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随是个行动派, 席舟也是。

  他没问温随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打扫完卫生后,就开始正式教他学反曲弓。

  “你伤没好暂时不能实训, 这几天我先带你熟悉设备,从基础理论开始, 之前关于传统弓你有一套自己的射法, 相对来讲传统弓其实是一种随性的弓,传统弓射箭的时候, 首先是要让自己舒服, 在基本的站姿和推弓姿势保证无误的前提下, 其余的不跟自己的身体较劲。但反曲弓不同,更需要严格照规范来。”

  “举个例子,我之前观察过你的射法, 更倾向于大拉距。”

  “什么是大拉距?”

  “拉距简单说,就是你单只手臂和你身体的宽度加起来,大拉距的动作特征我们叫作‘耳听弦, 口含羽’,或者是清弓的探身射法, 属于大拉距中的大拉距, 像这样。”

  席舟做了个示范,然后又调整, 弓弦贴靠鼻梁,“这样是小拉距, 就是反曲弓的动作。”

  “两种弓的射法有很多类似这样细微的差别,而竞技反曲顾名思义, 主要就是为竞技, 简单打一支10环或许很容易, 难就难在把这件容易的事重复几十次。要知道一般的反曲弓比赛中36支箭是一个单轮,也就是需要在规定时间里射出36支箭,确保每支箭的成绩,要完成这样的难度,就必须规范技术动作来提高稳定性和命中率。”

  席舟认真道,“所以开始学的第一步,是需要你把现有习惯都抛在一边,将自己完全当新手看待,可以做到吗?”

  温随回答,“可以。”

  “那我先教你认弓。”席舟指给温随看反曲弓的结构,“除了上下弓片和弓弝,还有箭台、箭侧垫,在这个手握的位置增加了瞄准器、中央稳定杆和稳定器配重。

  “箭出手的瞬间弓片回弹,产生震动会使整个弓的结构受影响,稳定杆和配重能增加弓的重量,减少位移,杆上的阻尼和橡胶吸垫也可以吸收震动。”

  “这是瞄准器,上下左右可调,是帮助你瞄准的,从这里看能看到瞄区,中间的就是准星,瞄准的时候有靶实星虚和星实靶虚两种打法,各有优劣,后面会讲到。”

  “这是什么?”温随试瞄准器时注意到箭台上方弓弝一侧还有个条形部件。

  “这是信号片,又叫响片,搭箭时箭就搭在信号片下面,弓拉到一定程度信号片落下,发出响声,提醒你该撒放了。信号片位置可以调,能规范动作一致性,确保每次拉到这个位置就放

  箭,也可以帮你检查用力是否连贯,有没有错误的停顿。”

  席舟将弓拉开,给温随演示信号片的功用。

  “然后就是弓弦,反曲弓弓臂末端因为向外弯曲,上弦的反曲弓弓弦跟弓臂有接触,这和其他弓不一样。相比同等直臂弓,反曲弓能够储存更多能量,射出的箭速更快,比赛的箭道也更远。”

  “这把正好没上弦,我教你怎么给弓上下弦。”席舟将弓弦和弓都拿在手里。

  “之前给你的弓都是已经上好弦的,实际为延长弓和弦的使用寿命,每次使用完都要将弓弦卸掉,好让弓能充分休息,有张有弛。”

  “单人上弦常见的方式有回头望月和怀中揽月两种,我先教你第一种。”

  席舟两指点在弓弝处,“拿到弓首先要做的是区分上下,这里是箭枕,通常它的位置就代表上,看起来上弓臂长、下弓臂短,拉开后上下曲度不一样,从而产生动力。”

  席舟说着左手拿弦,将弓放在右手,“弓弦两端的弦耳大小不同,也分上下,一般大弦耳孔对弓的上片,小弦耳孔对下片,就像这样……”

  他将上侧套好弦的弓弰放在左脚脚踝,弓弰和弓臂连接处靠在左腿正面。

  “注意弓弰不能接触到地面。”

  席舟右腿跨过弓身,抵在弓弝中间,利用身体回转的力量右手贴近身体将弓向前推,弦耳轻松套入弦槽内,另一侧弦耳保持,再慢慢还原抽出右腿。

  “刚刚转身那下,就是回头望月的意思。”席舟轻轻拉一拉弓,“最后再确认牢固,完成。”

  “上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周围不能站人,防止脱弦误伤,再就是拿着弦的时候手指不能伸进弦耳里,容易夹到手指。”

  “刚刚的步骤,都看明白了吗?”

