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81章 水稻和北凉烤鸭

  白色的小瓶子被打开。

  一开始,众人还没有多少感觉。

  但没一会儿,一股奇特的暗香就流过鼻尖。

  若有若无,似真似幻。

  竟让人有一种不断地去寻找它的感觉。

  莫少珩说道,“此为香水,香味分了好几种。”

  “至于它的用处,相信也不用我介绍了。”

  “我仅强调一点,它的味道,保存得当,能保持数年之久。”

  众人:“……”

  原来,市井最近的传闻,竟然是真的啊。

  这宝贝小白瓶现在就在他们眼前。

  连北凉的贵族眼睛都亮了起来,听说这小白瓶,现在也仅仅只有赵焰秋,天妃,长公主,还有莫少珩的母亲永安夫人那里有。

  连王皇后旁敲侧击地提过好几次,莫少珩都没有任何眼力劲儿要送上一瓶的意思。

  可见,这小白瓶稀有到了什么程度。

  若是有这么一瓶,估计要在贵圈出尽风头了,实在让人心痒得厉害。

  今日邀请来的贵宾,除了商人,其实还有一部分北凉的贵夫人。

  一开始众人还在疑惑,一个商贸交易的活动,邀请这些夫人前来,是不是古怪了一点。

  现在看来,他们有些懂莫少珩的意思了。

  美酒之于男子,之于习武之人,那吸引力达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

  那么香水,对于这些贵夫人而言,也是一样,甚至比男子对美酒的渴望更让人痴狂。

  女子爱美,天性使然,又或者说,人皆有爱美之心,也正是有爱美之心,人类才能正衣冠,才能行之有矩,待人有礼。

  莫少珩说道,“对小白瓶感兴趣的,可以去对面这个展台商洽。”

  至于价格如何,莫少珩就没有直接说出口,因为走的依旧是奢侈品路线,若不是主要客户是诸国的商人,恐怕圣人看了价格都要脸黑。

  简直是被打击的奢靡的典范。

  代言香水的是范慎。

  赵景澄看着范慎那娇柔造作的样子,一个劲嘀咕,“装到了,装到了,被范慎装到了。”

  范慎平时怼他怼得太厉害了,这时候反倒跟个极为有教养的才华横溢的读书人。

  莫少珩又开始介绍剩下来的商品。

  每一样出现的时候,都引起一阵不小的轰动。

  比如典藏版本的书籍,实在太好看了,这绝对是送给尊敬的读书人,或者买来自己收藏的最好的礼物。

  是个读书人,怕是都忍不住这样的诱惑。

  又比如,各种颜色漂亮的锦布。

  在凉京,镇北王府的姑娘时常会穿着这样的衣服去赴一些宴会,但在其他地方就见所未见了。

  所以,这样的布匹一出现,商人们有多惊喜,可想而知。

  还有就是又好又便宜的纸张,奇怪但好用的笔等。

  他们突然发现,每一样东西似乎只要带回去,怎么都会赚一笔钱。

  至于如何才能价值最大化,他们作为经验丰富的商人,自然有判断的标准。

  莫少珩这一介绍,直接一上午都过去了。

  等介绍完,这才口干舌燥地喝了好些水。

  莫少珩的介绍虽然结束了,但糖酒会才刚开始一样,火热得很。

  毕竟莫少珩介绍的时候,商品都是展示在一个高台上,离得近的或许还能勉强看得清楚,离得远的,大都是听莫少珩吹嘘,看过大致罢了。

  想要真真切切的体会就需要到展台去询问了。

  现场的热闹,是难以形容的。

  莫少珩对赵焰秋道,“怎么样?现在不过是闻讯而来的诸国的一部分商人而已,等我们北凉独特的商品的名声传出去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商人蜂拥而至。”

  “到时候的热闹可不是现在能比的。”

  赵焰秋还有一旁好些北凉的官员:“……”

  他们觉得,现在已经是难得的繁华之景了。

  但莫少珩说得也没有错,现在还仅仅是前来观望的商人而已,真正闻到金钱味道的商人,还会络绎不绝的到来。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对于有没有其他商人前来,他们还是十分肯定的,也不看看他们的商品有多好。

  连他们觉得应该无人问津的陀螺,居然都有商人在那里下单,果然是什么东西都有市场,不同的商人判断也不同,更别说最好携带的肥皂香皂,腊肉咸鱼,围了不少商人在那里排队。

  肥皂,现在凉京的百姓都已经习惯用来洗衣服了,皂角什么的差不多都被淘汰了,但其他国度,绝对还觉得是了不起的新鲜玩意。

  官员们看着这份景象和对未来的展望,脸上都带着笑容,对莫少珩以前说的,将凉京变成天下的商贸中心的想法更加感兴趣了。

  北凉想要发展农业,太困难了,除非多修几条运河,但修一条运河就已经足够的劳师动众,让人提心吊胆了,这种事情要是修上瘾了,呵,那些因为兴修水利而亡国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

