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居北海君南海[重生]>第48章 大銮举兵诸国乱(一)

  季青临虽是读书万卷, 却对史册并无太大兴趣,他总觉得那只是掌权者为自己谱写的一曲华章,“只记胜姿不记败态”便是他对史册的印象, 如今要去推断这段记忆所处的年份, 倒是真有些叫他为难。

  还未等他多想, 这姑娘已是伸手在舆图上一边戳点一边急切道:“琼、桑、白赫相继被灭, 虞国也已被攻破,兰兆国主俯首称臣, 现在余下的只有芪国和我们钟灵,大銮现在集兵东部能是去哪?除了我们钟灵还有别的可能吗?”

  对面的少年眉头紧缩,垂眸凝思,片刻后却是抬起头道:“可钟灵已将我们送来为质,大銮也承诺不会动兵, 如今攻打钟灵,岂不是师出无名么?”

  “师出无名?”姑娘显然对此说法极为不屑, 冷笑一声摇头道,“哥哥,你还要自欺欺人吗?大銮历次征讨何曾有过正当理由?他们攻打白赫时用的是什么借口你忘了吗?就为了两只鸟!连这样的借口他们都敢肆无忌惮地大书檄文布告天下,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吗?”

  少年无言以对, 愣了好一会儿才伸手从姑娘手中将那舆图重新抽回去, 一边低头看着一边像是自言自语般喃喃道:“大銮此番如此强势,难道真想就这样一举荡平七国吗……”

  在二人接下来的交谈中,季青临逐渐听出了一些眉目。

  这分布在大銮周围的七国也算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西北兰兆草原广袤, 盛产良马, 因此铁骑强劲,但国民因以游牧为主, 受天时影响巨大,四处游移,鲜少聚居。

  东北白赫山林众多,盛产神鹰猎犬,国民性情刚烈,各处大战小战时时有之,算是内忧不断。

  东部自北向南排列的三国之中,最北方的钟灵擅长冶炼锻造之术,当世现存的几大名剑皆是出自钟灵,传说皇室手中掌握着一本锻造极兵的秘术,代代相传。而为保此术传承不出偏差,钟灵皇室一向没有开枝散叶的传统,每代国主终身仅有一妻一子。

  东部正中的琼国盛产能工巧匠和精美器物,诸国达官贵族家中珍藏的宝贝几乎都是产出于此,国民也大多偏爱附庸风雅,但正因如此,琼国历代国主皆是重技艺轻军务,只喜名器,不钻兵法。

  东南那国国名为桑,乃是因国中桑织刺绣之术盛行,产于桑国的布匹锦缎售往各国,精致华美无人可出其右。但从国力和疆域来说,它乃是诸国中最弱的一国。

  虞国位于南海之滨,渔业自不必多说,更是海盐盛产之地。彼时井盐与湖盐晒制之法都尚未成熟,诸国所用之盐几乎全部产于虞国。但现如今的虞国国主性情庸和温吞,笃信“我无为而民自化”,万事以和为贵,不喜争夺。

  芪国地处西南,盛产药石,而又因药与毒惯来相通,国民不仅擅长药术,对制毒用毒也颇为精通。西南遍布瘴沼,算是占得地利,有天然屏障相佑。此国信奉巫术,国中以大巫雅为尊,大小事务皆由大巫雅决定,国人常因其玄虚之言而断送性命,却皆是丝毫不敢忤逆。

  而地处中部的大銮,最初也不过占弹丸之地建国,但却在几十年前有过一次大张旗鼓的疯狂征讨,接连吞并数个小国,疆域才得以扩张至此。

  在那一次征讨之后,大銮国力消耗巨大,不得不暂时停下休养生息。

  与周围七国相安无事的并存了数十年后,大銮根基愈发稳固,加之多年来轻徭薄赋不断积累,大约七八年前国力已是恢复强盛,便再次动了征伐之心,开始大肆操兵,欲扩张疆土。

  六年前,大銮首次出征,兵锋直指东部正中的琼国。

  琼国虽是富裕,但奈何国主近乎玩物丧志,多年来从未着力加强兵防,大銮几乎未费吹灰之力便将琼国收入囊中。

  其余六国皆是未曾预料大銮此次征战竟是如此顺利,前一刻才听探报称大銮出兵,下一刻便已接到琼国覆灭的消息。

  琼国一灭,最为震惊的便是与其接壤的桑国与钟灵两国,但与桑国相比,钟灵擅长锻造矛戈刀剑,在兵力上还算略胜一筹,所以虽是震惊,倒也不至慌乱,一面部署一面静观其变。

  不出所料,大銮所选择的第二个目标便是东南桑国。

  当大銮劲旅向桑国进发之时,桑国国主急忙向其余五国求援。

  兰兆和芪国分居西南西北,推脱距离太远实在鞭长莫及。钟灵声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按兵不动作壁上观。虞国国主偏信中庸之道,不喜刀戈,只修书一封送往大銮企图从中调和,却也未见成效。

