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千江不渡(穿越)>第75章 春风吹

  冬雪静谧, 时光如水慢流。

  经过三个月的建设, 慕莲山庄初见雏形。前院的旧屋全部翻新完毕,西厢内宅已然收拾妥当,东侧的厂房主体竣工,现在只等着机器设备进驻。

  虽已到了春播时节, 但工人们干活的热情不减反增。

  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工资月结。考评公正、从不拖欠薪水, 这么好的差事在外面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况且,在山庄做工, 得到的可不仅仅是银钱。

  工地工会已经能够独立正常运转。

  做工的人能同东家交流意见、平等协商,工资、福利、休息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谁家办红白喜事,工会都会出面恭贺、吊唁, 谁家遇上困难了, 工会也都会派人过问, 即便帮不上忙, 总还是让人感到安慰。

  三不五时组织个活动,大家娱乐、交流, 生活也算有声有色,连邻里关系都比从前和谐, 对集体的归属感愈发强烈。

  冬学也办得红红火火。先生们悉心教导不藏私, 数月间, 参学的工人明显比未入学的人有长进,技艺提高了,知识增长了, 眼界也变得开阔了, 连身体都比从前更好, 天分高的人甚至学会了粗浅功夫, 对未来充满希望。

  期末测试结束, 包括揽月带领的妇女班在内,所有学生基本“脱盲”,人均认识千余个常用汉字,能阅读最通俗的讯息类文章,部分年轻人甚至掌握了两到三千个常用字。

  学习成绩大大超出了学员们自己的预料。

  但教学成果很符合周不渡的预期。

  在这个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充满了向上的力量,短短几百年,古人跟现代人在智力方面并不存在明显差异,没有后世那样严重的环境污染,没有网络的喧闹干扰,本就勤劳的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拥有更高的专注力,有人教授方法,完全可以应付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

  周不渡很高兴,给所有人都制作并颁发了识字证书。

  结业前,学堂还举办了两项活动。

  一是征文,名为第一届“无涯杯”征文大奖赛。

  要求以“写给某年后的我”为主题创作小文章,字数在两百以上,内容、题材均不限,甚至可以写白话诗。

  比赛分为专业组和大众组。专业组要求参赛者亲手写字,内容侧重于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大众组则是重在参与,有感而发,可以口述,请人代笔,内容侧重于对未来的期望。

  学员们积极参与,带动了村民,因为可以一人多稿,短短半个月,伏龙村就报送了两百多篇稿件。其中不乏一些言语流畅、感情真挚的精品,有的甚至还很有哲理。

  譬如,有一位水泥工人写了一篇白话诗,名字很直白,就叫《泥瓦匠》,内容如下:“三分山三分水三分田,一分城郭,寸土寸金。揽活的我们站在江夏大街上,车水马龙,三三两两。我们给城市添砖加瓦,东家乐呵呵的,说谢谢,回头便把租房价格涨。宅子立起来了,地塌下去了,我们站在江夏大街上,一面问:东家还要修房子吗?一面聊:老家的土地明年种点儿啥?”

  该怎么说?周不渡没有一丁点儿文采,不懂写作,自己肯定写不出来,反正,没文化的他看完之后感觉很唏嘘,把优秀作文都裱了起来,贴在学堂的墙壁上。

  他竟然是认真的?学生们感觉得到了重视,备受鼓舞。

  此外,作为评委的李公慈还发现了五个有读书天赋且希望能考科举的孩童,山庄跟家长沟通后,签订了资助他们进城继续上学深造的协议。

  第二项活动是拣字大赛。

  因为这实际上是检字排版基础技能测试,参赛者之间不存在竞争,比赛的形式自由,气氛也很轻松。最后,五名一等奖得主、十名二等奖得主和十五名三等奖得主,都跟无涯堂签订了合同,成为检字排版工,负责将来造纸、印刷的活计。

  另有十名参赛者虽在技能测试上没能达标,但表明了强烈的工作意向,被接收为实习生,先做调配油墨、搬运之类的杂活。

  其余学生,综合考量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也有不少得到了进厂工作的机会。算术好的可做出纳,往后是会计。擅长百工的可做机器维护师,继续深造,往后或许可以成为真正的机械师。绘画好的可做设计、装帧,有望得到连环画画师的职位。

