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96章 合家欢(大结局)

  赵棣的样子,现在震惊得瞳孔都是收缩的。

  莫少珩:“……”

  看来,还是惊要大一点。

  也对,无缘无故多了一个儿子。

  莫少珩脚边的小豆丁,呆萌呆萌地露出小脑袋,然后向前走去,抱住大腿,抬头。

  你的小可爱上线了哦。

  赵棣:“不是,这谁的儿子?”

  不要以为,不要以为卖萌,就能乱认爹。

  莫少珩还没回答,身后的赵景澄等学生就道,“殿下,真是你儿子啊。”

  “圣人和百官亲自接生,这还有假?”

  “我们凉京人都知道,整个凉京。”

  赵棣:“……”

  都知道?

  他真有个儿子?

  “不对,哪来的啊?”

  莫少珩直接道,“树上结果子一样结出来的。”

  赵棣:“……”

  ……

  等被簇拥着回了燕王府,赵棣都是懵的。

  整个人看着院子中的参天大树。

  所以,当初离开凉京的时候,莫少珩将他们的血混合置于一个花蕾中。

  就是为了孕育这个小生命?

  让他捋一捋,他觉得,他一时之间还有些接受无能。

  他儿子真是树上结出来的?

  ……

  随着赵棣一起回来的,还有来自南离的使团。

  南离使团这次前来,一是促进两国的友好,二是商量无条件退还被南离侵占的洵州的相关事宜。

  所以,赵棣根本没有时间去适应他多了一个儿子的事情,每天抱一抱那小糯米团子,被糯糯地叫上两声爹,就得去上朝。

  退还洵州的事宜还算顺利,一切都按照原先约定好的来。

  而运河的修建工程,也刚好结束了,还延期多修长了好长一段。

  北凉真正的拥有了一条,贯通东西的大运河。

  滋润灌溉着干涸的北凉大地,千古而留名,这是一条奇迹之河,是在灾难中诞生的希望之河。

  等洵州已复的消息传到修建运河的工队,一片欢腾的声音。

  原本,他们修建完运河,还在迷茫,应该何去何从,因为他们没有家了啊,漂泊无依。

  结果朝廷的官员就来安排,让他们回家了。

  “可以回家了?”

  “我们可以回家了?”

  迷茫,然后是翻腾的海洋。

  虽然说这几年修建运河,朝廷也没有亏待他们,但长期的漂泊无依,居无定所,心中对家的思念也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

  而现在,他们可以回家了。

  那种喜悦的场面是无法形容的。

  不仅如此,根据以前的约定,他们帮助朝廷修建运河,就会免他们数年税收。

  这个时间,足够他们重新过得好好的。

  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朝廷的安排下,向洵州进发。

  这一忙又过了不少时日。

  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赵棣一去四年,为北凉夺回了洵州,为北凉和南离的和平建立了基础。

  有了稳定的诸国关系,北凉的商业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是任何人都不可磨灭之功绩。

  金殿之上,显得有些庄严而神圣。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今日的封赏是什么。

  “天恩浩瀚,圣人无疆,今有燕王赵棣,为我北凉开举世之功,特敕封为我北凉太子……”

