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54章 北凉小记者

  周围的人也是一愣,要说包子,的确是同一个东西,但乌衣巷的包子和太子卖的,还真不同。

  被问那人想了想,答道。

  “乌衣巷的包子,松软好吃,也好看一些。”这是商品本身的差别。

  “乌衣巷的包子,都有纸盒。”这是商品包装。

  “乌衣巷卖的包子的盒子上面都印有“乌衣巷出品”的字样。”这就是商品的品牌。

  莫少珩也不和那管事扯,因为和一个管事闹,怎么也打不到太子脸上。

  说道,“既然是你们铺子上的东西让人吃出了问题,合情合理怎么也应该给这些人出点医药费吧。”

  众人也在点头。

  又不是什么敲诈勒索,也就一点本就应该的看病钱。

  那管家倒是明白一点,这哪里是什么看病的钱这么简单。

  地上的病人:“……”

  古时候,看病是十分昂贵的,诊金药材的费用加一起,一般老百姓都不愿意花这个钱,哪怕是得了病,除非到了快死的时候,不然都是靠拖延,靠身体素质自行康复。

  但现在,有人替他们出医药费的话,那又不一样,这病也是可以看一看的。

  莫少珩道,“如此,我带你们去要看病钱。”

  这些百姓应该没有胆子去太子府要钱,所以得莫少珩牵个头。

  那管事脸都变了,张了张嘴,他一个管事无论如何也是拦不住莫少珩的,干脆往太子府跑去,去汇报情况。

  地上的病人还有些犹豫,就被莫少珩让人搀扶着往太子府去了。

  别人不敢得罪赵岚,莫少珩敢,都明目张胆地抢他生意,还不许他哔哔几句,当然君臣有别,他也知道分寸在哪里,不然有理也变成了无理。

  浩浩荡荡的人群向太子府而去,多数都是看热闹的。

  来到太子府前,太子府已经严阵以待。

  莫少珩上前,好声好气地说了一句,“还劳烦通知一声太子,就说镇北王府世子莫少珩求见。”

  “这些百姓贫困,没钱看病,但对太子来说,也仅仅是小事而已。”

  有理有据,此时的莫少珩,又有了些临江仙的姿态了。

  为北凉先的临江仙啊。

  守卫在太子府前的门卫,面面相觑。

  他们得了消息,莫少珩带人来找麻烦。

  但现在,别人就恭恭敬敬地求见,他们也没有办法。

  有人进去汇报了一声。

  莫少珩带着人就在外面等着。

  这一等就等得稍微久了一些。

  众人议论纷纷。

  这医疗费,太子肯定是不会出的,一但他负责,也就相当于承认了他的铺子有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莫少珩也是皱眉,居然不出来!

  不露面的话,也不可能报官,别说是现在,哪怕是在现代,你去地方部门举报当地的大官试试,看有人敢受理不,更何况是堂堂太子。

  莫少珩看了看因为病痛在呻·吟的病人。

  也不能为了打脸太子,就直接拖着不给人治病。

  食物中毒拖得久了会出人命的。

  这时,莫少珩让人去取的丹药也拿来了。

  嘴角一扬,不出来,他也有办法。

  莫少珩说道,“哎,既然这样,这看病的钱先由我替太子垫付,这病拖下去也不是个事,什么事情也比不上身体人命重要。”

  众人都懵了。

  太子惹出来的事情,闭门不出,反而让莫少珩来解决?