  这时候,有人来告诉莫少珩,有几位宫廷画师闻讯而来,说是要将今日的繁华之景画下来。

  莫少珩一愣,点了点头,这糖酒会也不差多几个画师。

  接下来的时间就轻松了很多,主要是维持秩序,剩下的事情,皆在展台上完成就行。

  等傍晚的时候,人群依旧灼灼。

  不过工作人员已经累得不行,连作为模特的一群学生,脚都站得麻木了,还得装得一幅名士的曲高和寡的样子,他们还是站一会休息一会,更别说其他手头工作一刻没停的工作人员。

  莫少珩看了看天色,然后走上高台,说道,“诸位,今日天色已晚,北凉第一届糖酒大会也要落下帷幕了。”

  “不过,诸位也不用担心,糖酒大会虽然结束,但我们北凉有一个专门对外的贸易事务小组。”

  “诸位若是今日没有选好商品下单的,以后依旧可以来东市下单,贸易事务小组会在东市开设一个办公点,专门展示我北凉特色商品,和保证公平交易。”

  今日的确还有些没有下定决心,或者已经下定决心,但排队太长还没轮到他们的人,这一听,也松了一口气。

  商品太多,实在难以抉择,这下好了,有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计算利润。

  莫少珩说道,“今日下单的商户,也不要忘了去领取你们的小礼品。”

  莫少珩说的小礼品,算是糖酒会的赠品吧,一个漂亮的牛皮袋子,上面有两条长长的绳,提在手上:“……”

  感觉新奇得很,虽然未必值多少钱,但又精致又好看。

  里面装着的,也就是现场的小商品,一个皮蛋一个咸蛋一个陀螺。

  东西不多,但意义很不一般。

  莫少珩虽然宣布了结束,工作人员也开始整理收拾展位了,但诸国的商人居然还有些念念不舍。

  作为商人,这样的浩大的商贸活动,他们也是第一次参加。

  感觉的确十分的不一样。

  都是做生意,但那商业的气氛实在太浓烈了。

  还有一点好处,商人也看在眼里,那就是……价格透明了。

  以往,来到一个新地方,想要做成一单,那可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因为老是有人欺负他们新来不懂市场,乱开价。

  为了不付高价,他们得下不少功夫。

  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个商贸会,对所有人的商人的价格都是一致的。

  平白省去了好多功夫,还有官府直接以契约作保,怎么感觉都让人心里踏实了不少。

  那种感觉就是纯粹的商业活动,少了一些勾心斗角。

  莫少珩看着依依不舍的商人,也没说什么,反正他们凉京不宵禁,爱呆多久呆多久。

  不过,还是说了一句,“诸位,很多还是新到凉京城吧?不妨晚上去亮着花灯的街道逛一逛,我凉京独到的美食,定不会让诸位失望。”

  “哪怕是已经来了凉京一段时间的朋友,今日也可以去看看,我们今日刚好会上架一新菜品,名叫北凉烤鸭,味道十分的独特。”

  正是秋季,鸭子最肥的时候,莫少珩就将这一道十分具有特色的菜品弄上了。

  相信去吃过的这些商人,定会记得它的味道。

  众人:“……”

  这凉京城就是好。

  他们大概也明白在城门口,五殿下赵焰秋接待他们的时候,说的那句不夜凉京是什么意思了。

  前所未见的夜景啊。

  他们一时间都有些恍惚,这凉京城的繁华,可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好太多了,白天热闹得超乎想象,商业的气息也十分的浓重,特别是有三街之战的街道,每个铺子面前都有排队的人。

  买了东西,小牛皮袋子提在手上,边吃边看比赛,每一天都跟其他国度过节时一样。

  甚至连晚上,这份热闹和繁华都依旧在延续。

  只不过,经历过白日的喧嚣,晚上一家子悠闲地观看着花灯吃着夜宵,就显得温馨和平得多了。

  凉京,在这些外国商人看来是有些神奇的,他们不像凉京的百姓,是看着现在的凉京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这样的,贸然地直接就接触到了这样的凉京,相信他们以后走到哪里,都会将看到的凉京宣传出去。

  凉京会在天下人的口中成为如何的存在,拥有怎么的名声,拭目以待。

  糖酒会结束,赵棣也刚好来接莫少珩。

  莫少珩问道,“你来多久了?”

