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薄情书生郎>第98章 印刷术

  平昌侯是世代袭爵,现在的平昌侯早就成了一个中年纨绔,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整日拿着自己的侯爵炫耀。柳应渠在街上就碰到过几回,不是搂着一个哥儿的腰,就是搂着姑娘的腰,还不带重样的。

  这奏折倒是写得有模有样的,写顾焕崇在宝河郡无故把彭家下狱斩首,还要欺压百姓……

  柳应渠叹气写上自己的见解。

  柳应渠批改奏折后就打算把这份奏折放在最上面,让昭烈帝第一眼就能看见平昌侯的奏折。

  他把奏折一摞抱着,王和明看了一眼:“应渠,可以了,你先去休息吧。”

  柳应渠特别乖的点头。

  最近京城说书的风向变了,这主角不仅变成了柳应渠,还有云夫子,由说书人杜撰的显得很有意思,沈清梧就喜欢抱着小沉昭在这里边吃糕点边听书,然后买买买。

  “话说,云夫子大喝一声……”

  底下有些听众听得津津有味,有人点了一壶酒说道:“听说柳大人有两个夫子,这云夫子有腿疾,柳大人推荐他当官后,在边境一举封侯。柳大人另一位夫子不知有何本事。”

  有人插嘴:“估计也不简单,能教出柳大人这样的人,也是一个高人。”

  底下的人私下讨论起来这位刘夫子有什么特殊的,然后一下又拐到了最近新出来的政策。谈论最多的就是税收改革,这毕竟是关乎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百姓们对减少税种也赞同也很高兴,希望朝廷能快点推进。

  “阿爹,我想上茅房。”小沉昭扯了扯沈清梧的袖子。

  “好,罗罗你去结账在外面等我们。”沈清梧牵着小沉昭去上茅房。

  沈清梧听见一些熟悉的呻吟声,他的脚步一顿捂住了小沉昭的耳朵:“珠珠,我们渠另外的店里上茅房。”

  小沉昭有些委屈但他还是点点头。

  蒋罗罗在外面没等一会儿,自家少爷就出来了,等把小沉昭放在另外的地方上茅房时,沈清梧还有些烦。

  “少爷怎么了?”

  “在茅房撞上了一对野鸳鸯。”有珠珠在,沈清梧对这对野鸳鸯就挺烦了。

  他们找了一家就近的衣服店里,从说书里面出来两个人,沈清梧听见有人叫了一声:“侯爷也来听说书啊。”

  那男人停留了些许同人聊天,一个长相娇美的哥儿就从里面走出来上了一辆马车。京城中的马车也有讲究,一般会在马车上有标记,沈清梧马车上的标记就是一个沈字,沈清梧看向那辆马车是一个容字。

  “少爷,那是平昌侯和户部侍郎新娶的小妾。”蒋罗罗辨认出后说。

  “罗罗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哎,八卦嘛。户部侍郎长得膀大腰粗的,还娶了不少美貌的小妾,平昌侯也是一个风流浪子,就是脸长得还不错。”

  沈清梧看了一眼平昌侯只觉得辣眼睛,一看就是纵欲过度。

  他把这事丢去就不想了,继续带着小沉昭玩,这一玩就玩到酒楼里去了,蒋罗罗带着小沉昭,沈清梧去见管事们去了。

  “少爷,在京城的酒楼利润不错,但我们已经开了三家酒楼了,我觉得第四家酒楼可以到其他地方去开。”

  “可以。”沈清梧也觉得是这个道理,谁也不会嫌银子少,去其他地方开酒楼也是壮大他们沈家。

  管事笑着说:“我们酒楼在百姓口碑里好,只是往后不做亏心事就能一直继续下去。”

  沈清梧查看账本,一看都是银子,他笑着点头:“你们都下去吧。”

  “是,少爷。”

  他又可以给柳郎涨一点钱了。

  

  柳应渠下值后没回去还在工部里耗着,他之前是在工部的人,工部的官员对着他也没什么防备和抵触的。

  “印刷术怎么样?”

  “技术有所改进,但要达到完全和写出来的那种字迹一样还是不行。”一个官员说道。

  “这样的程度已经够了,只要能把上面的字迹看清楚,追求更高的层次还是要贵一些。”

  “那也是,这事又是工部的一件大功劳,多亏了柳大人。”

  柳应渠推辞又聊了几句就回家去了。

  他走到一半就开始下雨了,柳应渠正好去一家客栈躲雨,有人还吃着酒,看见一个穿着绯红官袍的官员声音就小下去了。

  “那人有些眼熟。”

  “那不是柳大人吗?”

