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薄情书生郎>第81章 流民

  沈父气得不行但好歹还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他气哼哼的坐下自己拿着茶壶倒茶来喝,结果倒出来的是清水。

  沈父:“……”

  “岳父,清梧经常来书房,我便把茶水换成清水了。”柳应渠现下不敢招惹沈父,还是小心体贴的解释。

  “……”沈父无言,他只能端着这杯清水浇浇心中的火气,越想越气。

  这买回了粮食也算能应付这旱灾,沈父说服自心气顺,只要操作得当得到陛下的赏赐也是一定的事。

  “我把大昭的陈米粮食都买走了,但有些粮商不肯卖,我见着那镇上,县府里都是在涨价,这一斤粮食要价到了两百文这还算好的,更贵的有五百文的,有的县府不开粮仓,任由粮食发烂也不给百姓。”

  沈父一路上也是惊心动魄,看着大昭在旱灾下的处境,心中也有恻隐之心。

  “岳父,粮食我们可以分一部分去京城外设粥铺只做赈灾来用,另外的原价卖出去,每家每户必须限定一斤。”柳应渠想了想:“若流民吃不起一斤原价的粮食,岳父可派人去流民中挑选人来沈氏做活。”

  “应渠,你说这话好似旱灾还要持续不长的时间。”沈父说道。

  他心里也明白这事刻不容缓自己就出了书房。

  柳应渠在书房里坐了一会儿,流民来了京城要以工代赈,京城里有纺织机需要人,造纸坊,制作筒车的,盐场,还有些荒地。

  荒地和盐场归工部管理,这一块柳应渠还是能使上力。

  地方上的事,柳应渠把自己在书房写的人名拿着。他深深叹口气,记性太好了,对原著的贪官奸臣也记下了,只能让你们去倒霉了。

  要是自己把持住没在这次天灾犯罪没被人发现还能借着关系步步高升,结果偏偏遇见了柳应渠只能嗝屁了。

  柳应渠去院子里看沈清梧,沈清梧躺在躺椅上睡着了,柳应渠摸了摸他高挺的鼻梁。

  “柳郎,你和爹说什么?”沈清梧半睁眼睛,他其实没睡,实在是夏日犯困。

  “说些一些琐事。”柳应渠轻描淡写,丝毫不提骗了沈父的事。

  柳应渠这边含情脉脉,在内阁里的大臣们还在激昂的商量办法。

  “粮价上涨,陛下要抑制粮价!”

  “流民逃窜,有的变成土匪杀人放火,要派军队去镇压!”

  “贪官污吏兴风作浪,要派人去杀。”沈忧款款说道。

  “……”内阁大臣对他怒目而视。

  “京中要设粥铺,要加强防护,流民涌进必然会给京城的侍卫加重担子,要把流民的人数统计好,还有他们以前是做什么的也要统计。”沈忧颇有章法:“皇庄里还有些粮食,还有户部要出钱买粮食。”

  户部尚书趁着昭烈帝没看见恶狠狠的看沈忧。

  “粮商涨价过狠,那便下大牢,罪名扰乱商价,试图动摇大昭江山根本。”沈忧说得极其文雅。

  内阁大臣倒吸一口气凉气,这帽子扣得太狠了。

  杨长修才从海朝郡回来,他拱手道:“陛下让工部制造纺织机来让流民安居。”

  王长明也说了一些实事。

  昭烈帝满意点点头:“就按照三位的办!”

  内阁大臣只要反对,他们主要是反对沈忧,沈忧太狠了。

  “朕觉得沈大人的办法最好,地方上没有做好自己的职责那么砍脑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至于粮商,识相点朕就留着,不识相那为什么要来碍事,先关着他们不要他们命了。”昭烈帝说得颇为宽宏大量。

  昭烈帝目不斜视走了。

  一个内阁大臣颤颤巍巍的说:“……暴君啊。”

  内阁大臣们回到家中立马就给和家里千丝万缕的粮商说了昭烈帝的话,粮商傻了。

  “怎么就要下大牢了?”

