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居北海君南海[重生]>第118章 童男童女祭海妖

  水镜怔了怔, 忽然想起上一次离开虞国之前,在山林里听见的那两个樵夫的交谈,他们说海上频频有渔民失踪, 还出现过蛟蜃吐气, 怀疑是海妖作祟, 故海岸渔民曾多次祭祀, 但都未起作用。

  回忆起这一茬,水镜问道:“我先前听说, 数次祭祀都毫无效用,为何还要再尝试?”

  女子闻言,又是泫然欲泣,眉宇间尽是悲色,道:“先前献祭的都是猪羊, 这次却是……童男童女。”

  水镜一愣,他记得当时那两个樵夫中个子较高的那个也曾提过“献祭童男童女”, 还被矮个的那个教训了一番,水镜以为他们只是在拿此事打趣,却没想到如今还真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看这女子提及此事时如此情难自抑,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水镜忍不住看向她怀中的孩子, 喃喃道:“这孩子……”

  女子将那小男孩又搂紧了些,低头用下巴抵着他的额头,吸了吸鼻子道:“没错,我儿就是他们……想献祭的童男。”

  她似乎很是后怕, 呆呆怔了片刻, 忽又像是松了口气般,垂眸道:“还好太子殿下来得及时, 否则……”

  水镜听见这一句方才明白,解无移果然来了此处,只不过他并非来参与这场祭祀,而是阻止祭祀进行。

  见这女子的情绪似乎比先前平静了些,水镜便请她详细说了说事情的经过。

  数月之前,南海之上曾出现过一次蜃景。

  蜃景之中,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乃是两方人马激战正酣的场面。

  沿海百姓纷纷闻风而来,数千人亲眼目睹了那一场鏖战。

  当夜,海上风云骤变,电闪雷鸣,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雨席卷整个南海,飓风裹挟海水扶摇直上,如蛟龙腾天,沿岸各处海水骤涨,眼看着就要漫入沿海居民的聚居之处。

  好在,这场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还未等百姓们收拾好细软弃屋逃命,风雨就已经逐渐平息,暴涨的海水也停下了涨势,渐渐退了回去。

  昼夜之间两事连发,一时间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百姓们不知蜃景成因,更不知那只是大銮攻琼时的战场,皆言那是蛟蜃吐气,是海妖未卜先知的预言,兆示着虞国将有灭国之灾,而夜里的那场暴雨,则是因海妖现世引得风云变幻。

  无论官府如何制止打压都无法将流言平息,闹得几乎举国皆知。

  那日之后,出海打渔的船只时不时就会无故失踪,一而再再而三有渔民去而不返。

  流言随之愈演愈烈,称海妖这是要断了虞国靠海吃海的根基。

  海边渔民筹办了数次祭祀,以猪羊等活物投海献祭海妖,望平息海妖之怒,但每每将那些猪羊投入海中之后,过不久总会被海水冲回岸上,便有人说,海妖看不上这些牲畜,须得以活人献祭才行。

  所谓活人,指的便是童男童女,但没有哪家爹娘会舍得献出自己的孩子,此事也就渐渐不了了之。

  但是,“海妖”一直作祟,失踪也并未停止,这些世代以打渔为生的渔民别无他法,要么硬着头皮继续出海,要么生生断了糊口生计,两难之中,他们越来越焦躁,也越来越愤怒。

  这女子的丈夫便是其中一个,迫于生计,他和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结伴,借了沿海渔户中最大最结实的一艘渔船出了海,并承诺只要有收成,回来便将大半所得交给那渔户作为报酬。

  可惜,即便是这最大最结实的渔船,也未能阻止失踪的噩运,两人出海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那渔船也一并消失得无影无踪。

  丈夫罹难,这女子本就痛不欲生,谁料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借船的渔户几次三番前去她和那兄弟家中讨要赔偿,讨要不成便又是砸锅又是摔碗,闹得鸡犬不宁。附近的渔民纷纷前去劝说拉架,终于叫那渔户消停了几日。

  谁知不久之后,那渔户再次前来,说既然没钱赔偿就拿孩子抵债。

  这一次,周围的渔民一反常态地沉默了下来,竟无一人出言相劝。

  后来,这女子终于明白了原因。

  她丈夫那位兄弟家中有个三岁的女儿,而她家正好是个儿子。那渔户让他们两家用孩子抵债,是想用这对童男童女献祭海妖。

  这正如所有渔民所愿,所以哪怕他们觉得怜悯,却也无一人反对。

  两位妻子自然不会同意此等荒谬的要求,竭尽全力阻止,奈何她们孤儿寡母身单力薄,根本无法与众力相抗。

  今日傍晚,那片海滩上就是在行祭祀海妖之礼,无论这两位母亲在旁如何哭喊哀求,他们都当没有听见,几个彪形大汉拦着她们不让靠近,还威胁她们若再捣乱就把她们捆起来一起扔下海。