  有的小哥儿红了脸颊。

  柳应渠站在门外看着外面的风景,突然他就走出去了,有人撑着伞接他,沈清梧拿着伞:“去皇宫外面瞧了,没瞧见柳郎问了侍卫,说你早就出来了。”

  柳应渠接过沈清梧手中的伞有点开心:“我就知道清梧会来接我。”

  老婆一定会来接他下班的。

  “当然会来接柳郎了。”沈清梧点头肯定的说。

  沈家的马车在旁边停着,两个人爬上马车后,李叔就驾车走了。沈清梧用手拍了拍柳应渠肩膀上的雨水。

  “柳郎撑了伞怎么还这么多水。”沈清梧低着头长长的睫毛一颤一颤的,像是小刷子一样在柳应渠心尖扫来扫去,痒痒的。

  因为把伞偏着打柳应渠心想。

  柳应渠笑了笑:“估计太不小心了。”

  “柳郎粗心大意的。”沈清梧说道,然后挨着他坐。

  太近了,也太挤了,柳应渠呼吸加快。

  一路回到家里,柳应渠刚到了屋子里就被小珠珠抱住了腿,然后又嫌弃的放开了:“是湿腿腿。”

  柳应渠:“……”你小子。

  柳应渠去换完官袍,小沉昭正晃着脚丫坐在小凳子上,他看见柳应渠眼睛一亮,从凳子上下来,跑到屋子里的一个角落把一把小伞拿来了出来。

  “是珠珠的小伞伞,阿爹买的。”小沉昭炫耀的给柳应渠看,脸上红通通的。

  这么小的伞他怎么没看见卖过?

  沈清梧从外面进来正巧听见了他笑着说:“珠珠之前看见有人撑伞就有些羡慕,我就给了多的钱给他特意定了一把小伞,伞上的画还是请人画的。”

  老婆大气。

  柳应渠觉得这个做法十分的简单粗暴但又非常的有效。

  “我要撑伞。”小沉昭撒娇。

  柳应渠自己撑着一把大伞站在雨中,小沉昭站在柳应渠撑着伞的下面,然后按照沈清梧教的方式缓缓的把自己的小伞伞打开了。

  “伞开了!”小沉昭举着伞,开心的院子走,听着伞面啪嗒啪嗒的声音,他伸出自己的小手想要把雨抓住。

  “好好玩。”小沉昭拿着自己的伞有些快乐。

  一会儿去给淘淘哥哥看一看。

  小沉昭吵着要去陶家,沈清梧就抱着他去陶然家。沈知水在家看着陶之书吃水果。

  “淘淘哥哥!”小沉昭高兴的说:“你看看我的伞伞。”

  “好漂亮。”陶之书看见小伙伴立马跑了过来,小沉昭把自己的伞给陶之书:“淘淘哥哥可以撑。”

  “谢谢珠珠。”陶之书被教得很有礼貌。

  还是小孩子,陶之书撑着伞在雨中走一圈就彻底开心起来了,两个人在房檐下拿着伞小声的说着什么。

  小沉昭奶声奶气的问:“淘淘哥哥,为什么会下雨呢。”

  陶之书茫然:“珠珠我也不知道。”

  “淘淘哥哥,你会当官吗?当官是腻害的人呀。”

  陶之书说:“那我要当官,我要当厉害的人。”

  小沉昭拍拍手十分给陶之书面子:“相信淘淘哥哥。”

  沈清梧在一旁跟沈知水聊天,陶然在户部任职,现在在书房里忙会儿。

  “你家珠珠真可爱。”沈知水说,然后看了一眼自己的死对头,死对头还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

  “你家淘淘也可爱。”沈清梧礼尚往来。

  其实这样的日子也不错,沈知水想着,他成亲后也比在自己想象中的好。在他的想象中应该还要智斗小妾,还有和婆婆斗,和丈夫斗……

  沈知水想起来自己为什么会选择陶然,当时在云水县里其实提亲的人很多,陶然在里面条件不是最好的,可能就是看见陶然看见他会脸红,再加上学问也不错,还有排在陶然前面的人一直没礼貌的盯着他看。

  “你要留下吃饭吗?”沈知水问道。

  “不了,不能留柳郎孤单单的吃饭。”沈清梧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沈知水:“……”

  

  次日一早,柳应渠揣着包子边走边吃,终于到金銮殿前把包子吃完了,他走进金銮殿里整个气氛随之一凝。

  怎么不说话了,接着说话接着舞啊。

  柳应渠莫名其妙的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然后他对上了户部侍郎容大人眼神,柳应渠摸了摸自己的荷包。

  容大人顺着柳应渠的动作看向了柳应渠荷包上的两坨祥云。

  容大人:“……”说实话这不像是祥云反而像是……

  昨天晚上老婆给他分享了八卦,柳应渠本来只是打算隐晦的看一眼容大人,容大人是一个肌肉壮汉。

  据说是两个平昌侯那么大。

  “陛下驾到——”庞全尖利的嗓音传来。

  朝廷上的扯头花又开始了,柳应渠已经习惯了,朝廷就跟草市场一样吵,看陛下都要睡着了,那他也先睡会儿。

  柳应渠已经学会了站着睡觉,再加上他的位置在前面,王和明不会转身过来看他,武官之首的萧老将军没在,昭烈帝在打瞌睡,只有庞全看得见他在打瞌睡。

  可是太监没有发言权,柳应渠心安理得的睡了。

  庞全:“……”

  平昌侯终于按捺不住跳了出来:“陛下容臣禀,宝河郡郡守顾焕崇欺压百姓,无故让彭家斩首示众,这顾焕崇是没把陛下放在眼里!”