  怎么感觉莫少珩都挺委屈,那可是差一点牵连到了莫少珩的生意啊,明明是飞来横祸才对。

  莫少珩使用的是对比法,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

  莫少珩说道,“我这里有专门治疗食物中毒的丹药。”

  莫少珩手里拿着一个纸盒子,盒子打开,里面放着六颗圆滚滚的,被纸张包裹起来的药丸,每一颗大小和小荔枝差不多。

  莫少珩说道,“这是清毒丸,一盒六颗,一次服用一粒,一日三次,这样一盒就能将身体调理好。”

  已经有人给病人挨个挨个的发药了。

  将药盒拿在手上,一看,虽然古怪了点,以前都是抓药熬药,但它包装好,样子精美,上面印着“乌衣巷清毒丸”几个清晰字样。

  看上去……跟仙丹一样。

  莫少珩说道,“诸位不必有负担,用不着你们付药费,这笔钱你们就当作是太子替你们付的,我自会问太子要。”

  众人:“……”

  不可能,太子现在的态度,莫少珩不可能要回这笔钱。

  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莫少珩继续道,“我准备在乌衣巷开一个药铺,其中除了卖清毒丸外,还会卖一些治疗风寒感冒等常见病症的药丸。”

  “这药丸存放得当,能放一年,所以大家若是有必要,可以买一些放家里,以备不时之需,也免去了去找郎中的来回折腾,算是家庭常备药。”

  “至于价格,也比找郎中便宜很多,算是免去了郎中出诊和诊断的费用。”

  “当然,疑难杂症,还请及时就医。”

  打了一波广告。

  莫少珩又苦口婆心地道,“以后买东西,一定要看准正品。”

  “不然吃出了问题,可没人站出来给你们负责。”

  众人心道,可不是。

  连找上门了,都死不承认。

  商品又不好,甚至还出了问题,服务态度还差,哪怕价格便宜,也够让人心梗的。

  莫少珩道,“莫要以为贪了小便宜,岂知是自己花了钱买了毒药往自己嘴巴里面喂。”

  掷地有声。

  让听的人为之一震。

  看看这些病人,可不就是自己花钱买了毒药喂给自己吃,花钱找罪受。

  太子府的人也是身体巨震。

  莫少珩这句话要是传了出去,岂……岂不是说,他们太子的铺子卖的是毒药不成。

  这名声他们还要不要了。

  这一句话,看似苦口婆心地劝百姓,估计百姓也觉得莫少珩是在为他们好,但对太子府来说,也太恶毒了。

  众人也是议论纷纷。

  “可不就是自己找罪受。”

  “小便宜贪不得。”

  此时,南一已经在教病人怎么服药了。

  简单得很,将纸剥开,将药丸往嘴巴里面塞就行。

  若是有白水,也可以和着水吞服。

  药丸入口,一股子中药独特的味道就钻满了嘴巴。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他们一吃这药丸,心里就安定了不少,感觉身体也没有那么难受了一样。

  其实还真是心里作用,哪怕神药也没这么快见效的。

  南一吩咐道,“记得回家多休息,多喝白开水,按时服药。”

  一场闹剧,正式收场。

  但它引起的风波,并没有就这么完结。

  一种可以自备在家里,方便的药丸开始传开,有个头痛风寒闹肚子的小毛病,都可以自己吃药治疗。

  叫什么家庭必备药。

  听说,价格也不贵。

  当然,莫少珩那句,就差直接说太子的铺子里面卖的伪劣产品是毒药的话,也传开了。

  看着手里便宜的商品,它怎么看就怎么不是滋味了。

  甚至前去购买的时候,都生怕被人看见,生怕被人说上一句,贪小便宜连命都不要了。

  要是中了毒,看太子给你治病不。

  有时候,毁掉一件商品,也就仅仅只需要一句话而已。

  至少,现在还去太子铺子上买东西的,多少得面对点异样的目光。

  对于有头有脸的人,怎么也是不肯再去的,当然,也有人还是会去买,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购买的人都少了很多。

  而乌衣巷,吃着正品食物的百姓,都吃出了一份自豪感来了。

  这种心理转变,来得十分的奇妙,反正他们拿着漂亮的纸盒子,就是要光明正大一点,腰杆也挺得直一点。

  甚至都不用莫少珩,都不用莫少珩的小货郎推销,他们就在帮着打广告了。

  “还是乌衣巷的正品好,吃着放心。”

  “可不是,味道本来就比别人的好太多了。”

  更有刻薄一些的,说话就难听了一点点,“买不起正品,去买伪劣产品,也不怕丢人,反正我是不好意思。”

  莫少珩这一顿操作,见效极猛。

  莫少珩心情也难得的好到不行。

  想了想,他们牧场的羊也开始赶来凉京售卖了,这种传统肉食,也是十分好卖的。

  干脆自己买一头羊庆祝一下,“我弄个羊肉火锅来吃。”

  赵棣:“……”

  火锅?

