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异界种田小日子>第209章 油盐不进的祝泽清

  张秀容把老太太引进门,让她坐到柿子树下的凳子上,端来糖水,“舅母,歇歇脚。”

  虽然做事周全礼貌,但是她的眉头却轻轻夹着,这位舅母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不仅有些尖酸刻薄,还撒泼打滚,她找上门,肯定没什么好事。

  老太太一尝是糖水,一张脸就笑开了,“秀容,你家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啊。”

  屋后乒乒乓乓传来修作坊的声音,院子里卤着肉,香喷喷的,祝四郎他们在帮着清洗猪头,一眼看去,全是肉,祝映红用小磨磨粉,那大大的盆子里,堆着冒尖儿的白米,惹人眼馋。

  老太太瞧着这些,直咽口水,真想全部搬回家,“秀容,你家买这么多肉,吃得完吗?”

  张秀容观察着老太太的表情,道,“那不是吃的,是拿去卖的。”

  肉拿去卖,猪骨头也没浪费,卤肉的时候是连肉带骨一起卤的,卤好肉之后,把肉取下,骨头放到院子里晒干,用大捣钵捣成粉做鸭和鸡的饲料。

  池塘里的鸭子才喂了一个月,就长白毛了,营养给足,鸭子长得飞快。

  家里的母鸡以前两天生一个鸡蛋,现在每天都生,而且蛋的个头特别大,有时候还是双黄蛋。

  张秀容前段时间又去买了二十只鸡,每天吃一把骨粉,长得也飞快。

  老太太一惊,“卖那么多肉,得卖多少钱啊?”

  张秀容自然不会傻乎乎地说他们现在每天能赚多少银子,“其实,除开了成本,赚不了多少钱,只是比以前宽裕了一些而已。”

  老太太连忙道,“秀容,你可不要诳舅母,你家的事我都听说了。”

  张秀容装傻,“那舅母今天来是关心泽清的吗?不用舅母担心,泽清没什么事,今天已经去上学了。”

  老太太一拍大腿,“哎哟,你们真是钱多烧得慌,祝泽清就不是读书的料,何必拿那么多钱去打水漂?”

  张秀容不乐意了,“舅母,泽清再不好那也是你的侄孙,你怎么这么说他。”

  老太太不以为意,“秀容,我知道你听了不乐意,但是我说的是事实啊。”

  张秀容想翻白眼儿,“舅母,你今天来有什么事吗?”她想赶人了。

  老太太终于露出真面目,“也没啥事儿,我听说泽清得了五十两赔偿,舅母家里贫困,你能借我们一起钱吗?”

  张秀容道,“那钱是官府赔偿给泽清的,不是我的钱,我做不了主。”

  老太太一听,脸色就垮了,“祝泽清是你儿子,你怎么可能做不了主,秀容,你是不是不肯借啊?”

  她肯定不肯啊,当着她面儿说泽清的不是,还想借他们家钱,简直笑话,“舅母,泽清现在已经成亲了,钱给了夫郎管,我没有插手他们之间的事。”

  老太太耍赖道,“你是做娘的,怎么能不管,秀容,今天你无论如何都要借我五两银子。”

  张秀容不解,“你借这么多银子干什么?”

  老太太却道,“你们赔偿了五十两,五两哪里算多了?”

  这老太太,张秀容都无语了,其他人听着老太太的话,气不打一处来,人家受了委屈才拿到的钱,又不是白捡的,怎么这么会说大话呢?

  张秀容脸色淡淡道,“舅母,真的借不了,你回去吧。”

  老太太生气了,“秀容,当初你娘生你的时候,没有哭声,可是我救的你,你现在是打算忘恩负义吗?”

  张秀容被拿捏的就是这点,舅母是救了她,但是每逢生辰过节,她都备了礼送去,一年不曾落下,怎么还挟恩图报?

  这时,江一宁打开房门出来,“舅婆,你别为难娘了,娘也是没办法,之前家里发生了一些事,家里还欠着一百两银子的外债,钱都拿去还债了。”

  张秀容暗暗称赞江一宁反应快,“是啊舅母,毕竟家丑不可外扬,我刚才正要说来着。”

  老太太惊了惊,“你们干什么欠了一百两银子?”

