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流放改造[种田]>第157章

  葛元丰得到满意的答案, 就回去跟夏荷说这个喜讯去了。不说这一个月五两银子的月钱, 就说那百分之的分红,葛元丰管着工厂的生产与出货, 一个月大概的利润, 他摸得门门清。

  葛元丰一走,沈余就知道底下有人是什么感觉了,要做什么事?只要吩咐下去就成压根就不用他去分布, 多么便宜的事情呀。

  但是现在他就别想这么多了, 百货商场里面的商品, 他不自己动手根本就放不下心来, 他还是得继续操心。

  沈村的人被他霍霍了个遍,已经没有多少空余的人手了,将桔子树种植好, 打上定根水,沈余又兑换了一瓶超级营养液给打上。

  这个时候小荒山上已经种满了植物, 而且种类还挺复杂,有用来做香氛的刺玫和菊花,也有桂花与栀子, 有香型牡丹, 还有白兰,百合花。别看种类不多,但是为了寻到这些花,沈余还费了一些力气。

  不过就这些花用来做香氛是远远不够厂里消耗的。沈余有将更远的一些山头买了下来,就用来种植花和果树。

  这里还没有化肥, 沈余为了这些花草树木有足够的营养成分,专门花了大笔的贡献值去兑换营养液。

  不得不说,营养液真的是个好物品。不但能提供植物成长的营养成分,还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缩短它们的生长周期。

  这一通忙活下来,就看见自己的贴身小厮柳四同学了。

  “主子哎,我回来了。”

  沈余跟他其实相处不太久,也就半个月的功夫,就被他派出去做事情了。要不是他突然这么来一句,沈余都快忘记有他这么个人了。

  沈余从脑海里面想起来,之前自己似乎将他派出去买红薯去了。

  他朝柳四笑笑,“回来了,事情办的怎么样?”

  “嗯嗯,差不多了,红薯,我已经运到了六姑娘那里。”

  “你这是回来拿机器的?”

  “嗯嗯,六姑娘他们那边的围墙也已经围起来,晾红薯的架子也都搭建好了。”

  沈余指使着人给他搬机器,一边凑近慕景,“走,今天我们去看做红苕粉条去,搞不好今年我们就能吃上粉条炖大白菜。”

  沈余跟刘二郎商量做红薯粉的时候,慕景就在一旁边听着,他是不放心沈余一个人出来的。

  “真的能够做出粉条来?”

  “我们的藕粉不是从藕里面做出来的吗?准行的。”

  慕景对沈余的话向来都是相信的,但是说红薯做粉实在是有些夸张了,还软软糯糯的粉条,老长一根,吸溜一下,就能全部吃进去。

  主要是沈余介绍的太夸张了。

  刘二郎那边的锅灶都已经打好了,十分适合做粉条的锅,下面还有冷水池。沈余一看就知道刘二郎是按照他教的方法做的。

  “哥,你跟慕哥过来啦!”

  “我过来看看,你们以前都没有做过。”

  看沈余说的那样自信,慕景都不好意思拆穿他,其实他自己也没有做过。

  做红薯粉条其实也简单的很,先把红薯搅碎,然后洗淀粉,要洗上好几个,其实这里面的淀粉也没有完全洗干净,剩下的糟粕也可以用来喂畜牲。

  沈余想着,就问,“二郎,你们喂猪吗?”

  “不喂,怎么了?”

  “你们跟你们关系好的,人家有没有喂猪的?”

  “只有三婶喂了两头猪,怎么了。”

  沈余突然看向慕景,“你妹他们不是喂了很多猪吗?”

  “你是想……”

  “对啊,反正这边的糟粕也多的很,他三婶两头猪哪里吃的完?不如让胡山来拉去,一月随便给几个钱。”

  “这……”

  “这样子好,也不用给钱了,这红薯糟粕每天都有,就让他来拉走。”刘二郎是个生意人,眼光看得长远,沈余最开始一跟他说粉条的时候,他就注意到里面的商机,所以敢投了本钱跟他干。

  “好,我去给胡山说。”说起来,胡山他们他们的养猪的地方就是胡山的老家,就是隔壁村,左右其实也不远,有车也就走半个小时。

  慕景去胡山那里了,沈余就跟着刘二郎继续做粉条。

  沈余也不知道淀粉要不要晒干,第一批就用的湿粉,折腾了两三个小时,第一批的成品总算出来了。

  沈余先煮了一碗,加了一点中午沈鱼他们吃剩的鱼料,又放了一些醋。闻起来是没有问题的,还挺香。

  吸溜

  “嗯,没差了,捞起来晒干。”

  其实,沈余还有另外一个做法。那就是篜粉,一大块的红薯淀粉放蒸锅里面蒸,然后冷却后,用刮子刮,晒干也是红薯粉条。

  但是,过冷水法,更快更简单,沈余就没选第二种。

  沈余一连在这里呆了好几日,算了出粉率,大概是一斤粉四斤红薯的样子。

  而红薯的收购价格是一文一斤或者五文六斤,所以红薯粉条价格在五文一斤就算成本了。但是想要挣钱,那就是得加到七文差不多,人工钱得扣起来。

  沈余是不会帮忙定价的,价格虽刘二郎自己定,做出粉条成品后,他直接被刘二郎塞了半车?

