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第一百八十六章 安定民心 ...

  官吏苦算术久矣。

  竺年“祸祸”过的部门,尤其苦。

  姜国当官,基本就是任人唯亲,得看出身地位,基本不太重视才干。

  先前竺年在户部的时候打了一大波所谓青年才俊的脸,之后姜国贵族中的浮躁风气才有所平息。

  许多大门阀也看到了姜卓的态度,对子弟的教育开始紧抓。

  但是这些教育有所偏科,重文轻理。

  就跟着竺年混过的官吏的亲身体验,完全可以说一句,就是家族里重理,也远远达不到竺年的要求。

  虽说在竺年底下做官,只要能够做好分内的事情,待遇好福利佳,尤其吃得格外好,但是要求也严格。有些官吏对计算方面不感冒就是不感冒,算三遍出三个数字,偏偏这种工程项目只能精确再精确,一点错都不能有的。

  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算术方面的天才,也不顾人家张大姑娘还是个未出阁的千金大小姐,就厚着脸皮来求竺年了。

  竺年自己倒是没什么,但这事情他还真做不了主:“这你得去问张大人。张大姑娘自己同意不?”

  他们南地在外面做事的女性人数不少,还有些是正经官员,领着南王府的俸禄。譬如研究院的夏以南先生,银鱼中的红一。

  但是在北地,而且是相对比较保守的姜人中,贵女外出做工,还是在工地这种遍地都是糙汉子的地方做工,是很不体面的。

  而且真要来做事情,那人家做着和官吏一样的工作,给一份和官吏一样的薪水倒是不难,但是以什么名义发呢?

  类似州府衙门里雇的那个医官,人家也是个吏的身份啊。

  张大姑娘是知府千金,偶尔来玩一次也便罢了,日日在此做工其中有的掰扯。

  官吏干笑两声:“张大姑娘倒是挺感兴趣的。这不是怕我去说,张大人直接打上来嘛,还是您去说比较妥当。”

  竺年摆了摆手:“你先回去吧。”

  官吏听他没一口回绝,就知道竺年这边是有戏的。但竺年也不可能直接命令张大人,就算张大人同意了,这不是还有张夫人在嘛。

  想要张大姑娘来大码头这里做事,想想也觉得不太可能。

  但是……但是张大姑娘算术实在是太好啦。

  尉迟兰看他干坐了一阵没翻页,就问:“真想让张大姑娘到工地上做活?”

  “那倒没有。我就是好奇,她算术有多好。”竺年干脆放下话本,让尉迟兰帮他拿了纸笔来,“我出张卷子,一会儿让她做做。”

  尉迟兰好奇:“还真打算用她?”

  “唔……先看看。”竺年出卷子的速度很快,听到外面张夫人和张大姑娘回来了,就让尉迟兰把他抱到轮椅上,推着出去。

  没一会儿,张大姑娘就开始考试。

  长随在门廊下摆了一张小桌子,竺年就坐在轮椅上做在她对面:“有什么不明白的问我。”

  张大姑娘在女学里的时候就经常考试,倒是很熟悉:“怎么出来玩还得考啊?”她说着话,一点都没影响到她解题的速度,“王爷是想收我当学生吗?”

  竺年直接否认:“那倒没有。我这身份,不适合收学生。别想了,快做卷子。”

  前面几题很简单,后面难度逐渐增加,张大姑娘就多花了一些时间,最后一题实在解不出来,竺年给她讲解了一下,她也做出来了。

  姜崇和张大人一起坐在凉棚里,注意力一直在这边,一看他们做完了卷子,就过来拿起来看:“小姑娘可以啊!来我户部做事。”

  竺年就问他:“户部招女官了?”

  “还没。”姜崇否认,下意识跟了一句,“不过……以后再说。”

  张大姑娘听两人这么说,睁着眼睛有些茫然又有些期待。

  竺年叫了一个官吏过来:“去拿一套新的教材来,给张大姑娘。”又问了问张大姑娘,“如今女学如何了?”

  张大姑娘摇了摇头,一直高昂的情绪低落下来:“学里都被人冲进去了,先生们分别住在我们几个学生家里,也不知道后面怎么办。”

  她倒是很喜欢上学。虽然出门上学,不代表能出门乱跑,但能和同龄人们交流,学习一些新鲜的知识,比待在家里面有意思多了。

  竺年去看张大人。

  张大人说道:“趁着官学在建,把女学也一同修复了。此后加强守卫,一定不能再发生意外。但是这祭酒?”

  原先女学的祭酒是皇后娘娘,位置已经拔高到了这里,继任者的地位总不能低太多。

  加上皇后娘娘“卸任”得有些不吉利,地位高的贵人们多半不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

  竺年去看姜崇:“小婶愿意来吗?”

