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后, 国家射箭队奥运选拔赛正式打响。

  被试运动员为2027年8月到12月入队集训的队员共36人,要在2028年3月前完成两个阶段的选拔赛。

  每个阶段三场比赛,按名次积分, 最终以国内选拔赛积分、国际比赛奖励积分、体能测试积分按一定公式相加,取总成绩前3名入选奥运队伍, 第4则作为替补, 随队进行接下来几个月的备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选拔赛调整了国际比赛奖励积分的加成比例, 大大提高了国内选拔赛积分的权重, 且国内选拔赛第二场积分比重大于第一场, 也就是更加看重运动员的当下成绩。

  与此同时,选拔赛的形式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每场比赛都由奥林匹克淘汰赛和三支箭附加赛两部分组成。

  且都是在正规体育场按照正式比赛流程进行, 并从旁设置观众造成各种真实干扰项。

  2028年3月27日,是第二阶段第三场选拔赛的最后一个比赛日。

  经过前8天的激烈争夺,实际上女队前3名已基本确定, 男队温随和张宇光也坐稳席位,目前的悬念在第3名彭越和第4名袁锰身上, 两者积分相差不多, 尚有一争高下的余地。

  最后一场选拔赛前,袁锰的总积分为89.60, 彭越的总积分为90.45。

  然而彭越的这一成绩并不全是选拔赛表现获得,他第一场选拔赛总积分仅为43.61, 比袁锰还低2分,不过凭借去年在世界杯分站赛上的成绩, 帮助他拿到20的特殊加分。

  在前面结束的第一阶段排名赛中, 彭越手感不错, 288支箭打出过2335环的好成绩,获得第二名的20个积分。袁锰则发挥欠佳,以2312环排第四。

  后来袁锰才逐渐找回状态,发挥出极佳水准,一共拿到53个积分。彭越仅获得38积分,差距明显。

  而在27日下午进行的淘汰赛中,袁锰进入状态较快,一路杀进决赛,再度拿到20个积分,彭越则以3比7在半决赛落败,滑落至第四位,仅拿到13的排名积分。

  去年世锦赛选拔赛中仅次于温随的国家队老将,在本次获得特批参加第二阶段的资格,但今天仍没能走出第一阶段落选的阴影,持续低迷表现,仅排在参赛选手中第十位,疑受响片综合征困扰,目前无法再参加比赛。

  最终袁锰后来居上,因为在关键最后一场选拔赛中的优异表现,力压彭越搭上奥运会的“末班车”。

  至此,奥运会男子3人名单初步定下,温随、张宇光、袁锰,彭越作为替补。

  按照赛程,4月13日、14日将进行混合团体选拔,6名选手通过两天比赛,选出男、女各一人参加奥运会混团比赛,不出意外这两人应该是温随和孟君洁。

  除去女队有一位老队员外,本次奥运会几乎全新人阵容,同时男队也是历届奥运会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阵容。

  第一次组会,领队李衍存宣布了最终成团名单,席舟作为三名教练员之一,也在出征之列。

  会上,射箭中心主任表达顾虑,这次队伍参赛经验明显不足,外界舆论并不看好。

  但李衍存教练却说,“以往我们用的队员也有很多观众不满,状态明明不行还硬是让他们上,似乎就觉得比赛经验越丰富越靠谱,其实并不是这样,状态不好就是状态不好,我们要承认以往队里的问题,打不好就该被淘汰,让更有潜力的人上,比赛经验可以积累,但不是越积累就越强,本身不行,再多积累也没用。而且我们用成绩说话,这几个年轻人就是很强,我相信他们。”

  这次是打破了一直以来求稳的重心,决定放手一搏,让年轻人去闯了。

  **

  7月18日下午,国家射箭队一行随大部队抵达本届奥运会举办地日本名屋市。

  距离正式比赛日还有一周时间,这周不再进行高强度的激烈训练,主要以适应场地环境、调整身体和心理状态为主。

  由于这次队里大部分是新人,领队首先强调的还是比赛场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问题。