  “哥,你这不是回村里,带点儿给大哥他们,叔叔伯伯也给分点儿。”

  沈余听说是给沈老大他们的,也就收了,到了村里,肯定也不是只给沈老大他们的,叔叔伯伯分一分……沈余突然就明白刘二郎什么意思了,感情是打广告来着。

  “你小子行啊!”

  “还是哥您教得好。”

  沈余朝着人挥挥手,“走了。”

  回到沈村,沈余就把粉条给兄弟、叔伯分了,还把吃法都给说了,最后也没忘记来一句,这是刘二郎家产的,要吃可以去他家买了云云。

  接近年底,沈余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当然就是税收了。

  沈余喜滋滋地坐在家里,等着陈县令给他送钱来。结果等来了,空着手的陈县令。

  听他说明事情原委,差点哇的一身哭出来。原来朝廷这么不靠谱的吗?朝廷修路居然是用的是当地的税收,意思是,最近修路居然都是用的他的小钱钱。

  沈余看着陈县令,这一瞬间,心痛的无法自已。想他好不容易成了一个公务员,就等着享受一下国家的好福利,好待遇,结果告诉他,你的工资被捐了一样。

  沈余哭唧唧的找着慕景,“你说,是哪个混蛋给我要封地的?为什么不直接给俸禄?呜呜呜,我滴钱钱……”

  慕景起出被沈余哭的一脸懵逼,然后听见他说的内容也反应了过来,想起来了,是这么一回事儿,顿时有些不太自在了。貌似,这封地是他娘的主意。

  慕景践踏是真的,赶紧哄着他,“不哭,这钱不都拿去干好事儿了吗?这可是算是一件大事,大家都会感激你的。”

  沈余一想到这个就更糟心了,好什么好,这是照着朝廷的旨意来的,大家也感激的是朝廷哪里有他这个出钱人什么事情呀?

  但是沈余发现这么一通,也就好了,“我说怎么占了这么大一个便宜?感情是在这等着我呢?哎,算了算了,不就是点粮食吗?算起来也算是我占了便宜。

  沈余可没有忘记,他修建百货商场那片地是没有花钱的。

  慕景看见他缓过来这么快,也就放心了下来,说道,“一年的税收也没有多少,不值那块的。”

  不说沈余,慕景自己都说的心虚。城外那地最多不过二十亩,四两银子一亩,也就八十两银子罢了。

  “算了,你也别安慰我了,这至多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过了这几年,我还是个吃国家饭的公务员。”

  慕景听不懂公务员是什么意思?但是知道沈余也没有将那事情太放在心上,这就让他放心了不少。

  “走吧!我们去看看玻璃做出来多少了?”

  沈余算了一下,整个百货商场一共有每层都有12000平方,除了工摊面积,还剩下9000平方,就拿一个铺子40平方,没层也有200个铺子,一个铺子一个玻璃窗,一共也得打六百块玻璃。

  这可真不是一个小数目,不知道到规定的时间能不能够做好?

  还有保温瓶里面的玻璃胆芯能不能弄出来?

  想想都觉得时间紧。

  他之前不应该分成两拨人的。之前,沈余的打算很简单,一半的人制作大块玻璃,一半的人制作玻璃瓶子。如果,海师傅那边的保温胆芯制作出来之后,在抽人去做胆芯。

  沈余说起这个问题,慕景问道,“能不能再招一些人回来?”

  “场子就这么大,如果招人就要再建厂,银子不够,算了,暂时就这样。”如果到了二月,那六百快玻璃还没有做好的话,就把那些制作瓶瓶罐罐的人调过去,制作大块玻璃。

  大概是他们的运气真的很好,沈余他们才来,就听见玻璃工房那边传来一阵热烈的欢呼。

  “成了,成了。”

  “什么成了?这么高兴?”

  这时候众人才看见沈余夫夫来了,高兴的说,“侯爷,成了,保温瓶成了。这水装进去三天了,还是热的。”

  “果真?”沈余忙上前,将手探进玻璃瓶里,的确还是热的,还有些烫人,就是这水,用来煮方便面都够了。

  方便面,对啊,方便面也可以当做是一件商品,后世的方便面多受欢迎啊,坐火车,坐汽车都要带上了一两盒,真的是热销商品了。

  说到方便面,就不得不说另外一个商品,那就是干面条。以前的干面条十分广泛,十个家庭有八个家庭都会买一两把干面回去放着,以备不时之需。原因也简单的很,干面条简单呗,烧一锅水,水开扔面条,然后煮两分钟捞起来,放点调料就能吃,吃做饭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