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四(快穿)>第72章 被欺负的恩人之子(八)

  几位大人跟着皇上的贴身太监到了御书房外,发现上方没人。

  “王公公,皇上呢?”王老大人不由问道。

  “皇上驾到。”这时候,伴随着门外太监的接驾声,皇上迈步走了进来。

  众位大人赶紧跪下行礼。

  “众爱卿平身吧。”皇上急步坐到书桌前,抬了抬手。

  “大家看看,刚来的西北六百里加急,金朝大举扣关。边关粮草告急,户部,兵部,你们有什么章程没有?”

  兵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表态,“陛下,我大林朝兵强马壮,小小金国,他要战,那就战便是。”

  小小金国,也敢来撩虎须,打残了他。

  户部尚书吴大人站了出来,先是表了表决心,一定配合朝廷做好后援工作,再诉了诉苦,说了下户部的难处,接着又说了马上会安排调集粮草。

  王老大人等也紧随其后,表示附议。

  行了,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这事就算定了。皇上转而说起另一件事。

  “柳同那里,众爱卿觉得,如何处置为好?”

  皇上这一开口,大家都惊讶不已,刚才皇上还一直逃避此事,怎么现在,突然又主动提起来啦?

  不过一想,也是哦。这敌人兵临城下,结果,以身殉国的将士遗孤在京城出事了,这要是让边关的将士们知道了,嘿!

  这时候还等什么,肯定是要趁热打铁,争取把柳同处置了啊。王老大人赶紧出列,“请陛下治柳同谋夺周将军家财之罪!治柳同教子不严之罪!”

  在这事儿上站队王老大人的一看,赶紧跟上,“臣附议。”

  成国公的发小们一看,急眼了,刚要出口为成国公说两句,还没等开口,皇上快刀斩乱麻,直接下旨了。

  “就依众爱卿所奏,传朕旨意,成国公柳同不仁不义,慢待朝廷忠良遗孤,致使朝廷忠良遗孤下落不明,夺其爵位,抄其家财。并令其三个月之内,凑齐二十万两银子,交还周将军族人。”

  “皇上圣明!”王老大人第一个开口道。

  从皇上主动开口提起这事的时候,王老大人就猜到了,现在边关正等着将士用命的时候,对成国公这样的,肯定要从严从重啊。这句圣明他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皇上发了圣令后开口呢。

  周安死了是可惜,但真要说起来,毕竟不是柳同亲自杀的。柳方那里,世子之位已经被废,柳同这里,丢了一个国公位,也算可以啦。这可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呢。

  成国公发小们一看皇上这么急着下旨,也明白,这事要是搁往常,他们还能再回旋回旋,现在不是赶上外敌来犯么,风口浪尖上,朝廷为了不让边关将士寒心,也只能是拿他们的发小立威了。说白了,皇上不给他们开口的机会,王老大人都喊圣明了,这事就算定下来了。

  唉,他们发小运气不好啊。

  怎么办?跟着大家一起喊圣明吧。

  大家都喊圣明了,皇上也不含糊,当下命人写了圣旨,用了印,让贴身太监出去传旨了。

  其实臣们不知道,皇上也郁闷坏了。跟着边关的加急军报来的,还有边关主将王将军的一封秘折。

  王将军说了,前阵子,故将军周靖,周将军家的管家找到了他,他就很奇怪啊,说你不是在京城伺候你家少主吗,怎么到边关来了?结果,管家当下就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成国公对他家少主不怀好意。

  这王将军就问了,你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吗?老管家就说了,当初周家的家产不是都变卖了嘛,大概有二十多万两,到了京城后,他就想着,把这么多钱置点地,置点铺子啥的,有地就能收租子,有铺子就能收房租,都不用经营,光收租子就成,准赚不赔啊。二十多万两砸下去,能买不少地和铺子呐,每年的租子就少不了啊。结果,跟成国公这么一说吧,成国公就把那一两千的零头给了他,让他们置个宅子,置点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老管爱再去要,成国公说啥也不给了,说怕他们这些下人们带着这么多银子偷偷跑了。老管家表示理解,就说了,到时候地契写他家少爷的名字,然后由成国公保存,再由帝都府备案,这些地契,在他家少爷成年之前,不许交易不就可以了嘛。结果,成国公还是不同意。再问急了,就是,不是给了你一部分了嘛。

  成国公是把零头拿出来了不假,可那一两千的零头,在京城也就置一百多亩地,一套宅子。可话说回来,他们这些下人们到了京城,也要有住的地方吧,也要吃喝吧。这钱哪里来,当然就从这笔遗产中出了。老管家甚至怀疑,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成这公可能一两银子都不会拿出来的。

  关键是,既然这笔银子进了成国公的肚子,肯定要是吐出来就很难了。那可不是几十两几百两几千两,那可是整整二十万两。周家的老管家就有点担心,哪天他家少爷会不会意外了?

