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举案齐眉(女尊)>第91章 有孩子了没

  若说这人生四大幸事, 无外乎不过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周清觉得自己今日开辟了人生第五件幸事, 骨肉重聚。

  老早的时候她就接到门生吴郯雁送过来的消息, 又是高兴又是紧张,如今到了见面的时间, 心里更是忐忑的不行,也不知孙女会不会喜欢她这个祖母。

  当年那一档子事, 把她儿子儿媳都赔了进去, 她虽知道有个孩子,但却没有声张, 因为怕那人赶尽杀绝。

  这么多年来, 如果不是确认新皇登基,那人的势力不敢再正面使坏, 她依旧不敢和这个孩子相认。

  因为一旦相认,那孩子不在她身边,一定会有生命危险的,儿子已经没了, 她后继无人, 不能连唯一的孙女都保不住。

  功名利禄算什么, 她是看得明白,只要那孩子有命在,活的自由自在些更好。

  可如今全然不同, 那人有了掣肘,没法明面上动手,还听说那孩子是个有本事的,没怎么学习乡试就考的很好。

  既然孙女想要科举,且还有那个才华,她周清就算豁出命去,也定会护她周全。

  “大人,雁祭酒已经在门口了。”

  吴郯雁官拜国子监祭酒,是仅次于大祭酒的官职,相当于现代的副校长。

  当然,她这个副校长可是有不低的官职,且还有实权,国子监乃是汇聚天下英才,为朝廷培养未来官员的地方,她身居职位很重要。

  这边周清捧着书的手就是一抖,赶忙招手:“快,快叫人进来说话!”

  那边下人转身打开门,把人引来进来,周清特意揉揉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吴郯雁身后进来的年轻女子。

  等着下人将门关上,她还没回过神来,吴郯雁便打趣到:“老师,几时您对学生这般爱护了,竟盯着学生一个劲的看。”

  她在周清一向以学生自居。

  听她说完,周清才察觉到自己的失态,赶紧放下手中的书,三步并作两步的向晏殊走去,眼中已经湿润了。

  嘴上却还说着:“去去去,我这哪是看你,我这是看我孙女呢!好孩子,叫什么名字啊?”

  都怪吴郯雁跟她保密,害她只知道找到了人,连名字都不知道,如今在孩子面前问起来,显得自己多不称职。

  晏殊看着眼前两鬓斑白的老人,看她无处安放,想要伸出又怕她不喜的手,安然一笑主动握住。

  “晏殊,殊途同归的殊。”

  一听这个名字,周清再也忍不住泪意,半百的老人,就这么牵着孙女的手,在那哭的稀里哗啦的。

  “是了是了,这是你父亲当年求我取的名字,我翻了几篇典籍才定下,你父亲当时特别喜欢这个殊字……”

  被空气中悲伤的气氛所感染,晏殊心里也不好受,她知此时说啥都无法安抚老人痛失爱子的心,只默默的帮人擦着眼泪。

  到底是个宰相,若不是因为今天见到孙女,周清也不至于就这么情绪失控,哭过一会才恢复如常。

  接下来自是免不了一番嘘寒问暖,晏殊没有原主的记忆,只能推说时间太久记不清,倒是把她遇见的事一一说来。

  周清听着,唏嘘不已,她孙女这些年过的可还真不容易:“苏珺啊,我要好好谢谢她,至于苏珺那个女儿,什么苏将军的,你就少理她,一个武人搞什么以棋会友,要送银子就光明正大的送!”

  “边疆那边经常传闻她手段奇巧,其实就是个不爱循规蹈矩的,我看你也不是愿意守规矩的人,你俩在一起天都得掀开半边。”

  晏殊眼睛眨了眨,脸上笑意就没断过。

  本以为做宰相的人,到底会严肃一些,她还以为是个不好沟通,也不愿流露感情的老人呢。

  结果今一见才知,她这个祖母的性格非同一般,且看人很准,都能看出她不爱守规矩来,厉害厉害。

  她毕竟是现代人,就算在现代遵纪守法,但来古代之后也会格格不入,如今虽说适应了大部分制度,但骨子里的确有一颗离经叛道的心。

  “好,您说少搭理就少搭理。”今天第一次见面,还是这么慈爱的老人,晏殊不介意说话多顺着她点。

  周清一歪头,手指在她脑门上一戳:“你这孩子,跟你爹一样,表面比谁答应的都快,其实心里最有主意!”

  “祖母就是随口说说,主要现在形势复杂,苏珺那个闺女性格很特别,你想接触我也不拦着,但你心里也要有个数。”

  “对了,来的路上可曾带什么行李?你就留在这吧,让她给你把东西送过来,既然相认了,那你住在祖母身边才是最安全的。”

  心里已经有了会被留在这里的准备,晏殊也不意外,当即点头应下:“好,孙女倒没带什么东西,不过我得亲自去接我夫郎来才行,他自己过来我不放心。”

  周清惊喜的睁大眼睛,复又瞪了一眼吴郯雁:“你在信上什么都不说,连殊儿娶夫这么大的事也不知会,害得我都没给人家准备礼物。”

  吴郯雁被老师瞪了一眼,心里委屈巴巴的,吧咂着嘴,这当初她就以为卫如切是个小侍,哪会在信里提起这琐碎事。

  “是我疏忽了。”

  周清倒也不是真生气,如今转了笑脸继续问晏殊:“何时成的亲呀?殊儿二十出头了吧,有没有孩子呢?”

  面对这灵魂三问,晏殊的脸皮抖了抖,果真这古今中外的家长都一个样,不是催婚就是催生孩子。

  “成亲不到一年,我今年二十有一,这不科举呢嘛,就没想着太早要孩子。”

  说这话晏殊是脸不红心不跳的,这两年可以用科举搪塞过去,过两年还能想别的借口,等老人家接受了卫如切,自然就不会太纠结孩子的问题。

  没办法,这古代传宗接代的思想太深重,她绝不能让周清这么和蔼的长辈,成为阻碍她和卫如切的人,只能先骗着吧。

  “好孩子,真是好孩子,都是祖母耽误了你,应该早些去寻你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发现这几天怎么就围绕着怀孩子这件事写呢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