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薄情书生郎>第95章 想打人

  颜台有些错愕,直直的对上小沉昭的视线。

  柳应渠一副很丢脸的样子,他看着自己的崽还冲着颜台伸出胳膊:“哥哥抱抱。”

  不是吧,他长得比颜台还好看呢,这么迫不及待吗?柳应渠心中有些伤心。

  颜台含着笑:“来小珠珠,来你颜台哥哥这里来。”

  小沉昭立马叛变了,颜台抱着小沉昭,心里有几分得意,看着这孩子白白嫩嫩,眨巴着眼睛看他。他心里也想着以后也要有这么一个孩子,看来要回去和云愿多努努力。

  “喏,给珠珠的礼物。”颜台把自己准备好的上好玉佩递给小沉昭。

  小沉昭小手接住了,好奇的凑上去看。

  柳应渠也没阻止,他们也不是什么外人。

  “柳兄,还未恭喜你当上大学士了。”颜台逗了逗小沉昭。

  “你少来。”柳应渠笑道:“吏部给你什么官?”

  “吏部主事,正五品的官。跟我之前在翰林院说要去吏部的话也是殊途同归。”

  柳应渠知道颜台在永安县干得不错,他说完就恢复了以前的样子:“柳兄,你家小沉昭放我家里玩会儿。”

  “要小孩自己生去。”柳应渠自己都还没和自家小崽崽玩够,小沉昭对着柳应渠笑,然后搂住了颜台的脖子。

  柳应渠有些无奈。

  ……

  等晚上吃饭的时候,沈清梧看见小珠珠还任由颜台抱着,他招招手:“珠珠。”

  小沉昭看了看颜台,又看了看沈清梧,十分犹豫的把手伸向了沈清梧。

  他甜甜的喊:“阿爹。”

  这小家伙是懂得怎么讨沈清梧的欢喜的。

  谭大娘一直在问柳云愿话,柳云愿也时不时回答:“挺好的,我们走的时候,还有百姓来送我们。”

  “一回京城就听说二哥成了大学士了。”

  颜台也说了有些不过都是轻描淡写的,只说了开心的事。

  柳云愿在家里高兴,今日要拉着和柳云华一起睡觉,就让颜台自己一个人先回去,要么颜台就去他房间里睡觉。

  颜台打算明日和柳云愿一起离开,他想去找柳应渠说话:“柳兄,今日有空吗?”

  柳应渠说:“很抱歉,没有。”

  沈清梧:“柳郎快点过来。”

  颜台失魂落魄的走了。他抬头看看月亮,只有他一个人孤单的影子。

  “好不容易才把珠珠哄睡着了。”沈清梧偷偷摸摸的说。

  珠珠太粘他们了。

  柳应渠笑了一声:“你不是说要去看花灯么?”

  一提到这个沈清梧就有些期待:“我听罗罗说还有杂耍的。”

  京城新开了一家花灯店,今日正好赶上宝河郡收复的好消息,他就把自己花灯挂在京城的上空,其他的老板不甘示弱,正好也图一个好彩头。

  杂耍确有其事,他们走走停停是一个出名的杂耍团体,现在正好停到了京城。柳应渠和沈清梧出门后,沈清梧最喜欢凑热闹,他拉着柳应渠就往人多的地方扎堆。

  “你吃炒年糕么?”柳应渠问沈清梧。

  “要。”

  柳应渠说:“就站在原地等我。”

  沈清梧站在原地手指拨动着铃铛,他身边还有一个小贩在买玩具风车,沈清梧想着给珠珠买一个,他拿了一个玩具风车就听见其他的人在说话。

  “柳大人升官升得好快。”

  “哪个状元有他那么快,家中还只有一个夫郎,你说柳大人他不憋得慌吗?”有人聊着就把话题偏向了柳应渠的情感生活。

  “柳府的奴仆长得都不好看,五大三粗的哥儿和丫鬟,除了沈少爷和他的贴身小厮,你让柳大人去找谁?”

