獭三两下就吸溜完。

  可见在吃这方面,它们已经掌握了技巧。

  等了一会,也没有掰海胆的工作,龙苡就准备去探探海藻林。

  能被上百只海獭守护,不用说,这里的海藻林规模很大。

  此地海藻属大型褐藻,因其特性,可以不受限制垂直生长,并在海面延伸。

  从主枝生长的叶片,遮挡住折射的阳光,使得海底光线较暗。

  龙苡下潜时,抬眼还能看到好几只海獭在海里一晃一晃摆动后肢,偶尔还旋转个身,到达海床后,扒拉着岩石,看看哪个海胆最肥。

  找到食物就放入口袋,在空气快用完前,冲回海面。

  龙苡踩着海床,映入眼帘是一颗颗长满尖刺的红海胆,“本以为海獭数量多,寻找食物会困难,现在看来,也不尽然啊。”

  她不知道海獭在这里生活了多久,但看着附在岩石上的海胆数量,就知道短时间内海獭不缺食物。

  “海胆繁殖迅速,再加上繁茂的海藻林还会吸引其他海域的海胆。所以即使有海獭,也不会全部消灭完。”

  在食物链中,几乎不存在上层吃绝下层的情况,更何况还有源源不断的外来新增。

  “海獭的食物还有螃蟹、贝类、鲍鱼等,它们也不是专盯着海胆吃。”

  刚说完螃蟹,一只想换口味的海獭,就从岩石缝里抓着一只大螃蟹。

  随后也不耽搁,后腿一摆一摆往海面上游去。

  龙苡想起早上那一幕,海獭吃螃蟹,不需要工具。

  它们直接就上嘴了,那一口洁白坚硬的好牙,咬开壳很简单。

  进入海藻林,一群群鱼儿正缓缓游荡。

  一些宽大的海藻叶上,螃蟹正在觅食。

  两只锋利的钳子,把嫩绿的海藻叶切成小片,然后放到嘴里慢慢咀嚼。

  就是找的地方不太隐蔽,若是海獭过来,轻易就能发现。

  龙苡经过低矮的海藻时,还发现些艳丽的小东西。

  “蜗牛不是陆地的动物吗?”还是说眼下这群螺旋壳又爬得快的,是新物种。

  “这是海蜗牛,与陆地上的蜗牛算是远亲,”宋文彦观察了下,解释学名。

  随后又说:“它们虽然体型小,但遇到危险时,能喷射一种分泌物击退天敌。所以你离远点,别到时候被攻击。”

  “挺好看的。”紫罗兰色的螺旋壳,身体是点点黄色,在坑坑洼洼的海藻叶上异常明显。

  “你再逛逛,我记得这里有一种鱼,长得很好看。”对比珊瑚礁的观赏鱼,海藻林里的生物,偏普通点。

  但也有几种是颜值高的生物。

  “好,”龙苡应下。

  反正需要逛完的,只要生活在这,到时候肯定能发现。

  按照从外到里游一圈,恰好看到有一颗巨型海藻根部,被好几圈密密麻麻的红海胆包裹住。

  它们正伸出锋利的牙齿,啃咬海藻根部。

  “如果没有海獭,不到半年,这里的海藻林就会被红海胆啃食干净,形成海胆荒漠。”宋文彦感慨,即使有上百只海獭,这里的海胆还是那么多。假设没有海獭,那海藻林的结果可想而知。

  海胆因为全身尖刺,可以说最主要的天敌就是海獭。即使人类捕捞食用,也远远跟不上它们繁衍的速度。

  有资料记载,在海獭被捕杀只剩不到千只时,世界海域的海藻林消失将近百分之九十五。

  因为没有海藻林处理碳排放,海洋出现了冰山融化、海水酸化等一系列问题。

  世界各国不是没想过治理,但谈何容易。

  所以就这么一直拖,拖到现在。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龙苡低声说了一句。

  瞄了一眼仍啃食海藻的海胆,在她停下来的这段时间,已经游过来六只海獭,每只海獭带走三到四个海胆。

  因此刚才还围得密密麻麻的海胆,少了将近一半。按照海獭的食量,今天这块区域的海胆,很大概率能解决完。

  继续往前游,在这灰暗的环境里,一抹金黄色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就是它,龙苡,去看看,”宋文彦认出那条鱼的品种。

