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公有些不满被永安侯一家抢了风头,“臣柳章谢先帝为安儿主持公道。”

  周安不只是你的孙子,还是我们卫国公府的外孙,谁说先帝愿意出手是因为你们永安侯府了?没准眷顾的是我们卫国公府呢!

  不过,永安侯已经那么说了,他倒不好学舌,主要是今天这场合,也确实………咳,估计在场的人也在看他们两府的笑话吧。今天不适合他们两府太张扬啊。所以,只能暗戳戳地内涵一下。

  卫国公世子自然也是下跪了,“臣谢先帝厚恩。”

  躺在地下的德林怒极攻心,一口血喷了出来。

  他知道,今天他算是完了,彻底完了。

  就差半年多,但使再多说一年,周安就张狂不起来,只怪他当时太托大了。在时间上没留余地。

  周安的儿子的生母及家人也确实算不上周安的亲人。也怪他当时脑袋糊住了。

  还有就是今天人太多了,如果就几个人,他还可以改口不承认,问题是听到的人太多了,光监审的就三四位。没法改了。

  一失足千古恨呐。

  再想翻盘就难了。

  不过,他还是要争取一下的,万一有奇迹呢,虽然心里明白,周安在大堂上这么说,肯定是有底气的,但他也没别的牌可打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周安,你说你有亲子,已经五岁,你亲子呢?人在哪里?”他可从来没听到过周安有儿子的消息。

  周安即使向围观的人群拱拱手,“列位,我儿子就在外面,大家行个方便,帮忙让出一条路来,让他进来。”

  围观的人们下意识地望后看,前面的没看到啥,后面的看到一个打扮得干净利索的嬷嬷手里牵着一个活泼可爱的五六岁的孩童,两人周围还围了一圈家丁模样的人。

  有吃心思活络点的当下就明白了,这个孩子童应该就是周安的儿子了。刚才也不是没人嘀咕,这么小的孩子就过来看热闹,能看得懂吗?闹了半天,人家是原告。

  吃瓜群众们迅速分开一条路,这位老人冲大家拱拱手,然后牵着这名孩童走了过来。家丁们紧紧跟在后面。

  很快,一行人到了大堂。围观人群让出来的路迅速合拢了。没办法,吃瓜位置太重要了,大家都不想被人抢了先。

  这时候的小梅江,已经在前几天和亲爹周安相认了。他现在不是孤儿了,他有爹爹了。爹我爹对他可好了,给他买新衣服,还让人给他做好吃的。还给他作了好多列具。还陪他玩。爹爹和嬷嬷已经告诉他了,他可是永安侯府的嫡脉,今天就是他认祖归宗的日子。

  周安冲小梅江,也就是现在的周江招招手,小周江赶紧走了过去。

  卫国公一把冲过来,抱住小周江就开始哭,“我的小曾外孙孙!苦了你了。”这次,可算抢在周绵那老小子前面了。

  永安侯也赶紧上前,拥住周江,“我的小曾孙孙!苦了你了。”

  永安侯世子这次吸取上次的教训了,为避免尴尬,没上前,只在一旁抹眼泪。卫国公世子也在一旁抹眼泪。

  这时候,周安的奶嬷嬷冲堂上一跪,“大人,奴婢状告许争,受人指使,拿了束脩却故意耽误我家小主子的学业。”

  许夫子毕竟是占了一个师字,从尊师重道的角度来讲,周安实在是不好出这个头来状告许夫子。容易为人诟病。

  不过,周安不说,就代表就不能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奶嬷嬷这一跪,在场的人又惊呆了。

  呵,还有这出呐。这真是一出接一出的。刺激。

  张府尹心说,可到这段了,于是,淡定地发了个签子下去,“带许夫子上堂问话。”

  永安侯和卫国公一听,也是惊讶不已。他们是真不知道,居然还有这事。当下也来不及哭了,永安侯拉着周江的手,退回到座位上。卫国公也重新坐了下来。

  其实吧,许夫子这边,内卫已经审好了,口供都拿到了,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吃瓜群众们以为签子发出去,就是捕快拿人了,人没拿回来,案子肯定没法审啊。有些人就开始退场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时刻关注大瓜后续。

  没想到,张府尹话刚落,就有衙役压着一个人上堂了。这人长得倒不难看,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但人一看就没有精气神,一脸衰相。

  我草!

  吃瓜群众再次惊呆。

  这次他们惊讶的是衙门的效率。

  简直是太快了。

  在他们的吃瓜史上,不说绝于仅有吧,但也是前无古人的。

  不过,有些脑袋转得快的就想明白了,这人应该就是早被抓住了,应该已经审过了,而且看这人的样子,明显上过刑啊。

  这时候吃瓜群众们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都赶紧站回原位。这样的瓜,他们还能再吃一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