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七零年代小夫妻>第38章 县城(三合一)

  不远处林桃跟李丽红的对话还在继续。

  “幸好咱们现在是新社会的人, 搁以前还有守孝三年的说法呢。姑娘家花期就那几年,三年过去,黄花菜都凉了吧。”林桃状似随意的回答。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

  姚大妮不太懂旧社会的事情, 她只知道要是家里有人去世, 那确实是要缓上三五个月才能办喜事。

  这个理由实在太过正当, 哪怕对方花了高价彩礼,也无法反驳。

  无论另一方再急, 也不会急在这点时间上。

  又不是旧社会买个新娘子冲喜。

  她那头只是残疾, 不是病得快要死了。

  要真是快死了的那种, 她连这几日都没法待在家里。

  不过婚期已经口头定下,就在月底。

  那时候正好是农忙, 把她娶回去可不正好多一个劳动力好下地干活赚工分?

  姚大妮讽刺地想到。她也就剩这点利用价值的。

  如果在没有听见摘桃子两人的对话前,姚大妮是打算认命的。

  可是现在姚大妮已经完全改变主意。

  她奶都把她害成这样了,为什么她还要孝顺她。

  明明她那么恶毒,把她的未来都给毁了!

  残疾人即便是赚工分也赚不到几个, 也就是说未来的生活重担都将压在她的身上。

  而且她奶要了这么高的彩礼, 她嫁过去绝对要被婆家磋磨。

  如果只有两口子过日子,那也就罢了,可听说那边也是一大家子, 二十来口人住在一起。

  她家才十几口人每天都有摩擦龃龉, 几个叔婶之间都不对付。

  二十多口人那不要了命?

  不用猜就知道未来的日子有多难过。

  越想, 姚大妮越不想人命。

  凭什么这婚事就要落到她头上?

  凭什么不是其他两个妹妹?

  明明另外两个堂妹的年纪跟她差不多大, 为什么她就这么倒霉?

  为什么她奶要把她推入火坑?

  一切的一切, 都是因为她奶!

  要不是她奶, 她爸妈就算再怎么喜欢弟弟, 也不会把她嫁给一个残疾人!

  一个残疾人, 以后孩子也是残疾可怎么办?

  思来想去,姚大妮都觉得嫁过去是个火坑,她不想嫁也不愿意嫁。

  那么,她怎样才能摆脱这一桩婚事呢?

  姚大妮绞尽脑汁,然而心里一个又一个想法都被她否定。

  最后的最后,姚大妮还是把突破点放在了她奶姚老太身上。

  无路如何,先把婚期给押后再说。

  心中有了主意,姚大妮雪白的脸色总算是好上了许多。

  那边林桃跟李丽红摘桃子已经接近尾声。

  “丽红姐,差不多了,这都有一篓子了,太多的话咱们带不走,而且咱们还要去摘杨梅呢?总得留点地方出来。”

  李丽红讪笑,“哎呀,这桃子太好吃,我想着多摘点来着。”

  低头瞅瞅背篓已经快要满出来,但李丽红实在是舍不得这好吃的桃子。

  “等我把那几个红透的摘了,咱们就走。”

  林桃顺着李丽红指的方向看了一眼,确实不错,便点头答应。

  “那行。剩下的下次再来看看。”

  “下次?哪里还有下次,这桃子这么好吃,下次来指定被人摘光了。”

  而且这么远,她们也不一定有时间来。

  要不然李丽红也不会想着能摘多少就摘多少。

  林桃没接话,下树捡方才她不小心掉到地上的桃子。

  这年头吃点水果不容易,林桃不打算浪费。

  分一半送给顾家人,留一半自己吃。

  至于知青点其他人?

  想都不用想。

  反正李丽红肯定会给的,她也不想跟他们维系关系。

  爱咋咋滴。

  上次去县城,县长说要等批复下来就开始动工建钢铁厂。

  也就说,一旦批复下来,她就要去县城工作了。

  其实现在想起来,先前她买房子确实是有点冲动。

  仔细想想她在姚家湾也住不了多久来着。

  不过想想,有自己的家,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落脚点,还是不错的。

  再不济,她还想偶尔回来看看知青们的争斗,还有姚家人的惨状呢。

  因此,有个房子还真是不错。

  至少有了回来的理由的不是?