  温随和张宇光国际比赛经验相对丰富,个性也更稳当,这方面袁锰稍欠缺一些。

  到个人排位赛前夜,男队小会时,席舟又单独跟队员们讲了几个细节。

  “明天比赛提前到场、充分热身,检查器械。虽然我们经过万全的准备,但再小概率事件都有发生的可能,必须做好预案。如果明天比赛前,临时发现器械故障,有时间就迅速更换备用器械,来不及就利用手中器械把箭射出去,不要慌张。”

  “你们都是专业的运动员,但既然比赛就不可能没有失误,一旦出现问题,尽快松弛肌肉调整呼吸,重新起射。排位赛时间通常是足够的,淘汰赛时间短,遇到黄灯一定要冷静,稳、准、快、狠完成动作。”

  席舟顿了顿,视线扫过几个年轻人,见他们点头,又接着道,“除了我们这边的突发状况,来自外界的干扰是更需要注意的。闪光灯、喝倒彩就不用说了,平时训练都有强化,现在讲的是裁判,如果……”

  他神情严肃,这次比赛的主裁判是韩国人,主场在日本,这两个都是主要竞争对手。

  “如果出现裁判不公正,大家务必要保持头脑清醒,情绪冷静,千万不能感情用事,这些事情我们教练会去处理,你们要做的就是专心比赛,别的都不要考虑。”

  席舟说着特意看向袁锰,袁锰表情一凛,“我明白,教练!”

  “还有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有一年大运会,计时器出故障,倒计时突然停止,这种情况虽然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但也提醒你们,万一倒计时意外暂停,不要盲目起射,听从裁判安排,这种情况不会判你超时犯规,但箭一旦离开三米以外,环数多少就是多少了。”

  “总之就一个原则,遇到任何问题,都要暗示自己,头脑冷静,深呼吸,安静、安静、再安静,认真对待每一支箭,预祝你们都取得好成绩!”

  队员们依次跟席舟击掌,然后各回房间休息,温随出去后却又折返。

  席舟还开着门,见他进来,指着手机笑道,“我消息还没发出去。”

  “觉得你好像有话要跟我说。”

  “被你看出来了……”

  席舟确实有个担忧,之前队里安排比赛方案的时候就考虑过这点,他明白温随自己肯定也有数,但总免不了担心。

  “应该在后两个比赛日再提醒你的,但刚刚讲到裁判的问题,这些天我们也会注意观察裁判的风格,你只管比赛,32强后看对手的情况,也许是我们多虑了。”

  “不管是不是多虑,我都会注意的,你放心。”

  温随伸出手,被席舟握住,他眨眼微笑,“谢谢教练借我勇气。”

  **

  7月25日,第一个比赛日上午,女子个人排位赛,孟君洁661环位列第13,另两位队员分别在26和28位。

  下午男子个人排位赛,温随702环位列第1,同时刷新72箭总成绩世界纪录。

  张宇光发挥出色,686环位列第9,突破了他个人在国际赛事排位阶段的最好名次。

  袁锰表现前低后高,似乎开始还没完全进入比赛状态,后面才找到手感,目前总成绩只排到第35。但就他的大赛经验而言,已经算得上不错了。

  首日赛后队医给大家进行肩颈放松,当被张宇光问及后半程怎么调整的,袁锰表示自己受到席舟的特别“洗脑式”指导。

  “开局顺利以平常心对待,按自己动作程序射下去。开局不顺不急不躁,查找原因迅速判断,确定对策扭转局面。”

  张宇光闻言恍然,“那你这样讲,我也被特别指导过。席教练给我总结的是,领先保持平常心,敢字当头,要有必胜的霸气。落后冷静,保持信心不放弃,用心射好每支箭。”

  这是讲打团战,按照预定方案,张宇光打二箭位,温随和袁锰首末箭位置目前是暂定,需要看袁锰实际在赛场上的表现。

  但教练团倾向于温随打首箭,对手越强越要打出气势,就看袁锰能不能稳得住末位。

  所以席舟这也算针对每个人特点,因材施教,全方位开小灶。

  不过排名赛第35这个名次还是让袁锰心里直打鼓,周围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气场太强,开始确实多少露怯。

  晚上,袁锰在床上打滚睡不着,明天是混合团体的比赛,他不参赛只观战,一时忍不住想东想西。

  “今天的表现不满意?”

