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下 ...

  姜卓带着三十万军队,从涉阳关出,自东向西穿越整片姜国故土。

  随行的人员从三十万,变成五十万,再到一百万。

  队伍从卫州进入安昌,再到离开安昌的时候,随行已经有超过两百万人。

  这位被驱赶出自己国土的皇帝,并没有像丧家之犬,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自己的故土。

  他像是一头终于被放出牢笼的狼王,挣脱了脖颈上最后的锁链,尽管身上的伤痕还没有恢复,已经露出狰狞的獠牙。

  队伍一路向西,任何敢于阻挡住他的步伐的,全部碾碎。

  身后徘徊监控的队伍,早就已经离开。

  他们最后停留在大海之畔,在这片和故土没有任何关系的土地上,建立起新的帝国。

  这里同样幅员辽阔,水草丰美,丰沛的水系带来远比曾经的故土更加适合耕种的肥沃土地。

  这里有人,也有国家,但在姜卓看来,和那些曾经被姜国压制的部落族群并没有什么区别。

  曾经被竺年影响的,以百姓为重的治国理念,依旧在姜卓的脑海中。

  但,这些是反抗他统治的敌人,并不是他的百姓。

  在抵抗被轻易摧毁之后,这群在姜人眼中和蛮族无异的人,变得身段柔软。

  有些迁徙到别处,留下的这些则只能臣服于一个更强大的文明。

  经过十年的发展,新兴的姜国已经拥有了漫长的海岸线,建立了庞大的都城,构建了更为完善的统治体系,在这一片大陆的最西端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坚不可摧的神话,无人敢撄其锋。

  平坦坚实的道路,无坚不摧的铁骑,庞大的船队,无数让人目眩神迷的技艺,迅速让这个新兴国家变得让人仰慕,并且成为整个区域的中心。

  有见多识广的海商,难免想起另外一个同样让人惊诧的东方国度:“梁州也是一样的。”

  海商记忆中的新京,还是早年宋萱带领舰队征战后不久的场景。

  当时宋萱带着南王府的船队,不方便使用大月的国号,也说不清楚南王府,最后用梁州来替代。海外十六州,在许多外国海商的航海日志中,都被记载为梁州,或者是类似的发音。

  “如今该叫梁帝国。”出声纠正的是姜戈。

  他刚从新京返回,身边跟着护卫,列队完毕后,就骑马直奔皇宫。

  海商和一众随从看着疾驰而去的一行人,全都下意识弯腰鞠躬,等听不到马蹄声之后,才缓缓站起来,不敢再有多的言语。

  他们甚至放下贵族老爷的派头,亲自在码头上干活,争取更快地把货物全部卸完,早一点离开。

  姜国管理严格,秩序井然,只要他们遵纪守法,并不会对他们有任何不好的影响。但他们一边喜欢姜国的秩序,一边又畏惧姜国的铁血统治。

  他们这些其他国家的贵族,甚至是原本这片土地上的贵族,如今不再享有任何特权,必须和其他人一样遵守法律。

  那些曾经他们不放在眼里的贱民,倒是抬起胸膛做人,竟然还正正经经地坐在学堂里,学习拗口的姜国话,穿戴起或者华贵繁复或者轻便利落的姜国服饰,甚至能够为正式的姜国官员,反过来对他们这些贵族老爷们管手管脚。

  这种落差让他们倍感别扭。偏偏他们如今的生计,他们体面的生活,离不开姜国。

  海商已经有了一些年纪,在年轻时赚到了一大笔钱之后,他就用金钱和海图向国王换取到了爵位,卖掉了自己的旧船。

  他不愿意像那些其他的海商一样,因为风浪、疾病、海盗之类的原因,最后死在海上。

  如今他做一些倒卖的生意,虽然赚得不多,但在姜国过得不错。他的子女中也有读书不错的,说不定将来也能通过考试,当上一名官员。

  码头上的货物被妥善运输到了仓库,交代完看守之后,他就回到了自己位于姜国都城西面的寓所,将小皇子回归的消息告知子女。

  他的长子帮着打理生意,听出父亲话里面的意思,一针见血地指出:“您只是在可惜当初买爵位的那一大笔钱罢了。”

  海商想了想,不得不承认儿子说的是对的:“那些钱,足够我们家多买一栋这样的房子了。”如今的房子,他们一大家子居住还是小了点。但是都城的房子太贵了,要是在他老家的乡下,这笔钱足够买下一个体面的庄园。

  长子劝慰自己的父亲:“今后我们能赚出来的。”遵纪守法没什么不好。他父亲用大笔财产换来的爵位只是最低一等的,想在乡间作威作福都不太够。

  但是他们能好好过日子,干嘛要作威作福呢?