  温随在心里回顾一遍,才道,“明白了。”

  “很好,”席舟点点头,“下弦的步骤恰好相反,我给你演示还原,然后你拿另外那把弓,我们一起先慢速来一遍。”

  上午的时间就是熟悉反曲弓各个部件和作用,外加学会自己上下弓弦。

  温随记性很好,那些名词说两遍差不多就记住了,而席舟讲解细致,内容理解起来也不算太难。

  下午席舟继续给温随讲反曲弓的技术理论。

  “完整的射箭技术分站立、举弓、开弓和靠弦、靠弦和瞄准、瞄准和继续用力。”

  他边说边做了一套完整的动作示范,箭离弦,轻轻松松正中靶心。

  除却那次意外打偏,席舟似乎后来都没出现过明显失误。

  这支射完他又放慢动作,完整分解了一遍。

  “现在我带着你,我们今天就学前两个动作,站立和举弓,你拿好弓,在你正式用它之前我需要强调几件事。”

  “首先是训练的安全性,你都说过,弓箭是武器,威力巨大,箭馆里经常有小孩,开弓之后注意不要对着其他人,如果有人在靶前拔箭,一定不能再搭箭,不要开始就用磅数大的弓,容易拉伤肌肉,必须循序渐进,保证自己的安全。”

  “然后就是护具,箭壶这有两个小兜,一边放弓弦和护臂,一边放护指和弓把套。护胸主要是拉满弓时让弓弦靠在这里,不戴的话容易打衣服,回弹不稳,影响箭的稳定性,所以也要戴。”

  “最后就是调整弓,开始实射前,要把弓的各个部分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你现在可能还找不准,多练练就有数了。”

  温随默默将这些话记下,戴好护具,来到起射线前。

  上次站在这里还是最开始,后来都只有被迫的体能训练,而这回心态已截然不同。

  “弓的配重我先帮你卸下来,我们今天要做的仅仅是熟悉动作要领,可以放松不要太过用力。”

  从最基础的站立姿势开始,包括什么是平行式隐蔽式暴露式,什么是稳定根基,看似简单的动作,边讲边试也用去十多分钟。

  后面的举弓动作则复杂一些,站好后先要搭箭。

  “箭后面有箭尾槽,箭尾垂直夹住弓弦,太紧太松箭会往左右偏,这时候你可以这样……”

  席舟松松拿住箭尾,轻轻敲了两下后箭掉在地上,“适度敲击能掉就是松紧合适。”

  温随自己试了试,找到手感。

  然后席舟将箭别进信号片,按从前到后的方向,“也可以从后到前,两种顺序都行。”

  温随跟着照做,席舟边观察他边道,“箭羽这里有主羽,放在外侧,防止离弦时候擦到。我们现在初学用的这种箭是直羽箭,适合室内,以后水平上来可以用螺旋羽箭,稳定性更好。”

  “搭好箭后就该推弓勾弦了,正确的反曲弓勾弦方法是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第一指关节勾弦,像这样。”

  温随从前都是只用拇指,骤然改变明显有些不习惯。

  席舟放下弓箭,走到他跟前,“勾得太深了,食指和中指不要夹得太紧,稍微放松……对。”

  他看了看,伸手移动一下温随手指的位置,“这里留一点缝隙,勾弦过深过浅都不行,如果开始掌握不好,我们可以戴夹指训练。”

  等温随又重新做了两遍从站立到搭箭的连续动作,席舟才接着示范。

  “然后就是推弓,按你手掌的用力方式,分高推、中推和低推,目前大部分射手是中推法,你可以自己感受,熟练了每次定点保持一致就行,但无论哪种,推动力要在手的桡骨和腕关节中部,同时弓和手接触面越小越好,用力点固定,跟弓弛相对,做到对位推弓。”

  席舟指了指自己的手腕处,为让温随更好理解对位推弓,他又演示了两种错误的推弓方式。

  “手掌根部向下用力或向上用力,射出箭就会偏低或偏高。另一个错误是握弓,是推不是握,推弓手太紧张,就容易握紧。”

  “射箭强调直线用力,推弓手用力方向出现一点点偏差,对整个身体的用力就会造成很大影响,更别提要飞几十米的箭了。”