  温随从对侧床上转过身,袁锰眨巴眼睛,“打扰你休息了。”

  “没有,还早。”

  他随哥难得对他这么柔声细语,袁锰成功破防,究竟是把心里的小委屈倒出来,“我今天的名次在男队女队里都是最低的,好丢人啊。”

  那个“啊”字刚落音,就听温随淡声道,“不丢人。”

  这话说得平静,其实哪怕他稍微带上点安慰的口吻,那感觉都不一样,但袁锰居然奇异地从中体会到一种绝对信任,没来由地踏实了。

  “真的吗?”

  “以前世界第一的韩国人李贤殊在12年奥运会排名赛两次破世界纪录,平均环数9.708,后面1/8赛却被荷兰人刷下去。20年也是世界第一的美国人埃里,1:7惨败给澳大利亚,止步16强。还是那场比赛,世界女子第一的印度选手迪佩卡首轮没闯过淘汰赛,连32强都没进。”

  那些各国顶尖选手典型赛事的比分情况,就在温随脑子里,当反面教材信手拈来。

  袁锰关注点却有点跑偏,越听眼睛瞪得越大,“随哥,你刚说话语气好像席舟前辈!”

  温随:“……”

  “再说点再说点,我爱听!我现在急需鼓励,实践证明我还有机会,那理论上呢?快接着给分析分析?”

  搁往常温随是会直接甩给他两个字“睡觉”的,但这回没遭住袁锰那期待巴巴的眼神,或许真是潜移默化了席舟的好脾气。

  “排名赛能进32强就可以了,淘汰赛箭数少,局胜制偶然性很大,你在72支箭的排位赛脱一个靶,对成绩造成的损失因素是1.3%,如果在5局15支箭的淘汰赛中脱一个靶,损失因素6.6%,是排名赛的5倍,如果没打满5局,那单支箭损失因素就更大了。”

  “所以数据表明,淘汰赛偶然性很大,你的机会也很大,现在够清楚了吗?”温随打了个哈欠。

  “够够够,太够了,”袁锰点头如捣蒜,“有理有据。”

  他鼓鼓掌,边鼓边歪头作疑惑状,“不过,你跟席舟前辈真的说得一模一样哎,你们俩……”

  奥运村特供大枕头扔过来,阻断了袁锰贱兮兮的话头,他抱住枕头四仰八叉仰躺下去。

  “哎呦,我说你俩心有灵犀还不行么?啧,这酸臭味儿,等拿了奖牌我也要处对象去,一天天的羡慕死谁呢!”

  听到这“大声”式自言自语,温随本已闭上的眼睛忽的睁开,恰巧袁锰从枕头后探出半颗脑袋,笑眼眯眯看他。

  温随眼里的惊讶渐渐消退,像是湖面重又恢复沉静无波,但却映了星星在里面,闪烁着粼粼光亮。

  “……袁锰,谢谢你。”

  “说什么傻话呢?咱俩可是铁哥们儿!”

  袁锰被温随的目光盯得有点慌,表面像是受不了这种煽情,夸张地做了个抖鸡皮疙瘩的动作,翻过身去,嗡声嗡气嘟囔,“快睡觉,明天比赛我还要给你和孟姐加油呐!”

  这会儿要是陶嘉在,估计又要说,“别看某些人那么大块头,一脸熊样,其实内心可多愁善感了。”

  **

  7月26日,第二个比赛日。

  上午混合团体1/8比赛,温随与孟君洁以5比1轻松淘汰荷兰队进入八强。

  下午首战遭遇劲旅意大利队,在第一局对手先胜的情况下,第二局打成平局,但之后连赢两局5比3取胜。

  紧接着半决赛的对手是日本队,两人延续了1/4战意大利的水准,势如破竹,以让人意想不到的6:0收割了对手。

  金牌赛在铜牌赛之后,下午4点半到5点进行,作为近几届才新增的奥运项目,混合团体一直是铁打的韩国夺金点。

  中国队原本预期目标是夺牌,但以目前在赛场展露出的实力,这枚射箭项目首金也势必要争上一争。

  开局温随和孟君洁都发挥得相当漂亮,各自以一支10环加一支9环箭拿下第一局,第二局温随和对方男选手都是两支10环,孟君洁则射中两支9环,而韩国女选手出现失误,打了个8加7,第二局仍是中国队获胜。