  索性它就在附近活动,也没花多大功夫,龙苡就找到了。

  “高欢雀鲷(diāo),人称喜欢种田的鱼,一般生活在海藻林,”宋文彦给龙苡介绍。

  “看到岩石上浅浅的植物了吗,那是它的海藻田,里面培育着它能吃的食物。喜欢吃海藻的海胆,就经常过来蹭食,所以高欢雀鲷需要每天来驱赶。”

  眼下这一幕刚好对应上宋文彦的解说,高欢雀鲷叼着海胆的长刺,游到稍微远点的地方,头一甩,嘴巴一松。

  来回三四趟,才把田地里的不速之客赶走。

  高欢雀鲷全身都是金黄色,胸鳍、尾鳍宽而大,游动起来,显得十分飘逸。

  “名字好听,长得也好看,”龙苡笑道。

  四个都不出彩的字,组合起来却意外的动听。

  “还有一种是橘红色,看样子这里没有,”宋文彦有些可惜。

  “那下次去其他海藻林碰碰运气,或许会遇到。”反正海洋那么大,只要存在总能见到。

  龙苡大致把周围逛了一圈,经过岩石层时,从黑暗洞穴里缓缓游出来一条灰白斑点、身体细长,脑袋大而方的鱼?

  “宋教授,它是鱼吧?”

  “是鱼,叫狼鳗。眼前这条应该是幼年期,据传对人态度友善。性格比较懒,喜欢窝在洞穴里,只探个头出来觅食。”

  狼鳗,听起来就凶。长得吧,与安康鱼一样,不太好看。

  “它长大后,会不会好看点,”龙苡问。

  实在是狼鳗好奇绕她转圈圈,一抬胳膊,它也温顺的趴着,龙苡实在不好明着说它丑。

  “人称大海怪,长大会加倍的难看,不熟悉的人第一眼看到,肯定会被吓一跳。”宋文彦也看到了狼鳗的亲近,这种生物攻击性强,同类斗经常打架,但似乎还没有传出伤人记录。

  “行吧,”丑就丑吧。

  狼鳗的下嘴唇很厚,龙苡伸手去摸时,它没反抗。

  “哈哈,弹性还挺好,”像柔软的肉,一碰便一晃一晃,“就是牙齿吧,间隔太大,不好看。”

  从她进入海里,遇到的所有生物中,只有海獭的牙齿最整齐、洁白。当它微微张嘴,一个词形容,憨态可掬。

  “得益于颚上有层厚实的肉垫,狼鳗不惧海胆的尖刺,可以轻松磨碎外壳。还有些螃蟹、龙虾,也是直接上嘴。”海底生物进化,从来都是为了生存,丑算什么。

  跟狼鳗玩了一会,龙苡就往外游,她打算去没有巨藻的海床看看。

  因为海藻最密集的地方,多数是浮游生物,没什么有意思的。

  刚游到一片低矮海藻地方,就被一只海龟碰瓷了。

  她后退,海龟凑近,无论往哪边走,它也跟着。

  这是赖定她了。

  “它想干什么?”

  宋文彦看得清楚,那只半米长的海龟后壳处,附着一层突兀的东西,这是所有海龟的噩梦——藤壶。

  “你试着把它后壳处的东西清除干净。”有些动物很聪明,遇到问题会寻求人类帮助,但是不是如他所想,还得一试。

  背后的东西?

  就是一层小贝壳。

  龙苡问原因。

  宋文彦就把他的猜测说出来,“藤壶吸附力强,它们对于海龟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如果一直背负,对寿命会有影响。”

  这样吗?

  龙苡蹲下,随意捡了个空贝壳,三两下就把藤壶清理干净,偶尔一两个稳固的,多铲几下就掉了。

  神奇的是,当龟壳没有那些负重的东西,海龟就没再跟着。

  离开前,它那弯勾的喙碰了碰龙苡的手背,似乎是在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