  那是什么锅?

  莫少珩忙碌了起来,羊肉火锅,首先他得有一个做羊肉汤的铜炉。

  等像一座小假山一样的铜炉打造好,已经是好几天以后的事情了。

  铜炉下宽上尖,分两层。。

  下面还做了一个炉子,用来烧柴火用的,上面立铜炉。

  这一天,燕王府外。赵景澄等十五个学生,干巴巴地来到府门口。

  燕王府的守卫:“……”

  他们燕王府向来冷清得很,突然来了一群各府的小公子,还挺……还挺奇怪。

  赵景澄在前,“我们来蹭饭。”

  后面的范慎咳嗽了一声。

  赵景澄这才道,“说错了,我们来找老师温习功课。”

  怎么就一时口快了呢,都怪南一,这两天老是说什么吃羊肉火锅,害得他们老是惦记着。

  算着日子,该是今天了,这不,眼巴巴地来了。

  守卫:“……”

  等赵棣回来的时候,他都以为进错了府。

  只见府中,热闹得跟过节一样。

  南一正带着一群各府的小公子,在那里做着奇怪的动作,口里还在喊着什么“时代在召唤”。

  府里的下人知道得多一点,听说是什么师门秘籍,广播体操。

  莫少珩也在脑门疼,全被南一给带偏了。

  这一次吃火锅的消息,是南一故意散播出去的。

  他就知道,赵景澄等肯定会上门,才顾不上什么燕王府冷清森严不好相处的传言。

  南一的目的也很简单,他不是在学炼丹了嘛,每次练出来的丹泥,需要搓成丹丸,他一个人手都搓麻了。

  他得拉些人来体验生活。

  丹炉已经被运来了燕王府,今天他就烧了好大一炉子丹泥,早就准备好了。

  果然,广播体操一做完,就安排着人给他搓丹丸了。

  羊肉火锅都还没有吃上呢。

  “南一,这是你练的丹啊?你居然会炼丹。”

  “这丹药什么用?”

  南一随口答道,“舒筋活络,练武之前服用一颗,能防止淤血残留在经脉中。”

  听得一群学生眼睛贼亮,偷偷的就将药丸子往嘴巴舔。

  南一一捂脑门,怎么跟他小时候一样,老是去偷少师的丹药吃。

  这药啊,可不是随便就能乱吃的,“现在吃了没用,得剧烈运动前吃才有效。”

  说完,又有些骄傲,“知道我们少师为什么内劲这么强吗?一开始就是吃的这个舒筋活络丹。”

  一群学生,眼睛就差冒出光了。

  莫少珩也在一旁立了铜炉。

  府中四面有墙,遮挡住了风,也不会冷。

  这炉子烧的木材有烟,的确不适合在室内。

  将事先熬好的羊骨汤倒进铜炉里面,白色的羊汤,看上去像奶一样,上面点缀一些其他熬汤的大料。

  切好的羊肉也开始上了。

  羊肉羊杂,切成片儿,摆在盘子里面,一盘一盘的,看上去特别好看。

  赵棣都看得一愣一愣的,没见过吃饭,吃得如此精致的。

  真的,连食材都必须经过专门的……摆放。

  将羊肉羊杂倒进汤里面煮了起来。

  白色的烟雾升腾,将羊肉汤独特的香味传播得到处都是。

  赵景澄等围在周围,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嘴角的口水,嘶嘶的。

  莫少珩:“……”