  自此中国以4比0大比分领先优势迈进第三局,按照团体赛先5先赢的规则,第三局中国只要平局就可以5比1取胜。

  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第三局孟君洁也出现了连续失误,第二箭打出7环远箭,让韩国队抓住机会扳回一局,比分变为4比2。

  第三局和第四局中间,温随与孟君洁互相低头说着什么。

  李衍存等几位教练员在旁观战,并未上前,虽然有失误,但现在显然不到做技术指导的时候,运动员比赛中途独立应战,最忌受教练员干扰,他们能做的只是做好外围协调工作。

  不过席舟见李衍存神色,也猜到眼下这局面,教练们是想到上上届亚运会女子团体的情形了。

  中国队常年被韩国队压制,总被戏称万年老二,不仅在观众眼里如此,就连中国队员自己其实也仿佛形成这种思维定势。

  这种潜意识很容易催生百折不挠的意志,且多数遇到的是逆境,往往队员就很能抗压,但另外的,在面对韩国时一旦遇到难得的顺境,反而队员却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打了。

  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次团体胜韩国,中国几乎都是逆风翻盘绝地反击,就是最直观的体现。

  而上上届亚运会,中韩女团决赛,第一局韩国队头3支箭射出三支10环,以满环30环的成绩完美开局。

  这样的成绩给中国队带来很大压力,但中国队顶住压力,同样射出两个10环和一个9环。

  后来剩下三支箭两队都是29环,中国队虽然6箭相加第一局仍然惜败,但气势上没输。

  第二局韩国六箭54环,中国56环反胜。第三局韩国57环,中国队保持绝佳状态打出60环满环,连赢两局抢下赛点。

  这个时候中国队无论是比分、心理还是气势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只要姑娘们延续这种状态再射六支箭,就将再一次战胜韩国队创造历史。

  然而,第四局中国却出现了令人大跌眼镜的失误,不仅首箭只有8环,二箭位也跟了一支7环,哪怕末箭顶住压力打出9环,最后却没能止住颓势,遗憾丢了第四局,让韩国队4比4扳平。

  最后中国队也没有像刚开局时顶住压力,给对手有力的还击。反而在心理上持续波动,在决箭时只射出两个9环和一个8环,被对手两支10环箭抢走几乎已到手边的那枚宝贵金牌。

  同样的事情在更早时家门口举办的那届亚运会上也出现过,那次是淘汰赛规则更改以前,中国队甚至被拖了两场加赛,最后输掉比赛,真是让几代射箭人扼腕叹息。

  回到本次比赛赛场,随着裁判发令,双方重新归位,因为上一局落后,这次温随先射,倒计时开始读秒。

  他未曾犹豫,只用15秒完成出箭,行云流水再次命中10环。

  这次比上回更快,席舟看出他是在给队友留出时间。

  孟君洁跟着的这箭命中8环,状态有所回升。

  韩国队男女二人各自命中9环,暂时是平局状态。

  第四局第二组箭,温随第一支箭仍是10环,孟君洁随即站到起射线前,也果断搭箭拉弓,场上观众包括韩国队在内都紧紧盯着她这箭。

  席舟听到李衍存教练低声说,“可一定要沉住气啊。”

  作为中国女队目前最优秀的射手,二十五岁的孟君洁兼具实力与资历,虽然前辈师姐那场遗憾落败的比赛确实对她刚才的心理造成一定干扰,但她似乎很快调整过来,不负众望。

  “咻——”的一箭离弦,场上大屏同步呈现落箭点。

  须臾之间温随的10环箭旁又多出一只箭来,宛如并蒂双生开在箭靶上的两朵箭花,一瞬间惊炫了全场观众和对手的眼睛。

  韩国队的两名选手明显愣住。

  场边的韩国观众也像是没反应过来,中国观众这时都在兴奋地手舞足蹈,他们听到喊“中国赢了”,仿佛才回过神来,望着中国观众所在那片区域,面容呆滞。

  中国赢了?