  当然,这也是情况顺利下的走向,要是省里不批,那她就得继续在姚家湾窝着。

  是以,房子还是得有的。

  不算白花钱。

  “丽红姐,你那背篓里都是桃子,重得很,要不要我跟你换个背篓?”

  今日之行的目的已经达成,天气热,林桃想快去快回。

  知青点的人谁不知道林桃力气大,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李丽红立马脱下背篓放到地上。

  林桃笑了笑,然后提起背篓背到自己的背上。

  姚大妮躲在树后,压根没有现身。

  林桃乐得轻松。

  见人终于离开口的,姚大妮这才施施然地从树后出来。

  望着眼前几乎被撸秃了的桃树,嘴上忍不住骂道。

  “这两个该死的知青,竟然摘得这么狠。这树明明就是大队里的,也不知道多给别人留一点,自私自利,就知道吃独食的玩意儿。”

  姚大妮对知青们一点好感都没有。

  可以说,他们整个大队都在大队长跟村支书的影响下对知青们没什么好脸色。

  都是他们来抢口粮的,能喜欢他们才怪。

  平日里能不接触就不接触,上工的地方都是分开的。

  所以,大队里人的态度,几乎都跟姚大妮一样。

  不过姚大妮更加讨厌知青。

  这些知青以前吃的可都是商品粮。

  凭什么他们连活儿都不做,一个月就能领那么多的粮食?

  那些粮食怎么来的?

  还不是他们这些农村人下地干活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而大队里每年要交那么多的公粮,每次交完公粮,剩下的那点才能做他们的口粮。

  可以说那些城里人吃的,都是从他们这些农村里嘴里抠出来的。

  结果还一副高高在上看不起农村人的嘴脸。

  反正姚大妮看见知青就来气,向来没有好脸色。

  至于嫁给知青成为城里人?

  那简直是做梦想太多。

  大队里那么些个知青,公社里那么多知青,她就没听说过有知青能回城的。

  那些知青本来就看不起他们农村人泥腿子,哪怕是为了填饱肚子好过点娶了农村姑娘,但以后呢?

  他们会死心塌地在农村待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她要是知青,她也不愿意。

  种种原因下来,姚大妮从没想过自己的结婚对象是个知青。

  不过她也是个有追求的人。

  想嫁给城里人,有工作的城里人。

  这不比下地干活赚工分,还喂不饱自己肚子的知青好多了。

  况且他们大队的男知青都是穷鬼,要是家里有钱有门路,根本不可能下乡。

  因此跟城里有工作的工人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姚大妮决定这段时间多往县城跑跑,万一有看得上她的城里人呢。

  其实先前姚大妮早就有这个打算,可是家里她奶看得紧。

  每天不是上工赚工分,就是家里做饭扫地洗衣服割猪草砍柴喂鸡,一天没个停歇的时候。

  直到现在分家了,家里人因着对她的愧疚,她才有这么多闲暇的时间。

  正好可以上县城谋未来。

  不得不说,姚大妮这人长得不怎么样,人却尽会做美梦。

  要是林桃知道对方的想法,非得啐她一口不可。

  也不看看她那张晒得黑红的脸,哪个城里人能看得上她这个乡下泥腿子。

  城里有工作的,还能说不上媳妇?

  ******

  林桃与李丽红两人又背着背篓往杨梅树那边赶。

  因为背上背着背篓,她们的速度显而易见地慢了许多。

  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比预计时间晚了二十分钟。

  林桃是真的没想到李丽红这么菜,这路上走个十来分钟就要停下来休息。

  要不然也不能耽误这么多的时间。

  也幸好林桃正经事已经完成,否则想把李丽红丢下的心都有了。

  “我好后悔,我们应该先来最远的地方摘杨梅,然后再去摘桃子,最后去杏子树那儿。”

  先前摘的起劲还不觉得,现在负重背着背篓爬山,才觉得痛苦。

  林桃却并不觉得这样合适。

  “今天大家都放假,你确定你先摘的杨梅,桃子和杏子还轮到到你?”