  妇女们学习认真刻苦,成绩都在平均水平之上。山庄给参加冬学的全体二十三名妇女学员都提供了工作岗位,但根据个人意愿以及家庭的因素,只有十人顺利签订合同。

  周不渡计划让妇女们负责部分造纸工作,主要是因为有件事困扰他很久了,他不太好说,但又很在意,就是……女同胞们的卫生问题。

  这事他考虑了许久,支支吾吾许多次,揽月一再保证不生气,他最后才说出来,女生“那个”的时候,用草木灰是不卫生的,要造纸,用柔软、干净、廉价的纸来代替草木灰,但他不太懂,研发工作得靠揽月。其实他觉得卫生棉条更容易制作,但顾及到当下的大环境和传统观念,还是不敢在古人的“雷区”上蹦迪。

  就这?揽月还以为周不渡杀人了要找自己帮忙毁尸灭迹,听完他的创意,并不觉得受到了冒犯,反倒怕他害羞,便也没多说什么,只问了几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而后就开始冷静地思考研究了。

  ·

  三月底,周不渡和越千江把机器设备从阴间挪到阳间。

  地狱工坊里总共有二十台检字排版机,十条造纸生产线,考虑到销售、原材料和生产成本等问题,先只搬一半上来。

  这回,周不渡没让越千江独自忙活,而是找了几个阴云密布的晚上,带着越千江和浣川,悄悄来到山庄的荒田里。

  周不渡:“待会儿师父打开天书,我把东西包好,装在囚雷笼里挪出来,浣川就求一点儿雨。”

  “至于吗?”浣川打开多功能做法箱,取出两道水法符咒,还没开始求雨,已经满脑袋雾水了。

  周不渡:“打雷会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到氧气会生成二氧化氮,你再弄点儿雨来,就能生成硝酸盐了,落地就是氮肥。来来回回,得搬十好几趟,别浪费了。”

  “不就是雷雨发庄稼吗?哦,行叭!”浣川阴阳怪气的样子活像杨悉檀,“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周不渡反复交代:“人家刚种下种子,要肥料,但水不能太多,你控制好了。”

  “放心,肯定会用上我引以为傲的自制力。”浣川无奈地点头,跟他们配合默契。周不渡左看右看,感觉自家干孙这德行怎么看都不像一只小乌龟,不过,的确像一只小王八蛋。

  晴空霹雳成了慕莲山庄的一景,人人司空见惯。

  数日后,搬运完成,设备都齐活了。

  浣川带着轻云,领导无涯堂书坊,开始制定出版规划、做生产测试等等。

  说起来有些“玄学”,许是因为猰貐被降服后村子的风水变好了,许是因为全民都加强了体育锻炼,这个冬天,伏龙村有不少女子怀了身孕,其中甚至包括多年来始终不曾生育过的李止观的夫人王兰芝。

  李止观家里拢共三口人,这下能干活的人就只剩两个了,他正犯愁,琢磨着辞去山庄的活计。

  周不渡听说后,亲自出面把李止观聘请为山庄管家,让他接手由浣川负责的内务杂事,还出钱帮他请了佃户耕田,再雇了五个帮工进山庄让他调用。

  原本,周不渡不喜欢使唤下人,也不想让家里住太多外人,但开春之后,实在有太多事要安排。

  揽月一直都很忙。腊月里,浣川把她做的护手霜、唇膏当作礼品送给了城里的商人朋友和官员,东西效果极佳,不少人手上的东西还没用完就表示愿意花钱再买。需求量大,她干脆问周不渡要了山庄东侧厂房的一个区域,组织妇女学员们做化妆品,把自己名下的那家店铺开了起来。

  王兰芝跟李止观同样吃苦耐劳,原本跟着揽月学识字。这人很聪慧,学习成绩出众,也懂得制作化妆品,怀孕后,揽月就让她住在城里帮忙看店,并请了几个跟她相熟的姑娘给她打下手。