  尖锐的唱声传得很远,传进每一个人的耳朵。

  但没有一个人觉得意外,哪怕莫少珩也是如此。

  当初,圣人派遣赵棣上前线的时候,其实大家都猜到了圣人的选择了。

  就是让赵棣名正言顺地做这北凉太子。

  这几年,王皇后可没有少折腾,想让圣人早日立储,毕竟赵棣都没在凉京,鞭长莫及,正是她最好的时机。

  但都被圣人拦了下来。

  原本,若是事情没有任何变化的话,朝中大臣还真有不少支持王皇后那小皇子的。

  但,偏偏,赵棣有儿子了啊。

  这就变得让人难以抉择了。

  而且,赵棣原本就是太子,之所以从太子位置上下来,也是因为北凉和南离的关系恶化,举国百姓的民意如同利剑所指,连圣人都挡不住。

  但现在,北凉和南离的关系又修复了,不仅修复,应该说更上一层楼。

  所以,加上赵棣的功劳,恢复其太子之位,就变成了理所当然。

  这也是北凉这么多年未立太子,但大家依旧不敢随便站队的一个原因。

  敕封太子是北凉大事。

  祭祀,祭天,开宗祠,忙得不亦乐乎。

  赵棣从新穿上了代表北凉太子的莽袍。

  这一忙又用去了不少时间。

  燕王府中,不对,应该说现在的太子府中。

  豆子正坐在门槛上,边吃着兜里面的炒豆子边看着院子中玩耍的小殿下。

  一眨眼,小殿下就趴地上去了。

  豆子一摸脑门,赶紧跑过去扶人。

  他们家小殿下怎么老是喜欢往地上爬啊。

  牵着小手手,准备去给小殿下洗手。

  小殿下抬头,“豆子哥。”

  豆子:“哈哈哈。”

  笑得停不下来,豆子哥?

  他现在的身份已经变了,不再是小货郎了,他们家殿下慢慢长大了嘛,要读书了。

  所以世子让他当小殿下的伴读,一边陪着小殿下读书,一边照顾一下小殿下。

  他们家小殿下啊,一天精力可足了,也只有他豆子才能全天无时无刻眼睛都不眨地盯着。

  其实,小货郎们,除了豆子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当了伴读。

  其他199个小货郎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

  莫少珩的产业,这几年扩展得十分厉害,其他城池也开启了工厂。

  所以,这些小货郎,如今都变成了镇北王府的小掌柜。

  每年,都要去各地的工厂去算账,去监督生产,忙得不易乐乎。

  当初,这些小货郎送货的同时,莫少珩就给他们找了先生,每天都会有上课的时间。

  诗书子集学过,更重要的是,学习算术统筹和管理。

  经过这么多年,随着这些小货郎变成了少年,也算学有所成了。

  他们本来对莫少珩的产业也是最熟悉的一批人,每次有新商品,都是他们第一个尝试。

  而且,忠心程度也是无需质疑的。

  所以,就成了小掌柜了。

  200个小掌柜呢,也快成为被凉京百姓津津乐道的传奇了。

  他们也是凉京百姓看着长大的,每次看着都还觉得亲切得很。

  本是命运多舛的小乞丐,却成长成了乐观,快乐,阳光,独当一面的少年。

  至于原本的小货郎业务,还是由一群小孩在进行。

  这些小孩的身份,依旧是小乞丐,只不过来自北凉的各地的城池。

  对于才来京的小货郎,凉京百姓看着也有一种无法言语之感。

  莫少珩依旧在帮助命运最不公平的小乞丐。

  又或者说,他北凉的小乞丐,是这天下间最幸福的小乞丐了吧。

  因为他们,有了扭转悲惨命运的机会。

  至于原来的小货郎,也就是现在的小掌柜们,对这些新的小货郎,就更加的照顾有加了。

  他们能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以前的影子。

  他们比一般孩子要早熟得多,他们很清楚的知道,他们是什么原因才摆脱那不堪的命运的。

  长大了呢,懂得也就更多了。

  何其有幸生在北凉,何其有幸遇到了世子。

  除了这些小货郎,变化最大的,还有赵景澄他们。

  莫少珩的这些学生,如今全都因为一点一滴积累的功劳站在了金殿上。

  金殿上,十五个年轻的官员,每次看到都让人惊叹好久。

  但没有人敢有任何质疑,因为这十五人,他们并非靠着父辈进入金殿,而是靠他们自己。

  堂堂正正,没有参半点水。

  而且,这十五人,现在在凉京的名声可是了不得。

  被称为金殿十五良臣。

  因为啊,他们熟读北凉律,不畏惧强权,一心为百姓办实事,真正的深入百姓之中,见百姓之所苦,急百姓之所急。

  他们和一般的官员,有很大的不同,是做官之人的楷模,被北凉的百姓传唱。

  就是吧,有时候说的话,旁人愣是听都听不懂,在金殿上也一样,有时候献的策,让人一头的雾水。

  莫少珩:“……”