  真的是一群的吃货。

  调好蘸料,锅里的羊肉也差不多了,羊肉事先处理过,熟得快。

  莫少珩说道,“可以开吃了。”

  将羊肉夹起来,蘸上一点蘸料,放进嘴里,羊肉独特的味道,简直美妙到了极点。

  特别是在冬天,这样一锅羊肉火锅,简直赛过神仙,暖和得很。

  这种吃法,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吃起来又新奇又好吃。

  一个个小嘴巴,吃得吧唧吧唧的。

  赵棣:“……”

  他这府里,突然就多了这么多张吃得特别香的小嘴巴,也是开府以来头一回。

  不过,感觉似乎也还不错。

  特别是这什么羊肉火锅,围起来吃,愣是要香一些。

  赵景澄还在那道,“我上次让人给我爹带了好多腊肉和咸鱼去。”

  “我爹回信说,喜欢得紧,还让我做一些给他带去呢。”

  “嘻嘻,他都不知道,我们现在吃饭的花样可多着呢。”

  范慎也在道,“前几天,我家在金陵的表亲来串门,愣是都不适应了,说我们凉京的生活变化好大。”

  “这么一说,不知不觉,好像是变了好多。”

  “这个羊肉火锅,老师一定要开个铺子啊,我得带我们府里的人一起吃,吃起来真带劲,肯定又要火遍凉京。”

  莫少珩心道,那是肯定的,只不过开铺子,每个灶台得立烟筒,不然室内的烟雾散不出去,得看匠师怎么处理了。

  说道,“对了,一年过去,去年牧场的收益账本也让人送去你们府上了,可还满意?”

  说起这个,一群人笑得哈哈的。

  其实去年的收益并没有多少,因为前期的花费的确不少,现在卖得最好的也是猪而已,羊才开始卖,牛都还没有出栏。

  但那账本看着喜庆得很,上面将没出栏的猪牛羊的数量也写得清清楚楚,是个人都能看到其中赚钱的可能,他们府里大人都在说,这笔买卖划算得很。

  莫少珩让人喝了一点羊肉汤。

  这汤才是精华。

  一口奶白的羊汤下肚,就像在体内产生了一股子热气一般,舒服到了极点。

  “真暖和。”

  赵景澄还在劝赵御宁吃羊杂,“吃一口,真的,特别好吃。”

  赵御宁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他就吃羊肉,他从小就不敢吃内脏之内的东西,看着害怕。

  赵景澄:“你不吃我吃,你这娃不知道什么才是好东西。”

  热闹到不行。

  赵棣胃口不错,吃了不少,的确吃着舒坦。

  莫少珩说道,“等明日,我让人给镇北王府的姑娘们也送这么一口锅过去,想必她们也喜欢围一起吃上一口。”

  莫少珩现在的身份其实挺奇怪的,他和赵棣成了亲,但又是镇北王府的唯一继承人,所以两边都得顾着。

  因为他也是新郎官嘛,不像女子,嫁出去后,多就以夫家为重了。

  赵棣嗯了一声。

  吃完火锅,愣是在冬日里面出了一些汗,舒服到了极点。

  下午,莫少珩用猪膀胱做了一个足球。

  赵景澄等学生一共十五人,加上南一,十六个,还不足够对抗的两个足球队,但也有这样人数的玩法。

  踢足球,在古时候叫做蹴鞠,当然在北凉,还没有这样的玩法,听说在东唐有些耳闻。不过,蹴鞠用的球和莫少珩做的这个“皮球”大不一样。

  莫少珩做的这个足球,在地上滚得那才叫一个激烈。

  就一个足球的游戏,愣是让一群少年玩得怎么也停不下来。

  小袍子挽在腰间一扎,莫少珩看得都一愣一愣的。

  神采飞扬的追逐着足球,肆意飞洒着青春的活力。

  笑声怎么也停不下来。

  特别是射门的时候,球射向四周的墙壁,被反弹回来,引得一群笑声。

  “这个足球也忒好玩了。”

