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随开始起步线低, 这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袁锰几乎板上钉钉拿到去年就已错失的名额,心里本该高兴的,可又有点乐不起来。

  “怎么就只有一个名额, 别的学校不一定有我们厉害,不能凭实力增补名额吗?”

  袁锰也是心直口快, 主动找姚闵争取, “温随才练了这么短时间,进步却这么大, 而且他比我稳定。”

  袁锰看得是对的, 每支箭都足够稳定, 是温随一直以来的优势,这种优势放在大赛尤为显著。

  正式通知前,姚闵找到温随谈话。

  “经过队里商量, 你毕竟初来乍到,正式训练时间不长,所以还是决定将这个名额给袁锰。”

  温随只道, “他总分高,应该他去。”

  可转念又觉得不对, 他以为这事已经定了, 怎么听姚闵话意还可能有变数?

  不会真因为他后台硬吧?

  “而且他十环率也比我高。”温随又说,“论实力, 他去最合适。”

  这两位同学,都在互相夸对方。

  姚闵也是感叹, 以她了解的情况,另外4所学校选出来的人, 真未必能胜过温随, 但也没办法。

  名额的事算确定无疑, 姚闵观察温随,依旧没有明显的情绪起伏。

  两人一道走出训练馆,姚闵看一眼远处跑道上的短跑队员,个个拼得大汗淋漓,去来如风。

  “温随,你是不是对比赛并不那么热衷?”

  听她这么问,温随怔了一下。

  姚闵说,“你心态一直很稳,但好像缺了点那种……搞体育的人该有的热情,不像袁锰,他有多渴望去比赛,任谁都能看出来。”

  “我想的。”温随却在这时,认真道,“我也想去比赛。”

  他眼睛望向前方,姚闵看的是跑道上的队员,而他看的是足球场上空灯阵的光。

  温随说,“我想去省队,然后进国家队,我想参加世界级的比赛,想去奥运会,拿金牌。”

  他想向着他的战旗前进,越快越好。

  姚闵万万没想到,这个十六岁、看似云淡风轻的少年,内心竟藏着这样的乾坤。

  而他看似平静的眼瞳,那些风云动荡纤毫毕现,没能参赛的失望也在其中,原来不过是藏于深处,没表现出来而已。

  姚闵明白了。

  “我们教射箭的常说,专业队里最不缺的就是身体素质好的,然后是技术实力突出的,再后是肯吃苦对自己狠的,最后才是以上兼有、心性坚定的。”

  “你一开始就拥有最难得的品质,保持住,以后一定能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

  第二天周日上午,结果正式在全队张榜公布,袁锰众望所归。

  得知消息时,他先是激动,而后下意识看向他侧方的温随。

  因为这一眼,原本在纷纷祝贺的人也把注意投了过去。

  温随坦率而真诚道,“恭喜。”

  袁锰这才笑得眉毛嘴巴都要飞起来,“谢谢,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之后教练宣布解散,袁锰跟姚闵去办公室。

  温随先去操场训练了两个小时,然后回宿舍,在路边某个停车位,看到那辆槐柳相映下、熟悉的轿车。

  席舟不像以往坐在车里,而是靠在副驾那侧的车门边。

  一晃夏日将至,上次见面的风衣变成了T恤,他正微微低头,可是脊背很挺。

  略微提起的袖子露出劲瘦有力的腕骨,手指停顿,却没有在手机上滑动。

  很明显,是在等人。

  温随走到近前,“好早。”才12点不到。

  席舟转头看见他,收了手机,“剩下练习课交给助教了,所以早一些。”

  给助教?这好像不符合舟舟教练一直以来事必躬亲的作风,不过温随更愿意相信他都已经安排好。

  席舟解锁车门,“走吧,带你出去吃饭,想吃什么?”

  “馄饨,可以吗?”

  夏天吃馄饨,不是很常见,但席舟无所不应,“当然可以。”

  温随直接上了车,车里蓝牙自动连接,开始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前奏,他问席舟,“你是想安慰我吗?”

  不怪他这么想,因为着实有点刻意,一个多月不见,昨晚突然微信留言,说今天要过来。

  席舟反问,“安慰你什么?”