  两位母亲眼睁睁看着祭祀礼成,看着他们将两个年幼的孩子用麻绳捆住,拖进了海里。

  她们哀嚎,哭喊。

  众人不为所动,冷眼旁观。

  眼看着两个孩子被海水淹没,那位兄弟的妻子血红着双眼,发了疯似的挣脱束缚,一头撞在了祭台之上,血流如注。

  而眼前这女子则因悲怒交加晕倒在地,失了知觉。

  等她醒来之后,惊讶地发现儿子竟然就在她身旁,虽然浑身湿透,却毫发无损,显然已是得救。

  她这才知道,就在她刚刚倒下时,太子殿下闻讯赶到,情急之下不顾一众随从阻拦,直接跳进海中救回了两个孩子。

  上岸之后,他先是确认了两个孩子除了呛了几口水之外并无大碍,又立即着太医救治那兄弟的妻子,得知她已气绝身亡后,太子盛怒之下掀了祭台,令人将带头起事者一并押回待审。

  此次参与祭祀之人不在少数,除了带头的几人之外,其余人大多噤若寒蝉不敢造次,但却还有几个不怕死的,梗着脖子说他们被逼到这个份上都是因为朝廷不闻不问,他们迫不得已只能自己想办法求海妖留条活路。

  众人都没有想到,太子殿下并没有因此动怒,反而说那人言之有理,还说明日便要亲自出海,去会一会那只海妖。

  ……

  说完这些,女子抬手指向远处,道:“太子殿下将船都准备妥了,明日一早便会出海。”

  水镜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

  因着海妖一事,临海的渔民如今几乎都不再出海,海边停靠的渔船数以千计,但大多都像是被遗弃般黑灯瞎火地靠在岸边。

  如此一来,其中那几艘亮着昏暗火光,还有人在来来回回往上搬东西的船就显得尤为显眼。

  水镜看清了那几艘船,不可思议道:“他就用这些船?”

  那些船既非艨艟亦非斗舰,而是几艘十分不起眼的寻常渔船,有大有小,有新有旧,看上去像是随便在渔民那里借来的,简陋至极。

  女子点头道:“太子殿下说,渔民失踪时用的是什么船,他便用什么船。太大太好的船看上去不好惹,他怕海妖没胆子露面。”

  水镜眼前顿时浮现出解无移面色冷峻,略带几分倨傲地说出“我怕它没胆子露面”的模样,忍不住无奈摇头,笑道:“他还真是……”

  女子道:“无私无畏。”

  “……”水镜将险些脱口而出的“狗胆包天”咽了回去,好吧,无私无畏就无私无畏吧。

  他干笑了两声点了点头,又想起一事,问道:“那个小女孩呢?”

  这女子怀中的“童男”好歹还有她这个娘,可那“童女”却是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她能去哪呢?

  女子道:“太子殿下将她带回了宫里,应该自会有人照料。”

  水镜点了点头,看向她怀中正在微微发抖的孩子,道:“此处风大,若夫人无甚要事,还是早些带他回家吧。”

  女子点了点头,看着海面叹了口气,撑地站起了身来,她抬手欲将裹着孩子的外袍解开,水镜阻止道:“不必了,你带走吧。”

  女子怔了怔,以为他是嫌这外袍脏了皱了,有些不好意思,低头道:“抱歉,给公子添麻烦了。”

  水镜摆手道:“不必在意。”

  说完,他想了想,伸手在衣襟里胡乱抓出一把零零碎碎的物件,放在了那孩子裹着的外袍上。

  女子低头看向那些东西,玉丸,扳指,钗钗环环,还有些她连认都认不出,但显然价值不菲的物件。

  女子一惊,忙伸手抓起那些东西要还给水镜,连声道:“不,不必,公子不必如此……”

  水镜不善应对此种推脱,想到那些玩物原本应有的下场,他后退了一步道:“拿着吧,本来也是要扔的。”

  这并不全是胡说,他从各国带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小东西,到最后不是嫌累赘扔了就是像那方被释酒捡了的砚台一般不知丢在了何处,左右留着也无用,扔给谁都是扔。

  女子一时语塞,水镜也不欲等她再开口,便道:“告辞。”

  说完,干脆利落地转身大步离开。

  ……

  次日清晨,朝阳刚在海面上露了半个脑袋,海滩之上就已聚集了数以千计的虞国百姓,一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这里头绝大部分都是沿海渔民,他们深受“海妖”所扰,终于盼得朝廷出面,自是满心期待寄予厚望。

  剩下的一部分便都是闻风赶来看热闹的都城百姓了,若不是昨日事发突然,消息还传不了太远,怕是都会有人千里迢迢从其他城地赶来围观。

  不消片刻,太子仪仗自远处而来,百姓纷纷跪让两旁,空出了一条通往渔船的路来。

  解无移今日仍是一身杏黄衣衫,但不同于往日的宽袍广袖,而是一套紧袖收腰的劲装,衣摆之下一双长靴,腰间悬着他那柄青铜宝剑,加上他原本就俊朗不凡的样貌,更显英姿飒爽,气宇轩昂,惹得一众渔家小女双颊绯红,窃窃私语。

  解无移一路目不斜视行至岸边,率十几二十名兵士分登四船。

  站上船头之后,他回身望向海滩,水镜本以为他要振臂一呼,大喊几句振奋人心的“为民除害”、“替天行道”云云,谁知他仅仅只是沉默地环视了一圈海滩上的百姓,便转过身去,扬手一挥,示意起航。

  百姓们似乎也没料到会是这般动静,呆呆望着即将离岸的船只,忽然,人群中有一女声大喊道:“愿太子殿下铲除妖孽,平安凯旋!”

  百姓们这才回过神来,立即跟着高呼道:“铲除妖孽,平安凯旋!”

  “铲除妖孽,平安凯旋!”

  “铲除妖孽,平安凯旋!”

  解无移回过身来,看向那最先起声的方向,于人群中寻到了昨日那位男童的母亲。

  她目光灼灼,似有泪光闪动,嘴唇微微开合,如有千言万语欲说还休。

  解无移与她对上视线,并未出言,只向她郑重地点了一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