  姜崇立刻反对:“怎么?想让我们夫妻分居两地?”

  竺年“噫”了一声:“反正祭酒也不用教书,挂个名而已。我去找奶奶来。”

  张大姑娘下意识以为竺年说的是自己的亲奶奶,等听到姜崇说“母后”,才意识到说的是太后娘娘。

  姜崇向来争不过竺年,吵了几句之后,只能说道:“那你钱呢?”

  竺年就看着他,理所当然:“你给我啊。我把女学的校舍修个新的,总不能比官学那边差。”甚至当着户部尚书的面开始算账,“父皇可大方了,官学的预算还挺足的。州府这边给了现成房子,稍微修一下花不了多少钱。剩下的钱正好用来修新房子。”他转头问张大姑娘,“我让人在小码头外面再种一大片桃园,把女学修那儿可好?”

  小码头的位置就在府城外,和梨园之于京城差不多。

  张大姑娘下意识点了个头:“好。”

  竺年又说:“又不是让你自己出钱。卫家抄出来的贼赃不是有很多已经没了苦主嘛,拿一点花在沃州不是应该的?反正本来就是从沃州刮走的。再不行,我就找奶奶要钱。”

  “怕了你了。”姜崇只能无奈答应,又让他别没事去烦太后。

  他没说的是,这次他来沃州,太后差点带着一群小孩儿一起跟了来。

  倒不是太后真担心竺年这个假孙子,而是老太太觉得自己身体很行,新画舫舒服又稳当,最近又无风无浪的,想出来逛逛。

  老太太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想法很简单,觉得自己只要不大张旗鼓,就和普通富人那样,出来遛一圈,也不走远:“有个十天半个月的就回来了。”

  她现在住在梨园,周围百姓和乐,邻里和睦,能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以为外面许多地方也都这样。

  可她不想想,梨园明里暗里有多少守卫。

  一号码头事关重大,守卫力量是直接从禁军和御林军中抽调出来后,又经过一番严格培训才上岗的,毫无疑问的精锐。

  竺年在一号码头外建造了梨园精舍、梨园小筑,包括梨园的戏园子,由于东家是一个人,额外自己招募培训了一套安保的班子。

  如今,梨园外面的所谓街面的地方,也是梨园的地方,自然是由这套安保班子来守卫的。

  这些人大多出身于以前的大月时期的军队或者衙役一类,改朝换代之后不可能再当值,就做了这类工作。个人和团队素养,和码头守卫相差无几,更多的是武器上的差别。

  另外还有一批人,是京兆尹派来的。梨园属于京城地界,自然应该由京城负责守卫。虽然平日里他们是不怎么管,但梨园这里无论是码头,还是居住在这里的贵人们,都举足轻重。衙门就在梨园特意设置了一个类似办事处一样的地方,除了负责处理梨园这边包括税务之类的各种日常琐事之外,还有数量不少的衙役,会负责到处巡逻。

  以上只是明面上的三拨人,暗地里,居住在这里的小商贩也好,各种工匠也罢,甚至那些瞧着千娇百媚的戏子,只知道在街上瞎跑的小孩儿,一个个都防范意识极强,抓出来不少在别处犯了事情的逃犯。

  别说是京城以外的地方,就是京城内,又有几个地方能这样的?

  姜崇想到这个就一肚子抱怨,但当着外人的面不好说,对竺年说说还怼不过,只能自己放在肚子里焖烧。

  “多给我点钱。”竺年坐在轮椅上,气焰八丈高,“我想把房子造好看一点,直接建个学府也不错。”

  竺年说着,就不去理会姜崇了。

  身边的长随已经默契地递上纸笔,看他用炭笔在纸上快速画出规划。

  “学校、学堂、女学,将来再把官学也搬来,另外请些大佬……嘶——”竺年刚画了个草稿,突然就收住了笔,“我好像得给父皇写个折子。”

  姜崇下意识说道:“又打什么坏主意呢?”

  “什么坏主意,我这不是帮父皇分忧呢。”竺年把纸笔交还给长随,不写了,“小叔叔回去的时候,替我直接交给父皇,不能给别人看。”

  姜崇听他叫小叔叔就头疼:“行行行。”马上又赶他去休息,转头和张大人说起打算参观一下沃州各地粮仓的事情。

  本来粮仓是不能轻易查的。

  上级要是想查粮仓、查库房、查账,基本就是和查贪污腐败挂钩,肯定是要弄下来几个。

  很多地方的官员,也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粮仓里的用陈粮顶替新粮,往粮食里掺砂石之类来以次充好。

