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周六, 席舟整天都有课,郑许然也得上课,但方助教请假没来, 只剩韩助教在。

  偏偏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前台不停有新顾客来咨询, 还有想马上试课的, 韩助教经常得出去接待。

  席舟上的都是大课,他是自觉有三头六臂, 但郑许然认为这样不行, 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 他找到正在练箭的温随。

  “你进去帮帮席哥吧,就临时打个下手。”

  郑许然以为温随总得先拒绝一次,他再腆着脸劝一劝, 这事儿才能妥,没想到对方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

  “席舟那很忙?”

  “可不嘛,忙得都揭不开锅了, 你……”

  “那好吧。”

  然后温随放下弓箭,在郑许然越来越搞不懂的目光注视下, 径直走到席舟教室门口, 推门进去了。

  这是个新班,教室里闹哄哄的, 当看到温随,一排孩子纷纷停下说话, 睁着大眼睛,懵懂地看着他。

  温随头皮麻了两秒, 淡定道, “我来帮忙。”

  席舟反应很快, 趁这一安静,先叫孩子们开始跟他做动作,并让温随帮忙把弄乱的设备摆好。

  等过了一会儿,才悄悄走到温随身边,低声问,“许然让你来的?“

  看温随默认,又说,“如果觉得这里太闹腾,就出去不要紧,别勉强自己。”

  “不勉强。”温随回答。

  课上还算顺利,温随毕竟见过席舟上课,也知道基础课的流程,席舟让他做什么,说一下他就能理解,两人第一次合作意外地配合默契。

  过程中席舟也会帮他抵挡小孩的注意力,不让温随感觉太多不适。

  但是小朋友们明显憋着一肚子好奇心,下课后有个胆大点的女生跑过来,跟温随说话。

  “哥哥你叫什么名字啊?你也是教练吗?那你射箭也和舟舟教练一样厉害吧?我爸爸说舟舟教练可厉害可厉害了。”

  温随看一眼教室的方向,席舟正从那边出来,弯腰牵着个小男生,小男生哭哭啼啼地抹眼泪。

  走了两步后席舟就蹲下来,好像在安慰他,不知说了什么,小男孩破涕为笑,还勾住席舟的脖子抱了一下。

  温随面前的小女孩又在问,“哥哥你上大学了吗?我要明年才上三年级,我妈妈说上了大学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她就不会总管着我了,是这样吗?我妈妈现在总管着我,哥哥你妈妈是不是可以不用管你啦?”

  席舟过来,“小核桃,又在调皮了?”

  “我没有哇……”小女孩对温随眨了眨眼,温随其实刚刚一个字都没跟她讲,但她好像还挺开心。

  温随听到小女生跟他拜拜,然后跑过去跟同行的好朋友炫耀,“我跟好看的小哥哥认识了,我们已经是朋友啦,他一点都不难亲近哦。”

  温随有些诧异,自己不难亲近?

  席舟同远去的小学员挥手,边说,“小核桃的妈妈觉得她性格太外向,所以送来养养心性,希望能够稳重一点,不知道有没有效果,目前看来她好像还挺感兴趣的。”

  “嗯……”温随想说点什么,又没想好该怎么说。

  席舟看向少年微微蹙起的眉,和睫毛一样的颜色,温顺地覆着那双眼,平时总在其中留下明明暗暗的影子。

  不难想见,淡漠时尚且如此,若带上些许笑意,这样一副眉眼该是怎样引人注目。

  “其实你确实不难亲近,就是不太懂得怎么反馈别人,下次她再跟你说话,你不知道怎么回答就不答,但你可以给个表情,比如……”

  席舟微笑地看着温随,“比如适当笑一笑,她就会很高兴了。

  “笑?”温随不解,“但是并不可笑。”

  “笑不是要可笑才笑的,有时候因为高兴才笑,有时候笑能让你变得高兴,你试试。”