  十五个学生:“……”

  哪怕土生土长的十五人,因为从小跟着莫少珩学习,和这个时代还是有些突兀。

  等忙完这些事情,又过去了大半年。

  北凉和南离关系的融洽,肯定是需要互相派遣使臣,互相沟通的。

  有了沟通和相互理解,才能少了矛盾。

  如今,南离的使团已经在北凉呆了大半年了,也是时候该北凉派遣使团去南离了。

  赵景澄等学生就找上门来了。

  “老师,当初南一离开的时候,都没有和我们告别,就那么匆忙地离开了。”

  其他人使劲点头,“现在想起,都特别遗憾。”

  南一,也是他们的青春啊。

  他们一起学琴,一起逛街寻找美食,一起玩三街之战,一起打闹……

  最美的青春年华,都是在一起的。

  随着长大,才真正知道,那样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和难得。

  虽然南一离开了,但在他们心中,却早已经成了无可替代的存在。

  莫少珩想了想,当初事态过于紧急,肯定很多事情都没有妥善安排好,这才造成了这样的遗憾。

  莫少珩也知道赵景澄这些学生来是为了什么来找他。

  如今,朝廷正在选取派往南离的使团,而负责此时的刚好是赵棣。

  莫少珩点了点头。

  既然有能力去弥补当初的遗憾,为何不呢?

  所以莫少珩去找赵棣了。

  “这次去南离的使团名单,你帮我添加几个人。”

  赵棣恩了一声,本以为也无甚大事。

  结果接过递过来的名单一看,这何止几个人?

  这一大串人名啊,莫少珩的学生一个没有少。

  名单上,为首的名字还是莫少珩自己。

  赵棣:“……”

  莫少珩也好几年没有见南一了,虽然说,南离的事情已定,肯定也不用着他操心了。

  但是吧,自己嫡传的学生,看着长大的学生,经常还是会在无意间想起的。

  赵棣:“你要去南离,那孩子谁带?”

  莫少珩脸一横,“我当初一个人带孩子带了那么久,现在也轮到你带了。”

  莫少珩原本是准备带孩子一起去南离见见他的开山大弟子的,但这一路上舟车劳顿,实在又不太适合。

  也只能如此安排了。

  赵棣:“不是……”

  丢他一个人在家奶孩子?

  他都还没有习惯奶孩子呢。

  好说歹说,赵棣是拗不过莫少珩的,只得道,“那你得定一个具体回来的时间。”

  ……

  北凉的使团去南离,并没有走陆路,而是乘坐的商船。

  如今北凉和南离重修旧好,商路肯定是重新开通了。

  而南离多河流,正好是商船行进的最佳路线。

  原本,去一趟南离的离都,单程都得两三月。

  但若是乘坐商船的话,也就一月的时间罢了。

  这也是赵棣答应莫少珩当这次出使南离的主官的一个原因。

  一来一去也就两个月,还不信莫少珩能丢下孩子在南离呆多久。

  离开那天,码头上的人可不少。

  莫少珩再次出使南离,而且,他们北凉的十五个年轻官员也要去。

  总感觉,一时之间,他们凉京少了点什么。

  船上,豆子也在。

  以前南一经常喜欢逗豆子,正好也将豆子带去。

  豆子现在是小殿下的伴读,多涨点见识也好。

  商船离开码头,在运河中行驶。

  这一个月的路程,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得在船上渡过。

  虽然说,船上的房间也有模有样的,沿途的风景也颇为不同,但时间可不短。

  赵景澄问道,“我们出使南离,国书派人送去了南离了吗?”