  “以前先帝都不管这事。”

  “陛下这人有事是真来,我不再京城卖粮了,我把粮食运去其他地方卖!”有的大粮商说道。他打算今晚就把粮食运出京城,到哪也比在昭烈帝眼皮子底下强。

  大粮商打算集体出逃。

  昭烈帝有内线他立马让京城的人层层检查。

  “哎,要出去那就先脱下一层皮吧。”昭烈帝摇摇头觉得他们很不可理喻,他拿着奏折又看见了熟悉的风格。

  ……?

  柳卿的岳父竟然去了那么多的地方,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也难为柳卿写上来了,昭烈帝把奏折放在一侧:“庞全,让刑部尚书和吏部尚书来盘龙殿。”

  等两部尚书来了,刑部尚书在一旁候命,吏部尚书首先面对了昭烈帝的攻击,“给朕查查看是不是这个样子。”

  “如实就把人抓进刑部大牢,大昭读书人也不差他们几个!”昭烈帝冷笑一声。

  

  柳应渠在家修改农具,锯木头的声音吱嘎吱嘎的,沈清梧都不爱跟他一块儿了。

  他这些日子做了风扇车用来给粮食脱壳的,还有改良版的纺织机,现在柳应渠做得是改良版的推车,他发现在古代的推车竟然只有两个轮子,平衡性不强,而且效率很慢,他给推车加了两个轮子!

  然后剩下还有一点木材,柳应渠想了想雕了一朵木花送给沈清梧。

  “柳郎,你先去换身衣裳。”沈清梧接过木花插进花瓶里,拿着手中十分高兴,推着让柳应渠先去洗一洗。

  全身都是汗津津的。

  柳应渠接过衣服就去屏风后面沐浴去了。

  沈清梧托着腮欣赏屏风上的影子,颜色正好的脸上飘着红晕,这样的半遮半掩更加让人浮想联翩。

  他真可怜。

  柳郎才去江南郡回来后他就怀孕了,也不能和柳郎亲热了。现在柳郎忙着流民的事整日也很累,沈清梧太心疼自己的情郎了。

  恨不得让他爹为他分忧,他就算了,他要好好休息。

  沈清梧一边欣赏相公的影子一边不满的想着要让罗罗把屏风换得更透一些才好。

  他只听着水声和水珠滑落在浴桶的声音,耳朵就骤热,心里也热了起来,沈清梧心驰神往。

  他喜欢泡池子,这里也有一个大浴池,以后喊柳郎一起去泡池子,以前是别人的温泉,总有些羞赧,现在是自己的浴池,总不会过于矜持。

  柳应渠神清气爽的从屏风后走出来:“清梧,我去工部一趟。”

  “去吧去吧。”沈清梧挥挥手。

  柳应渠笑着从家门口离开,没过多久就有官员上门喊着柳夫人说着什么好话,把家里的“木制工具”给搬走了。

  “士农工商,柳大人这发明出来的东西又能要记功绩了。”工部的官员说道,他羡慕极了。

  “羡慕什么,先把活跟做好,不然要掉脑袋。”

  “也是,荒地的统计已经好了,现在就等流民来了。”

  “地方的流民也有捣乱的,也有地方接纳流民,但大头还是在京城。”

  “侍郎大人还在修堤坝呢,现在阮大人又觉得用混凝土来修路,按照陛下的话是先修京城到西北的路。”

  西北正是大昭的门户,也是边境驻扎的地方。

  阮广祖在看自己需要多少人又要多少钱,人不是问题有流民来当人力,就是钱这块户部很难撬开。

  “该死的老匹夫在陛下面前答应的好好的,下来就给我们一点点钱,钱保这个狗!”

