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比原先预料得还好, 从徐婶那儿预定的食材便有些不够了,图安在核算材料量的时候,能明显看到货物量是有些缺漏的。

  “土豆在火锅里边很受欢迎, 原先预备的已经不够了。卤味分摊那边的话则是蘑菇有些不够, 蘑菇入味香,所以会点得比较多。”图安将一点一点数道,“还有猪肉, 也是不够的,特别是火锅方面,点得比较多。”

  顿了顿, 又提议道:“要不要去别的地方再进进货?单是靠徐婶那边的话......”是不够的。

  这个莫文俞自然是知晓的,几日前便考虑到了这些,但由于铺子里客人太多,琐碎的事情也多出了不少, 况且铺子的开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需要处理一下客人的刁难。

  这样一来,便将这件事给暂时落下了。

  现在图安又提起来, 便决定先把这件事情先解决了。

  祝舒也在一旁听着,在脑中搜寻着有没有什么地儿是可以再进货的。由于要完成客栈约好的游玩册子,祝舒已经养成了观察周围的习惯, 若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便会在心里悄悄记下。

  “周边有个稍远些的镇子,那里靠山, 田也较多, 因而食材方面比较丰富。曾打听过那儿, 价格还不错。”祝舒道。

  他们铺子所用的食材大部分都是山货,好比竹荪和野鸡肉, 肉质紧实口感好,因而很受欢迎。这样一来,那个镇上便有着不错的优势。

  “就是需要寻个当地的镇人去打听打听,哪里能够进到足够的货量。”祝舒补充道。

  若是贸然前去,不仅费时,而且可能会因为不认识地方而兜兜转转。

  闻言,莫文俞琢磨了一下,立刻认同了祝舒的建议。

  “容辞想得真是周到。”莫文俞亮了眼睛,起身走过去,将双手搭在对方的肩上。

  此时此刻,祝舒坐着,莫文俞便站在了对方身后,宽大的身影笼罩着对方,宛若掐灯之后,这道身影紧紧拥着自己,带着那一份沁香。

  从前是令人安心,现在便是令人心止不住地异常跃动,心情就像是站在船舶上一般,随着水波四下晃荡。

  祝舒心下一动,粉红逐渐弥漫上耳根,垂下羽睫扑棱几下,伸手轻轻拍掉了搭在自己肩上的青年的手。

  就是这双手,喜欢带他攀上私密的顶峰,却不会进行更深入的一步。

  莫文俞有些意外祝舒会拍掉自己的手,不过转念一想祝小公子在外向来是清冷的,不愿意当着众人的面做出一些亲密的举动也是常理,便也没有多想放下了。

  祝舒瞥了一眼他,道:“可以问问吴娘,吴娘原先便住在那个镇子上。”

  闻言,众人都有些讶然。

  吴娘是负责铺子里米线和河粉的,从平日的交谈中只知晓吴娘是从别的镇上搬来的,具体是哪个镇,倒是不太知晓。

  没想到鲜少主动问起他人的祝舒倒是知道。

  但莫文俞并不惊讶,祝小公子其实比大家想象中的还要厉害。

  祝舒缓缓抬起眸子,平淡如溪水的眸子带着淡淡的笑意,“从前吴娘同我提过一嘴。”

  众人更加惊讶,过耳不忘!

  *

  吴娘知晓这件事情后,很快便应承了下来。

  “订购山货这一类的,我闺中的姊妹正好在做,他们镇上的食肆都会同我姊妹订购,你们是找对人了!”吴娘乐呵呵道,“不过若是真的要订购,还需要先问问她。”

  院子里吴解正在帮忙晾晒河粉,小身子使劲儿搬起一大簸箕的河粉,往竹竿那边走。

  见了莫文俞一行人来,糯糯地喊一声“掌柜好,叔叔好”,放下手中的东西去屋里里头为每一个人沏了一杯茶后,便继续完成手中的活。

  “解儿学堂上得如何?”祝舒摸摸吴解的小发髻,觉得这孩子乖巧得可爱。

  吴解还小,不过垂髫之年,但是吴娘很是爱他,便早早地让他上了学堂,只有在他休沐的时候才会让他帮一些小忙。

  但吴解也懂事,下了学堂后不用自己的阿娘催促,便会乖巧地完成功课,继而帮自家阿娘完成工作。

  “这孩子,课上得认真,不用我担心。”吴娘笑着薅了一下吴解的头发。

  祝舒递出了小木箱,给吴解道:“这是给解儿的文房四宝。”

  吴解懵懵的,眨着大大的眼睛看了看自家阿娘,又看了看面前的祝掌柜,不知晓该不该要,怯怯地没有收起来。

  “这是特意给解儿备着的,毛笔的尺寸和适合解儿,若是解儿不要,我们也给不了别人。”莫文俞觉得这孩子太乖巧了,便蹲下身子解释道。

  他说的是实话,请吴娘办事之前,他特意请木匠根据吴解的年龄打了一份文房四宝,这样手捏起毛笔来也没这么费劲。

  吴娘知晓拒绝不了,便推了推自家儿子,笑着道:“快谢谢二位掌柜。”

  吴解抱着装着文房四宝的小木箱,怯怯道:“谢谢二位掌柜。”

  又小心翼翼地跑回里屋放下,才又跑回院子将方才没做完的活继续做完。

  *

  吴娘办事很快,几日过来,便带来了消息。

  “对方应了这份订单,但是因为预定的材料太多,又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是丑时(凌晨三点左右)运送,所以有些危险......”吴娘解释道,“因而可能需要镖局的运送,不然半路上若是遇到些心怀歹意的人,很危险。”