  柳应渠的瞌睡醒了,饶有兴趣的看戏。

  昭烈帝:“宝河郡郡守处置宝河郡的事有问题吗?”

  柳应渠差点笑了。

  朝臣们也被昭烈帝这一问在心里小心起来了。

  “陛下顾焕崇是无故让彭家下狱斩首!臣不服!”平昌侯大声嚷道:“彭家有何罪,以前先帝在世时,彭家还得到了先帝的夸赞是再忠诚不过的世家!”

  “陛下,容臣回禀,此事还不能听信平昌侯的一面之词就定罪。”有刚提拔上来的年轻官员理智的说道。

  “陛下,容臣回禀,臣认为郭大人说得对,顾大人既然已经在管理宝河郡了,那就让他写一份奏折上来自辨,不然就派陛下亲信之人去宝河郡探一探。”陶然说道。

  “根据大昭律法,顾大人是正三品郡守,地方大官,不能仅凭一份奏折就污蔑朝廷命官,此事还要仔细斟酌。”古战说道。

  “陛下,平昌侯也不算是莽撞的人,臣认为顾大人可能有问题,应该派人把顾大人抓回来,如果没问题就无罪释放。”有大臣相帮平昌侯。

  “如果按照李大人说的把顾大人抓回来,那么宝河郡一事该交给谁?耽误了宝河郡的事又由谁来承担?再加上谁愿意无缘无故就被抓回京城?此言欠妥。”谭恒缓缓说道。

  昭烈帝眯着眼没说话。

  属于贵族的大臣和世家的大臣们就和年轻的官员们吵了起来,年轻的官员丝毫不落下风,字字玑珠。

  “恕我无法理解诸位大人的意思。”

  “仅凭一家之言就要定罪,我无法苟同。”

  “顾大人才在西北大营管理军田立下了大功劳,不会自毁前途,还有西北大营在身侧,顾大人胆子没那么大。”

  ……

  以前的朝臣听见这些话感觉自己被冒犯了,有种权力被挑衅的滋味,而他们这些被提拔起来的臣子跟之前的臣子完全不一样,他们满怀着抱负,渴望在朝廷中一展拳脚。

  什么时候朝廷之上已经有这么多的年轻臣子了。

  朝臣们突然恐惧起来。

  他们习惯了在朝廷上一起来攻击某一个臣子,现在发现身边的人可能已经变了,或者被换下了,朝廷之上也不是他们的天下了。

  他们看向那些臣子,他们还那么年轻,还有大好的前途,而他们已经垂垂老矣了,或是凭着前辈的荫蔽在底下混日子。

  这个朝廷早就不一样了。

  容大人还要说话:“平昌侯是不会说谎的,按照你们的说法平昌侯是欺君之罪了。”

  柳应渠站在前面差点绷不住了,他胃疼。

  容大人你竟然还要帮给你戴绿帽子的人。

  昭烈帝说道:“此事顾爱卿也递了奏折上来,把来龙去脉说得很清楚,和平昌侯的说法完全相左,顾爱卿还附带了许多的证据,还有宝河郡百姓的血书。”

  “平昌侯你有什么好说的。”

  平昌侯冷汗淋淋,差点跌倒坐到地上。

  “陛,陛下,臣是受了别人的蒙蔽,臣也是受害人。”

  昭烈帝不置可否:“平昌侯你和彭家的勾搭还要朕给你点出来吗?”皇帝的养气功夫渐涨。

  “挪用公款彭家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抢占的土地划到了你头上,彭家每年借由你的生辰给你送来大量的银钱。”

  “平昌侯,你当朕是傻子啊?!”昭烈帝把奏折扔下来击中了平昌侯那张恍惚的脸。

  平昌侯缩着一团,后背被汗水打湿了,他战战兢兢的跪着:“陛下,陛下饶命!陛下饶命!臣再也不敢了,请陛下看在祖辈的份上饶臣一命!”