  柳应渠左右看了看,发现在阮广祖面前只有他一个人,他硬着头皮,“阮大人消消气。”

  “或许钱大人是真的没钱了,这事还是要陛下来。”柳应渠小心怂恿。

  “我这就去找陛下做主!”阮广祖恶狠狠的说。

  阮广祖立马一把眼泪的在昭烈帝面前哭诉,昭烈帝头疼把户部尚书喊来,上下左右抖了抖,发现他真没多少钱了。

  昭烈帝:“啧,废物。”

  户部尚书:QAQ

  “那先把朕私库的钱拿来用吧。”昭烈帝说着心中绞痛,他省了好多年的银子。

  阮广祖和户部尚书知情知趣的离开了,他们怕昭烈帝暴起伤人,毕竟让皇帝出血了。

  阮广祖回去给柳应渠感叹了一句:“那孙子真没钱了。”

  柳应渠:“……”

  柳应渠带着人去测量从京城到西北的路,至少先把京城门口的路修好。他们才出城门,因为京兆府的安排,先是把流民安排在城外,等安置好了再恢复京城流通的事。

  这边的粥铺也有人安排好了,一排排的还带了名字,他还看见了一个柳字和沈字,,别人都是一面旗子,他们是两面,柳应渠心中轻咳一声,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心中很为这种不一样感到心情愉快。

  在粥铺外面有的是官员的家眷和世家子弟,还有商人之类的,柳应渠一行人穿着官袍来到城外早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柳应渠最为突出,最年轻俊美却站在最前面。

  “柳大人,我们是现在开始测量勘测么?”有人问道。

  “现在开始吧。”柳应渠颔首。

  他自己也拿了工具蹲下来检测,以前还不会跟着工部这群人跑,渐渐也学了点皮毛。

  道路上的石粒突然震动起来,地上的尘土也飞扬起来,柳应渠愣了一下他抬起头去看。

  灰尘乱飞,黄土扑天,隐隐若若显露出衣衫褴褛的流民,还有呜咽的声音和小孩子微弱的哭声混杂在一起,还有臭味扑面迎来,万万的流民的宛如一条不停歇的河流。

  他们来了。

  周围的粥铺有些惊慌,他们都是世家子弟和官家家眷哪见过这场景,柳应渠深吸一口气:“让人去通知京兆府加派人手。”

  “是,柳大人!”

  “先暂停勘察,帮助救民。”

  “是,柳大人!”

  工部的官员们放下了手中的工具,帮着侍卫们维持秩序疏散人群。

  侍卫们都懵了,文官一向高傲,这怎么回事,侍卫们连连惶恐。

  没办法上司都这么干了,他们不这么干不好,而且这个上司背景还很强。

  流民们从很远的地方过来,他们已经很久没吃饭了,吃树叶吃土,有什么吃什么,很多人在半途中就死了,现在他们来到京城已经是精疲力尽了。

  他们有的根本不再县城停留,因为他们知道有的县令不会这么好心,只有来到天子脚下才有希望。

  这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陛下在这里。

  那这里一定会管他们是不是?

  这就是古代百姓的信仰。

  远远的就闻到了粥铺的味道,他们忍不住吞了吞唾沫。

  柳应渠知道现在的流民宛如惊弓之鸟,十分的没有安全感,他拿着自家粥铺的碗递给一个流民:“去粥铺排队,会有人给你饭吃。”

  只有这句话这位流民拿着碗就泣不成声。

  柳应渠拿着碗一个一个的给,维持着秩序的侍卫不动,工部的官员咬牙也拿着碗去给他们,看着流民们沧桑肮脏的脸心里有些触动。

  “谢谢……谢谢。”

  工部的官员有些手足无措,只能按照文人方式拱手,心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很有劲。

  他们读书考取功名是为了当官,但心里起初还是有政治抱负的,儒生的教义匡扶天下,给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那些字眼《孟子》,《论语》,《中庸》,《大学》以前忘记的话有些模糊的浮现在眼前。

  柳应渠让他们去排队,粥铺的人立马手忙脚乱的给流民们打粥,城外热火朝天。

  “谢谢。”一个老人拿着碗喝着粥流着热泪:“京城管我们!京城管我们啊!”

  “热的粥!这是热的粥!!!”