  “……不必了。”温随说。

  他别扭地皱着眉,却又不由自主地瞥眼看。

  席舟边无奈摇头边笑,镜片后的眼睛很亮很亮。

  笑能使人高兴,难道真是这个原因?温随怎么感觉也有点压不住唇角似的。

  **

  周日方助教来了,中午大家一起在箭馆吃饭时,她跟席舟提到辞职。

  看得出她挺舍不得这份工作,犹豫半天,选了个不太恰当的时机说了这件事。

  席舟当然不会强留人家,但郑许然可愁坏了。

  其实席舟也愁,只不过他没那么外露,温随看得出,箭馆今天比昨天更忙,这一波顾客大概率是谁介绍来的,报课需求很强。

  赶年底这节骨眼,确实焦头烂额。

  “方助教辞职是因为学校,学校忙那这时候都忙,其他兼职也招不上来,招上来还是生手,你看吧,过几天韩助教也得走,看你坐不坐得住。”

  郑许然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教室里跟席舟呛声。

  外面方助教听到,脸色不大好。

  温随却心想,这又不是席舟能决定的,他也没办法。

  正考虑时,听到教室里那人温温和和不气不恼的声音,“那也没办法,稍安勿躁,车到山前必有路,大不了把我掰成两个用?”

  郑许然:“你真是!”

  “……”温随觉得,倒也不是完全没办法。

  当晚,他跟席舟提出,自己可以先顶一下,等他们招到人再说。

  反正授课靠席舟,主要是个人练习时教练和助教互相补位,毕竟多的时候十几个发射道,孩子们散开后难免有顾不上的地方,需要帮忙监督安全操作,解决设备故障,咨询答疑和手把手纠正等等。

  似乎一想也挺麻烦,但温随觉得,不算什么难事。

  可这回是席舟没同意,“怎么能让学员当助教,而且你也不喜欢这种事吧。”

  温随是不擅长跟人打交道,“你现在需要助教。”

  “我会想办法解决,小朋友不需要操心这些。”

  “我不是小朋友。”

  苦称呼久矣,终于抗议。

  席舟看着炸毛小猫似的温随,哭笑不得,少年难得表现出生气,让人忍不住想顺顺毛,再听之任之哄他高兴。

  不过席舟还是讲原则的,“那我给你开工资……”

  “不用,抵学费。”温随也讲原则。

  就这样温随除了学员,又多一重身份,临时助教。

  郑许然欢天喜地,跟方助教电话说了这事,方助教本来心里过意不去,才特意打电话过来问的。

  原先她的意思是实在不行再来一个周末,结果得知这个消息也很高兴,当即说晚上抽空过来,跟温随交接手头工作,怕他周末上岗手忙脚乱。

  方助教热心肠,女孩子心也细,先领着温随把箭馆所有房间都走了一遍。

  他原先只在一楼18米教室上过课,现在才知道二楼还有5米和10米两个小教室,一共能容纳20人。

  除了训练室和多功能教室,还有个小自习教室,就在楼梯拐角,有些学员家长来接得晚,需要把学生带去那里让他们临时写写作业,照应着点。

  看教室的同时,方助教还给温随介绍她负责的学员情况。

  除了冉冉,箭馆里还有两名比较特殊的学生,周日晚上七点那班里有个男生是抑郁症,去年寒假过来的,比较敏感。

  另外还有上五年级的一个小孩,因为治病时吃激素药变得很胖,不过最近不在馆里。

  “原来几乎天天来练的,这两个月说是身体又不大好,请了长假,应该过段时间还会回来,你看见他就知道了,那孩子性格挺好的,就是身体原因没别人学得快。他们要稍微特别关照一下,像是多鼓励鼓励什么的。”

  鼓励……温随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好,但若是像席舟那样鼓励,可以依葫芦画瓢,学他试试。

  方助教又继续给温随讲了他的主要工作,除了课前分配箭道、摆箭篓、贴靶纸,布置外场像拉挡箭布以外,还有小测验记录成绩,课上维持秩序。

  “你跟孩子们不熟,其实他们可能更容易听你的,而且正儿八经学的孩子挺服管的,主要是来体验玩儿的孩子容易不听指挥,像是突然跑到箭道上,或者空放,这类危险动作一定要及时制止。”