  这话成功把李丽红给问住了。

  “不,不能吧。咱们来的这么早,应该没人去摘吧。”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李丽红已经知道,她们去得晚了大概率是摘不着好东西的。

  现在累是累了点,但确实是满载而归。

  “我们就是来得早,趁着他们都没出发的时候,才能摘到这么多。这要先摘杨梅再往回走的,后头的根本轮不到我们。”

  这点林桃无比确定。

  她都看见姚大妮了。

  姚大妮可不是个会给人留东西的主儿,那背篓是能装多少装多少。

  装不下了也要摘下来藏起,然后再回来拿。

  毕竟这山里的野果树也有数的,你摘多了,后头人就摘少了。

  今天能大丰收,已经是运气绝佳。

  李丽红还能说什么,只能抬头一声不坑摘杨梅。

  “唔,这杨梅好酸!”李丽红挑了颗最漂亮的塞进嘴里。

  然后,牙差点倒了。

  “这杨梅怎么比杏子还酸?”李丽红小脸皱成一团,表情痛苦,却舍不得吐出嘴里的那颗杨梅。

  “山上的野果子,又有几颗好吃的。”林桃不以为意。

  “咱们快摘把,再不快点,等下可赶不回去吃午饭。”

  林桃自个儿是没关系的,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但是李丽红就不一样了。

  在知青点吃大锅饭,又有谁是能敞开肚皮吃的,能给李丽红留一碗就已经算是给面子。

  吃光了一点都不剩,那都是正常操作。

  李丽红显然也知道知青点众人的吃相,听了林桃的提醒,手上动作加快不少。

  前后大约二十多分钟的功夫,她们就把剩下那半个背篓摘满了。

  “真是好可惜,剩下还这么多。”这棵杨梅树结的果子特别多,虽然酸得人发慌,但可外表看着特别好。

  “可惜也没用啊,咱们又带不走。背篓就这两个,想多装点也没办法。”

  此时的李丽红又开始后悔了,“早知道咱们就应该一人多拿一个背篓的。”

  “别想了,一个背篓你都背不动,两个你还不得走到到半夜啊。”

  李丽红:“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的。”你怎么还当真了。

  收拾好后,重新背上背篓出发往回走。

  上午因为要去不同地方,因此绕了不少远路。

  现在直接回家,倒是可以抄近路节省点时间。

  一路上两人走走停停。

  饿了渴了就吃水果解渴充饥,等回到姚家湾,已经将近十二点。

  要是光林桃的话,估摸着三个地方十点钟就能回来了,但有李丽红这个拖后腿的,多耽搁了两个小时才回来。

  两人还没到村口的时候,就把每样果子对半分了。

  李丽红本来是打算多要点杨梅的,但这果子实在太酸,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林桃,下次你要是还摘果子,一定要告诉我啊,我跟你一起去。”

  虽说走了这么半天的,但是路线李丽红是一点都没记住。

  因此她要是还想去摘野果子,只能跟林桃一起。

  “行啊,我要是去,一定会叫你的。”林桃笑眯眯地回答,不过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用告诉李丽红了。

  而后林桃背着背篓回家,而李丽红一背篓的水果满载而归,知青点的人立马把李丽红围住了。

  李丽红只好每人每样都给点儿,把人打发走。

  等人全部打发走,背篓里的东西,一下子只剩下一半。

  李丽红心疼不已。

  但也知道同在知青点住着,不给不行。

  否则这些人还不知道背后说什么话来败坏她的名声。

  此时李丽红才知道,林桃搬出去住是多么正确的选择。

  至少林桃那一背篓的水果,全是她自己的。

  放着慢慢吃,怎么也能吃上十天半个月的。

  想想都觉得羡慕。

  然而她呢。

  只剩下半篓子。

  他们觉得桃子好吃,几乎把桃子全要走了,只剩下几个不太好的留给她。

  哪怕是这样,杏子跟杨梅也没少拿。

  李丽红心疼不已。

  心说要不然再求求林桃,让她跟着搬过去一起住?