  “要我说,哥儿还是要大度点好,这不成了妒夫,以后老了,年老色衰柳大人还能宠着不成,还是要些情分好。男人嘛,不就喜欢娇妻美妾。”

  柳应渠去买炒年糕,看见还有果脯店顺便买了果脯,他把炒年糕递给沈清梧:“吃吧。”

  沈清梧狠狠的咬了一口年糕。

  柳应渠抬头看了一眼:“怎么了?”

  “听了些浑话。”沈清梧挽着柳应渠,心这才安定下来:“看见你就好了。”

  京城的夜晚很热闹,到处都是人,在花灯店里更多的人了,还不到猜谜的日子,只是庆祝宝河郡收复,但是夫妻来得很多。

  “柳郎,你看这幅水墨画真好看。”沈清梧指着花灯说。

  “这位公子好眼力,这可是我们店的镇店之宝。”店主笑眯眯的说。

  柳应渠只觉得这话有些耳熟。

  两个人逛了逛花灯又去看杂耍,沈清梧这人一高兴就是散财童子,柳应渠拦住沈清梧败家的行为:“够了。”

  沈清梧应了一声也没不高兴。

  夜晚已经很深了,沈清梧还是想玩:“以前怀着孩子,生了孩子就照看孩子没有好好玩。”

  柳应渠看了看天色:“以后再玩,等休沐都陪你玩。”

  京城里没有宵禁,但玩得太晚,晚睡就不好。

  “柳郎,你听见没,他们都在讨论你,最年轻的大学士。”沈清梧走在回家的路上,从店铺里淡淡的光打在柳应渠的脸上,他看过去有些模糊了五官的轮廓,嘴唇抿成了一个冷硬的弧度。

  随即柳应渠笑了笑冲淡了这份冷感:“听见了。”

  沈清梧瞅了瞅他:“之前我生完孩子后,我有一件事一直想问你。”

  “什么?”

  沈清梧也不好意思起来,耳根子红了一半,低头去看柳应渠的影子。

  “你眼眶红红的,是不是哭了呀?”

  风声停止了。

  柳应渠脚步没有停,就在沈清梧以为柳应渠不会回答的时候,柳应渠回答了:“嗯。”

  他脑海之中轰然一声,周遭的一切声音都听不见了,连烛火也变得明明灭灭起来。

  那一刻很难说清沈清梧的心中的感受,他感觉就是有什么流进了身体里,从指尖开始流到血液里,开始一点变得滚烫起来,然后变得酥麻。

  “柳郎,以后不许哭了。”

  柳应渠脚步停下来了,他扭头去看沈清梧,结果看见沈清梧一直在看着他的影子,柳应渠神色怔了怔,手指微动。

  对柳应渠来说确实是忍不住的事,古代的接生比起他的那个时代太简陋了,就算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柳应渠也会去害怕。

  他翻开了很多关于生产的书籍,甚至做了很多的笔记,但到了临头却什么都忘了。

  只是这件事被沈清梧知道,他多少还是有些……

  柳应渠吐出一口气。

  应该等眼睛变好后再进去的。

  沈清梧抬起头来正巧对上了柳应渠的眼睛,本来已经成亲了,只是对视而已,沈清梧手指发颤,脸上爬上一层嫣红。

  “走了,清梧,该晚了。”

  沈清梧含糊的应了一声,上前就挽住柳应渠:“相公走吧。”

  等两个人进了柳府后,柳应渠被叫昏了头:“清梧,你还是叫我柳郎吧。”

  沈清梧趁着奴仆不注意,拉着他亲了他的唇角:“走吧,柳郎。”

  

  内阁按照官职排位置,柳应渠的位置一下子就从外围圈进入了核心圈,嗖的一下就飞过去了。等柳应渠自己从家里踩点进来点卯,点卯的官员也是服了柳应渠了。

  “柳大人恭喜升职!”

  “柳大人恭喜升职!”

