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流放改造[种田]>第70章

  沈余把酿酒的法子卖了五百两, 虽然跟酒的利润算起来有点亏了,沈余却不是多在乎。

  揣着四百两的银票,一百两的银锭子, 沈余心情挺好的,有钱拿,不管多少, 都是可以令人高兴的事情。

  沈老大驾着牛车等在酒楼外,问,“回去了不?”

  “还得买肉, 对了, 家里的糖不够了,还得多买糖,盐也不多, 得买盐,花椒……”这么一个个的数下来,沈余觉得要买的东西还挺多的。

  沈老大让他上车,沈余摇头,“我就坐木头楞子上面。”

  先去肉铺买了肉,就是慕景妹妹家的肉铺, 那老板姓什么, 沈余给忘记了。

  屠户见过沈余, 知道慕景修房子,屠户也去过的,只匆匆忙了半日又赶了回来, 没有办法,他也是有一家子人要养。

  后来听说了慕景这段时间都在沈家吃饭的时候,他倒是放心了不少,大哥有人照顾也是好的,他虽然跟沈家人没有打多少交道,倒也看出来那家人还算是厚道。

  称好沈余要的肉后,那屠户又给切了一大条肉,“大哥修房子,我也没空去,得多亏你们家了,不然怕是没有这么容易的。”

  “都是一家人的了,不说两家话,你拿来卖钱的,又不是大风刮来的,我怎么能要?”沈余不要,屠户的猪也是去人家买来的,哪里能不给钱?

  结果还没推搡两下,就有来买肉的人看不下去了,“哪里有人给肉还不要的?你们还要推来推去多久?还卖不卖了?”

  “不……”

  “卖卖。”沈余赶紧把肉给放下,一块肉就够了,天气热,要是放坏就浪费了。

  沈老大把肉提了放车厢,问,“现在去杂货铺?”

  “嗯嗯,杂货铺就前面。”

  杂货铺的老板早就跟沈余他们很熟了,沈余他们经常来买红糖、调料之类的,算是他的大主顾了。

  看见沈余来,就问,“沈小哥,这次来还是买红糖?”

  “嗯,红糖五十斤,以前我买的那些调料没样都来50文的。”

  杂货铺老板听后大喜,他就喜欢沈家这样的,人家买红糖都是一斤或者半斤,至多不过两斤,这可好,一次来就是50斤,一百斤这样买。

  杂货铺老板表示:这样的大主顾,他期望天天都有。

  当下点点头,“可以,就是沈小哥,今年南方发了打水,红糖的价格又会上涨?”

  “涨了多少?”

  “倒是不贵,每斤涨了两文。”

  “哦。”沈余摇摇头,“那你称吧。”

  最后,杂货铺老板拿出他那个小算盘,噼里啪啦一阵后说,“一共2200文。”

  “哦。”沈余摸出碎银子,递了老板,然后结果老板找回来的八百个铜板子出了杂货铺。

  对面的罗传文见了,眼睛都红了,以往他只知道沈余偶尔会朝杂货铺跑,他也不是天天有空的,只道他去是买一些寻常玩意儿,倒也没有多想。

  只是自从他注意到沈余后就发现了问题,这沈家未免太能赚钱了吧!他见这六七日里,沈余不低于花了五两银子。罗传文表示,他一年到头的零花也就这个数了,结果这消息几天就花了这么多钱。

  这更加肯定了沈家种蘑菇是赚了大钱的了。

  罗传文神色莫名的收回脑袋,然后去酒肆提了一壶酒去了城西。

  沈余全然不知道这一切,买完七七八八的东西,沈老大驾着牛车又回了家。途中,又路过屠户肉摊的时候,还是被放了那条猪肉。

  沈余无奈了,他觉得慕景这妹夫也是个老实人,怎么这么死心眼儿呢?

  回到家,就看见沈老娘和四婶子正坐在堂屋里,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沈余也没有凑上前去,这年代的女人闲了不是东家短西家长的,他一个大老爷们儿凑上去干啥哟?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余小子,回来啦?今天买了啥好吃的?给不给四婶吃?”