  张秀容小声道,“之前张铜被他爹给卖到那种地方,为了把孩子买回来……”

  老太太算是开了眼了,“啧啧,这张远真不是人啊。”

  张秀容以为老太太放弃了,“可不是,你说这我们要是不管,祝四郎哪有还有活路,我们只好硬着头皮东拼西凑,这才把孩子赎回来。”

  “你们也算是尽心尽力了。”老太太话锋一转,“既然你们已经欠了那么多钱了,也不怕这五两银子,要不还是借我吧?”

  所有人,“……”

  江一宁道,“今天上午钱已经被泽清拿去还了,家里没余钱了。”

  老太太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拿到钱,“你们要没钱的话,那我等等泽清,让他去给我借五两银子,你们去忙吧,一会儿我晚上吃了饭才回去,不用管我了。”

  所有人,“……”

  赵永霞给张秀容招手,把人叫去了厨房,“这老太太怎么没皮没脸的?”

  张秀容无奈得要死,“她就这样,没撒泼就是好的了。”

  赵永霞都想冲出去跟老太太干架了,“那怎么办?难道真把银子给她?像这样的老太太,你给她一次,她就能磨你一辈子。”

  张秀容道,“我没想过借钱,所以大家都挺住,她要等就等吧。”

  赵永霞道,“行吧,不管她了,我们准备一下去出摊儿了。”

  张秀容道,“我去把调料给你们准备好。”

  赵永霞点点头,“好。”

  ……

  “鸭鸭鸭,鸭鸭鸭——”一群已经开始长白毛的小鸭子被祝泽清吓得不断向池塘里扑去。

  祝泽清下了学直接来了山头,他还没有整体看过山势,今天来看看。

  一百多亩地实在太宽了,干了一天也看着不是很多的样子,祝三郎请了村里跟他关系比较好的人来帮着砍树,一共十人,干到后面,大家的膀子都酸了。

  祝泽清见大家揉膀子,便道,“爹,几位叔叔,明天再砍了吧?”

  祝大千给祝泽清挥了挥手,“泽清来了?”

  祝泽清扬起笑容,“大千叔,辛苦你们了。”

  祝大千摆摆手,爽朗地笑道,“我们都是干习惯这些粗活儿的,不妨事,你这提着囊箧,还没回家吗?”

  祝泽清指了指上头,“我来看看山头再回家。”

  祝大千道,“那你去看,不用管我们。”

  祝泽清点点头,往山顶而去。

  往山顶走,没走几步就是树林,有松树,桉树、枫树等树木,都是比较普通的树,树干也不粗壮,但是长得很直,显露出顽强的生命力。

  整座山看着很像一个大大的馒头,有个名字,叫馒头山。

  山的正面位置,山脚到半山腰没有树的地方都被开垦成了梯田,池塘,往上大半个头都长着树,左边山脚环绕着土地,右边山脚也是土地,后面是山,山与山之间有一个小沟,小沟长着杂草,作为两座山的分界线。

  站在山顶上,可以俯瞰整个祝家村,以及农田,一直延伸到下一座村,视线宽阔明亮。

  收回目光,祝泽清看着四周,不由想,要是在山顶盖一间小院儿,周围种桃树,春天的时候,必定很美。

  祝泽清不由想象了一下这个场景,这么美的东西,可以纳入计划。

  半山腰,祝三郎把栅栏打开,放鸭子回家。

  现在一一还太小了,看不住鸭子,小鸭子晚上都是放回家的。

  鸭子非常乖,一打开栅栏,就飞扑扑往山下跑,连成了一条线,直奔家里。

  池塘里,荷叶已经长出了了一些,等夏天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满池莲叶了。

  祝泽清看着这一幕幕,由衷地觉得田园生活非常美好。

  祝三郎给祝泽清招手,“泽清,走了。”

  “来了。”祝泽清快步下山,跟祝三郎会合后,一起往家走。

  家里那个老太太还没走,态度坚定,谁劝都没有,一定要等祝泽清回来,顺便吃一顿晚饭,把一家人搞得都没脾气了。

  老太太给小阳儿招手,“阳儿,你那个球给我看看。”这球带回去给孙子玩儿,他们肯定喜欢。

  小阳儿可不给,抱着球跑回房间,把门给关上,小心地把球藏起来后,才跑出来。

  他跑到老太太的面前,摊了摊手,“舅婆,没了。”

  老太太,“……”

  祝泽清回到家里,就看到这一幕,他觉得老太太有些面熟,但一时又没想起来。

  倒是老太太自己介绍,“泽清,我是舅婆。”

  祝泽清这下想起来了,“舅婆。”

  老太太见祝泽清礼貌地喊她,以为有戏,顿时热情极了,“泽清,读书辛苦吗?”

