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 阳光晴好, 四月初的天气还不算太热,正好适合整田播种。

  林随遇开着大黄,载着唐教授和大白猫到了后山梯田。

  梯田里的土壤,昨天已经洒过草木灰和肥料全部翻过一遍, 经过一晚上加一上午的时间, 深褐色的土壤看起来明显比昨天更松软肥沃。

  林随遇用仪器检测了一下土壤的水肥质量,虽然还没达到百分百的程度, 但也已经从之前不到百分之四十的水准提升到百分之八十八,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对于整座梯田具体的作物种植分布,林随遇早已经规划好了, 耐寒和耐旱性好一些的花生和小麦种在最上面两层, 下面再依次种上油菜籽和水稻。

  林随遇直接开着大黄上了山, 准备从高处往下种。

  他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花生、小麦、油菜籽和水稻的种子装填入机甲农机的种子箱室, 设定好各自的播种距离。

  橙黄色的高大机甲农机在金色阳光下闪闪发光,沿着深褐色的土面迅速划过, 带起一条条棕色泥龙。

  很快,花生、小麦和油菜籽的种子都已经播撒完毕, 田垄变得整齐有序。

  只剩下最后的水稻了, 关于水稻的播种方式, 林随遇也犹豫过是采用传统的先育秧再插秧的方式,还是借助机甲农机的精密播种技术直接播种。

  考虑到自己也是第一次种水稻,还是这么大面积, 为了不浪费水稻种子, 和避免接下来的粮食收成出什么意外, 林随遇还是采用了保守安全的插秧方式。

  考虑到长出秧苗后后期还要过来进行插秧, 林随遇便没有把水稻种子播撒在了原先定好的水稻田里, 而是另找了一块空余的梯田犁好田,再洒上水,等泥土全部湿润的时候,才将水稻的种子抛撒下。

  这和先前全然不同的操作,不仅看得直播间的观众疑惑不已,就连一旁的唐教授也有些不解。

  他转头朝林随遇问道: “这稻谷种子,小林为何不像之前一样直接在旱地上定好距离播种,而是要在田里注入水再撒下?”

  林随遇微笑解释道: “之前那几样作物都是直接播种,而水稻我打算先育出秧苗来,再来插秧。之所以在田间洒水,是因为湿润育秧的方式能够让水稻出苗扎根更快,适当的湿润度也能让秧苗的成活率更高,方便早些进入下一步插秧。”

  唐教授听了顿时来了兴趣: “这种种植方式听着倒是新奇,只是为何要先育秧?”

  林随遇: “先育苗再移栽,这样一来水稻的生育时间延长,后期产量也能高些,再就是水稻的苗本身比较容易倒伏,育秧之后的苗抗风性相对更高,也就不那么容易出现倒伏。”

  唐教授对农业方面的知识终归是了解的多些,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明白了,只是对林随遇竟然能够对水稻了解这么多感到有些惊奇。

  但他这人一向通透,林随遇不说,他也不问,只是笑眯眯地对他夸赞了一番,又继续询问了几个水稻育秧方面的问题。

  直播间的观众听着他们的对话,也不知不觉听入了神,跟着上了一堂水稻种植的农学课程。

  *

  第二天一大早,林随遇巡着田就发现番茄的苗已经长高了不少,顶端都已经长出了成串的花穗来,有些甚至已经开了好几朵米黄色的小花。

  林随遇弯腰伸手拨了拨,查看了一番,主干全都已经长到了四五十公分,粗壮坚韧,还没搭竹架子却棵棵都长得笔直挺挺的,精神十足。

  但以防万一,林随遇还是决定给它们搭秧绑上竹架,免得哪天一个暴风雨天打来,苗倒伏了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顺便,也是时候给这些番茄苗整枝打杈了。

  直播间的观众看着林遇搬来一捆细长的竹枝,都满脸困惑。

  一旁也来巡田的唐教授倒是早就已经研究过他那片瓜藤竹架,一看立即就明白过来: “小林你这是准备给西红柿搭架?”

  林随遇点头说道: “不错。”

  唐教授奇道: “这西红柿的苗看着笔直健壮的,和那瓜蔓不同,你搭这架子,是怕它经受不住夏季风雨倒伏后生病烂果吧?”

  林随遇心里点头,唐教授果然在农业方面研究颇多,倒是一下就明白了他的用意,笑着答道: “正是。”

  唐教授当即兴致勃勃: “既然这样,我也来搭把手。”

  两人都是熟手,不一会就把所有的番茄苗搭好了架子。

  架子搭完,林随遇着手开始给番茄苗整枝打杈,他伸手搭上番茄苗的侧枝,干净利落毫不犹豫地揪掉。

  等他折完一整株番茄苗的侧枝,众人才反应过来,纷纷震惊。

  【主播这是在做什么??】

  【这枝叶还没长大呢!怎么就摘了??】

  【难道是摘来吃的???】

  一旁的唐教授倒有些明白过来: “小林这是要给它们整枝吧?”