  沈余背着背篓朝堂屋走,“买点红糖,再买点盐巴。”

  沈老娘起身,把背篓接了了去,一样一样的把背篓里面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有肉有调料还有其他的东西,“快去你四婶冲碗糖水。”

  四婶其实也不过这么一说,打趣一下,并没有真的,赶紧拦着,“喝什么糖水,余小子就白开水来一碗就好了。”

  “哪里?快去,你来一趟糖水都不冲给你喝?”

  “又不是多远的亲戚,就一个村的,你见外做什?”

  沈余没理两个女人的官司,等他端了开水来,四婶又跟沈老娘絮絮叨叨起来了,“唉,你是不知道,二妞他爹他们去的时候,那书生老子娘正训他小妾呢!要我说,屁钱没有,净学着大老爷娶小妾,他养的活吗?”

  沈老娘之前听说了沈二妹回来的原因,本来嘛,四叔是不让这闺女回来的,当初不要父母也要那男人的行为,着实伤了沈四叔四婶的心,也一度让他们一家人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但是三年前回来还看着好好的闺女,如今被休弃回来,还是如此模样,既生气又心疼。

  四婶还是让人进了屋子,问清了事情原委。

  原来,沈二妹嫁过去后,出了一个闺女,之后就无所出,那书生的老娘就觉得对沈二妹有些不满意,一直就说她是不下蛋的母鸡。不过嘛,他们家人少,还得要人干活挣钱给他儿子科举呢!要说沈二妹别的大活不行,但是养鸭子还挺有一手,每年卖的钱能给那书生买笔墨纸砚的了。所以那老太婆除了骂骂她之外,倒也没有做什么别的事了。

  然而,事情的转变是从三年前起的,那时候沈二妹嫁过去有七八年了,除了个闺女就没有生个男丁,那老太婆一直就存了想给那书生娶个小的心思。当然,她也没打算让书生把沈二妹修了,毕竟每年能赚三四两银子呢!

  那时候书生刚好考上了秀才,那老太婆就打算把这事儿跟沈二妹提了。沈二妹虽然觉得委屈,但是生不了儿子也不能怪她,那书生嫌弃她养鸭子,身上有股鸭子鸭子味,不肯跟她一个屋子,她也没办法。

  谁知道,老太婆还没有让人去打听哪里有人,书生就带了人回来了,还是个娇娇俏俏的大美人。

  那一刻,沈二妹整个人都懵了。

  新人进门不到两月,就显示出怀了两个月的身孕,这下子,不光书生高兴,老太婆更高兴。但是,这时候的沈二妹的日子还能过下去。

  等来年,那小妾给书生生了一个儿子后。她的日子才彻底不好过起来,天天被丈夫嫌弃,还得伺候一家老小,还得养鸭子,那小妾生了儿子后就感觉扬眉吐气般,更是把她当个丫鬟使,时不时还跟书生和老太婆告个黑状,她没少被老太婆收拾,那书生更是看都不看她一眼了。

  当四婶知道她过的这种日子后,肺都气炸了。后来那小妾更是嫁祸她要伤害那个小子,那书生打了她一顿,直接把她休了,那老太婆甚至还把女儿都赶了出来。

  没有办法,沈二妹只能带着女儿回娘家。

  沈老娘尴尬笑笑,这事儿说不清,“那他四叔没把人打一顿?”

  “打了,怎么没打,那书生还说要去衙门告我们呢!”四婶不屑的嘲笑,“怕他什么的,要是他敢上公堂告,我就敢把他宠妾灭妻、抛弃糟糠之妻的事儿弄得整个县城都知道,看他这秀才还当不当得整?”

  沈老娘嘴角抽抽,这事儿还真是这女人干得出来的。

  “你说,我家二妞子是不是傻?当初给她找得多好的人家不要呀?去跟一个屁用都没有的书生?你说说,书生能干嘛?能吃还是能喝?还是能帮她下去?能帮她养鸭子?”