  京兆府的加派的人手也来了,他们看着这些流民沉默的站岗,还有一部分侍卫也去跟着帮忙。

  “现在有一块荒地,是陛下拨给你们的,你们可以在这里安家可以种田。”柳应渠说道:“但这需要你们去开荒。”

  以前开荒的乞丐们看着这些流民心中也颇有感叹,他们被京兆府抓来改造,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有的甚至已经娶上了媳妇,日子过得很充实,每天都充满了希望。

  “你们干不干!”柳应渠大声说道。

  “干!”

  “干!”

  “干!”

  流民们带着哭腔的声音大声吼道。

  工部的官员立马拿着纸笔去统计人数,忙得晕头转脑。

  有的乞丐见状也帮忙收拾起来,看着流民还能亲切的叫一声:“老兄,曾经我们也和你们一样。”

  这么多的流民,户部的人被昭烈帝也送了一部分来帮忙,统计人数这方面户部是好手。

  在京城内的百姓本来还怕这些流民,他们得知流民到京城了心中都惴惴不安,生怕流民进来捣乱。以前的流民到了京城也很不老实,先帝在时也是把他们赶出去了。

  现在虽然也在城外可是动静却不一样。

  百姓们好奇的就去城门口去看,他们看见流民们穿着破旧的衣服,还有的孩子骨瘦伶仃的,好惨啊。

  正在百姓们感叹时,他们发现去救济院里蹭课的孩子们拿着工具和旧衣服就跟着出来了,正要去城门口。

  “虎子,你干什么去!”

  “我们去帮忙,爹!”

  虎子爹怒道:“你一个小孩子去帮什么忙!”

  “可是我救济院的同窗们都要去,我不去就没面子!”虎子说完也不去理自己的爹了。

  “小江,你怎么要去?城外多危险啊!”

  “可是我救济院的同窗们都要去,我不去就没面子!”刘江说了一声也不去理自己的娘了。

  一群小矮子拿着工具雄赳赳气昂昂的像是奔赴战场一样。

  萧寒在一旁也看得热血沸腾:“王景,你去吗?”

  王景肯定点头:“去!去和柳夫子一起!”

  “公子……”奴仆还没有说完话。

  萧寒和王景异口同声:“闭嘴!”

  可惜不能带好兄弟小太子一起去,萧寒和王景收拾好就跟着出城门了。

  “老爷,公子他……”

  “让他去吧。”

  王景和萧寒在城外立马找到了柳应渠,柳应渠看着这一大群小矮子眼睛含着笑点点头:“好,要保护好自己。”

  “明白了!”有的小矮子声音还带着些软糯。

  萧寒拿着小铲子去铲沙,王景去搬砖,他一个人搬不动,三个小矮子一起搬就搬动了。

  在皇宫里唐清正要去偏殿看小太子,他发现小太子不见了。

  “太子去哪了?”

  小太监面对唐清的压力,扑通一下跪下来:“太子殿下出皇宫,跑了。”

  唐清:“……”

  “陛下呢?”

  “……陛下也没在偏殿。”两父子一起跑了。

  唐清:“……”

  昭烈帝牵着小太子的手,他们俩站在城墙上。昭烈帝神色有些落寞,又有些欣慰。

  “父皇,他们好惨啊。”小太子看了会儿仰着头说。

  “这些都是我们的子民,宣和,你以后当了皇帝要对他们好。”昭烈帝摸了摸小太子的头:“要当一个好皇帝。”

  小太子点点头:“儿臣要种地,让所有的百姓都吃上粮食,不再食不果腹。”

  昭烈帝难得生了一副慈父心肠,听见小太子的话有些凝噎,行吧,种地也行。

  昭烈帝恢复了平时的冷峻:“让人打开朕的仪仗。”

  “是陛下。”

  底下的随从立马把皇帝在这的消息发出去,明黄色的仪仗在城墙上十分显眼。昭烈帝看着底下的流民一言不发。

  “是,陛下啊!是皇帝陛下!”