  要是生活在乡间,他们全家确实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哪里比得上如今住在城里,不用走因为下雨就满是泥泞的道路,弟妹子女的教育都能有所保障,关键是看病非常方便。

  姜国的新都城里,类似海商这样的新贵很多,也生活着一些其他国家的大贵族。

  一个干净整洁欣欣向荣的庞大城池,远比他们生活的地方要美好得多。

  无数吟游诗人们在这片大陆上传唱。

  但这么一个好地方,在姜戈看来,还只是一个都城的轮廓。

  当然在这一片白纸上建立起来的都城,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随意图画,不用受到任何限制。

  新生的姜国也像是一片白纸,至高无上的皇帝不再受到任何束缚,能够跟随自己的心意,把几乎全部的心力用来创造出一副心目中的伟大杰作,而非是在前人的画作上涂改修补。

  新皇宫比起曾经上都和京城的皇宫都要小不少,但足有六层楼高。在开阔的平原上,皇宫就像是一座人为建立的山,那样的高高在上。

  姜戈一路回到皇宫,进入御书房,里面坐着头发已经花白,却完全不显老态的姜卓。

  “父皇。”

  姜卓已经年近六十。他精神矍铄,除了头发之外,看着已经高大健壮,像是一个四十来岁正值壮年的战士。

  看到幼子归来,他显然很高兴,从龙椅上站起来,大步走来扶起姜戈:“不错,长高了点,晒黑了不少。怎么样,此行有何收获?”

  姜戈这一趟出行,费时将近一年,记录了相当多的水纹地理资料,有价值的记录手稿就有好几箱子,但话到嘴边,他出口的第一句话便是:“儿臣见到了竺年和尉迟兰。”

  姜卓的眼神闪了闪,神情却没有半点变化,拉着他去后面内室坐下:“慢慢说。”

  内侍端上茶水糕点,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站在距离门口略有一段路的距离,保证里头帝王父子的对话不受打扰。

  姜戈详细讲述了自己在阿达鲁遇到竺年和尉迟兰的经过,也讲了自己在新京的见闻。

  说到中途,内侍通报三皇子回来了。

  姜戈这几年看到这位三哥愈发感觉陌生,但在见过了竺年和尉迟兰之后,就觉得三哥比年哥要好得多。像年哥那种表现得亲近又心无城府坦坦荡荡的,才让他完全不知道怎么应对。

  那种人明明瞧着就是个让人春风拂面的大哥哥,谁能想到不用转身就能眼也不眨地杀人放火?

  姜戈站起来,叫了一声:“三哥。”

  三皇子和姜卓一样打量了一下自己这个兄弟,就坐下和父亲一样听姜戈说此行的见闻。

  姜戈自己把最紧要的一箱子资料打开,一样样展开说明:“这是新京的舆图。”

  “你连新京的舆图都弄到手了?”

  姜戈“啊”了一声:“当地书局直接就有卖。上头标注了各个衙门和一些重要商铺的信息。”

  这份舆图的信息非常全面,价格不算便宜,但对于初到新京,或者是很久才来一趟新京的人有很大帮助,在港口附近卖得格外好。

  新京是一个庞大的港口城市,和姜国现在的都城非常像。

  而且大概主持新京建造的是宋萱,和姜卓这种传统城建思维非常相像,整个城市布局他们可以借鉴的地方非常多,甚至不少可以直接照抄。

  一些重要的地方,姜戈能去的都去走访了,之后根据记忆画了图稿,一并收在舆图后面。

  父子三人就围绕着这份舆图,对比新都城的舆图,展开了一番讨论。

  他们自己感觉也没说多久,内侍竟然敲门进来点灯了,过不多久又送来简餐,给他们当做晚饭。

  吃过晚饭后,姜戈接着拿出一本比较厚的册子:“这是在港口买的船期信息。”

  姜卓以为就一本,但姜戈接着又拿出同样厚实的另外三本,并且解释道:“根据季风和气候的不同,每个季度的航线都有变化。”一个季度一本,“这里有航线相关的舆图。蓝色是客运线,红色是货运线,还有一部分绿色的是客货两运的航线。”

  册子内的舆图,是一张大幅的纸折叠之后夹在里面的,当然也可以完全展开。

  展开之后并不大,还没新京的舆图大。

  但其中标识的内容,却远不是一个新京能够比拟。

  姜卓快速把四本册子内的四张大差不差的舆图全都展开。桌子上地方不够,就放在铺了地毯的地面上,说话的时候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颤抖:“这才是天下,这才是天下啊!”