  已经不需要比了,韩国队哪怕也打出两支满环箭,也是平局。

  但场上的发令还在提醒他们,要完成比赛,于是在这种有些懵圈的状态下,韩国队打出一9一8的成绩。

  第四局比分在电子屏上填空。

  6比2。

  似乎直到此时此刻,所有人才彻底认识到这个事实。

  中国大比分取胜,拿到本届奥运会射箭项目的第一块金牌!

  早就等在场边只待蜂拥而至的韩国记者团默了,拿着写好的讲稿和问题,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

  中国记者突出重围,要采访两位参赛选手,温随替孟君洁挡住人群,礼貌谢绝,只说想专心比赛,然后就跟着教练团一起消失在场外。

  **

  如果说混合团体夺金对韩国来说过于意外到没反应过来,简直就像是板上钉钉完全没留任何悬念,结果突然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抢走,属实是莫名其妙的状态——

  那紧接着第三天的女子团体再被中国姑娘们上演回马枪,把几乎到手的金牌夺走,算是彻底让这支梦之队慌了神。

  7月28日第四个比赛日,进入男子团体项目的争夺。

  上午的1/8淘汰赛中国战胜马来西亚进入八强,下午的1/4淘汰赛遇到美国队,虽然过程开始不太顺利,但也险险晋级,完成预期打进四强的目标。

  中国男团目前的世界排名并不拔尖,尤其这次是全新阵容第一次面对世界大考,能打进奥运会四强已经是胜利。

  教练团让队员们放松心情,剩下的路尽力去做就好。

  下午14点45分,第一场半决赛中国对意大利,比赛进行过半,双方打成2比2平,现场开始下起小雨。

  在先前的天气预报中已经预计到会有这种变化,且根据举办地同时期的气候情况进行了相关预案,中国队早就做了充分的训练经验积累。

  6月最后一期集训时,队伍还专门去到雨量丰沛的S省进行了为期半月的针对性射训,因此这次降雨并未对选手们造成影响。

  中国队三名选手始终沉着稳定应对,迅速调整为更快节奏打法,以降低雨天对箭速的影响,第三局与第二局达成均等环值。

  但对手意大利同样表现优异,最终中国在第三局平局后负于对手,遗憾无缘决赛。

  第二场半决赛在韩国和日本间展开,这两队也是老熟人了,互相对各自的打法相当清楚,日本队虽占据主场优势,不过最终韩国男团还是更胜一筹。

  半决赛结束,中国和日本将竞争铜牌。

  15点45分,铜牌赛紧锣密鼓开战。

  日本队因为名次靠前,这场比赛将由他们选择谁先发射。

  赛前准备时队里已经分析过,日本队一定会选中国队先手,果不其然。

  虽然理论上先打的队伍都占有一定心理优势,因此通常情况下,具有决定权的队伍都会将先手权握在自己手中,但风雨天就不一样了。

  因为先手优势会转移,尤其像今天这种雨夹阵风的天气,后打的队伍可以根据先打队伍的箭落点来调整瞄点,相当于先手队伍在给后手队伍试水。

  第一局开始,温随被安排打首箭位,也是双方的第一支箭。

  这时天气状况比之前更加恶劣,不仅雨势增强,还开始出现短时变幻不定的地旋风,风速和风向几乎时刻在变,情况比一般的风雨天还要复杂。

  温随冷静应战,他已经提前观察过风向和风速,找到风的强弱变化规律,按照赶“风头”不赶“风尾”的原则,在风强时迅速完成起射。

  撒放!时机正好,赶上风速弱势,风对箭身稳定影响极小,开局第一箭射中9环。

  队伍计时器进行到第23秒,张宇光也开始起射动作,他这一箭命中8环,表现可圈可点,到袁锰时同样也是8环。

  由于天气原因,场边观众人数明显减少,但中国队第一局第一组三支箭的整体表现仍收获大片观众的掌声。