  老管家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害怕,最后,没办法,就找到了他这里。希望看在当初和他家老爷一起并肩作战的份上,帮他家少爷把这笔银子要回来,他们要置地!

  王将军就说了,可能吧,周家的管家对成国公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比如说,是不是成国公府的下人在中间故意挑事,或者传错话了什么的。反正吧,还请皇上看在周将军忠勇殉国的份上,关注此事。

  这个节骨眼上,边关大将就提了这么个要求,皇上还能说啥?这自古以来,边关大将谋反的还少了?他们手里有兵,到时候随便找个名义清君侧,再找人写个檄文,造反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如今,蛮族扣关,朝廷不给粮草肯定是不行,没有粮草,再英勇的大将也守不住边关,到时候外敌长驱直入,他们这些皇室,哪个也讨不了好,到时候能安静地上吊都算是祖宗保佑烧高香了,更大的可能就是屈辱地死去,甚至死后还不得安宁。可有了粮草,再对朝廷有意见,到时候他们枪头朝哪头使可真不好说。

  皇帝能怎么办?皇帝也很郁闷,当然是要把这种危险掐灭在萌芽里了。

  到时候边关大将就算是反,朝廷还能占个大义呢。至于妹义成国公,在他们皇室的安危面前,在他们老林家的江山社稷面前,就算了吧。

  谁让他被人抓了把柄了呢。

  天大地大,江山最大。

  皇上不知道的是,其实吧,边关确实是有敌人进犯,但是,数量并不太大,说白了,谈不上那么危急。

  不过,这不是赶上周家的老管家去告状了嘛,王将军听了周家老管家这么一哭诉,难免物伤其类。周将军是他的同袍,算是生死之交吧。结果,他才死了几天呢,就有人盯上了周将军的遗产。关键是,盯上这笔遗产的,还是被周将军救了性命的成国公。

  周将军可是因为救成国公才死的!

  这事可把王将军给恶心坏了。

  出于和周将军的同袍之义,他总要为周安寻个公道的。

  这寻公道怎么寻呢?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

  别看他做为边关大将,在朝廷级别不低。但是,真不如在京城的普通文官们在御前说话有份量。

  何况,要对上的是一位国公。另外,人家还有个显赫的身份

  当朝驸马。

  平时,户部在军饷和粮草这块,总是拖拖拉拉的,说得直白点,经常拖欠。于是,这小揖敌军扣关,就被王将军弄成了六百里加急,一来,是为了催一催粮草和军饷,二来,也是策略性地为周安助力一把,加重这件事在皇上面前的重视程度。

  至于会不会被揭穿?呵呵,好多被拖欠军饷的边关大将都这么干过。

  反正吧,朝廷就是怀疑也没法查。敌军确实是来了呀,瞧瞧,这么多首级为证。再说,两军开战,还不允许人家见势不破逃跑呀。

  当然,皇上也没让王将军失望就是了,立马就处置了成国公,还要求其把周家的家财吐出来。

  “王爱卿,朕有意任你为钦差,去边关劳军,王爱卿意下如何啊?”接受了圣明的称赞,皇上开口道。

  敌军大举来袭之际,出了这事儿,皇上心里也没底,就想着,为了谨慎起见,派王老大人去边关走一遭。

  上次,朝廷派成国公去劳军,劳出一堆麻烦来。如今,周将军之子凶多吉少是事实,边关将士知道了,多少会有意见。为了平息边关将士心中的怨气,就得有个在朝中德高望重的人去边关和将士们解释解释。

  放心吧,对于那些伤害边关将士感情的事儿,朝廷绝不辜息!柳同的国公位已经被夺了,接下来,大家就奋勇杀敌吧。

  王老大人可是积极地帮周家父子站台的,想必由他出面,就冲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人一路风尘仆仆地过去,边关将士多少总会给几分面子的。

  “老臣荣幸之至。”王老大人激动地道。钦差,自古以来都是皇上信重之人才能担任的。能做钦差,证明了陛下还是很认同他这个人的嘛。

  安排完了,皇上心里悬着的那根弦终于落下来。刚要宣布大家可以跪安的时候,一太监匆匆跑了进来,“陛下,陛下,周小公子找到啦,周小公子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