  沈老娘斜眼看去,“他四婶,你说啥?”

  四婶这才猛地想起来,这家还有好几个读书的呢?赶紧打哈哈,“哈哈,弟妹,看我瞎说,绝对没有说雨水他们,他们可是我眼皮子底下长大的,七八岁就开始去田里帮忙了,能干着呢!我们继续说那书生。”

  沈老娘这才收回视线,这还差不多她几个大孙子能干着呢!清明才七岁就知道去拔草喂鸡换鸡蛋吃了,哪里是这女人说的这般没用?

  “你看看,前脚把我们家二妞休了,后脚家里就乱起来了。能给人当小妾是是个什么好货色,搅家精!现在呀,那小妾被他娘赶去喂鸭子去了。”

  沈老娘问,“你怎么知道?”

  “我去盯了两天,看他们一家过得不爽我就高兴了,要不是我家老大说了打伤了人要赔医药费,我肯定得再上去揍他丫的。”

  沈余看看她四婶的身影,嗯,这话没毛病。

  “那现在二妞怎么办?”

  四婶听到这里,微微皱眉,她而两儿一女,一个儿子娶了镇上媳妇,吃住老丈人家,算是半个上门女婿。但是还有个儿子也是娶了媳妇的,正因为二妞被休回来而有点情绪,最近天天都在听她在那里喋喋不休,贼烦人。

  不过还是说,“让她住着呗!不然还能怎么办?我看她身子亏得太厉害,不顾着点,年纪大点,怕是得遭大罪。”

  沈老娘,“是这个道理,我怕你觉得不好,想把二妞嫁出去。正想劝劝你呢!”

  四婶不满的嘀咕,“我像是那样的人?再说,她这把年纪,还瘦成这样,又带着个拖油瓶,谁要她?”

  沈余听得汗颜,该庆幸沈二妹不在这里吗?不然他怕两母女打起来。

  沈老娘指指她,“快别这样说,哪有你这样当娘的?”

  “我又没说错,你是不知道,那丫头不省心的哟!昨天还跟我说她不嫁人了,想立个女户,你说她不是胡闹嘛!”

  沈余眨眨眼,这堂姐牛掰啊!有决心有魄力啊!

  沈老娘也是一惊,“你说啥?立女户,这不是胡闹嘛!”

  “就是这样说的,带着个小丫头,还想立女户,她当流言蜚语还不够?”

  沈余说,“四婶,可以呀!你想想,二姐她不是养了个秀才出来嘛!有这钱为什么不养自己,好歹还能贴点膘,养男人什么也见不着。”

  沈老娘白了沈余一眼,“胡闹,你说的什么话,哪有不嫁人的。”

  “我才没有胡说。”沈余不服的辩解,“你想想啊,四婶说以前秀才郎都是二姐养鸭子养着的,既然都能养得起秀才一家了,为什么还养不起她们娘俩,要是将来想嫁人了,还可以招赘一个。”

  沈老娘白眼都快翻天上去了,这傻儿子以往看着听机灵的呀!怎么这会儿犯傻了哟!这种事儿也是他能插嘴的?

  特别是她看见旁边那女人有些意动的神情,这女人向来不太靠谱,别真是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吧?

  想到这里,沈余整的人都不太好了,赶紧把沈余支出去,“快快快,别乱出主意了,我闻着菜都炒好了,你去房子哪里喊师傅们回来吃饭了。”

  沈老娘回头又说,“他四婶,你可别信这小子胡扯,这年代哪有姑娘不嫁人的,即使有招赘的,哪是什么好人家?怕不是有什么毛病吧?”说道这里,沈老娘差点给自己俩嘴巴子,哎哟,她说的什么,八字儿还没有一撇的事情,她怎么还真的像有那么回事儿似的?

  呸呸呸

  都怪余哥儿在那里胡扯。

  “他四婶,今天就在我家吃饭,别回去了。”

  沈四婶还想着刚才沈余的话,哪里有心思在这里吃饭,摆摆手,“不了不了,我回去吃。”

  说完,三两步就跑了。

  沈家几个媳妇端了菜出来,就看见沈四婶急匆匆朝外面跑的背影,嘀咕道,“四婶急慌慌的做什么?”