  “哈哈。”

  明明就是追着球跑而已,但那种乐趣却特别的感染人。

  愣是引来了好多下人都跑来围观这些少年踢球。

  赵棣:“……”

  一群燕王府的人:“……”

  谁还说他们燕王府大白天府里连个声音都没有,跟鬼宅一样。

  也不知道以前是谁传的这样的消息,简直太恶毒了。

  日光偏西,等晚霞出现,一群学生又趁机了蹭一顿才离开。

  “老师,你的羊肉火锅铺子一定要开啊。”

  他们也不好意思天天来蹭饭,就等着开铺子。

  南一唉声叹气,“本想着骗他们来给我搓药丸,结果愣是玩了一下午。”

  莫少珩一笑,的确该给南一安排些人,帮着搓药丸,包装药丸了。

  夜幕降临,今日休息得颇早,卧室。

  赵棣:“比剑?”

  莫少珩看了一眼,“放……放马过来,刀剑无眼,谁胜谁负还犹未可知。”

  床咯吱咯吱地响到深夜。

  莫少珩败下阵来。

  赵棣,“我的剑法如何?”

  莫少珩呸了一声,以为他不知道,赵棣在枕头低下藏了秘籍。

  招式是犀利了一点。

  莫少珩说道,“我也不差。”

  赵棣看向莫少珩的嘴巴,是有点厉害。

  害得他将床缘都抓出了一个手指印。

  莫少珩说道,“这床老响,下次别在这家定床了,要不我们将它换掉?”

  赵棣心道,他还挺喜欢这声音。

  结果,第二场比试,床塌了。

  在来换床的老嬷嬷们安静得窒息的空气中,赵棣一言不发,当什么事都没有。

  莫少珩:“……”

  说了让换床不信,尴尬死他了。

  还好这些老嬷嬷没吭声,不然以他这么厚的脸皮,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第二日,莫少珩继续研究他的宣纸。

  太子赵岚那里,听说生意每况愈下,当初可是投了不少本钱在里面的,光是送货郎都招了三百个。

  每一天的开支其实也不少。

  唯一还有点生意,还是他复制了莫少珩的三街之战,引了一些人流过去。

  在那比赛,地盘是赵岚的,主持比赛的也是赵岚的人,这些都是免费的,所以多少得消费一下,意思意思,至于吃不吃得下去,就只有他们心里自己清楚了。

  莫少珩一笑,还差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等他的宣纸研究出来,就让赵岚知道,抢他生意的后果。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

  莫少珩的乌衣巷又多了一个“羊肉汤”的旗幡。

  站在街上看过去,一排的旗幡,还颇有些特别。

  说实话,乌衣巷现在已经开始有那么一点点现代古镇的感觉了。

  羊肉火锅的生意还颇为不错,羊肉价高,进去消费的皆是些贵族,但的确好吃。

  贵族有贵族的圈子,口口相传之下,贵族世家子弟,多是会呼朋唤友来尝试一下的。

  而且,莫少珩乌衣巷的口碑也开始有了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了,一出现一个新的铺子,也有不少人闻讯而来。

  街上,也有个挂了个“药”字旗的药店,和其他药铺大不相同。

  里面没有各种不认识的草药,而是一盒又一盒的药丸,摆放在一个一个架子上。

  每种药丸治疗哪些病情,写得清清楚楚,哪怕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药铺的掌柜和小伙计对这些药丸的效果了如指掌。

  要么给掌柜和伙计说上一声,他们就知道给你什么药丸。

  要么,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架子上选药。

  十分……奇特,从未有过的体验,就像自己给自己看病一样。

  奇妙得很。

  其实小感冒这些,的确不用专门找郎中。

  当然,若是这些药丸都治不了的,掌柜和小伙计还好心地告诉你,凉京的医馆,哪一个郎中不错。

  这些药丸的效果,也开始传播了起来。

  首先,是先前那些食物中毒的病人,真的很快就好了起来。

  还有就是,一些小感冒,风寒发热之内的病症,以前要拖很久才好,但现在,吃上几颗,很快就好了。

  当然,还是因为看病太贵了,而这些药丸的价格,反而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看病难,就医难,乌衣巷的药铺,算是给了他们另外一个选择。