  至于房租当然是要给的,多了不可能,按着李丽红的想法,大家都是知青,给个五毛钱意思意思就行。

  就是林桃实在是太抠门了。

  她都说了她会给房租,只求一个杂物房,结果林桃还不同意。

  一点都没把她当成朋友。

  唉,真是可惜。

  李丽红心底叹息。

  她以为自己能扒上林桃,捡点林桃从手指缝里漏出来的东西,就能好过不少。

  可惜林桃连这个机会都不给她。

  如果大家过的都是一样苦哈哈的日子,李丽红的心态也不可能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

  就比如原主那一辈子,李丽红算是知青点里头比较好的一个。

  可现在却不一定了。

  方晓云很羡慕李丽红能摘到这么多水果。

  天知道打从来了姚家湾,她就再没吃上过水果。

  跟水果最接近的,也只有生黄瓜和洋柿子。

  惨得很。

  因此看见李丽红摘了那么多水果回来,她心动不已。

  “丽红姐,你是上哪儿摘的水果啊,能告诉我吗?你放心,等我摘了我也会多拿点给你的。”

  不过她不会像李丽红这样傻,大喇喇地拿回来,分掉那么多给别人。

  她的话,偷摸拿回来,自己慢慢吃。

  李丽红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方晓云眼中的傻子,面对方晓云的提问,李丽红就算是想要回答,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是林桃带我去摘的,我都不认得路。”李丽红实话实说。

  “什么?林桃也去了!”方晓云一惊,“她不是跟我一样刚来姚家湾么,怎么她知道上哪儿摘野果子,而且还是连你都不知道的地方。”

  李丽红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或许是大队里的人告诉她的?”又或许是林桃上山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

  说起来,她以前似乎确实有看见林桃背着背篓上山来着。

  应该是这样没错。

  林桃林桃,又是林桃。

  方晓云满脑子都是林桃。

  既然知道是林桃带的路,方晓云现在有点自知之明了,知道林桃是决计不会告诉她摘果子的地点。

  要是打听到了地方多好,上回她跟卢友芬一起去县城,还看见有人卖水果,死贵死贵的。

  要是她摘了水果上县城卖,尤其这桃子特别好吃,不怕没人要。

  想到此,方晓云暗骂李丽红是个路痴废物。

  林桃都带着她走了一个来回,她竟然还没记住路。

  傻子可真就还是傻子。

  不过她打听不到,倒是可以让别人去跟林桃打听。

  方晓云立马把这个主意放到了室友卢友芬身上。

  知青点里,她也就跟卢友芬最要好。

  此事不找卢友芬更待何事。

  “什么?你说你想让我去跟林桃打听哪里有野果子摘?这不好吧?”卢友芬万万没想到方晓云会跟她提了这么一个要求。

  “是啊,我就跟你关系好,实在是找不到别人了。友芬,难道你不想吃水果吗?刚才李丽红给的桃子你也吃了吧,是不是很好吃还想吃?”

  刚才的桃子好吃,这点卢友芬不会否认。

  但她并不想辛苦爬山去摘什么桃子。

  如果可以,她宁愿花点钱买一点。

  连林桃这个才来没多久的人都知道哪儿有桃子摘,姚家湾生产大队的人能不知道吗?

  怎么可能不知道。

  所以,她打算傍晚的时候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谁家有水果的,花几毛钱买点儿不比上山流汗强。

  “晓云,要去还是你自己去吧,我并不想知道林桃是从哪儿摘的果子。”卢友芬一口回绝。

  她是真的不想知道。

  “可是,友芬,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了,除了你我不知道找谁帮忙。我看你这么喜欢吃桃子,我想多摘点给你。”

  不得不说,方晓云这话说得很有水准。

  使得卢友芬一时之间也很难拒绝对方。

  “晓云,我是真的不想去。”她跟林桃关系又不好,干嘛要贱兮兮地打听。

  就林桃那个性子,她要是真去了,还不得被林桃冷嘲热讽。

  那种丢人的事情,她卢友芬可不干。

  方晓云见自己怎么撒娇卖萌卢友芬都不为所动,心里也有些生气。

  心说她要是跟卢友芬一样家里有钱,还舍得给她寄钱花。

  那她也肯定不会在乎这点歪瓜裂枣,可关键就在于她家那边根本不会给她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她后面可没有时时刻刻站在身后的家人。

  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友芬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跟林桃的关系僵成那样,怎么好意思跟她打听。”

  卢友芬垂下头,心说你不好意思打听,所以就让我去打听。

  你当我好意思?

