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异界写文再现华夏文明(穿越)>第46章 寒潮降临,非常适合窝家追剧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忙起来就很容易忘记时间。

  以至于早上起来忽然发现外头吹起了冷风、新闻也在提醒今日将有大幅度降温的时候, 唐墨山才恍然惊觉,现在居然已经是十月三十一了。

  连着两个月的营养品彻底让他的身形变得不再像之前那样瘦削, 消耗和摄入基本可以保持在一个非常稳定的数值。

  又因为每天都稳定做复健, 天天都在咬着牙坚持锻炼,他终于得到了一身漂亮的肌肉线条,连带着使用频率极低的双腿也可以不靠机械义肢还能稳稳的站在原地了。

  不过, 走起路来的时候还是有些不稳, 走路久了也会发痛,大部分时间仍旧需要机械义肢继续支撑。

  这件事他没告诉其他人, 在外也没表现出来自己恢复了多少。

  而那位‘关老师’不用他说,也能知道。

  或许是因为这两个月的开小灶行为, 让唐墨山不得不天天和‘关老师’见面,就连周六周日都无法幸免,时间一长,他居然已经习惯了对方整天在自己眼前晃悠这件事,不再像最开始那样, 见了对方就忍不住心里发怵。

  果然人的心态就是要在锻炼中慢慢成长。

  但不再忍不住发怵却不能代表他就可以完全卸下防备。

  唐墨山真是越来越看不懂那家伙到底是想干什么了。

  大人物的事情, 普通人少操心, 连打听渠道都没有,净搁这儿瞎想。

  ——在心里这样谴责了自己一句之后, 他暂时抛开了杂念, 转身又投入紧锣密鼓的备考生活。

  是的,备考。

  一转眼就又要期末了。

  暑假好像是前不久的事, 结果眨眨眼寒假就已经到跟前了。

  这个世界的寒暑假制度是根据气候变化来的, 寒假比暑假更要长, 十二月十几号的时候各年级便要陆陆续续的放假, 一直放到二月份才重新开学。

  因为这里的气候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节点, 就是长达三个月的寒潮。

  这里没有秋天,热辣的酷暑过后猛然降温,就是冬天到了,从十几度的恒温季节直降零下二十多度,寒潮还没真正来临,外头的天就已经开始让人忍不住地瑟瑟发抖了。

  进入十一月以后,气温大概会在零下十五到二十五左右移动,十二月往后的寒潮期将会是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冷天气,去年的天气预报的记录表显示,居然还有一周的零下五十六度冰冻地狱!

  这个阶段,是人们蜗居在家的最好时机,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一切都有机械制品替代。

  只可惜了那些中小型企业,在这种天气几乎是活不下去的。

  机械制品虽然给人类世界带来了无数便利,但使用成本高,像那些大型企业因为铺子广,要用的人手多,所以用机械代替人力格外划算,一台机器就可以抵消数千个劳力工种,可中小型企业是用不了这么多人的,全公司上下几百人就已经算是比较多的了,使用机器反而提高了成本,所以他们仍旧维持着老旧的运行方式,招聘员工使用人力。

  可寒潮一到,所有人力都要停摆,极寒天气是没办法在外工作的。

  于是大型企业继续运作,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中小型企业要么倒闭清算、要么艰难苦撑,等熬过这个阶段再继续挣扎。

  就是这种方方面面的因素,造就了现如今的这个垄断市场。

  而文娱业到底和其他工种不同,想要搞垄断没那么简单,人工智能再发达,也不可能完全将人力替代,毕竟机器人可以去干任何体力劳动,但在创作这方面却掌控不了人类创作时层层递进的情绪。

  文艺作品的生产总归是需要带着情绪的冲击的。

  一本书可以由人工智能来负责创作,由机器人来负责拍摄,但文字内容是否生动?镜头语言是否丰富多变?

  好的影视作品,每一个镜头都是带着人的思考。

  要是人工智能哪天也能创作出这种每一步都带着思考的优秀影视作品的话,大概全体人类已经可以准备陷入人类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存在的恐慌了。

  所以当初在决定创立‘四方山海’这一品牌之前,唐墨山做过一个很有针对性的调查。

  如果把文娱业的所有企业放在一起做出一个排行榜的话,影视方面,天合、万年青这两家属于各有所长,天合强在虚拟技术,万年青强在服化道,双方都有钱兜底,但凡合并,那就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然而维持现状才是生产精品剧的必要条件之一。