  这一日,乌衣巷的三街之战,依旧火热,不知道怎么的,他们总觉得还是乌衣巷这里打得舒坦热闹,累了还能和战队的队友,安心地在一旁享受美食。

  没有任何顾虑,不需要去讨好谁,只为竞技,不像太子那里,对太子一系的人时,要是赢了,还得被阴阳怪气两句。

  但今日似乎有些不同。

  一天的竞技结束后,主持比赛的镇北王府的人,居然递给了他们一张名叫“三街战报”的东西。

  一个卷起来的小纸桶,用一根细线打了一个活节绑着。

  看上去还挺奇妙。

  抽掉细线一看。

  战报上,罗列着今日最精彩的一场比试的汇总。

  这样的汇总他们已经十分熟悉了,一个奇怪的列表,谁击杀了多少人,死了多少次,辅助了多少次,谁是战队MVP信息的汇总。

  不过以前都是写在街头的一块板子上,看的人实在太多了,经常挤不进去。

  现在居然直接写在这什么“三街战报”上,当日上场的参赛战队,各一份。

  不用去挤那看板了,倒是方便。

  还不仅仅如此,下面是本次战斗的分析。

  这第一版是莫少珩亲自写的。

  写得是精彩至极,看得人眼前一亮。

  比如哪里是高光时刻,谁谁谁表现如何。

  哪里出了问题,谁谁谁出现了失误。

  看着战报上熟悉的名字,都是一愣一愣的。

  这……

  只要上了战报,岂不都是一个扬名的机会?

  被人从嘴巴说出来,和写在纸上让人看,那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竟然……有一种青史传名的感觉,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在以前,有谁会被写在纸上供人传名啊,非得是先贤了吧。

  但现在……

  咕噜,甚至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

  这要是谁上了“三街战报”,还不得将当期的战报收藏一辈子。

  而且,刚才送战报给他们的人说,这是今日的三街战报。

  也就是说,很可能以后每天都要出这样的战报?

  现在已经不是考虑莫少珩得花费多大的成本搞这些了,而是内心的激动难以言喻。

  除了这每日最精彩的一场竞技的分析,下面还有一些战场趣闻和周边。

  比如,第一期战报,有一个排名榜单。

  又菜瘾还大,排名第一:镇西王府小世子赵景澄。

  下面还说明了对方为什么上榜的原因。

  当然还有其他各种排名,都写出了他们的名字和上榜原因。

  其实也是在替人传名。

  赵景澄在看到战报的时候,手上的卤猪拱嘴都掉在了地上。

  “又……又菜瘾还大?年度排名第一。”

  “这这这……”

  太……羞耻了。

  袖子捂脸,缩着脖子就跑,但……内心怎么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美滋滋呢。

  至少……至少上了报不是,还排名第一呢。

  没……没点本事,也不能排第一不是。

  又羞耻又暗自开心,手里的战报捂得死死的,他要放进他的宝库里面收藏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人物访问。

  比如第一期,访问的就是……赵焰秋。

  “作为我北凉皇子,你为何如此热衷三街之战?”

