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薄情书生郎>第67章 舅舅们

  百姓心下有些震动,以往先帝也曾春耕过,可没这么热火朝天,连带着文武百官也是一锄头就完事。

  现在这场景比得上他们自己干活的样子了。

  “陛下是真的重视农事啊。”一个老大爷笑着说道。

  “我还是来瞧陛下和大官们,怎么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那样子让人觉得怪亲切的。”一个妇人说道。

  皇帝大约二十六岁的样子站在田地里干活也卖力,长得俊美气质又好,在农村里也是能讨上好媳妇的。

  “太子殿下这么小就来干活了,还有两位小公子也是,这干农活带着小孩子来。”

  这一场景在百姓眼里要留好久,老的一辈心里感叹对皇帝也更有好感了,年轻的只觉得这文武百官和皇帝说的春耕还真是春耕啊,他们看着低头锄头的文武百官不知怎么心里涌上一股不明的情绪。

  也不知道是什么,只觉得这太阳真晒人,晒得皇帝和大官们也流汗了,他们有些诚惶诚恐。

  文官们连袖子都不能挽上怕失了仪态,以至于脸上汗津津的,心里把柳应渠骂了一个半死。

  你说你这么喜欢种地,自己去买块地种田也不碍着谁,现下让他们也陪着一起种地,他们一辈子都没吃过这苦头。

  瞧见小太子和皇帝又不得不干。

  好不容易小太子停了,他们也想停下来,可是一瞧见皇帝还未停,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柳应渠一边喊号子一边锄头,他心里也苦,可他不能停。

  “夫子努力锄头!”王景眼巴巴的看他,充满了期待。

  “柳夫子努力锄头!”小太子也喊道,他实在是有些累了等休息一会儿再上去锄头。

  “柳夫子锄头锄头!”萧寒兴奋的喊道,他是从小打熬过身体,现在还在挥动锄头。武官们纷纷表示很骄傲,他们将门子弟就是身体好!

  柳应渠还能怎么,他看着这三个小矮子,不行也得行。

  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小太子拿着水去找昭烈帝:“父皇,喝水。”

  昭烈帝停下来摸了摸小太子的头,低沉道:“好。”

  文武百官懒懒散散的来,灰头土脸,腰酸背痛的回去。

  工部尚书阮广祖捶了捶自己的腿,他看见昭烈帝立马迎了上去。

  “陛下,大喜。”

  柳应渠表面还是如沫春风,心里早就想飞回去,他手软腿酸只想回去躺着一天都不要起来。

  一见工部尚书上前拦住昭烈帝,柳应渠想到了自己交给阮广祖的精盐方子,实在是高。

  前几天没拿出来,偏偏春耕的时候拿出来,这当尚书的人就是不一样。

  昭烈帝脚步一顿,神色不辨喜怒:“朕何喜之有?”

  在昭烈帝身后的大臣们也被阮广祖吸引了目光,心里暗自揣测。

  还有的朝臣立马一下就从疲惫的身体状态转换成了高速运转的大脑。

  阮广祖:“陛下,柳修撰递给臣一个方子,那方子能提炼出精盐,粗盐一下子就变得可口起来,大昭的细盐也能变得更可口,臣从未吃过那盐。更好的是步骤并不复杂。”

  粗盐变成精盐,细盐变成精盐,最重要的步骤并不复杂。把海水变成粗盐很简单,但这样的盐很粗糙。把粗盐变成细盐要耗费很多的人力和财力。

  昭烈帝的心动了起来,那步骤简单就能节省下人力和财力,还有产出更多的盐,那国库不就有更多的钱吗?有了钱他有很多想法就能实现了。

  这柳应渠当是户部和工部的人才,昭烈帝看向柳应渠,柳应渠立马恭敬万分。

  昭烈帝嗯了一声,“先给你们记上一功,回宫后把盐呈上来朕看看。”