  “你可以看席哥做的小视频,基本上新生来不管是不是体验,席哥都会把这个注意事项放给他们看,就那些东西,你注意提醒就好。”

  方助教用手机给温随播放了课前安全小视频,彩色卡通小人练开弓,空放打到自己哇哇直哭,实实在在表演了什么叫“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有点逗趣也有点眼熟。

  “这是席舟做的?”温随注意到方助教刚刚的话。

  “对啊。”

  这跟第一次在多功能教室看到的明显画风相同,没想到他还会做这个。

  方助教跟着视频上的画面提醒道,“小孩子开始练箭很容易打臂,带护具有时候也不一定护得住。前台第二个抽屉有药箱,里面的化瘀喷剂和活血膏可以提供给学员用,但是用前得知会一下家长,毕竟孩子小嘛。”

  “哦说到这还有一件事,”方助教忽然正色道,“如果有家长跟你咨询报课的事,你一定要跟他们说清楚。咱们箭馆的课程安排,不是直接上来就学射箭的,都得先打基础,后续根据学员的情况调整进度,所以很可能一段时间后还上不了靶,要确定他们能接受才让报名,否则后面可能有争议,觉得席哥教的太慢。”

  温随听出来,“之前有过争议?”

  方助教表情复杂,“有啊,在箭馆闹,说席哥教学水平不行,天天上课只练虚的,箭都摸不到什么的……”

  “然后呢?”

  “然后席哥就全额退款了呗,白教两个星期,他这个人啊,太实在了。”

  **

  DVD机修好寄到家里,席舟催促温随赶紧去洗澡,一会儿一起看录像。

  他还泡了两杯牛奶,并排放在茶几上。

  “是不是也算有点仪式感?”席舟说,好像比温随这个没看过的还要期待。

  两人在抽屉前找盘,席舟问温随想看哪场比赛。上次没仔细看,这回温随翻了翻,那些盘的外壳上都印有比赛名称,找到最后,翻到一个没外壳的DVD盒。

  “这些是什么比赛?”盒里有六七张光盘。

  温随没听到席舟回答,正抬眼,席舟恰好避开他目光,神情间的异样却没来得及掩饰完全。

  “只是几张空盘,不是什么重要比赛。”

  席舟果然不擅长撒谎,这两句明显前后矛盾,他或许也意识到,又接着说,“……不然就放08年奥运会的这张吧。”

  他打开盘盒,让温随坐到沙发那边,“这次比赛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打破韩国垄断,女单得到了非常宝贵的一枚金牌。”

  “……“虽然心里疑惑,温随也没拆穿,看席舟“顺手”将那光盘盒推进抽屉最里面,目光移到开机画面,仿若平常般问,“上次就听你说过,韩国射箭有多强?”

  “韩国队是世界公认的射箭梦之队,就像我们国家的乒乓球,在他们那里射箭是全民项目,人才辈出从不断代,至今仍旧占据霸主地位,有时可以包揽各项大赛金牌。”

  “但她也战胜了韩国队。”温随看着电视上片头出现的那位女射手,想必她就是席舟所说打破垄断的奥运冠军。

  “所以就算实力再强,也是可以战胜的。”

  他说得笃定,少年锐气总是难得,席舟欣慰地一笑,却也不无遗憾,“可惜迄今为止,除了女子,男子单人还没有过奥运赛场上的突破。”

  “奥运会那么重要吗?”温随问。

  “很重要,无论射箭还是别的项目,能够参加奥运会的都是举全国之力选出来的最顶尖选手,他们身上被寄予太多东西,对一名运动员来说,奥运会每四年才举办一届,有些花期很短的项目可能一辈子只能等到一次,能够成为奥运冠军绝对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一辈子只能等到一次……温随想到席舟,他最后离奥运会很近,却一辈子也没等到一次。