  轮到日本队时,他们第一组成绩是7、8、7环,暂时落后。

  跟着第二组,中国队持续稳定发挥,打出9、8、9的高分,顺利赢得第一局。

  第二局由上局负方日本队先射,经过第一局六支箭的适应,日本队迅速调整射法,第一支箭8环,后二、三支箭分别为9环和10环。

  中国队则是10环、7环、8环,之后三支箭持平,六支箭总环值日本胜出,第二局扳回2分,目前双方打成2比2平。

  第三局中国队先射,头三箭双方又是平环,差距咬得很紧。

  第二组三支箭,温随第一箭9环,可轮到张宇光时意外发生了,他按照往常完成动作,却并没在应有节奏内发出箭支。

  35、34……

  队伍倒计时计时器已经过去两秒,教练团发现异状。

  正在这时,旁边等待射箭的袁锰迅速上前补位,张宇光也快步退离起射线外,更换器材。

  在他重新调好器材时,袁锰已经完成第二箭发射,命中8环。

  18、17……

  袁锰动作比往常更快,给张宇光争取了宝贵时间。

  两人无缝衔接,配合默契,张宇光保持稳定又极致压缩的紧凑节奏,在最后12秒内踩着倒计时完成发射,末箭打出了8环!

  旁边一颗心悬到嗓子眼的教练们纷纷长舒口气,席舟对李衍存说,“应该是拉不动响片了,多亏袁锰反应快。”

  “可不,这孩子关键时刻还挺靠得住。”

  射箭的团体比赛是按整个团队6支箭的总时间计时,对每个人的单支箭时间并没有要求。

  但全队一共只有2分钟,平均下来也就是20秒一支箭,但凡在某个人那里耽误多了,留给队友的时间就会被压缩,出现严重失误时甚至可能六箭都射不完。

  这种情况下,袁锰能应变得当迅速补位,张宇光保持头脑清醒不急不躁,及时更换设备完成发射,确实体现出身为专业选手过硬的心理素质。

  第三局日本队的第二组箭也发射完成,8环、9环、7环,中国队第三局以一环优势险胜。

  现在比分变成4比2,跟之前混合团体决赛时的情形非常相似,下一局中国队只要打平就能赢得比赛。

  进入第四局,还是日本队先射,第一组他们打出9、8、9环。

  中国队第一组则是9、9、8环。

  第二组日本队临时调换了二箭和末箭的发射顺序,打出9、10、9环的高分。

  这时候压力来到中国队这边,日本队的环值相当高,虽然哪怕输了这局也还有附加赛的机会,但能在第四局解决肯定比拖到决箭要好。

  中国队第二组,温随这箭命中9环。

  稍微有点出乎意料,场边一直密切观察的席舟注意到他眉梢挑了一下。

  赛场上温随向来喜怒不形于色,这种毫无外露的情绪估计也只有他能看得出来。

  对手已经有了一支10环箭,温随显然是想要靠自己打出10环来给队友减轻压力,但现在这个任务就要落在张宇光和袁锰身上了。

  张宇光接下的这箭,也是9环。

  时间不等人,袁锰已经站在起射线上,留给他的时间只剩25秒,他必须命中靶心。

  20、15、10……倒计时读到第8秒,袁锰那箭倏地平射而出,在旋风造成的高向低抛物线里,没入箭靶上某片黄红交界区域。

  场上撑着伞的观众都不约而同身体前倾,似乎想看清那个落点。

  电子大屏幕上出现了——10!但右下角有个小标,显示待定。

  袁锰握拳,他自己已经确认了那支箭的位置,朝着靶子做了个yes的口型,温随和张宇光也正走过来,张宇光似乎还要跟他击掌祝贺。

  这些场景仅仅发生在短短几秒之间,教练团都还没来得及出声,那个大屏幕上的10却突然变了,换成了一个9。

  场上寂静片刻,观众席传来低低的议论。

  袁锰脸上扩大的笑陡然凝固,转瞬间他好像眼眶绷红了。

  他明明打中的是10环,箭杆已经碰到黄区了!怎么可能会判9!