  林随遇点头,抬起手里握着的一把侧枝浅笑道: “唐教授说得没错,这些可不是摘来吃的,我的确是在给西红柿苗整枝打杈。”

  他伸手拨开番茄枝叶,指了指主干和枝叶中间的短小嫩枝说道: “这些都是侧枝,徒留太多不仅不会提高西红柿的结果率,反而会分走主干的养分,我把它们摘掉,是为了保留主干的营养来开花结果。”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瞬间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要是让他们来种,能长出苗来都欢天喜地了,巴不得长出来的枝叶越多越好,哪能想到要想结出果子来还有这么一回操作,林随遇要不说,他们恐怕是绝对想不到的。

  众人看着林随遇的目光顿时更钦佩了,大神不愧是大神啊!

  给侧枝打杈完,林随遇又伸手折断了顶端一支长势稍弱的分枝。

  弹幕又是一惊:

  【这也要摘??都快开花了!】

  【嘶!大神真下得去手!顿都不带顿一下的】

  【主播辣手摧花!(doge)】

  林随遇把手中折下来的分枝放到顶端剩下的两杆分枝旁边比对给大家看,弯唇解释道: “西红柿苗的顶端一般也会分出好几杆侧枝来,这枝虽然已经长出花穗了,但枝干过于细弱,花苞也稀疏,留下大概率也不会长出多少果实来。”

  “我把它折了不是辣手摧花,而是在给它们整枝,留下长势更好的花穗分枝更利于保存养分结出更大更多的果实。”林随遇眼尾一挑,随着弹幕调侃了一句。

  唐教授也赞赏地点点头: “小林说的不错。”

  弹幕这才明白过来,连连佩服林随遇的博学,又好奇地追问了起来。

  【那主播全都要把它们折一遍?】

  【可是每棵顶端的分枝都不一样多吧,这怎么摘?】

  林随遇: “也不是每一棵都一定要这么摘除,有的苗长得不够高壮,土壤也不够肥,那就得摘,留下单杆尽量保留最多的养分。有些苗长得壮的,两杆、三杆都留下也没问题,特别稀疏瘦弱的折掉就行。”

  众人看了看面前这一整排又高又壮的番茄苗:……特别稀疏瘦弱,这和主播好像不搭边吧?

  修整完番茄苗,林随遇又顺道给几片田都浇了水,走到一排竹篱旁才惊喜地发现,黄瓜藤上面竟然已经结出一个个拇指大小翠绿小巧的瓜了。

  一个个袖珍可爱的小瓜坠在大片大片青绿的藤蔓间,朵朵嫩黄的黄瓜花点缀交错,金色晨光如同薄纱一般柔柔地洒落在上面,背后,大片湛蓝的天空,白云缓缓飘过。

  风一吹,叶片哗哗作响,露出隐藏其间的嫩绿小瓜俏皮地左右摇晃,黄花摇曳,鼻间隐约已经能闻见青涩的瓜香。

  这一幕,仿佛随着风,瞬间吹进了所有人的心里,柔和、清新、暖洋洋。

  林随遇目光柔软,像看崽一样看了一遍这些青嫩的小瓜仔,又给瓜藤清理了一下底下的老叶,让瓜苗之间能更透气,盼着这些瓜能早点长大,让他体验一回丰收的快乐。

  巡视完所有的田,往里走,就剩下最偏僻的南瓜和冬瓜田。

  林随遇一直没给这片田搭棚架,本想着任由它们匍匐生长,可——

  不过在种了四棵瓜的田地上,此刻已经被大片大片的绿叶和瓜藤几乎盖了一大半,不仅如此,好几株瓜蔓甚至把手伸向了远处的芋头田,看这架势,估计要不了多久,都得把人家给缠上了。

  林随遇:……失策了,看样子还是得搭个瓜棚。

  林随遇暗暗把这事记下,弯腰毫不留情地掐了一把企图出逃的南瓜侧枝。

  大家一看他这动作,经历过前面的番茄苗都已经能够熟练抢答了。

  【我知道了!主播又是在整枝!】

  林随遇眼尾一弯: “是,也不是。”

  【???】

  林随遇举起手里满满的一把嫩南瓜尖: “番茄苗不能吃,但这个,可是美味。”

  众脸震惊:

  【瓜苗也能吃??】

  【这么多毛!不怕扎嘴吗???】

  林随遇只是笑眯眯地摘了满满一大把南瓜尖,并不急着解释,路过中心湖一眼看见一片大大的荷叶已经高高探出湖面来,顺手摘下,捧着满怀嫩瓜尖往回走去。

  作者有话说:

  (悄咪咪)猜猜明天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