  “赵焰秋:我觉得三街之战不仅仅是游戏,它是竞技,激发我北凉男儿向武之心,它是小型的军演,为我北凉培养战场上的栋梁……”

  长编大论,回答得倒是规规矩矩,看的人,有的表示十分赞同,但也有对其中一些回答有异议的。

  但无论如何,这是北凉第一次出现的人物访谈。

  新奇到了极点。

  特别是,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听到皇子谈论事件的百姓,居然第一次萌生出了,“原来我们的五殿下是这样的人啊,我看着五殿下也挺不错,分析得头头是道。”

  “谁说五殿下从来不关心我北凉政事,只知道游玩的。”

  就像第一次和皇室有了交流一般。

  那种感觉是无法想象的,恐怕连莫少珩都无法体会到,因为在百姓心中,皇室太过遥不可及了,皇室的想法更不是他们这些百姓可以了解的。

  竟然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光这一点,他们都能和别人吹一辈子的牛。。

  赵焰秋拿着战报也是看得一愣一愣,莫少珩早上在他旁边问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他也就随口答了几句。

  怎么……怎么还就写战报上了?

  还……还拿给那么多人看。

  哪怕是脸皮厚到无底线的赵焰秋,愣是面皮都红了。

  不过,战报写得……还挺好的。

  扑面而来的一个皇家有修养的皇子,大好北凉青年。

  身子在别人投来的目光中,都挺直了一些。

  不得不挺直啊,因为他听到一个小货郎,举着一张战报,大声喊道。

  “卖报卖报,三街战报,五殿下亲自点评三街之战……”

  从街头喊到了街尾,那脚儿蹦得,欢快到了不行。

  赵焰秋有一种社死的感觉。

  所以……不仅仅让今日参加三街之战的战队看,还……还要卖给凉京的百姓看。

  天,他就随口说的几句,要被整个凉京知道了。

  什么叫现场处刑,估计是了。

  “这个莫少珩,你倒是提醒一句啊。”

  他也好组织语言。

  果然,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赵焰秋。

  赵焰秋脸皮这么厚的人,最终都没有忍住,用袖子捂住脸,逃跑了。

  只是手里捂住的战报,怎么也没放。

  三街战报的内容其实也就这些,不多。

  但对凉京的百姓来说,实在新奇精彩了一些。

  特别是小货郎卖出去的战报越来越多,讨论的人也越来越多。

  以前虽然大家也讨论,但讨论的话题十分的分散,但现在都在讨论战报上的内容,那种感觉又完全不一样的。

  激烈到了不行,各自有各自的一些想法和看法,都和周围的人探讨了起来。

  当然,战报能这么快卖出去,是因为,一张战报实在太便宜了。

  他们都有些不敢置信,远远不够一张纸张的钱啊,莫少珩这是在干什么?他们刚才可是看那些小货郎卖了不少了,这不得亏死。

  其实,莫少珩不仅不亏,他还有赚。

  他就看赵岚敢不敢连他的三街战报也模仿了去,不亏死他。

  议论纷纷。

  一张战报,愣是让人都沸腾了起来,讨论得乐意不觉。

  而此时,莫少珩正在教一群学生,还有几个镇北王府对三街之战十分熟悉,会识字的人写战报。这战报不可能每一期都由他来写。

  所以,他得培养一些三街之战的战地记者出来。

  本来是只教镇北王府的人的,结果一群学生也来凑热闹。

  “一张战报,点评要准,排名要服众,人物访谈的对象要有足够的影响力。”

  “要是再有些有争议的话题就更好了。”

  讲座继续。

  “你们先按照我的要求,先试试写吧,谁写得精彩,就采用谁的文案。”

  “若是表现得好,正式提升为三街之战的战地记者。”