  同僚们纷纷送来祝福,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了,从一品的大学士怎么和从四品的侍读学士相提并论,柳应渠现在是内阁中有决策权的人了。

  谁发疯了要去得罪上司,当然还是有一群不识好歹的人。

  柳应渠已经找不着自己的办公桌了,周自对他说:“柳大人在里面呢。”

  周自的语气中带着羡慕。

  柳应渠心想那以后自己是在首辅的眼皮子底下摸鱼了,还和舅舅一个屋子里,想想都是让人绝望的处境。

  他开始感到痛不欲生,甚至有些抗拒去自己办公的地方。

  谁喜欢和上司在同一个屋子里,谁喜欢班主任就坐在你位置旁边。

  这能吓哭小孩,大人也能吓哭。

  “柳大人快去吧,今天的事还多。”周自催促着柳应渠,宛如在把他往地狱里推,周自脸上是友善的表情。

  “……好。”柳应渠上前去了,他走进去先拱手:“王大人,沈大人,杨大人。”

  “应渠来了,先坐吧。”在中间C位的王和明温和的回应。

  柳应渠点点头看向了自己的位置,他发现他桌子上堆起来的书都不见了,他的桌子上光秃秃的,任人都能看见他。

  他没惹任何人。

  沈忧突然想起来:“应渠,我看见你桌子上太多书,喊人帮你把书放在了内阁的杂货间里,你想要看什么就去拿,不要把书桌堆起来,容易找不着东西。”

  柳应渠不可置信,然后他只能乖乖的应一声:“知道了,沈大人。”

  内阁的事务确实很多,内阁大学士负责起草诏令及审议奏章,内阁大学士还有“票拟”权,可以批改奏折。

  内阁大学士每日晚上必须留一个人在内阁值班,依次轮着,这是为了皇帝晚上突然想起来什么要请大学士入宫对答,还有晚上应付一些政事上的突发状况。

  所以柳应渠以后就要值夜班了。

  柳应渠:想死。

  他看着奏折还是有些好奇,毕竟之前是侍读学士的时候还只是边缘圈,也接触多少事务。

  “应渠,你先多看看,在你桌子上放着的是我们三个批改的奏折,还有陛下的,你可以学习一下。”王和明抽空说道。

  “是,王大人。”

  柳应渠先打开了沈忧的奏折,批改得很简洁明了,有种给学生批改作业的既视感。

  大臣们写的奏折都很长,听说已经是昭烈帝说过这事,但大臣们还是写得长。

  王和明的批改也是十分严谨和细心,杨长修的批改风格很冷硬,看上去不近人情。

  柳应渠想着拿起了昭烈帝批改的奏折。

  已阅。

  柳应渠:“……”突然有点无言以对。这对比起王大人,杨大人还有舅舅的批改太不忍直视了。

  柳应渠不信,他继续看昭烈帝批改的奏折。

  他突然看见了户部尚书的奏折,先是问候的一大堆,然后拍马屁,最后重点哭穷。

  昭烈帝的批改,把户部尚书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还有劝他广纳后宫的奏折,昭烈帝回复:你在教朕做事?

  “对了应渠,陛下批改的奏折你就不用多看。”王和明说道。

  可是他已经看很多了,柳应渠抹了一把脸。

  柳应渠叹气自己批改奏折,看得两眼发晕,直到他看见了谭尚书给西北大营的犒劳,他给西北大营的犒劳多加了几笔,然后写下自己的意见。

  “柳大人,下值了。”

  “应渠,我们的轮班是从我开始,然后由你结束,后日就是你晚上留在内阁里了。”王和明收拾好东西对柳应渠说。

  柳应渠:“好的,王大人。”

  “你在救济院让书生们每日花一个时辰去教孩子们读书,你觉得这种方式能推广吗?”王和明休沐时去救济院看了,他以为没有多少人,没想到有很多是平民家的孩子。

  寻常百姓家能会识字已是不易。

  “王大人这不是长久之计,普通人家供养一个读书人太难了,要花的银子太多了。”柳应渠想了想:“纸张的降低,或许还有书籍价格的降低我们能做一做。”

  “书籍的价格怎么降低?”