  席舟看向温随,确定他听懂了,才转过头,眼睛平视靶面。

  站立勾弦搭箭推弓转头,射箭的准备动作。

  “接下来就是今天要学的最后一步,举弓。高位举弓,高度和眼睛持平,舒展放松。”

  他将弓稍降低一些,“这样是水平举弓。举弓是个独立的环节,不能摇摆,要稳定。举弓后身体容易后仰或向右,自己学会有意识地控制,举弓时注意沉肩不能耸肩。”

  席舟看温随也在跟着照做,“沉肩不代表塌肘,后肘位置要高过肩。”

  温随稍微调整了一下,这些其实都是基本,传统弓也这样做,但正儿八经学起来,说是抛弃以前,一不留神还真是把原本会的都要忘记了。

  席舟会心一笑,没再多提醒,等温随做完,又带着他从开始站立到最后举弓从头来了一遍。

  “举弓后调整推弓和勾弦手会破坏整个动作的连贯和持续,所以举弓前就应该做好推弓勾弦动作,以后都不要再变动,就这样,先保持住。”

  席舟说完停下来检查温随动作。

  “手指放松。”

  温随听见,意识到自己又勾弦过深。

  “你现在的问题主要是不太习惯用三指,”席舟耐心道,“其实原理跟拇指勾弦一样,拇指勾弦也要适当放松,减少手指跟弓弦摩擦,弓反弹的速度会快,准确性也高。”

  “没关系,才刚开始你已经学得很快了,再多来两遍熟悉熟悉就好。”

  温随二话没说又自己从头开始练,席舟在旁偶尔指点他。

  重复这样基础的动作其实相当枯燥,多数人练一练可能就失去兴趣,或者觉得太简单,就想直接跳到后面去。

  但温随却没表现出任何不耐,似乎他决定的事,就只有一门心思去做而已。

  席舟见差不多,想上前让他暂停一下,正在这时放桌上的手机响了。

  “休息会儿。”席舟对温随道,接起电话。

  “喂师姐……已经做好了吗?还挺快的,”席舟笑着看了眼温随,“那我们马上来。”

  温随正在观察手里的弓,复习这些部件的名称。

  席舟走到他身后,本想直接叫他的,但看他那么投入,就在旁等了一会儿,直到温随自己察觉。

  “要继续练?”

  温随仿佛不知疲倦,刚要站到起射线那边去,却被席舟制止。

  “今天就到这儿,先跟我去取个东西。”

  “什么?”温随还沉浸在满脑子的瞄准器和响片里。

  这小朋友,一学起来就跟痴了似的。席舟忍住笑,“去了你就知道了。”

  **

  席舟带温随去的地方,从外看是间作坊。

  温随一进去就明白了个大概,这作坊显然是制作弓箭的地方,席舟开箭馆,会来这里也不足为奇。

  作坊里人不多,只有三五名工匠,外边道场摆有几架木弓,初具雏形。

  席舟直接领温随进了里面,分不同房间的小馆,其中一扇门打开,里间隐约有古琴乐飘来,伴随类似打磨的沙沙声。

  案几后坐着位年轻女人,埋首在面前的弓上,手指捏着张砂纸,细细于木材表面研磨。

  听到有人进门,她道了声,“来了?”也没抬头。

  “真难得你也有时间休假?”

  席舟走到跟前,女人才放下砂纸,一吹木屑,“刚比完赛,趁现在赶紧休,不然马上年底,更休不了。”

  她说着抬眼,看到席舟身后的温随,“这就是那位小朋友?”

  温随:“……”

  席舟介绍,“他叫温随。小随,这是我师姐,姚闵。”

  “你好。”温随还是礼貌地打了声招呼。

  姚闵点点头,并不掩饰打量的目光,她看来比席舟略大两岁,穿一袭浅紫色布长裙,外罩深紫色薄衣,长发半绾在身后,不施粉黛,眉眼细长,是个气质独特的冷美人。

  因提前知晓席舟来意,姚闵也没说多余的话,径直起身到旁边的架子旁,那里陈列着几把做好的弓,她取下其中一把。

  “喏,你们要的东西。”

  看到她手里的弓,温随心里暗暗吃了一惊,姚闵眼神询问席舟,席舟直接让她给温随。

  “我在原先颜色基础上做了改动,更适合你,原来那个太老气了,少年老成不好,你长这么好看,不配把好看的弓可惜了。”