  他要看见实物才能赏赐,柳应渠的赏赐在上呈混凝土的时候就被压下了。

  小太子心想柳应渠稀奇的方子可真多,心里也有些骄傲,这可是他夫子。

  文武百官心思各不同。

  回去的路上阮广祖欢欢喜喜的,连着觉得自己下地干活的疲倦就一扫而空。柳应渠却不想出这个风头,他耸拉着脑袋,后背都要被这些目光刺成筛子了。

  “……”要是目光有实质的话,他估计早死了成千上万次了。

  “柳兄,混凝土这事被你找到了,这精盐的方子也能让你找到,你可真行。”颜台越发觉得柳应渠不简单,他心下很想跟柳应渠学几招。

  “颜兄谬赞了,颜兄要是想吃细盐的食物就去沈氏酒楼。”柳应渠还不忘给自己老婆打个广告。

  “报上柳兄的名字能少银子吗?”颜台调侃道。

  柳应渠笑道:“要看清梧的意思。”

  “应渠,你个臭小子跑得真快。”焦鸣上前拍了拍柳应渠的肩膀:“就是你小子,让我浑身汗淋淋的。”

  “这可冤枉我了。”柳应渠心里苦笑拱拱手。

  “又立功了,柳兄大才。”王灼清也是笑着的,倒是旁边的曲流别别扭扭的不愿上前。

  “曲兄,这是怎么了?”小伙伴们在路上走着,柳应渠旁边正走着陶然,他低声问道。

  陶然:“去了一趟沈氏酒楼人就不大对劲。”

  沈氏酒楼?

  柳应渠想了想,沈氏酒楼能有什么让曲流躲着他,他心里咯噔一下,他给沈氏的酒楼写了食单,估计是被曲流瞧见那字了。

  他就是曲流眼中那个敲破碗的!

  百官们跟在皇帝后面,皇帝还带着仪仗,禁军拥护在周围。跟着走到了宫门,文武百官就各自散去了。

  “我的腿,这腰,没有一处不痛的。”

  “手上都磨起泡了。”

  “我这衣服上全是泥巴。”

  文官们各自抱怨着,武官们大模大样,屁事没有就美滋滋的回家去了。

  在走回家的时候,柳应渠叫住了曲流:“曲兄。”

  曲流停住脚步。他看着柳应渠恶胆生边,上前一步看见柳应渠脸,伸出手捏了捏。

  “曲,曲兄,你做什么?”

  曲流上愈沿前道:“敲破碗的终于逮住你了,我要给自己狠狠的出一口恶气。”

  柳应渠:“曲兄,我不是有意瞒着你的,我是不想被人知道在文人楼里出风头了。”

  “你那字只能说是文人楼里挂着的,我猜到了你和那敲碗的是一个人。”曲流忍不住说:“你以后别给别人说就没人知道了。”

  柳应渠笑了起来:“曲兄你……”

  “你太好了!”

  “少说这话。”曲流和柳应渠相处这么久也知道柳应渠惯来是一个卖乖嘴甜的,他还是笑了起来。

  各自回到家中已经是吃午膳时辰过了,沈清梧让人把饭菜在厨房里温着,一见柳应渠进来就喊蒋罗罗叫厨房的人端上来。

  “柳郎,饿坏了吧。”沈清梧捧着脸看柳应渠吃饭。

  柳应渠嘴巴包着饭腾不出嘴来,小鸡啄米的点点头。

  “我看你衣服都湿透了一半。”

  “锄了一上午的地,还没休息过。”

  “那柳郎要好好休息。”

  柳应渠说道:“好。”