  温随,“……”

  “如果是呢?”

  “我不觉得我需要安慰。”

  “那不就对了?”席舟一笑,“不用多想,现在就想想,中午主食吃馄饨,想吃什么馅儿的,吃什么炒菜或者凉菜?可以有很多种想法。”

  温随还能说什么?他往后靠住座椅,车子前行,伴随音乐起伏轻微摇晃。

  这方小小的逼仄的空间,意外地叫人呼吸顺畅。

  **

  袁锰已经出发去市队参加集训,预计要一周,如果入选会直接比赛,最晚七月下旬才会归队。

  在他离开的第三天,市箭协考察团到淮中调研,姚闵下训之后回到办公室,把今天的训练情况录进系统。

  还没录完,冷不防身后伸来一只手,将她前面的纸质记录册拿走了。

  “你这批队员里人才可真不少啊。”

  听到这声音,姚闵冷着脸转过身,“就算不少,你不也才给我一个名额?”

  “那我总不能徇私舞弊吧。”

  盛北飞两条胳膊撑在桌上,看姚闵的眼神透着几分热切。

  姚闵面无表情从他手里抽走资料,继续在键盘上敲打。

  “有事说事,没事我还要工作。”

  盛北飞轻笑一声,站直身,看她屏幕上的数据,“你们队这次送去的那个叫袁锰的孩子体测成绩很突出啊。”

  “那是当然。”

  姚闵觉得他话中有话,手指顿住,转身抬眸,“你到底是干什么来了?”

  “不干什么,就是凭我的直觉,你手底下肯定不止一个好苗子,所以过来看看还有没有可以捡漏的。”

  “你连多一个名额都不给我,捡漏什么?”

  姚闵板起脸,“就你那市队的条件还不如我这里,我的好苗子是要直接进省队的。”

  盛北飞笑道,“你还真是,又这么严肃,我跟你开玩笑呢。”

  但他随即也端正面色,“说真的,我看了你们队上传的队员数据,这个叫温随的学生。”

  他指向姚闵已经录完的一行,“我觉得他挺不错的,虽然上限目前不如袁锰,但下限却极稳固,而且训练成绩和考核成绩几乎无差,这代表他心态非常平稳。”

  要知道在射箭项目中,真正的高手对决,比拼的就是心理素质,经过重重选拔的人才进阶到一定程度,实力不可谓不相当,说是心态定胜负完全不过分。

  “评价完了?”姚闵提起唇角。

  “完了。”盛北飞答。

  姚闵悠悠道,“他其实练竞反才不到一年,也就八个月吧。”

  盛北飞完全没想到,他以为温随现在的成绩,少说也得练了两三年,但他还是不信。

  “不可能有人八个月学到这种水平,你当我外行看热闹呢?他是不是之前有基础?”

  “有基础也是小时候闹着玩,”姚闵显然相当自豪于弟子超群的天赋,“不过他的竞反是席舟带入门的,带了三个月。”

  “席舟带的也不可能,谁带都不可能,席舟当年是天才,他这得是神才吧?不可能……”

  盛北飞连连说不,却又更感兴趣地问,“不过你别告诉我,是席舟向你推荐的这孩子?”

  “如果是呢?”

  “那我简直太期待了!席舟藏得挺深啊,都没跟我提过。”

  姚闵冷眼,“你别想挖墙角,我说了他是要直接进省队的,他十六岁了,起步本来就晚,你再给我耽误了。”

  盛北飞遗憾不已,为强行挽尊,他表示也不稀罕。

  “我看了他的体测,比袁锰那样从小练到大的,底子还是差点,将来真去参加大比赛,首先体测这关就得拉胯。”

  姚闵却轻哼一声,“所以我正打算给他加码。”

  她刚好录完最后那条数据,手指重重在回车键上敲下。

  盛北飞听得那声响,再看姚闵笑中带狠的表情,感觉骨头疼。

  **

  晚上,温随从训练教室出来,见到等在门口的姚闵。

  她刚暗中观察温随练撒放已经有一会儿了,温随却没注意她。

  对他而言现在练基础其实比开始更枯燥,但他仍每个动作都做得到位,不管旁边有没有人在。

  姚闵这回给他的训练计划不是一张纸而是一沓纸。

  “我把你的训练重点重新调整了,日常训练还和以前一样,但晚上的时间,要对标体测最高分冲刺。”