  昭烈帝:“把他拖下去。”

  禁军上前捂住平昌侯的嘴拖下去了,平昌侯挣扎不停。

  朝臣额头上都有冷汗。

  下朝后,朝臣还是受到了惊吓还没有回过神来,一个侯爵啊,还是对皇家有恩的侯爵就这么……

  而且今日朝廷中那些年轻的臣子实在让人胆战。

  现在还伙同在柳应渠旁边,更让人胆战了。

  “柳兄,听说工部那边能快速印册成书。”焦鸣说道。

  “是的,今日就是推行的日子,你们可以去看看。”柳应渠笑着说。

  他其实挺喜欢工部的。

  现在老百姓也能吃得起盐了,田地也也不怕可以送家里的人去纺织坊和造纸坊干活,这只是大体的方向,每个地方有不同的发展,比如像是云水县和清水县这类的县城就适合发展旅游业。

  还有的郡城适合发展养殖业和种果树,把大昭的路全部修好,那么来往便利,销路也不怕了。

  柳应渠把这件事给小伙伴们说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办法,税收改革后,还要提高销路。”颜台在永安县干过,他很赞同柳应渠的说法:“永安县就是缺粮,当地人大部分是渔民,但是鱼和虾的卖不出,还有容易腐烂。”

  王灼清:“那就是颜兄说的,永安县其实可以卖鱼和海货之类的。”

  颜台觉得和几位小伙伴们一起谈论这些事有浓浓的参与感。

  “首先我们是要保证农田,也就是粮食。有的地方不适合种粮食就要发展其他的。”

  柳应渠说:“工部有专门勘测地形的,可以让他们去做。”

  “还有旅游业。”

  谭恒有些兴趣:“旅游业是什么。”

  柳应渠的解释简单粗暴:“出去走一走,看看风景总要买点东西,还是什么土特产,这就是旅游业。”

  确实,像是颜台从永安县回来还带了腌制的鱼干给他们每个人一袋。

  “说好的看印刷术。”焦鸣扯回主题。

  工部把新印出来的册子给他们看。

  工部已经印了许多简单的字,这些可以供普通百姓和小孩认字,还有的是属于书生们看的书。

  柳应渠:“你们猜这个的原材料多少钱?”

  “以前一本书需要三两银子,现在我猜一两银子。”古战说道。

  以前买一本书太贵了,他家里也是农村,一家人省吃俭用一年才能赚四五两银子,一本书就是三两银子,也是古战自己争气,不然也是白搭。

  “五百铜钱。”王灼清猜。

  柳应渠也不买关子:“这本书一共八十页,每张纸两文钱,一共就是一百六十文钱,再加上墨汁和人工费用大概两百文二十文左右。”

  “纸张由官营的造纸坊提供,其实成本更低,大概是一百文左右,要赚钱卖一百五十文或者两百文。”

  “……”

  小伙伴们都有些沉默,成本那一下子就降下来了,在小县城的古战和焦鸣由为感触。

  家里供养他们一个人去读书已经很难了,其他的兄弟姐妹就要赚钱给他们读书,在农村里读书是几代人的事。要是考上了,那也要帮着家里。如果没有家里帮衬,他们确实不能考上科举。

  但要是他们的兄弟也能认字,那在县城里也能找一个好的活。在农忙后,在冬日空闲的时候也能赚更多的钱。

  “什么时候发出去?”

  柳应渠笑道:“刚才说了就是今天。”

  小伙伴出了皇宫。

  一家书店在京城悄无声息的开张了。

  柳应渠:“……”

  不会热烈一点吗?这样谁知道。

  谭恒突然笑了起来:“这就是柳兄带我们看的书店啊。”

  柳应渠:“……”

  柳应渠拿着几本灰朴朴的书给钱走了:“你们拿了记得给钱,这是官营的。”

  谭恒看过很多书了,他对这些书不感兴趣,但这家书店很大,有很多的架子,还有分类和编号,跟普通的书店不一样。

  他感兴趣的到处转悠,然后看见了一个“军事”的框架。

  谭恒随意翻了翻,然后他的手指僵硬了。

  这是?!

  这是孤本的《兵法十问》,他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

  谭恒拿了一本珍惜的抱着,他继续翻,逐渐疯狂。

  孤本!

  我的!

  曲流看了谭恒一眼有些奇怪,他走到了乐琴的一个小书架里面。

  曲流瞳孔紧缩。

  这是孤本!孤本的琴谱!曲流抱着琴谱流泪,他的心也重新活过来了。

  “好可怕。”颜台看了一眼没明白曲流和谭恒。

  直到他看见了自己心怡的书……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我要带你们回家!

  几个人纷纷道:“结账!!!”

  掌柜看着几个人抱着比他人还高的书来结账。

  掌柜:“……”

  在另一边的柳应渠带着几本灰扑扑的书敲响了大儒的门。

  柳应渠拿的是几本基础的图画书,能让小孩子看懂的图画书。

  “这位大人是谁。”奴仆问道。

  柳应渠拱手:“在下柳应渠拜访程大儒。”

  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