  老婆真好,美滋滋。

  柳应渠吃完饭就去沐浴去了,身上汗津津的粘人极了。他沐浴完后就安详的盖上被子,这才是他该过的日子才对。

  睡了一会儿迷迷糊糊听见有人在喊他的名字。

  “柳郎,翻个身给你涂些药。”沈清梧拿着药膏轻声对他说。

  柳应渠一看自己的里衣腰带已经解开了,他认出沈清梧的声音乖乖的翻身趴在枕头上,把头埋进枕头里又睡过去了。

  沈清梧脸上热腾腾的,他慢慢脱下柳应渠的里衣,上半身露了出来。

  他伸出指尖去摸柳应渠的后背,他的后背曲线流畅带着力量,脊背伏在身后很有漂亮的轮廓,在后背还有一些指痕,是沈清梧难耐时在他背上划伤的。

  沈清梧心中一荡,手指分明是摸着药膏,不自然就会去轻轻摸柳应渠的后背,那样子不像是在擦药,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双腿有些软,唇口舌燥。

  柳应渠还在睡梦中只觉得痒,他也不在意继续睡。

  沈清梧把药膏抹均匀后就有些急急忙忙的离开了房间。

  “少爷。”蒋罗罗喊了一声把沈清梧吓一跳。

  主要是沈清梧有些心虚。

  “怎么了?”他强作镇定的说。

  “精盐放在菜里让客人们都觉得好吃,酒楼的日子又上了一层楼,有的掌柜让我私下问少爷,少爷开不开第三家酒楼。”

  沈清梧:“哎,才开第二家,等爹来了再说吧。”

  “和我们长期合作买菜给我们的村子今天和别的酒楼合作了,要不是掌柜及时反映想出对策,今日的菜还不够。”蒋罗罗跟了沈清梧好些年了,心里知道沈清梧心里其实对这事有些受不了,这个村的人怕是别想再和沈氏酒楼合作了。

  “这事掌柜做得对,给掌柜一些银子。”沈清梧今日带着玉佩,他捻着玉佩的穗子:“让人去联系下河村。”

  “少爷你早有打算?”

  “为了开第三家酒楼提前联系看好的菜贩子。”沈清梧笑道:“现在就用上了。”

  “少爷真厉害。”

  蒋罗罗点点头就去通知掌柜去了。

  沈清梧自己坐在椅子上看账本,和其他人用上柳郎交的符号后,算账算得又快又准。

  这事沈清梧没刻意去隐瞒,柳郎也说了不在意,这法子在商人们中间就慢慢的流传开了,有的商人来上门拜访沈清梧要学那符号。

  送上来的人情沈清梧岂有不收之理,这又谈下了几笔大单子。

  沈清梧心里想着要在京城里买些地来种植粮食和蔬菜了,以后这事把握在自己手中也好。

  在清水县里他们就种了粮食和蔬菜,这些并不卖出去只是自供给酒楼里营生,每年的赋税在他们看来也不多,没有人敢和沈家扯东扯西的来克扣他们,他们交的赋税便少。

  沈清梧已经琢磨着在京城买地了。

  

  在距离京城不远处,沈父带着商队和谭大娘正在客栈里休息,谭大娘用了一些饭说道:“亲家公,把他们带着真没事?”

  在客栈上面住着的还有谭家的两位舅舅和舅娘还有他们的儿子女儿。

  沈父:“亲家母,别担心。也不能阻止他们去京城,就算派人去警告估计也会偷偷溜进京城,不如就让他们去看看。”

  “我这是怕对应渠有影响。”

  “那就更不用担心了,应渠能三元及第,这事对他来说不算难事。”这身份对柳应渠是棘手,但对别人来说就不特殊了。

  “亲家母也想着应渠,该去看看享享福。”沈父笑着说。

  他听说柳应渠三元及第当上状元时还在酒楼里和老友们吃酒,一听这话就懵了。

  他儿婿三元及第了,这只是当时他的一个戏言竟然梦想成真了,沈父一个心志坚定的人也不免有些恍惚。

  柳应渠成了状元,还是古往今来寥寥无几的三元及第,这起码从翰林院出来是一个四品的官员,有沈忧在朝上帮衬着,再加上柳应渠自己的本事,他们沈家这是飞黄腾达了。

  他儿子也成了状元夫郎了!