  她给的每张纸上都是相同的表格,上面列出训练次数和时间,以及不同等级分数线,完全按专业运动员的体能评分标准来的。

  “就拿这个3000米跑来说,比起你擅长的万米跑,它更需要爆发力和速度,你目前时长在及格优秀之间,但这远远不够。省青锦赛只是试水,我们眼光要放长远。

  “下半年还有一场全国性的重要赛事,到时候各队挑人,需要上报体测成绩,最基本要求是全项合格,并且去了赛场那边组委会还要抽查。所以如果刚够及格线肯定不保险,在选队员方面这是必须考虑的。”

  晚上,姚闵给温随手机发了一条网页链接,是关于国家队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方面的宣传报道。

  自从前几年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进一步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的要求以来,全国各地各个项目、几乎所有专业运动队都在参与这场体能测试,声势浩大被称为“体能大比武”。

  运动员要对标国家队体能达标测试评分标准,测试BMI、30米冲刺、腹肌耐力、背肌耐力、深蹲最大力量、卧推最大力量、坐位体前屈等10余项基础体能项目。

  从上级下发通知以来,很多全国性比赛都开始安排体能测试环节。一些专项成绩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因为在体能测试中成绩不理想而被淘汰。

  甚至还有不少项目的知名运动员乃至世界冠军,最后因无法达到体测要求而与奥运赛场失之交臂。其中就包括中国射箭队女子单人奥运项目的首金获得者周玲玲。

  看到周玲玲的名字,温随确实备受触动,他都有些不理解,网上的声音可想而知。

  当年这个“体能大比武”一出,反对的人不少,尤其一些原本对体能没那么高要求的项目,射箭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

  试想一项以静制动、强调技术的项目,却要求和其他项目达到相同的体能线。

  不过大势所趋,经历这些年的历练和发展,体能已经成为运动员参赛的基本入场券,那些等级越高的专业队,脱皮掉肉的搞法越是层出不穷。

  可即便如此,对射箭来说折在体测关的名将仍然不少,现在都成公认必须逾越的大山了。

  温随趁夜了解完这座大山的构成,第二天,姚闵就给他请来田径队中长跑教练,训练他跑3000米。

  温随耐力和毅力都很强,他目前的短板是速度,教练先指出他的问题,教他一些如何摆臂抬腿,频率怎么调整的技巧,然后着重就是提升速度。

  教练先让他自己在3000米距离中冲击当前身体极限,记录最快速度和能维持该速度的时长。

  然后将速度明显下降的时间定为障碍区,不断突破直到取得进步,形成新的障碍区,又进一步提高成绩再次突破,如此循环往复。

  除了3000米,姚闵还给温随定下每天做200个垂直纵跳、100个引体向上、200分钟躯干俯仰左右四方核心力量保持的任务,并记录成绩向她汇报。

  晚上九点的球场跑道,还有零星几个其他队的队员。

  温随将书包卸在场边,先做个热身,设定好腕上的秒表,便从起跑线出发。

  跑道上的人都有各自的目标和路线,温随偶尔会跟他们错身而过。

  到1800米时身后外侧第3道似乎有个人,原本在他后面,现在越跑越近,直到与他步频一致。

  温随没太在意,他只专注在自己跑动,到2200米时渐渐感觉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四肢明显无力,知道是“障碍区”的极点又到了。

  这时身后有人提醒,“保持呼吸,步伐别乱。”

  温随调动起意志,强迫自己继续跑下去。

  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不适消失,比以往更快进入教练说的第二次呼吸状态。

  最后冲刺时疾风呼啸,两道身影几乎同时跃过终点线。

  之后又沿着跑道跑出一段距离,两人才逐渐放慢速度,直到改成快走。

  暗红色跑道上两道影子随角度拉长缩短、时左时右,但有一条总比另一条要更长些。

  席舟呼出口气,额角流淌的汗在球场灯光下闪闪烁烁,“11分59秒,进入7分档了,还不错。”

  温随看一眼自己的表,原来席舟从开始就在,还帮他计时了。

  他渐渐平复呼吸,“十月比赛季前要达到11分30秒。”

  “你们教练给你定的新计划?”