  赵棣:“也就一会,正好赶上末尾。”

  莫少珩道,“你觉得,我们凉京持续这样的商业气氛如何?”

  赵棣眼睛一亮,他知道莫少珩的意思,还是在说凉京的商业路线。

  但凡见过今日之景的人,恐怕以前的质疑和不确定,都要少很多了吧。

  莫少珩,让北凉拥有了另外一个可能。

  点了点头,“一时无二。”

  相信,哪怕以丝绸商通诸国的南离的离都,也不过如此了吧。

  若是能持续这份繁华,凉京的发展指日可待。

  光是现在来的这些商人,就已经促进了凉京的发展了,别的不说,这么多的商人,让客栈大赚了一笔,这些商人初到凉京,肯定也是满怀好奇,要去体验一下凉京风情的,走到哪里都会消费。

  莫少珩一笑,赵棣倒是看得透彻。

  繁荣的首要现象,人流聚集。

  莫少珩也没有直接回燕王府,而是……

  今日糖酒会圆满成功,总是要庆祝一下的。

  正好带着赵景澄南一等学生,还有赵焰秋赵棣等,去乌衣巷尝尝他们今天上的新菜品,北凉烤鸭。

  一进包间,赵景澄等学生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不行了不行了,装不下去了,累死了。”

  今天关注着他们的人太多了,经常听到别人说什么凉京十六小名士,愣是让他们半刻都没敢松懈。

  连喝口水都得矫揉造作得要死。

  莫少珩看着一群打回原形的学生:“……”

  享受这份虚荣吧,等以后长大了,还有你们装模做样的时候。

  赵景澄等说了一会,又去围着南一了。

  赵景澄一只手捂住脸,一只手去戳南一,“你……老实交代你是怎么回事?平日里比我们还玩得疯,怎么就内劲离体了?”

  说好的一起吃喝玩乐当纨绔来着,结果你一个人独自起飞了,让他们的脸往哪里搁。

  难道这就是天才和凡人的差距?

  南一小脑袋一摆,“顺其自然,然后就这样了。”

  赵景澄等:“……”

  好打击人,你倒是顺其自然什么都没做,但你这么说,老凡尔赛了。

  不过很快,一群学生就化悲愤为食欲。

  切好的鸭脯,蘸上一点酱,裹在薄薄的薄饼里面,卷起来,放在嘴巴一咬,愣是让所有人眼睛都亮了。

  鸭脯酥软入味,口感也太好了。

  “这个北凉烤鸭也太好吃了。”

  “这种吃法也新奇。”

  莫少珩一笑,他本就准备将北凉烤鸭弄成一种特色,味道自然得好了。

  现在,牧场的鸭子大量出栏,正是吃鸭肉的最好时节,北凉烤鸭的名声一出来,就能卖掉好些鸭子。

  加上现在是秋季,等冬季到来快过年的时候,也是百姓购买鸭子等较之猪肉更贵的肉品最频繁的时候。

  所以,一点也不用担心销量。

  “还有这个什么鸭骨架,没什么肉,但啃着真带劲。”

  莫少珩说道,“先庆祝我们今天的糖酒会圆满成功。”

  一群学生:“……”

  哎呀,怎么听着这么痛快,没办法,今天他们为了糖酒会,也是累得快趴下了,所以一句圆满成功,值得了。

  莫少珩继续道,“你们家里在各地的纸厂笔厂印刷厂,也可以加大生产了,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光是凉京我的那几个厂子是完全不够的。”

  因为首先得满足凉京百姓的需求,然后再考虑诸国商人,凉京百姓的消耗本就大,剩下的仓存并不多。

  加上陆陆续续还会不断有诸国商人前来,的确需要各地的工厂加大生产,才能满足后续需求。

  一群学生笑得嘴巴都合不拢,“我听府里负责的管事说,现在的产量也勉强满足当地的需求而已,若是要卖给诸国商人,就得再招人和扩地了。”

  莫少珩点点头,“工厂招人,收集材料等等,会形成一条稳定的产业线,自然也就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对北凉来说是好事。”

  赵棣和赵焰秋都不禁点点头,因为他们看得清楚,比如凉京,因为莫少珩的工厂,招聘了太多的工人,导致凉京的家庭开始有收入了,现在凉京的百姓,连消费力度都上升了一个档次。

  这其实是一个自然现象,没钱的时候自然不舍得花钱,但手上一但有了钱,不自觉地就会去买一些喜欢的东西,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消费一但起来,整个凉京城的金钱就开始流通了起来,一但金钱流通,就会变得繁华。