  最开始,浣川去盯了一阵,雇了两个年轻男人做保安,亲自给新员工们进行培训,看王兰芝学得快,经营情况不错,很快也就放手了。

  考虑到后期宣传经营可以蹭《红楼梦》的热度,周不渡给这家美妆店取名为“玉生香”,是从“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里得来的灵感,关键词一出来,以后做营销要用的广告和宣传图册他都想好了。

  但浣川有意见:“买的人太多了,根本就做不过来。”

  周不渡也在考虑:“春夏天,护手霜和唇膏销量会减少。”

  “得加钱!”浣川的解决办法简单粗暴。

  然而,周不渡并不赞同:“刚开的店,不好提价。再说了,护手霜、唇膏的配方很简单,非常容易被别人模仿,越往后就越不值钱。”

  浣川眉头一皱,露出怀疑的神情:“我前几天看见你送了一批货出去,似乎还有一封极重要的信……”

  “给朱说朱大人的,他们那儿正在修海堤,天寒地冻的,我送的护手霜根本不够。”周不渡摸了摸鼻子,“所以,只能给他一份方子,让他自己调配。”

  浣川虽然惋惜,但也觉得这事做得对:“能改善百姓的生活质量,学了就学了罢。”

  周不渡:“但揽月亲手做出来的东西,不能只赚个辛苦钱。我们要规划好经营路线,等到市场红火了,就开始卖精品、高端产品,限量发售,搞个性化定制,尤其是要做好包装和售后。”

  揽月想了想,道:“口脂四季都能用,多做些颜色罢了。护手霜是冬天防冻防皮肤干裂用的,别的季节可以改成滋养的雪花霜。客人买我们的化妆品,可以学特殊的化妆技法。你之前还跟我提过做香水,有一种什么花露?”

  周不渡:“花露水,其实就是改良古医书里的六神丸,在原配方里加入冰片、薄荷、香精、酒精,有提神醒脑、降温防蚊虫的功效。关键技术是萃取、蒸馏,我们能做,别人学来不容易,等你不想做了,就卖配方,或者做连锁经营,赚加盟费。”

  浣川在周不渡跟前踱步,长吁短叹:“你们做的东西是好,但富人往往喜欢买椟还珠,装胭脂的盒子、化妆的铜镜,不是金银器就是上好的瓷器,做工精致,咱们哪儿比得了?用法宝,少量雕花不成问题,瓷器还真没辙,民间小窑烧出来的器具,跟汝窑、景德镇窑都差了十万八千里。”

  他哎呀哎呀,长吁短叹:“要是没有新东西,真是辛苦师姐了哦……”

  “你在这儿等着我呢?”周不渡把浣川的琉璃镜一摘,扔给轻云,拍拍屁股跑了,“小月,我们来做玻璃。”

  ·

  古往今来,“穿越者”发家致富必做的就是玻璃,这个优良传统,周不渡还是想继承的。

  前辈们选择的原材料通常都是砂石、石灰石、草木灰,搅和搅和,往炉子里一扔,就烧出了足以“震撼古人”“价值千金”的透明玻璃。

  然而,现实很残酷。

  纵观华夏历史,越王勾践剑上就已经镶嵌了蓝色玻璃,但玻璃制造业直至清末才勉强发展起来,自然有它的原因。

  周不渡逛过景德镇,知道大周的陶瓷烧造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做出来的瓷器精致美丽、花样繁多。同为硅酸盐,与之相比,透明度高的玻璃制作不易,再加上易碎、导热性强、不耐高温等缺点,就算能做出来,当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大。

  此外,后世最常见的玻璃是钠钙玻璃,以砂石、石灰石、碳酸钠煅烧而成。碳酸钠即纯碱,又称苏打,在烧制过程里起到助溶剂的作用,来源一是天然碳酸钠矿,二则是焚烧盐湖或盐碱地周边的草木灰。但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华夏缺少天然碱,大多数地方的草木灰也不同于西方,主要成分不是碳酸钠,而是碳酸钾。