  严氏姐弟要真和好了,而不是只单单维持一个表面和平,那其他中小型影视公司就没活路了。

  不像现在,大佬们在前头打架,他们在后头捡点汤喝,虽然艰难,但能生存。

  而这其中,有一家名叫‘泰盛传媒’的小公司引起了唐墨山的注意。

  和天合比起来,泰盛的体量实在是小的不能再小了,全公司上下也就几十名员工,还没有人天合一个部门的人多,但就是这样一家又小又穷的影视公司,居然还真拍出来了几部不错的作品。

  他们好像主打的就是小成本制作,剧里几乎没有什么需要烧钱的地方,里头有个叫柳星夜的导演镜头语言相当细腻,虽然剧本简单,但就是那样一个简单的爱情剧被她拍的别有一番韵味,唐墨山在他们公司官网还看到了拍摄记录,看完以后就对柳星夜动了点心思。

  除此之外,泰盛还有一个叫万舒扬的男导演,他居然还挺会拍打戏,他的那部《泰德骑士》要是剧本能再复杂一点的话,说不定都可以上果核网播放!

  但就算是在小平台,他们的质量也没有显得很拉胯。

  唐墨山在看过那几部剧以后,基本上就可以得出他们最缺乏的是什么元素——

  一是钱,没有投资,市场大头基本都已经被万年青和天合给包圆了,这两家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市场,余下的百分之五就是底下那些中小型公司抢夺的余量市场。

  二是扎实的剧本,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并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决定生死的,导演、演员、剧本这三个重要元素缺一不可,演员之间还有互相成就的说法,剧本不好,导演再有功底也救不回来多少。

  三是背景和渠道,这个因素才是引发了恶性循环的关键因素,出品的剧目上不了大舞台,收益当然只能落得一个勉勉强强的地步,大部头顶在前面,视频网站基本只找大集团合作,因为他们出爆剧的概率高,所以他们会掌握更多资源,然后出爆剧的概率更高……

  像泰盛这样的公司不能说有很多,但也不算少。

  可能有些人就是抱着自己或许能拼成下一个天合或者万年青的想法冲了进来,后来发现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于是急流勇退,来来去去这么多年,第一梯队仍旧是天合跟万年青,第二、第三梯队的人却换了无数遍。

  泰盛算是其中坚持时间最久的了,毕竟他们虽然吃不饱,但也不至于饿死,小成本的剧目基本上也都能回本,这就是他们的厉害之处,说明他们出的剧也不差,还是有观众愿意买账。

  接着再去看他们的一些访谈,泰盛之所以坚持这么久,初心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梦想。

  如果只是为了赚钱才进的这一行,或许早些年大家都已经崩溃的差不多了,唯有真正的热爱,才会让人心甘情愿的就算是日子过得不好,也想咬牙再坚持最后一把。

  因为他们总会想着,万一呢?万一就迎来转机呢?

  哪怕侥幸心理不可取,也总归是侥幸心理才让他们还在继续。

  对于这样的人,唐墨山还挺欣赏的。

  所以在了解的差不多了的时候,他就和泰盛那边取得了联系,询问对方,有没有兴趣和他们四方山海工作室合作。

  这就像押宝,唐墨山也不知道暴露在外界的信息究竟是不是泰盛的人选择了夸大、或者做了美化,但他现在已经不缺钱了,万妖谱的周边每个月都有分红入账,天合那边捞钱的花样着实是令人目不暇接,但不管那边花样怎么玩,他的百分之十八总是不会差的,因此,他愿意赌一把。

  如果结果不尽人意,就当是他看走眼,拿钱买个教训,下次不要再这么轻易相信别人。

  而泰盛那边也被他这个突如其来的通讯给搞得计划全乱了。

  和大佬们正在进行友好合作的新锐作家山海一刀忽然间联系到他们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说要合作?泰盛的人第一反应是诈骗。

  要不是唐墨山后来又用官方号给他们发了信息,合作的事可能还没商谈就要结束了。

  总之,这种事情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泰盛的负责人反复确认过了四方山海工作室发来的合作条约之后,确认真的没有什么大坑,对方没打算搞吞并,也真的不是诈骗,才终于敢点这个头。

  …

  四方山海工作室和泰盛传媒的合作方式非常简单,一方出钱出脑力,一方出力。

  唐墨山是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这个项目的。

  他不打算一上来就搞那些大制作,钱多也不是这么烧着玩的,何况真要上来就搞大项目,他手里那点钱真不够烧,所以他的初步定位仍旧是小成本精品剧。

  最适合做这个项目的是美食文,但《星际第一美食城》不行。

  之前万年青已经派人和四海的商务部接触过了,想直接买断这本书,沟通之后唐墨山拒绝了,仍旧是按照授权几年几年的流程走。

  这本书对于万年青来说,其实没有太多可拍的价值,但万年青想要,是因为严孟舒看到了那些菜谱的价值。

  她真正想买断的是那些菜谱。

  唐墨山不同意,因为他不想让这些东西变成资本家私有。

  有钱人确实很会享受,这些菜谱到了严孟舒手里之后,肯定会被玩出不少花样,发挥出更大的吸金能力,但他就是因为这点才不同意。

  你可以跟着学,也可以把它摆上权贵们的餐桌,但你不能只让它上有钱人的餐桌。

  因为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也会流到普通人身边去。

  普通人也得有享受的权利吧?