  有些做得格外过分的地方,若是知道了核查的信息,粮仓就会提前一步发生火灾。

  虽然同样得吃挂落,但贪墨掉的粮食就查不清了。

  张知府为官多年,知道姜崇去参观沃州粮仓,应该只是单纯找点事情做,再者,沃州也不怕别人来查,就一口答应下来,还问姜崇是想微服啊,还是想直接去,要不要提前通知,想看些什么东西。

  姜崇也都大大方方说了。

  说完,一群人又一起吃了一顿点心。张知府就带着家眷回了城。

  姜崇没什么事情干,就干脆先去自家厨房看看食物是怎么保存的,结果发现除了今天刚做的酱菜之类,剩下的食物很少。

  厨房和存粮的房间每天都会进行大扫除,老鼠来了都要摔倒。

  厨子又领着姜崇到院子一个角落,给他看一个洞:“这是黄鼠狼,那儿还有蛇,树上还有一窝夜枭,都是抓老鼠的好手。”

  姜崇瞪大了眼睛一个都没看见,又去桃花坞的大食堂。

  这里存放的食物就要多很多。毕竟米面粮油一类,不可能每天让人送来。他们就在码头,直接从过往装粮食的大船上买,便宜又方便。

  这边的仓库存放的东西就讲究多了。

  米怎么放,未脱壳的稻谷怎么放,油又是另外的存放方法,磨好的面得格外注意。

  “面基本都是现磨,或者提前一天磨好。这东西处理不好,容易爆炸。”

  姜崇不明白:“面还能炸?”

  这时候长随就站了出来,取了一个蜡烛,一小袋面粉,到外面空旷的地方,把蜡烛点了:“王爷看好了。”

  手腕微微一抖,姜崇压根就没看到面粉撒出去,就见蜡烛小小的火苗猛地“轰”一声炸成一团。

  长随又把面粉扬进一个小盒子里,点了一根小木棍扔进去。

  这一下,盒子直接炸飞。

  “这种粉一类的东西,很危险的。”

  接下来,长随又展示了食物各方面的危险。

  姜崇大开眼界,让长随把这些东西都抄一份下来,他得回去看看家里是不是也是这样做的。

  长随倒是不觉得姜崇这个要求有什么。

  这种细致严格的要求,他原先以为是自家王爷对食物比较上心所致。至于工地食堂,若是没有竺年,他们能给匠人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有那么多的食物种类,更别说新鲜不新鲜,怎么存放了。

  至于为什么能够这么讲究,还是因为竺年并不贪,一点都不。

  后来哪怕竺年去了银城,接管的二皇子也不会贪这点。二皇子在监督工地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在监管别的东西方面,已经完全能够胜任。

  对二皇子来说,这天下都是他家的,他贪自家的东西做什么?

  哪怕怎么算都轮不到他做天子,但是这件事情做好了,对他的前途总有好处。他将来就封,这套东西也用得上,当然是要认真去做。

  姜崇这个户部尚书,当得非常脱离群众,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这些,觉得哪儿哪儿都是学问,到了天黑才意犹未尽地回来小院,看到竺年屋里头点着灯,问在廊下摆了张桌子看话本的长随:“嬉年还没休息?”

  长随说道:“没。不过快休息了,刚洗漱完。先生正在给换药。”

  原本小夫夫俩就如胶似漆,这回竺年出事之后,尉迟兰就愈发把人盯得紧,恨不得什么事情都不假他人之手。

  姜崇点了点头,被人叫住了去吃点心。

  他们今天下午送张知府一家的时候一起吃过了一顿,晚上就简单一点。

  厨房给收拾了简单的四菜八碟,只是模样精致,量没多少。

  姜崇吃完,刚好不觉得撑,晚上忙了一会儿公务,就去歇下了。

  第二天,张知府就派了人来接他,准备满沃州去查各种大小仓库。

  竺年见姜崇的一大堆人走了,觉得院子里都宽敞了不少,白天就往凉棚里一瘫,长随还要提醒他给陛下写折子。

  竺年摆摆手:“不急,小叔叔这一圈下来,起码十天半个月的。”

  长随说道:“那到时候咱们不是要回银城?”

  算算时间,不管卫皇后的身份怎么争辩,低调操办板上钉钉,这会儿应该已经抬到皇陵了。

  皇陵的事情忙完,二皇子应该要回来码头这儿,他们还是得去银城。

  “我肚子挨了一刀,还没好全呢,马上就让我舟车劳顿的,要我老命吗?”

  长随槽多无口。

  谁肚子挨了一刀,还能整天骂人的嗓门比谁都高的?

  御医不也说了,没什么大碍嘛。

  再说“您老”不过二十,怎么就老命了?