  清代人倒是研发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玻璃,但配方不太固定,往往会往里面添加铅丹、紫石、铜末、铁屑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烧出来的通常都是透明度很低的铅钡玻璃,或者铅玻璃、钾玻璃和钾钙玻璃。

  虽说收集合适的草木灰煅烧钾钙玻璃难度不大,但往后如果要继续发展化学工业,还是必须解决作为基础的“三酸两碱”问题。而且,考虑到玻璃行业可能会红火,烧太多草木灰会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周不渡最后决定,趁这个机会把纯碱做出来。

  制备纯碱,目前可用的制作的方法有两类。

  一是路布兰法,需要使用浓硫酸。目前的工业水平已经能够生产浓硫酸了,这东西也能在市面上购买到,但操作起来有些危险,买的量太大了也不好解释。

  二则是索尔维法和侯德榜法,需要使用合成氨。目前,合成氨也是可以生产的,但作为煤炭炼焦的副产品,这东西主要用来造氮肥更有用,而且,运输不易,损耗较大。

  用管制化学品硝石和硫酸制备硝酸,再制纯碱,则更为麻烦。

  “想办法弄个煤窑?”苏生元一心扑在机械上,成日跟在周不渡身边,但对化学兴趣不大,“回头让我爹找人问问,他路子广。”

  经过越千江的调查,主要是他跟苏生元学烹饪时了解到的,后来浣川也去多方求证过了,苏生元一家子人都很……不俗。

  其父是本地大儒苏子才,年轻时做过州官,钱赚够了便把官辞掉,来鄂州江夏城买地建豪宅,宅子建到一半,钱不够了,便又出去做了三年官,钱一到手,立马跑路,回头继续修房子,读书、教学、做菜、写书,很是自由不羁。

  其母钱三娘,祖上五代为厨,是百年厨师世家,家里有两位兄长,但皆不成才,只有她手艺出众、头脑精明,不仅传承了钱家的庖丁绝学,还继承了大部分家业,在鄂州开了数十家酒楼、瓦肆,现在是本地的酒店及娱乐业大亨。

  苏生元继承了父母的天赋,性格更是随了他的父亲。

  但越千江认为他们“不俗”,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一家子都是重度“颜控”。那天苏生元之所以会暴露,就是因为他看见周不渡的睡颜,觉得太好看了,没忍住便画了起来。后来,他把画带回家,给父母介绍说自己拜了个小先生,他父母竟然只说“这位先生真好看”,然后就把画要了去,让他有空请先生回家吃饭。再后来,他十分不好意思地请周不渡给自己当模特,因为答应了夫人,要多给小先生画几张素描像带回家。要不是越千江确信苏子才跟周温嵘从无交集,周不渡还以为自己这秦王“遗孤”的身份暴露了。

  相处了三个月,周不渡也认清了苏生元的“爸宝男”和“傻白甜”属性,甚至有点儿同病相怜或者说惺惺相惜之感,除了使用法宝时,通常都不避着他,但不想让他坑爹,忙说:“小事就别麻烦令尊了,更何况,事分轻重缓急,我也不想弄太多生产线。小月,你怎么看?”

  揽月经常被点名回答问题,已能处之泰然,道:“你说的路布兰法,反应有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食盐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硫酸氢钠,继续加热硫酸氢钠,能得到硫酸钠。第二阶段,则是高温加热硫酸钠、石灰、木炭,生成硫酸钠的混合物。不用硫酸的话,想办法做硫酸钠?”

  苏生元投来崇拜的目光,好想为师姐鼓掌,但是,要矜持,小先生不喜欢别人一惊一乍的。

  周不渡倍感欣慰,直说:“咱们不做面包,用不着苏打,但知道卤水点豆腐吧?制卤的一种方法,用到的原料芒硝就是含水硫酸钠,稍微处理之后,就能得到无水硫酸钠。”

  揽月想起来了:“我在书里看过,就是元明粉。这东西村里到处都是,常能在墙壁阴暗处看见。”

  周不渡点头:“对,我们直接出钱收购,有钱赚,自然会有人去刮,手工熬硝的工艺很简单,没什么危险性。”