  沈老娘这一刻想捂脸,真想抽余哥儿一顿,瞧他出的时候主意?

  “没事儿,你收拾着。”沈老娘想着。什么时候再去村中看看,别让那不靠谱的女人把事儿给稀里糊涂的办了。

  事情的确就跟沈老娘猜测的那般,四婶回去就把这事儿给四叔说了,结果被四叔骂了一顿。就是现代社会也有人觉得女子离了婚不嫁人就是不正经,何况这是古代。

  “你说这有什么不好的?”

  沈老娘手有点痒痒,看余哥儿出的什么瞎主意?

  当下也只能劝道,“你也别想这么多,二妞受了罪,还得养上几月,来年再说吧。”

  四婶笑笑,“说的也是,看我给急的,家里也是不差她一口饭吃。”

  其实,沈二姐回来后,家里的大事儿小事儿都是一把抓,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菜地浇水都是接了过去,除了大儿媳妇爱唠叨外,四婶都觉得闲起来了。

  沈二妹给菜地浇水回来,她身后跟着欣欣,这时候的气色已经好多了,头发也整整齐齐挽了起来,用一根木簪子固定住,脸也干干净净的,衣服虽然也是有补丁的,但是也是干净的,她身后的小丫头也是同样如此。

  说真的,沈二妹长得不丑,就是皮肤有点黑,人很瘦,虽不是皮包骨的那种,也是差不多的。

  沈老娘招招手,“欣欣过来。”

  欣欣还是有点害羞的样子,直朝沈二妹身后躲。

  沈二妹将女儿朝前面拉了拉,“欣欣,这是二奶奶。”

  然后又不好意思朝沈老娘道,“二婶,这丫头自小胆子小,我也不敢把她放外面,你别怪。”

  “不怪,不怪。”沈老娘笑笑,又从篮子第一次翻出一个小纸包,“欣欣来,你小姨上山摘的捻子,可甜。”

  四婶不客气的捏了两颗放嘴里,“还挺甜,这时候还是山捻子呀!”

  沈老娘没好气白了她一眼,“孩子的东西也要抢食。”

  “嘿嘿。”

  欣欣在沈二妹的示意下,来到桌前,抓了两颗捻子,一个给了她娘,“娘吃。”

  “欣欣吃。”沈二妹将捻子接过,塞她嘴里,问,“甜不甜?”

  欣欣裂开嘴,“甜。”

  沈二妹一时间,鼻子有些发酸,这些娘被婆母刁难她没哭,丈夫迎新人她没哭,被那女人取笑作践她没哭,后来被污蔑休弃也没有哭,现在她却是想哭!

  “娘,不哭。”

  四婶跟沈老娘虽然在说话,其实余光一直注意着这母女俩,见沈二妹哭了,四婶皱眉,“好好的,哭啥呢?”

  沈老娘拉了拉她,示意她太大声,吓着孩子不好。

  “娘,我错了,是我当年不明白娘的苦心。”

  四婶反射性的就要回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当年他们两口子为这小女儿操碎了心,却始终不得女儿的理解,说起来也是要抹一把辛酸泪。

  “终是吃了苦头才知道后悔。”沈老头合着培养料,淡淡的说,对这侄女他没什么好说的,感情有限。

  “可不是。”

  “老婆子,老五的东西收拾好了没?给带点干粮,也好让他路上吃,也带点被子,天气也越来越凉快了。”沈老头搓搓手,“也不知道老五一下午跑哪里去了?”