  两人正说着,尉迟兰从墙角点好了驱蚊香过来:“在这儿待到秋收完了再走吧。”

  他这些天在跟着御医研读医书。

  他这种学了也不会抢饭碗的人,御医对他倒是没什么好藏私的。

  他脑子聪明,又没有什么别的事情打扰,学习进度一日千里,最近在学自己配各种驱蚊香,顺便搜集各种香草和奇怪的植物。

  尉迟兰走过来还没坐下,就有人来找:“有人带了一些花儿过来,您要不要去瞧瞧?”

  尉迟兰干脆就推着竺年过去。

  竺年让人在轮椅上装了个华盖,多少遮点阳,顺着尉迟兰刚才说的话:“秋收也没多久了吧?”

  “嗯。”尉迟兰说着,就轻笑出声,“大家都担心,你走了之后,天气要变化,秋收会不顺利。”

  竺年就翻了个白眼:“这话说的,天好天坏跟我有什么关系?”

  跟在后头的长随看着刚才还晴空万里,这会儿就飘过来一层云,河风一吹,瞬间就凉快下来的天气,再看看坐在轮椅上的竺年,满心疑惑。

  桃花坞外面原先有几个大棚子,最近被改成了通透的大屋子,已经变成了一个集。

  这里遮风挡雨,还不收钱,先来后到十分公平,只要自己把摊位打扫干净就行。

  有些货郎会中午过来躲个太阳,等稍微凉爽一点,再去附近的村子叫卖。

  现在这个时间,货郎们有些已经走了,倒是村里的人会担着货物来卖。

  村民们看到竺年,明显松了一口气。

  他们也不敢上前,竺年买不买东西的都无所谓,只要他能待着就好。

  沃州前几年没什么收成,今年还算风调雨顺,眼看着就要秋收了,前面长势都不错,知府还争取来了轻徭薄赋,只要最后天气能别出什么问题,大家多少能有些余粮。

  于是,接下来几天,不管有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尉迟兰都会推着竺年去集市上转一圈。

  每天都能见到,村民和商贩们都对两人熟悉起来。

  虽然对竺年一直坐着轮椅表示担忧,被竺年问个价都能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但大家总算是情绪稳定。

  又过了半个来月,秋收开始。

  这时候天气还是很热,竺年的伤已经彻底好了。

  血痂掉落,新长出来的皮肤都已经变得和周围差不多。

  二皇子也回来了,带了许多给竺年的东西。

  二皇子看着依旧坐在轮椅上的竺年,再看看他红润的脸色,有些吃不准他到底伤得怎么样。

  竺年就是懒得自己走路,有人推着走挺好的,瞧着二皇子:“老二,来接班了啊?”

  明明是平辈,有一种把人叫矮了一辈的感觉。

  二皇子听着这个称呼也不敢反驳:“年哥。”

  他这段时间多数是在山里面,张罗皇陵里暂时停灵的小殿的事情,倒是避开了朝中的一番斗争。

  虽然很忙,压力很大,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总体进展顺利,而且山里面气候凉爽,植被茂密,人倒是还白了一些。

  寒暄完了之后,二皇子让人把船上的东西搬上来:“父皇让捎了些东西过来。”

  竺年眨了眨眼,顺着他的手指看他身后的两艘大船:“都是给我的?”

  “那倒不是。”二皇子赶紧说道,“还有兴办官学和您说的学府的。还有是您家里让捎来的一些日用,还有祖母和其他人给您的东西。”

  说着,他就拿了一份装订起来的册子,递给竺年:“这是清单。”

  “嗨呀,我都快走了,还送那么多东西来干嘛?”话是这么说,但拆快递总是很开心的。

  二皇子不知道竺年什么时候走,把东西交给竺年只是顺手的事儿,接下来他要把二号码头的工作从竺年手上交接过来。

  竺年就把他带回了自己的小院,让长随把各个环节目前的进度整理了一份,交给了二皇子:“沃州府城里官学在建,等到秋收完,应该就能开学了。官学的先生我列了张单子,已经交给了父皇,吏部那边应该会考试,你稍微盯着点行。这件事情主要是张大人负责。

  小码头那儿,和各界人士开了几次会,讨论下来暂定了一个方案。图纸、规划都在里面,父皇那边却确认了。注意协调一下施工时间就行。

  哦,对了。我给你找了两个算术厉害的。一个是原来女学的女先生,你可能也见过,是原来宫中的女官温桃。”

  二皇子和女官真的不熟悉,听了个名字也对不上人:“另一个呢?”

  而且说是女官,其实也就是有点地位的宫女,和真正的官员差距极大。

  “另一个就是温桃的学生,张大人家的大姑娘。”

  作者有话要说:  沃州百姓每日打卡

  今天见到了龙王(1/1)

  龙王买了菜(1/1)

  龙王跟我说话了(1/1)

  达成成就【龙王喜欢的村民】

  刷龙王不定期掉落雨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