  祝泽清不远不近道,“还行。”

  老太太拉着祝泽清坐下,“来,舅婆跟你说点儿事儿。”

  祝泽清去看其他人,大家都一副无奈又烦的样子,心里明白了,这老太太不招家里人喜欢,“舅婆,你有话就说,没事。”

  老太太亲切地说道,“泽清,舅婆听说你昨天拿到了五十两赔偿,是吗?”

  这件事那么稀奇,早就传遍十里八乡了。

  祝泽清承认,“确实有这回事。”

  老太太越发和蔼可亲,“舅婆家里困难,跟你借点儿钱使使,可以吗?”

  祝泽清点了点头,“可以,舅婆要借多少?”

  大家听着祝泽清这样说话都快急死了,但祝泽清说话,他们也不好插嘴,于是忍得非常辛苦。

  老太太欣喜不已,“不要太多,十两就行了。”

  不是吧,这老太太之前说借五两的,一眨眼变十两了,大家的心里一阵气急。

  祝泽清把囊箧打开,取出纸笔,准备书写,“舅婆,你确定借十两吗?”

  老太太被祝泽清的操作搞点儿有点儿懵,“借钱,你拿纸笔做什么?”

  “写借据啊。”祝泽清自然地说道,“借钱不写借据的话,日后忘记了怎么办?”

  大家大大地松了口气,原来泽清是这样打算的。

  不怕了不怕了,有了借据,到时候不还可以告官,如果到期没钱还的话,官府会把人送去干苦力,干的钱拿来偿还苦主,直到还清为止。

  忘了才好呢!老太太肯定不想写借据,“泽清,你看我们两家那么亲,就不用写借据了吧?”

  祝泽清一脸单纯,坚持道,“不行,要写,找我们借钱的人有点儿多,不写的话我容易弄混,舅婆,舅公叫什么名字来着?”

  把借据落到户主的头上,这钱就相当于全家一起借,到时候也是一起还,要回来的几率要大很多。

  老太太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祝泽清看着傻乎乎的样子,却偏是一副认死理的样子,油盐不进的。

  祝泽清催促道,“舅婆,你考虑好没有,要是没考虑好的话,我得去写功课了。”

  十两银子的借据,她回家怎么交代,老太太摆了摆手,“刚才我说错了,就是来看看你而已,不借了不借了。”

  “那我去写功课了。”祝泽清把东西重新收拾到囊箧里,提着回了房间。

  江一宁追着他回房间,对祝泽清竖起大拇指,“厉害,我们都拿她没办法。”

  祝泽清捏了捏江一宁的脸,“小事。”

  老太太虽然没办法借银子了,但还是坚持要吃晚饭,一直坐在那里,没有走。

  家里吃晚饭,要等赵永霞他们收摊儿回来,还有些时间。

  祝映晴走过来敲祝泽清的房门,“堂哥,你有空吗?”

  祝泽清的声音传出来,“什么事?”

  “你能教我烤面包吗?”祝映晴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本来应该昨天就学的,但是昨天发生的事有点儿多,没空。

  祝泽清开门,“走吧。”

  烤面包不难,面团发酵好,放入锅盖窑里铐起来就行了,当然,要注意锅盖窑的火候,不然容易烤糊。

  面团发酵好,捏成面包的样子,面上华三刀,撒上一些芝麻,放入锅盖窑里。

  面包直接放到锅盖窑里的平板上,这样烤出来会有一股特点的香味,更加诱人。

  祝泽清道,“烤的时候,需要先把锅盖窑烧热,把东西放进去后,一定要记得把这个小口关上,烘烤的时候,只需要在下面保持一根木柴燃烧的状态就行了。”

  祝映晴一一记到心里,“堂哥,我记住了。”

  作者闲话:

  ps: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