  “房子那边吧!”沈老娘也没太放心上,儿子大了,到处跑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说道沈余,他现在正在慕景的老屋里,前日想着沈老四明日要走,听说商路上总算不太安全,虽然有宋家请的镖师在,但是正在危险的时候,那些镖师正在顾着的肯定是宋家的人。

  于是他想到了小弩,这种只有小巧,也好藏起来,不用太大的瞄准,只有能够拖上几分钟,沈老四就能骑着驴子就开跑。

  这两天,一闲着他就来这边,慕景这边什么都有,要兽筋有兽筋,要木头有木头,还有各种小刀。因为慕景有自己做箭支的习惯,这里都是削好的木头,沈余别提多省劲儿了。

  弩做好,沈余还试了试射程,也就只有十多米,穿透力也还行,保证能够见血的。沈余倒是放心了,看来不用去镇上打造铁的了。

  箭支是用柏树做的,这种树还算坚硬,慕景寻常打猎的箭支也都是用这种削的。

  削制了二十来支,沈余约摸差不多了,也就是给沈老四制造一点机会,别的他真的做不了什么?让他去给沈老四准备什么□□,对不起,他对这个不懂。□□,学渣也是不懂的。

  沈余拿着小弩回了家,沈老娘和沈江氏正在忙活着给他烙干饼,这种饼跟馍有些像,只有少数盐巴,水分也没有什么,口感接近于无,但是能够起到饱肚子的作用。

  “也是可怜的老四,家里不好吗?搞什么不好,要跟着去跑商?”沈余说的幸灾乐祸,就差没写着傻蛋两字了。

  沈老娘其实也跟沈余一个想法,不过她作为老子娘也不好打击儿子要干一点事情的心。

  “老五,不厚道了啊?你哥就要出门了,哪有你这样说风凉话的?”沈老四一把搭在沈余肩膀上,不客气的拍了拍。

  沈余将他手拿下,“去去去,别乱搭。”

  “你自己要去的,说是要干男人的大事业,做兄弟的我也不好拦着不是,快去收拾东西,早去早回。”

  “我能收拾什么,都差不多了,你嫂子在收拾衣物和被子,那些货物已经装了车,饼子娘在烙,我又没有什么事儿干。”

  沈余一看,的确还真没有他的事情的,于是就把小弩拿了出来,“来来来,老四,给你看个好东西。”

  沈老四拿过小弩,好奇的翻来覆去的看,“这是啥?给你小侄子玩的么?”

  “不不,这是给小侄子他爹玩的。”说着,沈余拿过小弩,“这就不知道了吧!来,我教你玩。”

  他把小弩撑开,装了一支小箭支,然后扣动扳机,“咻”一声,一道残影直直朝院里晒香菇的簸箕射去。

  随着砰一声,然后传来一阵稀里哗啦的生意。

  沈老娘听见声音从灶屋出来,“这是怎么了?出了啥事儿了?”

  沈余和沈老四齐齐喊,“娘,没事,就是不小心撞到了架子上。”

  “都几岁的人了,看着路不成啊!还能碰到架子去?”沈老娘也就念叨了两句,她还得进去烙饼子也就作罢!

  闯了祸的两兄弟把香菇三两下捡了起来,沈老四拿过小弩就舍不得放手了,都道男人爱武器,不拘热武器或者是冷兵器,总是心头好的,

  “老五,不错嘛!这哪里来的?”

  “我自己做的,还能哪里来的?”

  沈老四也不问,用上次沈老娘帮着打岔,他就知道他娘肯定知道一点老五的秘密,既然他娘不想让他知道,那也就算了。

  “这是给你防身的,虽然有宋家请的镖师,但是一旦有点什么,他们最先保全的肯定也是他们宋家,你跟二郎也要多注意一些。”沈余神情认真,“若是真的遇到了什么,你们也不要顾着货物,这东西准头不错,直接朝人身上射,然后直接骑着驴子就跑。”

  沈老四拍拍他的肩膀,“知道的,你哥哥也是这把年纪的人了,哪里能不明白。”

  “知道就好,咱们家也不缺钱,我估计你回来的时候,一定会大吃一惊!”沈余神神秘秘的说。

  沈老四一听,就知道他又要干什么大事儿了,凑上去,“老五,你又想干什么?”