  “嗯。”

  温随给席舟讲了一下姚闵布置的训练任务,席舟道,“都是体测项,应该是为了下半年全国重点体校射箭锦标赛。”

  姚闵没具体说过比赛名字,不过温随一听也明白了,是以体校为单位的全国比赛。

  “射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正常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她给你压力也是为了同时锻炼你的抗击打能力。”

  温随当然都明白,训练虽苦虽累,姚闵却是为他好,“你也有很强的心理素质。”

  席舟摇头,“我现在已经不是运动员了,但你以后会是。”

  聊了一会儿,温随才后知后觉想起问他,“今天怎么会来?”

  席舟从口袋里拿出两个小瓶,是维生素片和钙片,“觉得你应该快吃完了,才想起来买,怕之后又忘记,有空就给你送过来了。”

  两人已经走回起跑线,他将两个瓶子顺手放进温随书包的外口袋。

  席舟今天穿了身蓝色运动套装,上衣是帽衫,温随极少见他穿这种亮色的衣服,在操场暖色的灯光下,显得人年轻不少。

  其实席舟本来也才二十多岁,但身上总有种老成的气质,就像袁锰的称呼,“前辈”这个词好像尤其适合他。

  “发个快递也可以,不用特意送来的。”

  席舟上完课就够累了,温随不想他为这点小事来回奔波,开车还有风险。

  席舟却伸了伸胳膊,“没事,正好陪你练练,我也很久没练过中长跑了。”他笑问,“接下来练什么?”

  温随接下来要练的是腰腹肌,操场旁边就有长凳。

  按平常流程是需要用弹力带把自己的腿绑起来的,但现在有席舟在,他可以直接躺下,让他辅助固定双腿。

  先是仰卧腹肌耐力,上半身悬空在长凳边缘,双手前放,身体不低于水平面、不高于30度,保持位置。

  看温随稳定住,席舟开始读秒。

  虽然离开箭馆已经很久,但温随这不是第一次被席舟按着腿做腰腹训练,不过以往时间没这么长。

  夏夜暑热炎炎,温随身上开始冒汗,他默默换气,一动不动,强绷着肌肉不放松。

  两个人都没说话,操场上偶尔有人跑过,塑胶跑道声音不大,人影扫到这边,让这处椅子所在的地方忽明忽暗。

  温随能感觉到席舟在看他,也难怪,他帮他练习,不看他还能看谁。

  以前在箭馆练体能时他也会关注他一举一动,但自从来了体校,这样的情形就没有过了。

  温随觉得有点不习惯,他视线平视前方,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腹肌。

  席舟按着温随的腿,少年小腿握在掌中,手指指腹下腿肚紧实,比最初那时有了明显的肌肉感。

  而温随的脸也因刚刚跑完步,显出湿润细腻的光泽,头发随仰卧姿势往后翘着,露出额头,秀气的眉毛下双眼目光平直坚定,神态淡然得完全不像在做这么耗费体力的运动。

  但是突然,少年睫毛剧烈抖动了一下,席舟明显感觉掌下双腿抽搐,他意识到不好,立刻分出一只手俯身勾住温随后脖颈,将他托住。

  “挑战极限也要给自己留余地,你这样突然松懈肌肉很容易拉伤的。”席舟严肃道。

  “多少秒?”温随顿了顿,第一句却是问成绩。

  他平时也不瞎逞能,就今天想试试挑战极限,大约有恃无恐,知道会有人护着。

  席舟没松开他,低头看一眼秒表,“116秒,过9分线了。”

  “你按迟了,减3秒,没过。”

  居然这样都没到满分。温随现在才知道,之前席舟对他有多宽容。

  那时候他体质是真弱,所以才会以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了,但其实还远远不够。

  像是看出他想什么,席舟道,“坚持练习,赛前还有两个月,时间来得及。”

  他稍微揽着温随肩膀,将他扶正,手掌顺势在背上轻拍了一下,像鼓励。

  温随点头,翻个身趴在凳子上,“接着练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