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流放改造[种田]>第37章

  秋收后,沈村的忙碌的气氛也开始渐渐松懈下来,温度也不似大夏天那样热人。

  沈老头又开始琢磨他的椴木香菇了,经过二十来天的高温,树木中的水分已经蒸发了一些,差不多能用了。

  他也不闲费事,不知道哪里找来的钻子,一个孔一个孔的凿着,哪怕是一拍孔就要花上半个时辰,他也不闲麻烦。

  “老五,让你做的木屑种做了没?”

  沈余抬头,“做了,你要用明日就能用!”

  沈老头笑呵呵的,“明日不成,要不你来帮我钻几个?”

  沈余不搭理他,“自己钻!”

  沈老娘把舂米的家伙什拿了出来,带着家里的女人们舂米,因为秋收后紧接着的就是缴税。

  今年男人们不用出去做工挣钱,相对的女人们的活计也不似那么紧了,一家人做在院子里说说笑笑,心情都不错。

  听见沈老头跟沈余的对话,沈宋氏就笑嘻嘻的问沈老娘,“娘,爹在做啥?咋还在木头上打那么多洞呢?”

  “不知道,哪个晓得他是在干什么?神神秘秘的。”说起这,沈老娘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天天神神秘秘的忙碌着,谁又知道了?

  “那小弟又在忙啥呢?”

  沈老娘也不知道,反正这两爷子最近都神秘得很,“谁晓得了?”

  沈老二从给蘑菇浇水过来,狠狠吐了口气,现在的蘑菇种得多,他们四兄弟整天就泡蘑菇房里了,里面闷热潮湿,呆上个半个小时,人就觉得有些受不了。

  “这蘑菇又该收得了,明日把蘑菇收了晒上!”

  沈老娘应了一声,“明日就收,这米今日就能舂完,今年这米成色的不错,把税缴了,看看能剩多少?今年的米就不卖了,留着自家吃!”

  “娘,缴税后,我们做米团子吧!”

  米团子就是类似于汤圆的一种吃食,将大米加糯米提前一天泡发,然后用石磨磨成浆后,再去掉水分,然后揉成团子,然后将调好的馅料用包里面,有爱甜的就放芝麻花生碎,爱吃咸口的就放菜肉的,做起来有点复杂,而且里面的原料对以前沈家来说是真的有些奢侈,一般也就过年吃一次。

  “做做做,就中秋节做,刚好那天你妹妹也回来!”

  沈余算了一下,距离中秋也就只有三天,于是他点头,“那好,明天我就买肉去!”

  “老五,带花生芝麻呗!你嫂子爱那口!”沈老四插话道。

  “哈哈哈,还是四弟最疼媳妇,深怕弟妹吃不着呢?”沈宋氏笑着打趣道。

  沈老四一点都没不好意思,“我媳妇不我疼着!天经地义的!”

  沈江氏羞红了脸,不好意思的朝沈余说,“小弟,别听你四哥的!”

  “我觉得四哥说的对,四哥你放心,绝对不会忘记给你带花生芝麻。”沈余现在可是心里不慌,前个月买香菇加上胡中明和沈大伯还有沈三叔给银子算下来一共有168两,到了月底就分下来了,这次分了16两多银子,他腰杆子直着呢!

  “哈哈,那也给你大侄子带俩柿饼呗!”

  “带带!”沈余答的干脆,然后又问,“爹,你啥时候带雨水他们去上学?”

  沈老头也乐呵呵的,“问了,问了,中秋以后送去。”

  “爹,桃李村要走小半个时辰,是不是远了点?”

  “这也没法子啊?我都这附近村子就桃李村有个学堂,其他近点的村子都没学堂!”

  “哦!”

  “哦什么哦!等过了中秋你也去学堂,得把字儿给认全了!”沈老头有些嫌弃的看着小儿子。

  沈余赶紧摇头,他可是买了语言通,还是别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了,“爹,我没这天赋。还是别浪费银钱了,一年得二两银子呢!逢节还得给那先生送礼,还不如买点好吃的孝敬您跟我娘!”

  “歪理,这学堂你不去也得去,反正银子已经交了!你自己看着办!”沈老头不想理这儿子,回头继续去凿他的木头。

  “嘿嘿,老五,我瞧着你脑袋瓜子挺灵活的呀!真的不打算去试试?”