  他想了一下,想到昨日的酒,恍然,“你别是想开酒肆吧?”

  “不是,酒方子我都卖了,哪里还能开什么酒肆?”

  “啥?你把酒方子卖了?”沈老四觉得好可惜,那可是酿酒的方子啊!

  “对,我们家种蘑菇就够了,酒的利润太大,我们家的底子也太薄了些!”

  听沈余这么一分析,沈老四也想明白了什么,点点头,“你说的也是有道理!”

  他又问,“那你卖了多少钱?”

  “500两,亏是亏了,但是胡掌柜那边说了我们这边也能够自己酿酒用,只要不卖就成。”沈余倒是也没有很放在心上,这种条件现代也是有的,但是你要酿点,少卖一点,人家也是不会追究;但是你想开作坊,对不起,估计你就要摊上事儿了!

  沈老四初初听说五百两,呼吸都快了好几下,五百两啊,五百两!这么多钱,他这辈子就没有见到过!

  沈老四这辈子见过最多的钱就是上个月胡掌柜给送的那五十两了,而分的最多的分红,就是那个月分的整整十七两多!这是他得到的最大的一笔钱了。

  谁知道,这老五居然不声不响的就有了五百两。

  这一刻,沈老四觉得,他不应该去跑商,他应该做个强盗,专门去抢老五的那种,他觉得不出三年,他就会成为整个平溪镇最有钱的那个人了。

  当然,这也就是他想想罢了!

  “老五,这么多钱,你准备用来干啥?”

  沈余想了想,“买山!”

  “买山做什么?又不能出产粮食,还不如买地呢。”

  沈余摇头,“地哪有那么好买的,之前慕景买地也是运气,恰好碰上了,别的时候哪有这么容易。”

  “也是!”沈老四附和的点点,“随你,反正这钱都是你的。”

  “就买山,我要干副业。”

  沈老四好奇,问,“什么副业?”

  “你干不来的副业。”

  “老五,你说,我们还能不能好好当兄弟了?”

  沈余白了他哥一眼,“老四,说的好像我们就不是兄弟似的?”

  沈老四:不想和这弟弟说话了!

  不管怎么样,最后沈余还是把打算给说了,“我想跟爹那样子种蘑菇,这样子多简单啊,一根木头用十年,还省了天天和料。”

  沈老四还以为会听到什么大秘密呢!结果又是种蘑菇,他摆摆手,“算了,我还是去看娘的饼子烙好没?就是苦了你哥哥我,这一个月我都要吃不好穿不好,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了。”

  沈余灵机一动,他想起了后世的什么排骨汤料包,只要把水烧开放一点排骨汤粉进去,虽然没有真的排骨汤好喝,却也是有盐有味的,这里不能做排骨汤料包,但是却能做香菇粉的呀!

  于是他捡了干香菇,然后拿了一些香料,全部放锅里烘干,等水分蒸发的差不多后捞起来放凉,再全部磨成粉末。

  沈余第一次做这个。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于是就烧了两碗开水,用小木勺子舀了一勺子香菇粉进去,搅拌均匀后,一股香味就飘散了出来。

  沈余尝了尝,味道淡了点,沈余终于想起来了,他好像没有放盐巴。

  于是又炒了一点盐巴,放香菇粉里面搅拌均匀,又烧了一锅汤,这次好了,味道没有真正的排骨香菇汤好喝,但是泡饼子吃起来也是有盐有味的的。

  “老四,来,你尝尝?”

  这一刻,沈老四都被沈余感动了,心想,这可真是个好弟弟。

  “好喝!”

  “来给你装一罐子,在路上吃。”

  “老五,你可真是个好弟弟!”

  沈余:这话怎么这么像是骂人的呢?

  摇头,沈余觉得老四没这么傻,不敢当着沈老娘骂他的,除非老四他耳朵不想要了。

  沈老四喜滋滋的拿了一个陶罐将香菇粉装了起来,沈余做的不算多,将将也就装了大半罐子,也就是半斤多点的量。

  不过也就够了,这东西也就是个调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