  姚闵嘴上说着这样的话,神情却没玩笑的意思,长眼微眯,透着几分严厉,给人一种既精明又超脱的感觉。

  她将弓递给温随,自己又回去坐下,“你试试,有哪里不合适现在就可以调。”

  “……”温随是真的没想到。

  看着手里的弓,他总算明白,之前席舟说的“如果你真喜欢,还有别的办法”,以及之后虬龙仿弓被人拿走到底是怎么回事。

  眼前这把弓跟虬龙形制相同,细节也多有保留,但大小轻重明显做了调整,是仿照那把弓做的。

  “本来想给你个惊喜,”席舟道,“原先那把仿弓不适合你,不过现在既然想学反曲弓,这把弓后面可能用到机会不多。但也没事,学完反曲弓,别的会更容易。”

  姚闵也听到了,“他要学反曲弓?”

  “是啊,怎么?师姐还缺徒弟?”

  “开什么玩笑,我可不是谁都收的,”姚闵白了席舟一眼,又看向温随,单手托腮似笑非笑。

  温随被她看得心里有些发毛,低声问席舟,“我去哪里试弓?”

  “外面就有靶子,跟我来。”

  “小朋友,还得拿箭呢!”

  姚闵朝弓架努努嘴,席舟先去取了,“师姐,你别欺负他。”

  “哟,还没敬师父茶吧,这就开始护短了?”

  姚闵原来还搭配弓做了一整套箭,温随试了试,无论是弓的重量还是弓弧的度数,乃至箭支长度都十分合适。

  搭箭时,。

  “你名字的缩写。”席舟道,“每个射手都该有自己专属的弓箭。”

  不过温随拉满弓后却并没真正射出那箭,就放下了。

  席舟没问他为什么,两人又回到弓房,在门口听到里面传来说话声。

  姚闵对着手机一边展示刚刚打磨的弓身,一边进行讲解。

  席舟低声对温随解释,“我师姐还做视频直播,她喜欢制弓,用这种方式也替作坊宣传。”

  “先秦时期工匠就已经知道,选择干材需要颜色赤黑而且敲击声响清扬的,就像这样,”姚闵手指在弓身上轻轻叩击,好像在古琴声里加入某种杂乐。

  “前几期我们讲了制弓的流程,切木、切角、贴角和竹胎、铺筋,以及如何用火煣制弓干,今天要讲的是装饰,我是先在筋上贴了一层桦树皮,弓臂边缘再加上藤条,既美观也能起防潮作用。弓臂是采用桃树皮作为装饰,弓靶旁加上珍珠鱼皮,减少磨损。最后把两端切割凹痕,镶上小片角使其牢固,就完成了。”

  “古人说,‘冬折干、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灂’,以前做一把弓需要至少三年,虽然现在我们有条件极大缩短时间,但制弓技艺里遵循自然规律、因时制宜的理念是不变的。我国古代讲究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用火煣干要熟但不能过熟,弓的形制也一样,长短需要跟用弓的人相配。”

  “我现在做的这把弓长六尺有六寸,称为上制,适合高个子的人使用,另外在弓体方面,可以看到向外弯曲的弧度大、向内弯曲的弧度小,这种弓在古代适合射飞鸟走兽,如果是弧度相同,就会做成唐弓之类的弓,利于深射。”

  姚闵站起身,面朝镜头展示弓的全貌,“下一步就要给弓上漆色了,《荀子·大略》说,‘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不同颜色在秦汉讲究射礼的时代是有严格界定的,后来才渐渐随个人性情喜好演变。”

  “总之就是一把弓的外形看似只是表面,实则往深了说,是跟用弓的人紧密相关的,每把弓做出来的时候,它就已经具备了鲜明的个人特色,也因此有了独一无二的性格。”

  姚闵重又坐下来,开始调漆色。

  她的汉服随动作飘逸,与周遭一景一物融合相宜,确实赏心悦目。

  直播间里似乎有人互动,姚闵抬眼看了看,道,“上期那把弓?已经取走了。”

  “嗯,当然有见到……是什么样的人嘛……”

  她视线移向温随,没停留多久,仿佛思考了一下,回答,“是个长得很好看的小朋友,性格怎么形容呢……”

  “这样说吧,不同弓选用不同材质,我给他选的是橡木,坚而不硬,柔中含韧,他够强,射术上刚毅敏捷当是优点,需要辅以稍微柔缓的弓箭装备,否则——就会过坚易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