  我跟林桃的关系,也就跟你比看起来好一点而已,实际上我跟她又没什么交集。

  “其实你不应该那么得罪林桃的,现在这样一搞……”你可真算是什么都贴不上了。

  不过后面这半句话,就不用找告诉方晓云了。就方晓云那没脑子的样子,说了也不会在意。

  还不如捂在心里,什么都不说呢。

  方晓云后悔吗?

  当然是后悔的。

  可是她都已经跟林桃走到了这一地步,哪里是道歉对方就能原谅的。

  再说了,林桃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

  道歉可不一定能换回林桃的原谅。

  是以她只能一条都到黑走下去。

  最后的最后,方晓云还是打消了去找林桃要方位的主意。

  见状,卢友芬情不自禁松了口气。

  方晓云实在太能作了,她都怀疑自己跟方晓云做朋友,是不是正确的事情。

  不过这件事情很快就让她抛在了脑后。

  第二天一早六点,林桃骑着自行车载李丽红上县城。

  原本打算跟林桃借自行车的人,失望不已。

  而这边方晓云跟卢友芬也打扮好了出门。

  因着今天放假,大队里难得休息。

  平日里油盐酱醋什么的,只能趁着这个时候买。

  于是一大早,那牛车上坐了好多人。

  “友芬,咱们还要去牛车上坐着吗。那牛车都快挤得满满当当的了。”

  “卢知青跟方知青,你们是不是去县城买东西呐,快过来坐。”还不等卢友芬开口说话,那边就有热心的婶子招呼道。

  “走吧。”卢友芬回头对方晓云说道。

  因着方晓云跟林桃关系不好,即便是林桃有自行车,卢友芬也没去借。

  她不想走路,只能坐牛车。

  方晓云颠颠地跟上,挤就挤吧,好歹不用自己走路。

  县城,林桃刚进城就跟李丽红分开。

  李丽红要先去百货商店,再去邮局。

  而林桃则不然,她要先去县委。

  否则去得晚了,人家下班可找不见人。

  “你好葛秘书,请问县长同志在办公室吗?有没有空?”林桃并没有预约,过来也只是碰碰运气,并不是非要见到县长不可。

  可巧,林桃运气还算错。

  县长李恒远刚从省里开会回来,这会儿正在办公室。

  葛秘书先是去办公室请示了一番,才带着林桃去办公室。

  “林同志,这边请。”

  林桃点点头,“麻烦了。”

  “不麻烦,这是我应该做的。”

  起先葛成伟不知道为什么李县长对林桃如此看重并青睐有加。

  直到后来他才从县长那儿得知县长十分重视的那份策划书出自林桃之手。

  策划书的内容他也看了,虽说他看不太明白,但不可否认上面的东西非常高大上。

  因此这次见到林桃,语气表情都十分亲切和蔼。

  屋子里的李恒远已经在等待。

  一见门推开,立马起身走过来。

  “哎呀,小林同志,你可算是来了,我正好有事情要跟你说。”

  两人寒暄了两句,才终于进入正题。

  “小林同志,你的那份策划书上头已经看了,已经派了经验丰富的地质勘探人员下来。接下来咱们只需要等结果,若是姚家湾那边的铁矿石储量丰富,那么接下来钢铁厂立马可以动工。”

  林桃听了挺高兴,“那可真是太好了,县长同志,您可真是给我送了一个好消息。”

  地质勘探队那边林桃是不担心的,以她后世的眼光,都看出了姚家湾那边铁矿石储量丰富,钢铁厂的创办,毫无问题。

  “可不就是,你是不知道,当我得知了这个消息。差点兴奋得睡不着觉。钢铁多重要啊,从生产到建设,全都少不了……”

  接下来两人就这钢铁厂的重要性谈论了一番,得出一致结论,这个钢铁产必须建,一定要建!