  沈父当晚就吹了一晚上的牛皮。

  收到柳应渠的信立马就去柳家村找谭大娘去了。

  谭大娘:“但愿如此。”

  两个人说说话,心里都是对自家儿子的想念。

  

  各自回去的官员也是让家中的妻子和夫郎擦药膏子,有的官员还不争气得疼得哇哇大叫,一边叫一边骂。

  “该死的柳应渠!”

  户部尚书疼得厉害,户部油水最多,他身上的肉也多。

  “老爷,你骂状元郎做什么?”妻子一边擦药一听这话又有些不解。

  户部尚书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就是他带头种地,害得我们也要下地卖力气!”

  “夫人轻点轻点……”

  家中有丈夫和儿子一起去种地的,这才遭殃了。

  “你堂堂一个兵部尚书,看你那窝囊的样子。”谭夫人把一坨药膏使劲抹在谭尚书的后背上。

  “腰!腰……”谭尚书疼得嘶了一声。

  “夫人啊,我是兵部尚书,就是有了一个兵部的由头,我是文官又不是武官。”谭尚书冤枉。

  “瞧你身上的肉,没有当年身材好了。”谭夫人十分嫌弃。

  谭尚书老脸一红,支支吾吾不说话。

  她粗鲁的把药膏擦完,走得很潇洒:“我去看儿子了。”

  谭尚书:“……”

  在皇宫中昭烈帝也趴在龙床上,太监总管一边抹泪一边帮着擦药。

  这哭得昭烈帝心里烦。

  “庞全别哭了,哭得朕心烦。”他不介意多收一个人头。

  “……是陛下。”庞全擦擦眼泪。

  唐清先去看了小太子这才踏入了这盘龙殿。

  庞全想行礼唐清摇摇头接过药膏示意庞全出去。

  昭烈帝感觉到背上熟悉的触感,他心中微动:“唐清。”

  “是,陛下。”唐清看着昭烈帝后背的肌理耳垂染上了红。

  “陛下疼吗?”

  昭烈帝:“这点小事有什么疼不疼的。”

  唐清笑了笑:“我听太子说了,这事陛下做得极好。”

  昭烈帝唔了一声。

  “我就知道陛下是英雄,是大昭最贤明的君主。”唐清轻轻的吐气说。

  昭烈帝耳尖动了动,后背感觉到温热的触感,他想到唐清的话,心下便有些热了。

  “药膏抹上面一些。”

  “是,陛下。”

  整个盘龙殿的宫人低着头不敢去看,只觉得这气氛让人有些脸红心跳。

  凤君殿下不愧是凤君殿下,只稍稍说说话陛下就温柔下来了。

  不愧是陛下还是皇子时就抢来的人。

  

  柳应渠睡了一天次日一早就上值去了,他愉快的去摸鱼了。

  “柳兄。”颜台拱手笑着叫他。

  “颜兄。”

  颜台:“柳兄,明日休沐记得去泡温泉。”

  柳应渠笑吟吟的应下了。

  他又去看资料,还自己带了本子来做笔记,先睡会儿再写。

  等到段先来的时候,柳应渠正在低头认真整理资料,段先满意离开。

  等去上书房教三个小矮子上课,柳应渠下课时说道:“明日就休沐了,回去好好玩。”

  终于他也有假期了,柳应渠心中激动。

  “柳夫子再见!”三个小矮子说道。

  “你们也再见!”柳应渠绝不停留一秒钟。

  他高高兴兴的放假回家,一看家里乌泱泱的一大群人有些懵。

  “应渠,你回来了。”

  “应渠,舅舅来看你了。”

  ……

  这说话声也是七嘴八舌的。

  沈清梧正在和沈父在一起,沈清梧说道:“爹,你怎么把他们给带来了?”

  “在京城里更好解决。”

  “柳郎可怎么办?”

  沈父大气道:“应渠不行无所谓,我会出手。”

  柳应渠先去扶着谭大娘:“娘,你终于来了。”

  “应渠……”谭大娘看着柳应渠身上的官袍,心里高兴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