  赵棣和赵焰秋看到的就是,让北凉富裕昌盛的途径,这是一种十分奇怪的感觉,因为效果肉眼可见。

  相信朝廷上的官员和圣人,也会有所触动吧,理论上来说,工厂开得越多,覆盖面积越广,北凉就会越富裕,当然前提就是,生产出来的商品,必须有销路,但现在……至少是不愁销的。

  贵族建厂,自我富裕的同时带动百姓富裕,而朝廷通过收税,自然也富裕了起来,并非必须得将所有人的产业都握在朝廷手上,太难也不实际,历朝历代也没有看到什么赚钱的好东西都抢到手里这样的先例。

  朝廷只需要将牵动民生的产业掌控住就行,以免动摇根本,况且,最赚钱的丝绸现在正好在皇室手上,他们一点也不需要羡慕其他贵族。

  一顿聚餐之后,莫少珩和赵棣回到燕王府。

  也没有直接入睡,因为管事将今日糖酒会上就签订的商业订单提交了上来。

  莫少珩正好看一看,这一看,赶紧将账单捂得死死的。

  赵棣:“怎么了?”

  莫少珩:“……”

  只说了一句,“诸国的商人,果然肥得流油。”

  赵棣有些疑惑,接过账本看了一眼,然后也不淡定了。

  他知道,这一次肯定会赚钱,但看着账本上整理出来的盈利数目,还是吞了一口口水。

  莫少珩已经笑得开心到不行,“你说,我是不是马上就要变成有钱人了?”赵棣:“……”

  这个小财迷。

  他们的账单,自然是他们自己的生意,朝廷的账单估计也送到了圣人那里。

  赵棣觉得,圣人应该也是不淡定的,毕竟他们自己的工厂有限,很多商品在提供给百姓后,存货都是有限的,而朝廷的盐,那可是数量庞大,量变必定引起质变。

  这时候,圣人的确得到了今日的账单。

  圣人也派人去看了今日的糖酒会,如何的盛景他大概也有个数。

  只是等打开账本后,目光停在利润那里愣是半响没有动。

  咳嗽了一声,这才合上了账本,还装模做样地说了一句“还行。”

  这可是仅仅一天的利润啊,后续还会有更多的诸国的商人前来。

  他算是明白了,莫少珩那句“以天下之财养我北凉”的份量了。

  原来,商业竟然这么赚钱。

  圣人都不由得感叹,天下可得太平啊,要是打仗,这商业定是会被影响,无以为续,这得少赚多少钱。

  圣人又将目光移动到桌上的一张奏章上。

  这奏章是诸位大臣让圣人早日立新储君的折子。

  自赵岚被废之后,太子之位空悬,自然不是个事。

  大臣们的建议也有很多,虽然隐晦,但多少也表达了一些意思。

  比如,有些人觉得,按照规矩,王皇后的幼子当被立为新太子。

  但又有人觉得,王皇后的幼子实在太小了,希望圣人三思。

  当然,虽然立储事关社稷,但依旧得圣人说了算,只要立的这个皇子没有明星的不妥,大臣再多的意见都没有用。

  但不知道为何,圣人却将折子压下来了。

  似乎有些悬而不决,这也造成了,除了赵棣,因为和莫少珩成亲这样的事情作梗,以及无心皇位的赵焰秋,其他各皇子现在明争暗斗得颇为厉害。

  圣人自然有他自己的考量,诸位大臣也无法揣摩圣意。

  倒是燕王府,没有半点这方面的压力,就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莫少珩忙完糖酒会的事情,现在正忙着秋收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事情是,莫少珩和赵棣,去将欠朝廷的钱,一次性还清了。

  以前,还有不少人担心莫少珩还不上钱呢。

  今年的秋收,太不一样了。

  因为……莫少珩种得太多了。

  原本还因为赚了钱,美滋滋的莫少珩和赵棣看着又跟流水一样花出去的钱:“……”

  因为莫少珩去年承诺,别人帮他种甜菜,黄豆这些,他会用市场价进行全部收购。

  别人,种得有点多啊。

  莫少珩就有些不好意思了,“等卖出去后,我们又是有钱人。”

  赵棣:“……”

  他们昨晚还关起门来偷偷数钱来着。

  富裕的滋味都还没捂热。

  莫少珩心道,账面上的确那啥不好看了一点,但仓库里面满满的了嘛。

  光是这么多的甜菜和黄豆,得产出多少的糖和油,也是钱不是。

  况且,莫少珩已经提着一筐子稻穗上朝去了,他得在心理上找一点平衡。

  这些水稻,是当初莫少珩和他的学生一起牵着水牛犁地,一起挽起裤脚插秧弄出来的,所以莫少珩也带上了十五个学生。

  至于水稻的意义,相信用震惊天下来形容也是不为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