  “小林同志,前期的建造,你要不要参与?地质勘探队那边,你想不想接待?”

  林桃是第一波发现姚家湾有铁矿石的人,相应的情况再清楚不过。

  李恒远是有意让林桃去接待的,就是不知道林桃愿意不愿意。

  这种好事儿,林桃岂有不愿意的。

  “县长,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就是不知道勘探队那边有几个人,要是人不多的话,正好可以住我家。我家就我一个人住,倒是方便得很。”

  李恒远惊讶,“你不是知青吗?”在李恒远的印象中,知青一般都住知青点来着。

  然而现在林桃说有家,而且还宽敞一个人住。

  林桃笑了笑,“知青点人多嘴杂,我又喜欢清静。正好大队里有人要卖房子搬走,我就给买下来了,现在是我自己一个人住。”

  “那倒也差不多,勘探队一共有六个人的,要是方便住你家里,那是最好的。”

  李恒远当即同意了这个提议。

  “到时候直接帮你编入勘探队,也好领一份工资。”

  让人白干活这事儿,李恒远可干不出来。

  就是勘探队的安置,县里也会拨下资金,绝对不会亏了林桃。

  听说还有工作,这下林桃笑得那个灿烂。

  “那可真是多谢县长同志了。不过……”林桃话锋一转,提到了顾家人。

  “县长同志,我说的那两位同志的事,不知道办得如何了?”

  只要成分有问题,那以后绝对要受影响。

  林桃是希望把顾家人的成分问题解决,类似于几年后的平反。

  就是不知道李县长有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了。

  李恒远当然知道林桃说的那两人是谁。

  在他看来,或许那两人是人才,可加起来也比不上林桃。

  只不过,林桃似乎对那两个顾家人十分看重。

  具体原因不明。

  但三人是同是鹤城来的,许是因为有旧,才格外关照。

  “已经在办了,不过应该不太容易办下来。我的意思是,等钢铁厂那边开建就把人调过去。虽说成分不能改变,但他们不说也没人会知道。”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只要林桃同意,他办调人非常容易。

  林桃虽然有些不满意,但也知道现阶段这件事情确实难办。

  大规模的平反,还得等两年的时间。

  要是走正常流程,顾家人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林桃费了那么多心思,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让顾家人好过点。

  倒是没有执着于成分改变。

  现在不行,大不了再等两年就是。

  “那就按照您说的办吧,等钢铁厂开始筹建就把他们调过去。”

  解决了顾家人的事儿,林桃跟李县长又谈论了下钢铁产的组建工作。

  按照林桃的想法,她是想用更先进的技术。

  可惜现在她手头啥都没有,那些工程师也不可能听她一个小姑娘的。

  因此林桃打算等钢铁厂正试开工投入生产后,再自己设计制造相关机器。

  毕竟那时候整个钢铁厂的材料都可以任意取用,那时才是合适的时机。

  临近中午,李县长自然不可能让林桃饿着肚子走。

  于是林桃又蹭了一顿饭,心情美丽。

  出了县委大楼,林桃转道去了废品收购站。

  先前听陈小荷说她嫁的人家是废品收购站的老王时,她还挺惊讶的。

  废品收购站她去过,老王她也认识,是个五十来岁的人。

  按理说,陈采花才三十多,完全可以找个跟自己年龄相近的男同志。

  不过她转念一想,其实老王头为人还不错。除去年龄差距大点,以老王头城里人的身份,比农村下地干活赚工分的不知道好上多少。

  而且老王头也没孩子什么的,性格又不错。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确实是正经过日子的人。