  莫少珩点点头,“送去了,不过……并没有写具体的出使名单。”

  一群学生笑得哈哈的,“等南一看到我们,肯定惊讶得合不拢嘴。”

  “都四五年没有见了。”

  是啊,四五年,少年人都长成青年才俊了。

  赵景澄:“也不知道南一还能不能认出来我。”

  赵景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莫少珩在乌衣巷开了一间健身房。

  为什么开健身房,还真是因为赵景澄。

  凉京的伙食实在太好了,赵景澄哪怕有心注意体重,也还是蹭蹭蹭地往上面涨。

  没办法,看着美食,他实在忍不住。

  让他不吃,比死了还难受。

  莫少珩见其他学生,一个个也在向肥头大耳发展。

  那画面实在惨不忍睹。

  于是就干脆开了这么个健身房。

  里面的设施也一点一点地让巧匠打造了出来。

  反正走进去,还真和现代健身房差不多了,当然不可能有什么电子仪器,但该有的功能都有相同的机巧的代替品。

  赵景澄等学生也不知道是为了能畅快地吃东西还是因为新奇,每天在健身房那是拼命的练。

  不得不说,一群吃货的信念还真是超乎想象。

  比如小胖子赵景澄,本来快变成一个大胖子了,结果……

  愣是被他练成了一个魁梧的身形。

  不得不说,胖子都是潜力股。

  范慎,赵御宁等也练就了一幅好身板,修长挺拔,偏偏若风。

  赵景澄这个铁疙瘩,老是被范慎等取笑。

  倒是赵景澄满意得不得了,他最怕长成他们东市的屠户那样的满脸横肉样。

  所以,现在这样,他就知足了。

  一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还好他们准备了不少娱乐的活动,哪怕每日呆在船上,也并不算太无聊。

  等商船进了南离,驾驶到离都,刚好一月有余。

  早已经得了消息的南离朝廷,也等在了河边。

  为表示对两国关系的重视,连南一都在。

  等商船靠近,正有官员准备上前迎接。

  突然,船上就传来喊声。

  “南一,南一,我们来看你了。”

  南一不由得一愣,这声音……

  原本坐着身体突然就站了起来。

  他还在奇怪,为何出使的名单上面,并没有列着具体的名字。

  还在想着,说不得出使的人中还有他认识的人。

  结果一听这声音就不淡定了。

  会叫他南一这名字的,本就没有多少人。

  商船靠近,就见一个个风姿卓雅的年轻官员走了下来。

  只是,风姿卓越是不错,但……这一个个年轻的官员,一手提着一个篮子是什么情况?

  “南一,快来看我们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都是我们亲手做的。”

  “看看这咸鸭蛋,是我们出发的时候做的,现在吃味道刚刚好。”

  南离的百官:“……”

  什么情况?

  怎么感觉……不像是来出使的啊?

  哪见过出使的这样的。

  一脸的笑容,还带着自制的礼物,倒像是……走家串门见故友的。

  而且,他们圣人怎么回事?居然跟个普通百姓一样奔跑了起来。

  威仪呢?

  这不合规矩。

  也管不了那么多,赶紧跟着跑。

  一到船边。

  南一:“……”

  一群学生:“……”

  大眼瞪小眼,然后哈哈地就笑了起来。

  “赵景澄,你怎么长这样了?”

  赵景澄还有点害羞,“怎……怎么了?我可没有长成屠夫的样子。”

  当初,还是南一带着他去东市看的屠夫,吓唬他,要是还不知道节制,就会长成那样。

  可将他吓得做了好久的恶梦。

  南一一个个看过去,“范慎,御宁……”

  每一个,他还都能叫得出名字。

  这些人何尝不是他最美好的青春。

  在他最危难最脆弱的时候,也正是这些人,组成了他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回忆。

  这份珍贵的记忆,是在他这一生最美好的东西。

  或许没有他们,他的记忆剩下的就将是亡国的君主充满磨难的一生吧。

  这时,旁边有个少年有些腼腆地喊道,“还有我,还有我。”

  南一看了过去,“豆……豆子?”