  姜戈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已经失态了一次,这会儿已经很镇定了。

  反倒是三皇子并没有特殊的表现,反而指出:“父皇,这还不是天下。这片天下,还有许多年哥不知道的地方。”想了想又说,“您看,年哥在这里,我们在这里。我们在的地方,距离年哥的天下还远着呢。”

  他们现在的姜国,远离航线,并没有在舆图上有所体现。

  “是。”姜卓借着三子的力气站起来,绕着地上的舆图转了一圈,“这个天下很大,足够容得下一个姜,一个梁。海对岸不是还有一个叫泉的国家?老三你上次去了,感觉对比新京如何?”

  三皇子眼神中露出轻蔑:“地方不错,人不如何。就有一点麻烦,他们的前任国王,是文阳公主的赘夫,手头一些技术挺厉害的。我在那边留了一些人,能够见机行事。”

  “嗯。”姜卓的视线落在地上的几份舆图上,在补充了姜戈带回来的舆图后,从上面看起来,他们姜国距离泉国格外得近。

  虽说现在能够拥有穿越茫茫大海的船非常少,而且非常危险,但是这个趋势摆在眼前。

  隔着大海,那也是卧榻之侧。

  只是他们才刚站稳脚跟,不宜再招惹更多的是非,得安下心来踏实发展。

  他们需要给这个国家,创造一个能够安心,能够踏实发展的环境。

  姜卓嘱咐自己的三皇子:“盯着那边,别让他们太安生。”

  三皇子微微一笑:“儿臣明白的,父皇放心。”他看看微微瞠目的兄弟,抬手拍拍他的肩膀,干脆明说道,“这个国家是你的,六弟。三哥没这个想法,将来要是可以,也不想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

  天下太大了,有太多他没见过的风物。

  他固然有身为皇子的职责,但并不想困守一地。

  姜卓看看自己的如今身边最年长的儿子,小声骂了一句:“没出息。”又跟着拍拍姜戈的肩膀,“你也看到了,往后就辛苦一点。”

  姜戈:“……是。”

  如果这个重担交到他的手上,他要建立起一个什么样子的帝国呢?

  他能够做到像新京那样,让不管什么长相的百姓都安居乐业吗?

  姜卓带他们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后,颇有些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父子三人却没有动弹。

  “这是一座没有边境的城。我们是一个没有边境的国家。将来,我们会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远比过去更加辉煌的姜国。”

  “没有边境能够阻止你的脚步,没有条条框框能够限制你。我们挣脱出了牢笼,就不会再回去。”

  征战从未停止。

  大海阻隔了狼王的脚步,却阻挡不了能够飞跃高山的雄鹰。

  姜戈看着自己明显已经不年轻的父亲,再看看处事圆滑政务熟练的兄长,一瞬间像是终于挣脱了记忆中那个六岁的生长在皇宫中母亲膝下的小皇子:“是,父皇!”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父皇身体好啊。

  糕儿:父皇,我来看您啦~

  糕儿:哎哟,航线偏了,直接绕回家了。

  糕儿:那就有缘再见辣~

  野爹:滚!

  (完)

  野爹是个十分有扩张欲望的皇帝。在这个虚构世界中的西方的盛行掠夺的蛮荒游戏规则,反倒更加适合野爹。

  东方的古老文明有一套既定的游戏规则,他身为其中的一员,同样得披上文明的皮,遵从这套规则。

  现在他可以撕掉那层皮,成为新世界秩序的提供者,阻挡他继续扩张野心的,只有国力不足以支撑他统治更加宽阔的疆域。

  姜戈会是一个守成的皇帝,和竺年类似,重点会放在内部发展上。

  泉国的环境太复杂,派系林立,还有包括姜国在内各方势力的挑拨,最后会分崩离析,变成几个互有关联又不隶属的小国,进入到类似群雄割据的诸侯时代。

  本文到这里全部结束,感谢小天使萌一直陪着我,感谢(づ ̄ 3 ̄)づ

  明天开始连载新文《淡水人鱼的赶海日常》凶残黑鱼精受×精分海妖攻

  感兴趣的小伙伴萌可以进入木头的专栏提前收藏,不出意外的话会在下午四点开始更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