  这次林桃去废品收购站,为的就是看看陈小荷日子过得怎么样。

  林桃骑着自行车,很快来到了废品收购站。

  此时正是饭点。

  废品收购站的老王头一如既往坐在门口位置上。

  林桃走过去,就说自己找些报纸糊墙。

  老王头热心地指了指地方。

  林桃没多说什么,勘探队的同志就要来了,她确实需要把屋子收拾一下。

  拿报纸糊一糊墙,房子也能敞亮些。

  而就在林桃找报纸的这空挡,外头想起了陈小荷熟悉的声音。

  “老王,我给你送饭来了。快来吃饭。”

  一听陈小荷带笑中气十足的声音,就知道陈小荷过得不错。

  林桃挑好了一捆报纸走出来,迎面就看见了穿戴一新的陈小荷。

  精气神十足,这才几天的功夫,脸上的肉都多了一些,可见日子过得着实不错。

  哪儿还有在姚家湾时阴郁沉闷的模样。

  “陈嫂子,我还说今天来得不巧,没见到你呢,结果出来就听见你的声音。”

  陈小荷转头一看,发现是林桃,惊喜不已。

  “老王,你先吃饭,我大妹子来看我,我跟我大妹子说说话。”

  老王一边点头,一边打开陈小荷送来的大饭盒。

  大饭盒被塞得满满当当,三分之二是米饭,三分之一是菜,最上面一层还铺着好几片五花肉,油汪汪的看着就知道很好吃。

  只这一份饭菜。

  老王头就觉得找人搭伙过日子这个事儿没错。

  要是往常,他还得自己一个人回家做饭。

  他手艺又不好,做了几十年的饭菜,也仅仅是能入口而已。

  现在有了陈小荷,拖了她的福,饭菜合胃口,衣服有人浆洗缝补,院子也有人打扫卫生。

  日子倒是过得有滋有味起来。

  “大妹子,今儿怎么上县城来了,大队里这段时间不忙么?”

  林桃摇了摇头,“天气太热,队里放了两天假,让大家都休息休息。”

  “也是,往年这个时候,确实会放假休息。大妹子,你今天是特意来看我的么?”姚家湾的人,她也就跟林桃好一点。

  现在见到林桃,就跟见到娘家人似的,心情激动美丽。

  “是啊,陈嫂子,我确实是来看你的,顺带去邮局一趟。陈嫂子,我见你脸色红润就知道你日子过得不错,可算是放心了。”

  陈小荷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越发大。

  “可不就是,我现在日子确实过得不错。我把户口迁到城里来了,以后每个月都有粮食。再不用天天愁饿肚子啦,我家小福也送去学校念书了。这种日子,以前我想都不敢想……”

  陈小荷十分庆幸自己选择了老王头。

  没有老王头,她哪儿来这么好的日子。

  因此对老王头嘘寒问暖,十分贴心。

  老王头见她是真心过日子,对她也十分不错,家里的布票粮票给了好些。

  这会儿老王头一边吃着饭,一边还听着陈小荷夸他,脸上还有点害臊。

  邮局。

  方晓云跟卢友芬结伴而来。

  两人先是问了有没有自己信件包裹。

  卢友芬倒是有一份从家里寄来的包裹还有一封信,方晓云有一封信,但没有包裹。

  “晓云,咱们走吧。还要去百货商店呢。”卢友芬见方晓云有点磨蹭,催促道。

  方晓云马上跟上,等走出百米远了,才哎哟一声跟卢友芬说道,“友芬,我水壶落在邮局了,我回去拿。你等等我啊。”

  方晓云的速度很快,不待卢友芬回答,就飞快跑走了。

  没办法,卢友芬只得找了个阴凉的地方等人。

  方晓云一口气跑到邮局。

  “同志,我刚才把我水壶落在这儿了,你们有没有看见?”

  邮局的同志指了指地上角落,“哝,在那里呢。”

  方晓云感谢道,“谢谢你同志。对了同志,我想问一下有没有林桃的信,她也是跟我一样是姚家湾的知青,她说没工夫过来,让我帮她带一下。”

  这年头,帮朋友带信带东西,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邮局的工作人员确定了下对方确实是姚家湾的知青,就把属于林桃的两封信都给了方晓云。

  方晓云看着到手的两封信,神情激动。

  作者有话说:

  捉虫一次,我能写两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