  教练团正在紧急商议,但场上裁判没发话,温随走到袁锰身边,压住他肩膀,不让别人看到他的表情,低声道,“深呼吸,别急。”

  他拍他肩膀,“不要紧,从头来过,就当这是第一局。”

  袁锰抬眼,眼角的红血丝已经绵延到黑眼珠边缘,张宇光也站在袁锰另一侧。

  “……”袁锰看着两位队友,终于咬了咬牙,用力抹把脸,深吸两气平静下来,“对,干趴他们。”

  三人围成一圈,互相搭住对方肩膀,头顶着头——“加油!”

  领队李衍存去沟通了,但这时间肯定来不及,进入附加赛已成定局。

  队员们没向教练团求助,他们手掌相叠,像是宣誓完毕,又重新站回属于自己的位置。

  席舟在栏外看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千钧重的石头也落了地。

  团队赛中,不埋怨、不刺激,鼓励支持协助共赢,小伙子们在这局比赛中已经充分诠释了团结二字。

  附加赛决箭中,中国和日本双方所有队员各射一箭,看决胜一箭在哪方就是哪方获胜。

  最终温随不负众望,以一支逼近靶心的10环箭,无可挑剔,击落对手日本拿到这枚宝贵的男子团体铜牌。

  半小时后的金牌赛没出现太大悬念,韩国男团获得金牌。

  **

  虽然中国对日本结果是赢了,但李衍存关于判分的申诉“暂时”未予采纳。

  晚上队里召开紧急会议,教练团并不想因为这件事影响队员心态,所以没让队员参加,但他们心里其实都有数。

  席舟被派来做队员的心理安抚工作,袁锰直接向他表达不满,“绝对是韩国黑哨了,我那箭那么明显的触线,他们丫的就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打击我们的士气!”

  席舟点头,“你说的没错,他们的确是要借这件事让我们心浮气躁,所以你更加不能急,要冷静。”

  “我是想冷静,但我冷静不下来!”

  现在没别人,袁锰还是忍不住想发泄怒火。

  席舟和温随、张宇光对视一眼,袁锰是个直性子,有些事情必须跟他分析得再透彻一些,让他明白其中利害关系,才能真正化解对方的攻心计。

  “你必须冷静,你要知道,他们真正的目标不是咱们今天这块铜牌,而是后面那两块个人金牌,尤其是男单那块,因为他们女单实力确实很强,把握很大,假设他们拿到女单金牌,你觉得接下来会怎样?”

  对于席舟的问题,袁锰一时没想明白。

  张宇光接道,“如果韩国拿到女单金牌,金牌榜上我们跟他们2比2,那最后那块男单金牌就是重中之重。”

  袁锰:“……”他几乎是不由自主就看向了温随。

  席舟严肃点头,“对,之前我们还在观察,但现在看韩国裁判的立场已经很明显,他们恐怕会钻一切空子给自己的队伍制造机会,男单淘汰赛的外部环境对我们很不利。”

  他担心的事情还是要发生了。

  一直沉默的温随这时却说,“没关系,我们不怕。不管别人怎么样,只要自己好好打就可以了。”

  “就是!”袁锰也附和,“难道他还能把我随哥靶子上的箭摘下来不成?”

  “是摘不了箭,但他们可能会干扰温随。”张宇光率先道出其中利害。

  “嗯……”席舟暗暗吐了口气,“就是比赛过程中来自对手的故意干扰,现在我们不能指望裁判排除干扰了,只能保持节奏,该怎么射就怎么射,干扰严重的我们教练会跟仲裁委员会起诉,但你们今天也看到了,那都是赛后的事情,万一丢了本该属于我们的奖牌,也只能成为定局。”

  “像今天比赛中这种压线箭出现的概率毕竟低,才让他们有机可乘,怕就怕他们不会等机会,而是会主动制造机会。以韩国队三人的实力,都有可能进16强乃至8强,我分析了一下目前淘汰赛的对战表,16进8时,小随会遇到金骏捷,8进4不会遇到韩国,但4进2会遇到郑昌焕,大概率最后决赛的对手就是宋贤泰,恐怕他们为了保住他那块金牌,会……”

  “会怎样?”袁锰瞪大眼睛。

  而席舟看向温随,沉声道出一个词,“弃卒保车。”

  “什么?!”袁锰大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