  那个走路脚儿甩得比脑袋还高,每天开心得不得了带着宣传队在街道上喊口号的小货郎?

  没想到都长出少年人了呢。

  当初,这小逗逼特别可爱,他经常拿了东西往这小逗逼嘴巴里面塞。

  这小家伙还一个劲地喊,“我们小货郎有规定,不能吃别人给的东西。”

  含在嘴里,又不敢吐,浪费粮食是要天打雷劈的,实在搞笑得紧。

  这时候,赵景澄突然道,“南一,你看船上是谁?”

  南一向船上看去,这一看,身体都是一震。

  是那个他生命中最重要,怎么也不可能忘却的的熟悉的身影。

  一身锦袍,怀里抱着古琴。

  南一的笑容笑得如同雨后的朝阳,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如同最灿烂的阳光,闪耀人的眼睛。

  “少师。”

  莫少珩走下了船。

  这时候,南离的百官也扶着官帽匆匆赶来。

  怎么回事?

  怎么在唠嗑家常一样?

  不是迎接南离的使团吗?怎么全乱了。

  结果,抬头一看,正好也看到了莫少珩。

  他们南离的少师。

  当初的莫少珩在南离的时候本就是风光月霁的存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有人目光竟然有些躲闪和羞愧。

  他南离最亏欠之人,便是莫少珩。

  当初举国的漫骂,羞辱,不死不休地追杀。

  但这样的人,却是真正的为天地立正心之人。

  是他整个南离,愧对了少师。

  莫少珩也有些感叹,南离百官,他……也是十分熟悉的呢。

  有官员走了上来,久久不语,最终化作了一句,“欢迎少师重归南离。”

  不是迎接,而是重归。

  莫少珩也愣了一下,他是北凉人,哪怕是在以前,多少也是被当成外人的。

  但现在,一句重归,却表达了很多深沉的意思。

  因为一个谎言,莫少珩承受的一切,似乎也没那么沉重了。

  说起来,他们之中本来就有不少人,是因为被蒙蔽了视听才会演变成后面的发展。

  莫少珩点了点头,“数年不见,能再次见到诸君安康,甚幸。”

  甚……甚幸?

  百官身体都不由得颤动了一下。

  莫少珩还是如同以前一般,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一句话,两个字,似乎就将所有的恩怨化解了。

  其实少珩哪里有空理他们啊,他得忙着看看多年不见的南一。

  现场热闹得不像话。

  百官:“……”

  这正规的迎接使团的程序怕是进行不下去了。

  “南一,我们连卤菜的佐料都带来了。”

  “我还专门去学了卤菜的做法,是我们乌衣巷最正宗的做法哦,在南离肯定吃不到。”

  船上,一箱子一箱子的礼物被搬了下来,全是带来送给南一的。

  南一手一挥,“你们第一次来南离,我带你们去坐我们的画舫。”

  赵景澄等脑袋直摇,“不不不,我们坐了一个月的船,都快坐吐了,你看御宁,他现在看着船头顶都冒圈。”

  莫少珩说道,“带他们去看看水上城池吧。”

  赵景澄等眼睛都亮了,“还有建立在水上的城池?”

  莫少珩一笑,南离被称为水乡,和北凉大不一样呢,保证让这些学生大开眼界。

  南离一个劲点头,“少师也多年没见我南离水乡了,正好也去看看。”

  后面的百官:“……”

  不是,安排不是这样的啊,正事儿不办了?