  熬硝业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产业,很有参考价值,周不渡早就想过,认为这办法行得通。

  揽月一面听,一面在笔记本上写写算算,末了,道:“行是行得通,但废料太多了,似乎是有毒害的。”

  周不渡:“你考虑得很周全,是得处理废料。但工艺不复杂,只需要使用水和二氧化碳,处理完成之后还能得到碳酸钙、烧碱,碳酸钙用来做水泥,烧碱可用于造纸、漂白、做肥皂之类的。你抽空计算每种材料的用量,让李大哥帮你找或者买,备齐了我们就先做实验。”

  揽月应了,自去做课后作业。

  苏生元旁听他们说话,笔下不停,是在给周不渡画像,总算等到只剩彼此,便试探着问:“不渡,这做实验,得有炉子吧?”

  “没错,高温煅烧,炉子、通风是关键。”周不渡视线扫过画像,“至少得准备两个炉子、两个酸化塔、一个干燥锅、一个熔碱锅,需不需要滤清机,看看情况再说吧。你有想法直说就是了,我们讨论着来。”

  苏生元放慢了画画的速度,边画边说:“别的不提,小月说废料有毒害,用膛炉不大合适。我从前去跟别人炼过铜和钢、做过化肥,用的大都是那种直接用火砖砌成的炉子,干活时太难受了。”

  这小少爷竟然能身体力行,周不渡颇觉意外:“你觉得主要是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苏生元:“废气多,可以加装风管,设计好风道。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改造成旋转式的就好了。还有,废热利用。”

  “你很聪明。”周不渡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回转炉。上中下依次是加料口、炉子、下料车,炉子用支架架起来,外层用包钢铁,内层砌火砖,装四个风管,再在炉子上装杠杆和齿轮组成的驱动装置,不见得要用人力来转炉子。设计好烟道,就能利用废热来烘别的东西。”

  “先生!”苏生元撂下笔,“王求大哥说这些东西都是你在梦里学的,是真的吗?我现在做梦还来得及吗?”

  “你是想做梦,还是想和我一起画设计图?”周不渡拿了他的笔,再看一眼他画的肖像画,真好看,徒弟果然是个天才。

  苏生元:“画画画!没准我今天晚上睡觉就能梦见鲁班。”

  “……”周不渡心道,你未必想梦见一个白头发老叔叔。

  苏生元:“你要用钢材吗?我有熟人。”

  “钢铁不用,家里的应该比外面的质量好,火砖你可以帮忙联系一下,我们按照市场价收购。”周不渡想到地狱工坊已经运转了好几十年,仓库里的钢铁、纸张、藏书都已经堆成山,可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

  当天夜里,周不渡和越千江去了一趟阴间,把制碱设备做了出来,试运行、流程优化,然后开始试做玻璃。

  前几次的玻璃成品透明度都不大理想,颜色发绿,而且里面充满小气泡。

  到这时,周不渡才想起来,做玻璃还要脱泡、脱色,也就是澄清均化,造型得靠吹制,若要做成平板玻璃,还要研究浮法工艺。

  天知道,他只是想做几个香水瓶子、化妆盒!难道还要往沸腾的玻璃液体里倒几盆砒/霜当澄清剂吗?

  看着刚出炉烧得通红的玻璃,周不渡仿佛戴了“魔戒”,心里跃跃欲试,真想……伸手进去直接把气泡捏掉,再把玻璃抹平,强迫症都快要发作了。

  “我用神通帮你把里面的气移出来?”暮雨不明白他在愁什么。

  周不渡摇头:“不行。”

  “这是何苦?”朝云问。

  周不渡:“凡人没有神通。没事,让我再想想,你们玩去吧,顺便在山里帮我找几种矿,锰矿、硒矿都来点儿,是用来做着色剂的,不需要太多。”

  作者有话说:

  注:学习进度,大体应该还算现实,参考的就是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初农村的情况。穿越者没有不做玻璃的,但真做玻璃,在我们这个地方,实际上还是挺难的,能做出来的和大家想象里的就不是一种东西,尽量以巧工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