  “因为我的姊妹来询问一下二位掌柜的意见。”

  这倒是真的。

  莫文俞在心中道。

  他们订购的食材数量大,而且也包括肉类一些较为贵的食材,若是被半路劫走了,损失可不是一般地大。

  莫文俞同祝舒商议了一番,觉得请镖局运送这一项可行。

  “还请吴娘同您的姊妹说一声,还请镖局来运用,镖局所需的费用我们来出。若是方便的话,以后都请让镖局来运送。”祝舒道。

  莫文俞听到“镖局”的时候,想起了小豆丁。

  那孩子进镖局之后也不知怎样了,都几月了,好像从未回来一次过。不过听徐婶偶然提起,倒是勤奋刻苦得很。

  也不知道那个小豆丁是不是在这个镇子的镖局里。

  不过现在也不是在意这个的时候。

  镖局所需的运费是意料之外的费用,但是相比若是被劫造成的损失,还是花费前者更为保险一些。

  如此,吴娘便应承了下来,米线铺子打烊了几日,去那个镇子和姊妹交代这件事情。

  当走镖队伍运着材料停到铺子前的时候,莫文俞从铺子里出来,看到站在马车旁,有些局促却努力平静的徐让时,顿时大脑一空。

  “小豆丁!”

  徐让顿了顿,脸上因为自己的小名儿闪过一丝不自在,但很快恢复了原样。

  徐婶很快也知晓徐让回了桂花镇,在家中又是杀鸡宰鹅的,比过年还高兴。

  因着过几日便要回镖局,莫文俞也没久留徐让,而是同这孩子聊了几句后,便催促他赶紧回家看看。

  他知晓徐婶想这孩子想得很,为人父母,总该是不放心的。

  徐让卸货后,听话地回了家。

  “小豆丁相比以前,似乎开朗了许多。”莫文俞拥住祝舒,将下巴轻轻搁在对方肩上,轻声道。

  相比从前阴沉的表情,小豆丁更爱笑了一些,即便还是同从前一般冷淡,但已经很不错了。

  祝舒抬起手,指尖轻轻碰了一下莫文俞的手臂,没说话。

  *

  徐婶杀了一只鸡和鹅,正在院子里浇热水拔毛。

  徐让推开院子的篱笆门,看到自家阿娘正乐呵呵地收拾鸡鹅,这些都是平日里过年时才会吃到的。

  他撸起袖子,也搬了张小板凳,过去帮忙。

  “去去去,你歇着去,难得回来。”徐婶赶他,脸上却是笑的。

  “不累。”徐让轻声道,犹豫片刻又补充道,“想帮娘。”

  闻言,徐婶怔愣片刻,很快盈上泪来。

  从前的儿子向来少说话,即便是说多一两句,态度也是阴沉的,即便是对娘也如此。但现在,这孩子已经会多解释一句了。

  “这次留几日呢?”徐婶用衣袖抹了一把眼睛。

  “留三日。”徐让将较细的鸡毛浸入热水后拔掉,放到一边,“镖头说不着急回去,可以多留三日。”

  一些好的鸡毛留着拿去洗净了,可以做毽子之类的。

  也就是说,不可以再多留一日了。

  徐婶看着人娴熟的动作,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道:“你选择了这个,娘便支持你。只是怕你太累……”

  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已经慢慢学成了开始尝试走镖了,在路上遇到的危险都是不可预判的。

  她支持,但不放心。

  “娘,我会保护好自己的。”徐让拔好了鸡毛,从自家娘手中接过还未拔好毛的鹅,三两下便处理好了。

  在镖局若是闲下来的时候,他会主动帮忙,由于镖局里几乎都是汉子,顺利一趟镖后,力气消耗得快,肉类不可缺少。

  因而他有时候见厨子忙不过,也会主动帮忙,如此,对于拔毛的事情已经娴熟了不少。

  “过年还回来吗?”徐婶像是随意般问道。

  徐让没说话。

  他刚去镖局当学徒几月,过年时走镖不会停,因而他应当也不会回来了。

  徐婶了然,也没继续纠结回不回来的事情。

  孩子想做,便让他放心地去做,他们做爹娘的,除了支持,难不成还要反对?

  那样孩子该多累呀。

  “学得如何?”

  “师父和师兄们都待我很好,说我学得快,所以这次才让我一起跟过来。”

  徐婶点点头,也就放心了。她还担心这小子又会在镖局里边惹什么事儿,和别人不合。但现在看来,倒也不用太担心。

  三日很快便过去,徐婶准备了一些桂花镇特有的干货,让徐让带给镖局的师父和师兄们。

  临回去前,徐让去拜别了莫文俞。

  但看到莫文俞的时候,竟仍然只是直勾勾盯着,并没有说什么,直到莫文俞轻轻拍拍他的肩,让他好好干时,他才猛地回过神来。

  “谢谢你,当时让我坚持自己想要的。”徐让认真地便莫文俞鞠了一个躬。

  不到十岁的孩子,认真起来倒很像小大人。

  “好好干。”莫文俞眨眨眼睛,笑道,“以后我们铺子的材料运送就交给你啦。”

  徐让缓缓抬起头,从前阴沉的表情此时变得柔和了不少,即便还是一样地少话,但也好相处了不少。

  “好。”

  徐让认真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