  但嬉笑之声,将其他所有的声音都掩盖了。

  人生一大喜事,他乡遇故知。

  南离的风景的确和北凉差距很大。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

  赵景澄一边吃着南离的特产水果桔子,一边看得目瞪口呆。

  “原来,你们离都这么漂亮啊。”

  护城河里,连绵的荷花,开得正浓。

  岸边的金桂散发着独特的芳香。

  莫少珩都愣了一下,以前他在南离的时候,都还没有这些,的确漂亮。

  南一笑得哈哈的,“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学生,陶冶出来的审美厉害吧。”

  他以前听莫少珩说过十里荷花三秋桂子之美景,一直记在心里。

  正好回到离都后,一天无聊,就安排上了。

  “这个桔子也挺不错,酸酸甜甜的。”

  莫少珩看着一群如同回到了北凉那段时日的学生,心里也颇为开心。

  这时,袖子中突然动了一下。

  莫少珩一愣,就见药童鬼鬼祟祟地从他的袖子中溜了出去,跑进了南一的长袍袖子。

  南一也是一愣,不动声色的低头。

  就看到两只药童,拉着袖子,荡秋千一样,调皮的摇摆,欢快到了不行。

  莫少珩:“……”

  南一:“……”

  连续玩了好几天。

  这几天,也有陆陆续续地人上门找莫少珩。

  其中就包括莫少珩在南离的学生。

  一个个学生眼睛都是湿润的。

  他们的老师顶天立地,是他们的荣兴。

  莫少珩:“……”

  得,正好让这些学生带赵景澄等多玩一些地方,见识见识南离不同的风土人情。

  难得来一趟。

  也让他们互相认识认识。

  莫少珩作为出使的主官,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忙的。

  他原本以为,以南一贪玩的性子,肯定要和赵景澄等去玩疯了。

  但意外的是,竟然也能静下心来处理政务。

  莫少珩不得不感叹,南一长大了呢,有些像一位负责的君王了。

  只是,事实证明,他断言得太早了。

  处理两国关系事务花费了不少时间。

  一晃竟然过去了快一月。

  怀旧的时光总是短暂。

  莫少珩答应过赵棣早些回去,也的确放下不下府里面的孩子。

  让莫少珩意外的是,他原本以为赵景澄等学生和南一会特别的依依不舍的告别。

  结果,赵景澄等除了眼神闪烁得厉害,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离别的忧愁。

  这倒是奇怪了。

  本来南一处理政务,这一个月陪赵景澄他们的时间也不是太多。

  奇怪着上了商船。

  等商船都开了半天了。

  突然赵景澄等神神秘秘地走了过来,“老师,我们给你准备了一个惊喜。”

  莫少珩一愣。

  就见赵景澄从背后拉出一个人来。

  莫少珩:“……”

  惊喜没有,惊吓倒是真的。

  走出来的不是南一是谁。

  也不等莫少珩说话,南一就道,“我已经安排妥当了,少师不用担心,我这一次也是出使北凉而已。”

  莫少珩摸着头痛的脑门。

  他就说,一向心大如斗的南一,怎么突然就变得肯兢兢业业处理政务了,还忙得没日没夜的,差点都让他以为,又见到了一个赵棣。

  结果,那么忙碌,就是为了今天吧。

  也难怪赵景澄等学生刚才少了些依依惜别,因为他们将人都给拐上船了,还惜别什么。

  莫少珩张了张嘴,半响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出使北凉?

  哪里有一国的圣人亲自出使的。

  他都能想象,哪怕南一说已经安排妥当了,但离宫里面恐怕已经乱成一团了。

  但看着南一,还有赵景澄等学生一群期待的眼神。

  他愣是拒绝不了。

  他们都是彼此的青春,是彼此最美好的记忆啊。

  最难得的是,这份情谊依旧在持续着。

  什么王权富贵,在这面前,都是一文不值。

  莫少珩应该感到庆幸才对。

  让人将船靠了岸,留下一些人回离都处理。

  然后,整艘船,装载着这世上最珍贵的欢笑,继续前行。

  (全文完,祝福大家也能找到自己的美满青春,不负韶华。)

  (全订的咕咕,记得完结评分)

  (接档文:《我的男朋友是神》,跪求收藏,肥皂嘤嘤给你们听。)

  作者有话要说:  喜欢肥皂基建种田文的,可以看看肥皂的完结文,《大唐理工学院》《基建狂潮》《用手机教古人搞基建》《蒸汽朋克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