  当时肯定非常难受吧。

  电视上已经开始播放女子单人最后的决赛,解说员的声音慷慨激昂,语速略快,温随仔细在听,也看到那位中国女射手的登场。

  画面里阴雨绵绵,她的面部特写眉眼肃穆,唇角下压,眼神坚毅。

  “今天周玲玲给人的感觉非常沉稳,看来她对现场不利的天气因素提前做了充分准备,所以刚才在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中,连续淘汰了两名韩国选手,其中包括目前的射箭记录保持者朴瑾玉。”

  “现在比赛已经开始,李贤珠第一支箭命中9环。”

  “我们来看看周玲玲的第一支箭。”

  观众席鸦雀无声……

  “10环!”

  “第一支箭,周玲玲就以一个接近靶心的10环,吹响了主攻号!”

  现场响起笛号声欢呼声,当韩国选手开始下一箭时,立刻又都安静了。

  “李贤珠同样命中10环!”

  节奏很快,来不及消化感受,周玲玲便继续第三支箭。

  “打出了一个7环。没关系,我们要稳定心态,现在才刚刚开始,只差两环而已。”

  “第一组的三支箭后,周玲玲是26环落后对手三环。”

  “射箭是韩国队传统优势项目,可以看到观众来现场支持很多,但是在场的中国观众虽然人数没有韩国观众多,他们加油呼喊的声音却丝毫不比韩国观众弱,而且中国观众非常自觉,在选手将要发射之前,大家集体做出手势,互相示意保持安静,不对选手造成影响,我们要感谢现场的中国观众,他们的表现是完美的。”

  第一、二组三支箭后,双方进入第三组三支箭的较量。

  “第三组出现了一些波动,剩下的比赛不到最后一箭,永远不知道谁是胜利者。现在就是斗心理,谁心理波动最小,谁更有韧劲儿,谁就能获胜。”

  “第四组第一支箭,韩国选手8环。”

  “周玲玲9环。”

  “10环!韩国选手打出10环,周玲玲压力有点大啊……”

  “中国10环!是10环!”

  “这样的话,周玲玲就是带着两环优势进入最后一支箭的比赛了!这一箭将很有可能创造中国射箭的历史!”

  “李贤珠……10环!”

  “韩国队10环,真的很强,心态很稳,周玲玲需要一个9环来创造中国射箭的历史。”

  场上一片寂静——

  “9环!”

  “是9环!周玲玲赢了!中国射箭赢了!”

  “中国射箭在这一箭创造了历史!”

  观众席沸腾了,人群也沸腾了!

  解说员的声调都激动得大变,“让我们记住这个赛场!1984年以来第一枚射箭项目的金牌被韩国队以外的队伍夺得,周玲玲以领先韩国队1环的成绩创造了历史!”

  那位始终冷静、表情纹丝不动的女射手,直到这时坚毅的眼神才终于有了一丝变化,之前一直专注盯着前方,这时朝向镜头,稍稍笑了笑……

  “刚刚观众席上中国观众还比较少,现在几乎只剩了中国观众,中国射箭打破了韩国的垄断,大概是现场观众都没想到的。”

  “周玲玲,中国射箭的骄傲!”

  随着音乐声响起,国际奥委会委员走过来颁奖,先是季军,然后是亚军,最后是冠军。

  现场广播里英文之后中文播报——

  “今天的女子射箭个人冠军是中国选手周玲玲!”

  周玲玲非常友好地首先向获得铜牌银牌的韩国选手表示祝贺,然后登上最高领奖台。

  “女士们先生们,请起立,奏中国国歌。”

  前奏激越,穿透音响仿佛从远而来,周玲玲自信的微笑里满怀憧憬,场边观众又哭又笑。

  好多人都跟在一起唱,声音整齐划一,如山如海……

  温随也注意到,席舟看着电视里那面五星红旗升起时,眼里闪烁的光。

  他嘴唇微动,没有发出声音,却让温随想起上次飞羽杯,席舟在场边让他一起看升旗。

  彼时,他哼唱的声音好听,轻轻的,直击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