  “陛下!陛下!陛下来看我们了!”流民们才流干的泪还是忍不住流出来了,他们放下工具跪在地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昭烈帝的眼神和柳应渠的眼神对上,昭烈帝笑了笑。

  既受于天,寿命永昌。柳卿你的考卷写的朕是真龙天子,代天管理人间,朕的江山永远昌盛不衰。

  你写的话朕都记得。

  君臣之间只要一个眼神就可心神意会,尽管他们并没有很长的相处时间,柳应渠低头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个逼装得好,柳应渠叹服。

  等昭烈帝走后,流民和来施粥的人都很激动,他们仿佛全身充满了力气,精神很亢奋。

  柳应渠还是安排着工部的人忙活,其实连着也安排着流民,毕竟在城外最大的官就是他了。

  纺织坊需要有人来给其他的哥儿和女子培养一下,男人大部分都让工部给吞了,用来修路,修一条京城到西北的军事路线。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把他们住的房子修好,在流民还没有来的时候,工部的人已经把房子的构造做好了,现在修着也方便。

  “柳大人好。”

  柳应渠拱手笑着也问候了一声。

  “柳大人好。”

  柳应渠不管是谁喊他,他只要听见了都会让对方很有礼貌的拱手回应。

  ……

  沈清梧也得了信,他让人把纺织坊里的衣服运了一车子,还有一辆包得严严实实很高的车,用四个轮子装着。

  “清梧,你怎么来了?”柳应渠看见沈清梧就紧张。

  “我让纺织坊的人把衣服送给流民们,还有支一个锅烧热水,让他们洗个澡。夏日也不洗澡很难受。”

  沈清梧拉着柳应渠看自己的成果:“这是用四个轮子做出来的,有木板挡着也不怕。”

  “我觉得他们那么远来,还是想收拾一下。”沈清梧说。

  柳应渠抱着自己的清梧:“谁说你粗枝大叶的,明明就很细心。”

  能关注到流民的尊严和舒适。

  沈清梧把手指毫不犹豫指向柳应渠:“你说的。”

  柳应渠:“……”那这是我的错了?

  柳应渠的沉默震耳欲聋。

  沈清梧很贴心,他有两个立立方方的车,能把世间最大的壮汉还有最高的壮汉都装进去。

  蒋罗罗去招呼去了:“免费沐浴,这里还有衣服可以拿。”

  “可惜衣服不够多。”沈清梧叹气,有些气鼓鼓的:“爹把钱拿哪去了?”

  “咳咳咳咳。”柳应渠心虚咳嗽。

  在外面听见蒋罗罗的吆喝声,有人问道:“公子,你们是打哪来的?”

  蒋罗罗摆摆手:“我不是什么公子,我是柳大人夫郎的贴身小厮,这是我家少爷做的车子,能让大家上去洗一洗,去一去身上的浊气。”

  一听是个当官的,再一听是给他们组织起来的柳应渠,流民们放下心来,其中一个年轻男人看着走进车内,他看着车里的衣服拿了一件,他是一个读书人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

  在别人远远的给他施粥时,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他身上散发的味道太重了。现在来到京城有粥喝了,朝廷还给他们一起建房子开荒地,现在还有免费的热水澡可以洗,这完全是他想不到的日子,他还以为他要死了。

  他们就是一群没人管,受人嫌弃的人。

  热水和他的眼泪混在一起了。

  等他从车里出来,很多人都问道:“怎么样?”

  “热水很热,很舒服。”

  这话一落很多人就抢先着要去洗一洗。从另一个车上下来的女子也变得干干净净的,还抱着自己的孩子,也换了一身衣服。

  沈清梧满意点点头,眼睛亮晶晶:“这样就对了。”

  “还有小孩子的衣服?”柳应渠问道。

  “当然了,小孩子也要干干净净的。”沈清梧凤眸上挑,心里喜滋滋的。

  “柳郎你能让工部建很多蚕房,这样以后纺织坊就不用去民间买了,还能给流民一些活干,也能赚到钱。”

  老婆说得很有道理。

  现在是夏季正是养蚕的季节,柳应渠立马就记在心里了,又能解决流民的温饱又能赚钱,这事工部没理由不答应。

  “好,我等会回去就给阮大人说。”

  沈清梧坐在自家粥铺里看着柳应渠,柳应渠又被人叫去忙活去了。

  他跟着流民们一起干活。

  沈清梧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的情郎是世间最好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