  “是啊,小弟,真不打算去读书啊?我家惊蛰都说要去考个状元回来给我涨涨脸。”沈宋氏满脸都是笑。

  “雨水也说了,他也要认真读书呢!”沈刘氏也接腔。

  “雨水是个稳重的,肯定能学好!”沈于氏细声细气的,眼睛里都是羡慕,她生谷雨的时候正是忙碌,生了就忙碌,也没有好好养着,亏了身子,现在都还没有怀上。

  “老三媳妇,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你也好好养养,我给你十两银子你们去镇上的医馆瞧瞧,让大夫给调理调理,也好早点给老三生个男丁!”沈老娘就坐在沈于氏身边,悄声说道。

  不用沈老娘说,沈于氏也是这么想的,反正手里有钱了,开销都走公中,她们又没有什么花销,她跟沈老三商量过了,手里的这点银钱怕是不够,等下月的分红给了,就去镇上请大夫看看。不过她这么多年没再生男丁,娘也没骂过她,这时候还能给她十两银子让她去镇上看病,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娘,我晓得的,过了中秋就去!”

  “嗯!”

  旁边几个儿媳妇也大概听了一点,心里觉得宽慰。沈宋氏又想起娘家在她们耳边说的,什么娘家好了她们在婆家才能过的好,话里话外的让她们偷着把种蘑菇的方法学会了,然后教兄弟们。

  说真的她之前还有那么一点动心,不过当上个月那十六两多银子一分下来,她这心思就散了。

  她人是冲动了点,脑子也不像几个妯娌那般精明,但是不傻啊!她要是学了教了兄弟们,她每个月肯定就没有这么多钱拿了,甚至被婆婆他们知道了,还可能被休回家。

  她可是知道以前也有人将婆家的手艺学了教娘家么女人的下场的,她们村子就有一家,事发后,那女人不光被休回娘家,婆家还到他们村子大闹了一场,把那女人家给砸了个稀巴烂,事后那家人受不了别人的流言蜚语,搬了出去,走的时候还把那女人卖到了山里。

  还有,公婆他们还打算把她两儿子都送去私塾读书,她儿子还说要考个状元回来呢!说不得她以后可能就是状元他娘了,怎么可能给儿子扯后退。要是家里钱少挣了,那她儿子说不定就没书读了。

  不过她娘家的确是有点困难的,她娘家她是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最小的那个都二十二了还没有娶上媳妇,她真的有些操心!沈宋氏搓搓有些发麻的胳膊肘,这事儿的确有点难办,若是她弟弟再不娶亲,那就真的不好说亲了。

  其他几个儿媳妇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想法,虽然婆家现在条件好了,她们也有心帮助娘家,她们现在自己手里有钱,每个月回去给带两斤肉,婆婆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若是真把种蘑菇的方法说了,那这好日子也到头了!

  一晃就是中秋,整个沈村都充斥着一种不一样的气氛,喜气洋洋的。

  沈鱼清早的就带了丈夫刘二郎回了娘家,还给提了一只鸡一刀肉。

  沈老头今天没有再继续弄他的木头了,看见小两口来,乐呵呵的就把人招呼进来,“大丫回来啦!快进屋里,你娘大清早就等你来哩!”

  看见刘二郎赶了牛车来,惊讶的招呼,“二郎今日怎的赶着牛车来?”

  “小鱼月份大了,我担心她走不得太长时间的路,架了牛车来。”

  “好好,你这小子不错,快把牛套牛棚子来,你大哥他们才搭上的!”沈老头一边说,一边给刘二郎带路。

  刘二郎看见牛棚,眼里闪过了然,想起在岳家看到的几间造型奇怪的房子和村里传的留言,更是确定了几分,“爹,你们把牛棚子都搭好了,是打算买牛了?”

  “嘿,你大哥二哥几个给喊买牛,反正都是要买的,就给搭上了!”

  “现在买牛还有点贵,再过两月,等天气凉下来就更划算的,小牛犊子能便宜个一二两银子,十五六两就能买下来,大牛也能便宜个几百文!”

  “我倒是也想过两月买,但是天天用你大伯家的牛车,一月下来也得500文,还是买牛划算,我都去谭木匠那里定了车板子了!”

  “那爹还是买大牛划算,买了就能拖人载物的,省的养了!”刘二郎说。

  这边女婿跟丈人聊得来,那边沈鱼也在厨房见到了沈老娘和几个嫂子,看见亲人,她十分欢喜的开始叫人,“娘,大嫂、二嫂,三嫂,四嫂!”

  “诶哟,小鱼算是回来了,你呀再不回来,娘的脖子就要伸出村子去咯!”

  沈余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二嫂,能把脖子伸那么长的是长颈鹿。”

  沈鱼看见沈余,这次的态度就大大不同了,她十分欢快的跑了进来,“哥哥,什么是长颈鹿?”

  沈余赶紧将人稳住,“慢点,慢点你还有孩子呢!”沈余实在有点怕,这姑娘今年十月才满十六岁,妥妥都未成年,这就要当妈了!

  “没事儿,哥你还没有讲什么是长颈鹿呢?”

  “就是脖子能有人那么长的一种鹿!”

  “这是什么鹿?我怎么没听说过!”

  “我也是听人说的,在海的那边!”

  “啊!那么远啊!”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发文时间错鸟,不知道有没有亲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