  前几期可能还是得莫少珩来写,但这些人要是有写得精彩的部分,也可以直接采用。

  莫少珩会将撰写者的名字,也写上去。

  赵景澄整个过程都是缩着脑袋的,他现在实在太出名了,这个战报……这个战报也太有意思了。

  他要当战地记者。

  但……他课业不是太好,怎么才能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

  刚才莫少珩将战报分成了好几个板块,每个人负责其中一个板块就行。

  战场分析,他虽然自喻对规则十分的了解,但他最熟悉的却只有当小兵的经验,肯定不够。

  那些什么排名,得擅于观察和总结,他属于看热闹那种,吃瓜他行,但让他做,可能就差了一点。

  赵景澄眼睛直眨巴,也就剩下人物访谈了。

  访谈一个足够有影响力的人,要是话题有一定的争议性就更好了。

  赵景澄的眼睛滴溜溜地转。

  他这人啊,没什么长处,但身为镇西王府的小世子,有影响力的人物他还是认识一些的。

  但要说最有影响力。

  赵景澄吞了口口水,左右看了看,所有人都跟防贼一样,都是竞争对手,守着自己心里的想法。

  赵景澄装模做样地道,“这可如何是好,我都还没有想好怎么弄,你们呢?”

  才没有人回答他,都在摩拳擦掌呢。

  等众人走出去,赵景澄撒腿就跑,那小胖腿倒腾得,愣是看不出来是一个小胖子。

  莫少珩看得都一愣一愣的,这是不是有些兴奋过头了,看他的样子,已经有了方案了?

  莫少珩也没管,反正是放手让他们自由发挥。

  赵景澄一回到镇西王府,满头大汗。

  仪王妃都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

  只见赵景澄喊道,“娘,我要面圣,我要给圣人做采访。”

  仪王妃:“……”

  这孩子在胡言乱语些什么,面圣?

  你一个小孩,你以为是走亲戚串门呢,虽然说镇西王的确是圣人的亲兄弟,但圣人岂是普通亲戚,说串门就串门的。

  赵景澄,“我见不到圣人我就当不成战地记者。”

  “我们家不是有一块面圣的令牌嘛。”

  他爹见圣人,是不需要什么令牌的,所以这令牌如同虚设,但现在……能用他身上啊。

  第二日,莫少珩还在奇怪,怎么没见到最爱凑热闹的赵景澄。

  不过想了想,也许赵景澄今天特别乖,没有逃课也说不定。

  抛之脑后。

  他在研究一个东西。

  现在他的宣纸弄出来了,纸张的质量和现在北凉用的普通的纸张差不多,但成本不能同日而语。

  纸张慢慢的有了。

  但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比如他的三街战报,现在全是靠人抄誊。

  战报是不费钱,但是请人抄誊太费钱和费精力了。

  也就是说,他每多卖一张战报,反而还是亏的。

  现在为了防止亏损,每天的战报的数量其实还是限制得比较少,还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为了达到快速出版,又节省人力的效果,他得将活字印刷弄出来。

  活字印刷看似简单,但要印出没有杂乱的字,也没那么容易。

  再说,雕刻字体还得反着雕,印出来的字才是正的。

  莫少珩找来了匠师余叔,先得尝试和确定雕版使用什么材料合适。

  有木刻,有泥刻,各有各的好处,也有坏处。

  同时,也让燕王府的先生,先将北凉全部的字整理出来,每一个字都写一遍,写得要方正,像莫少珩以前的狂草就不合适了,每一个字的大小也必须统一。

  期间,莫少珩还得去乌衣巷写战报,其实时间十分的紧。

  至于他培养的战地记者,正在努力。

  比如,赵景澄。

  他现在就站在了圣人面前,乖乖巧巧的。

  仪王妃终是没有犟过赵景澄,想了想,赵景澄也大了,入朝的事情也得提前准备着了,能见一见圣人也是好的。

  本来赵景澄就是圣人的侄子,一年见一次圣人,谁也不能说他镇西王府的不是。

  圣人也是有趣地看着这个小侄子,都说天家无情,也对也不对,当忙于政务的时候,的确没时间见这些子辈,自然就显得有些绝情了。

  圣人问道,“听说你是求着你母妃来的,可是有什么事?今日你就当是晚辈见长辈,无需拘束。”

  才说完,就见那小胖子抬起了脑袋,眼睛笑得只剩下一条缝,从手中拿出纸笔,扭着小屁股。

  “圣人,我是三街战报的战地记者赵景澄,请问,方便做一个专访吗?”

  圣人:“……”

  再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