  到最后,唯一率兵前来搭救桑国的只有地处东北的白赫。

  然而,两国联手依然未能阻挡大銮所向披靡,大銮大军势如破竹,一举攻破桑国国都,令其成为了第二个琼国。

  桑国战败之后,白赫深知大銮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他们,毕竟在桑国求援之时诸国皆是未予理会,唯有他们出兵相助。

  白赫国中立时分为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相争许久后终是主和一派占得上风。他们知道大銮皇帝对白赫盛产的雄鹰青眼有加,便精挑细选了一对象征战无不胜的万鹰之神海东青,派使者前往大銮进献求和。

  大銮皇帝将神鹰收下,令人以美酒佳肴将使者款待数日,随后派大批车马装载丰厚回礼送其返回白赫。

  大銮如此以礼相待,白赫满以为求和一事必是已尘埃落定,却未曾想使者刚刚回国不到一月,大銮便撰檄文一篇布告天下,称白赫进献的神鹰凶残好斗,重伤大銮皇储,指责白赫蓄意驯养猛禽送入大銮,居心叵测,其心可诛。

  白赫何尝不知这是大銮借端生事,却根本有口难辩,是他们自己将神鹰送往大銮意图求和,现如今大銮借此大做文章,兴兵讨伐,他们除了应战别无选择。

  然而,在大銮与桑国一战中,白赫出兵相援本就已是有所耗损,如今面对大銮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猛攻,白赫也显得左支右绌,力不从心。

  这场战争持续了数月,白赫硬是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形,在山峦林海中与大銮苦苦周旋,但最终依然没能打开局面,主力溃败之后,国主开城献降,残兵躲藏于密林深处,弹尽粮绝只是迟早之事。

  琼,桑,白赫,首尾不过一年,大銮便连破三国。

  到了这样的局面,余下四国才真正认识到了大銮的实力,白赫覆灭,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大銮下一次将要对付的又会是谁?

  还未等大銮从白赫班师,夹在琼国与白赫之间的钟灵已是坐立难安。

  相继两个邻国被灭,钟灵所处的境地可谓是岌岌可危。

  原本的隔岸观火,此时显得是那样的可笑。

  岸还在吗?不在了。

  火呢?就快烧到自家门前。

  如今的他们若还继续无所作为,那便无异于束手待毙。

  该寻求同盟了。

  钟灵国主终于是动了这样的念头,但是,与谁同盟才更为妥当?

  兰兆,虞国,还是芪国?

  就在钟灵国主愁苦之际,大銮向钟灵提出了一个免战之法——质子。

  大銮承诺,只要钟灵将皇嗣送往大銮为质,大銮便绝不向钟灵动兵。

  大銮为何会提出这样的要求,钟灵国主心知肚明,这不得不说是钟灵这个国家的特殊之处。

  对别国而言,一个皇嗣的分量可轻可重,择一子为质不至于动摇皇室根基。

  但钟灵则不同,他们为保极兵秘术稳定传承,每代国主只有一妻一子,扼住钟灵皇嗣,就等于掌握了钟灵的命脉。

  拒绝,便即刻开战,钟灵对于战胜大銮并无把握。同意送子为质,至少还可以换得眼下安稳,争取时间再行筹谋。

  钟灵国主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五年前,他将自己年仅十二岁的一双儿女送入了大銮国都。

  这间屋子便是大銮国都的驿馆卧房,眼前这对兄妹便是钟灵皇子和公主,他们乃是一对龙凤双生儿,从国姓钟,名为藏砚、藏蝉。

  在钟灵将二人送来之后,大銮果然没有对钟灵动兵,但却也没有顺势去攻西北兰兆,而是兵锋一转,直下西南朝芪国而去。

  这一次,大銮可谓是大张旗鼓,还未动兵之前就已是大肆宣扬,闹得天下皆知。

  诸国纷纷对此有些不解。

  其一,论远近,大銮攻下东北白赫后最顺手的应该是西北兰兆,而他们却放弃了这样一个大好机会。

  其二,论地形,位于南海之滨的虞国几乎是一马平川,绝对要比西南瘴沼密布的芪国好攻不少,大銮既然转向南方,没理由先选择芪国而非虞国。

  其三,论兵法,最有利的形势便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而大銮却像是生怕别人不知他们要对付芪国似的闹得人尽皆知,这是因为大銮兵锋强劲所以有恃无恐,还是另有所图?

  作者有话要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老子《道德经》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武《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