  “就是把书籍的字体用木板刻制下来,再用墨汁放进凹下去的部分,把纸张一按上去就能完成一页了,具体的还要去做一做才知道。”

  柳应渠话不敢说太满。

  说太满的人下场都不太好。

  王和明挼胡子:“好,应渠你去拟一个章程出来,然后交给工部的人去办。”

  柳应渠同情工部,反正累的不是他:“是,王大人。”

  王和明又想起了昭烈帝的嘱咐,他说:“对了最近太子殿下一直跟农官们在一起,你去好好劝劝他。”

  柳应渠:“……”

  “柳夫子,你怎么来了?”小太子和萧寒还有王景正在射箭。

  “参见太子殿下,臣来给你们上课。”

  “柳夫子,可是你今天已经上过了?”萧寒说道。

  “明日我们早上寅时(四点)上课。”

  三个小矮子有些震惊,这对他们来说太早了。

  萧寒一直缠着柳应渠:“你的夫子是不是很厉害,那也是我的夫子了。”

  萧寒小小年纪已经学会置换了。

  柳应渠被缠得没办法了,只好给萧寒讲一讲那些年。

  

  京城到西北的路通了,从京城到西北快多了,等京城的消息传到西北已经是五天后了。

  云夫子凭借此战一举成名,在西北大营中备受尊重。

  “京城的圣旨来了!”有士兵气喘吁吁的说。

  西北大营打了胜仗这劲头还没下去,现在一听京城的圣旨来了,纷纷高兴起来。这次他们西北大营大大的长脸了,还不知道陛下会给他们赏赐什么。

  来的是庞全,是朝廷为了表示对西北大营的重视,给足了面子。

  “……封云仪为侯,萧苍,项西为伯,其余将士依次按军功奖赏,另外由顾焕崇暂代宝河郡郡守一职。”

  “吾皇万岁!”

  西北大营上下都高兴起来,庞全也是笑吟吟的:“在身后还有好酒好菜,是陛下特意赏赐给诸位将士的。”这还是柳应渠的奏折的提到的。

  “谢陛下!”西北大营的将士吼道。

  云仪还有些恍惚,他竟然封侯了,他想过昭烈帝会给他升职,但他没想过是封侯。萧苍和项西也有些高兴,虽然家中有爵位,但能靠自己挣爵位还是让人高兴和自豪的。

  顾焕崇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一份,他暂代郡守,他有信心把这个郡守坐实,只要把宝河郡管理好,他就能一步一步升职了,顾焕崇感到振奋。

  “这位公公,柳大人在朝中如何?”云夫子有些关心自己的徒弟,自从柳应渠举荐他后,他自然也听说了很多的风言风语。

  庞全脸上带着笑:“云侯你别担心,柳大人在京城好着,现在已经是从一品大学士了。”

  就算是在西北大营的大老粗们也知道大学士的官也多大,最惊讶的不是西北大营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是顾焕崇。

  顾焕崇语气颤抖:“柳应渠是大学士了?!”

  庞全语气轻快:“是的呢,顾大人。顾大人也为柳大人高兴吗?”

  顾焕崇:“……”

  他高兴个屁。

  顾焕崇面无表情。

  柳应渠留在京城里也不知道做了什么升职升得那么快,想着顾焕崇眼睛都红了,他握紧了拳头。凭什么,这个柳应渠已经快要走到官职的尽头了。

  庞全:“哎哟,顾大人都要为柳大人的升职感动哭了。”

  顾焕崇突然很想打人。

  庞全捏着兰花指也很为柳应渠和顾焕崇的友情感动。

  这事一定要告诉柳大人。

  

  柳应渠带着三个小矮子上朝,这事已经征求了昭烈帝的同意,所以今日柳应渠带着三个小矮子踩点来了。

  皇帝还没有来,还是喋喋不休的朝臣们突然集体失语,还有一声来不及收回:“柳应渠?哈哈哈这个狗X!”

  在突然寂静的金銮殿里显得格外的明显。

  三个小矮子太矮了,只有大臣三分之二的腿那么高。其中两个一个是王首辅的孙子,一个是萧老将军的小孙子,还有一个……是太子。

  朝臣们纷纷“端庄”起来。

  “胡闹!柳大人怎么能把他们带进金銮殿来!金銮殿是大臣议事的地方!”有人趁机向柳应渠身上扣帽子。

  “夏大人,这事我已经得到了陛下的首肯。”柳应渠笑吟吟的说。

  你能大得过皇帝么?

  话音刚落,昭烈帝就来了,有尖锐的声音传来:“陛下驾到!”

  朝臣们:“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个小矮子有些手足无措,他们跟着朝臣们一起行礼。

  柳应渠给三个小矮子一个安抚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