  不过这种态度肯定不能表现的太直接,把人给得罪了还怎么继续玩?唐墨山回绝对方的理由是自己另外还有安排,万年青那边就表示理解,签订了一份包括开发周边权利的授权书之后,也没再继续跟他纠结买断的事情。

  那么,《美食城》去了万年青那边,泰盛这里自然就是用新书。

  唐墨山又搞了一本美食文:《汴京小厨娘》

  这本书拍起来不难,他花了两天时间去构思剧情,又花了一周时间把全文30万字给写了出来,但是没打算立刻就发,而是要等到剧准备上线之前再拿出来,造个势。

  不是不可以直接写,然后交给他的小团队打磨剧本,接着直接拍。

  但那样的话,就没办法做引流了。

  山海一刀这个笔名既然已经出尽了风头,那肯定要好好利用其中潜藏的价值。

  鸭梨抄袭风波以后,唐墨山已经和四海方面更换了代理合同,自由度更高,他自己选择哪本书交由四海经手哪本书不用——这是四海为了留人、平息他的怒火给出的妥协方案,所以《小厨娘》就算发在四海,只要不入v,四海也管不着版权的归属问题,他发了以后把热度引流到剧方,四海也只能看着,自己生闷气。

  没办法,谁让那时候他们觉得自己是老大,签了人就开始不上心。

  但凡当时能够及时处理,也不至于为了留住人、主动递出这份出让利益的合约。

  四海:

  黄金玉最先拿到《小厨娘》的文稿时,先是为文里汴京的繁华以及风土人情又一次感到惊叹,然后无情嘲笑了唐墨山的感情戏是何等稀烂。

  他还觉得自己又进步了呢,至少感情的转折点写的没之前第一本那么生硬了,小号的第二本水仙文发了以后,读者都在评论区里夸他呢!说他写感情的水平真是突飞猛进!与日俱增!

  那么可爱的读者会骗人吗?!!

  呃,好像会的……

  诡计多端的读者只不过是想用花式吹捧催更罢了。

  《小厨娘》在感情戏的塑造上可能确实有了不少进步,但在感情流大佬黄金玉的眼里,仍旧是稀烂。

  所以她当即喊上秋念等人开始奋笔疾书,剧本成型以后,果然,那感情推拉!那暗流涌动!那甜的叫人忍不住满地乱爬的互动台词!看得唐墨山默默闭麦不说话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

  但他不会放弃写感情戏的!

  只不过,这方面的塑造他还是得跟黄老师好好学一学才行。

  这边,剧本开工,另一头的道具就得一块儿准备上了。

  唐墨山以下一本优先考虑万年青的条件,在影视城的C区搭建起来了一块极具有有宋朝时期风貌的建筑场,因为《小厨娘》其实就是个轻松日常美食文,没有勾心斗角和大场面,主线就是做美食谈恋爱,所以成本无需太高,场景也特别简单,不用像B区的大唐一样,搞一大堆花里胡哨的东西。

  于是,这么一通忙活下来,两个月就过去了。

  就在这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十一月初,《小厨娘》终于是要开拍了,而《棋王》那边也已经和果核网谈好了分成模式,目前正在确认上线时间,《大唐》的拍摄进度更是进行到了剧情的二分之一。

  这个时间点,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加快了进度。

  因为从十二月开始,天气就不再适合出门工作了。

  寒潮降临,这正是个适合窝在家里煲剧的好时期。

  《棋王》因为开始的早,所以已经获得了抢先入场的权利,40集的体量,如果上线时间卡的刚好的话,就足够让观众们一边追剧一边熬过这个寒冬了。

  《大唐》虽然拍的也比《小厨娘》早,但篇幅长,要抠的细节也很多,很难说他们能不能赶在寒潮之前结束工作。

  至于最后入场的《小厨娘》,目前没有承担任何的期待值,虽然它有‘四方山海工作室’的名气加持,但另一方泰盛毕竟还是个小公司,除了服化道和场地之外,根本没有多余的耗钱项目。

  最终这三家会不会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架式,在寒潮期打得轰轰烈烈,谁也不知道。

  连唐墨山本人都不知道。

  反正,三部剧都是他的,不管谁打谁,打成什么样,赢家始终是“山海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