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四(快穿)>第64章 侯府世子贬妻为妾(完)

  随着吴国公府把吴静接回家,嫁妆拉回家,吴静和周渊事实上已经和离了。接下来就是两家打嘴炮了。

  如果这事不是两家都有点理亏,两家都恨不得把官司打到帝都府,打到御前的。

  只是,真要说起来,人家苏氏又没做错什么,苏家可是救了周渊一命,又是周渊主动求娶,苏氏是做为正妻嫁进来的,还给周渊生了个儿子,结果,周渊恢复记忆后就要抛弃糟糠。

  吴家呢,明知道周渊早有妻室,还要上前掺一脚,把人家苏氏挤了下去,这事做得吧,确实不怎么讲究。

  苏家势弱,苏氏遇到这种事,自然没办法为自己讨个公道。京城的权贵们就算有同情苏氏的,最多也就是私下吐槽周家几句,到底是事不关已,大家吐槽完了也就过去了。看苏氏笑话倒不至于,但也不会为苏氏出头就是了。

  如果,两人结亲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大家自然不会自讨没趣,谈起这段往事。但

  ,现在不是周吴两家的联姻出问题了么。

  老话怎么说来着,多行不义必自毙。墙倒众人推嘛,两家总算是遭报应了,大家看个乐子总可以吧。

  两家都知道,就算打官司,多半也就是让大家看笑话。因此,心照不宣地避开了这个选项。

  但官司可以不打,舆论不能不要。吴国公府已经因为大意,先失了一城,孙女落了个克夫的名头不算,安定侯府还要给他们栽一个骗婚的罪名,这哪成?

  这回,吴国公府吸取教训,悄悄派出一队人马,在市井中引导节奏。

  怎么引导呢,就是说,要让京城的吃瓜百姓们淡化周渊休妻另娶这事。

  这种事,一个巴掌拍不响,谈周渊休妻,大家难免会说他们吴国公府偷鸡不成啄把米什么的,反正不是好话就是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家忘记这个事实。

  那有人谈论这个的时候怎么办呢?能谈的多了,比如,多谈谈安定侯府是如何诡计多端,步步为营的。

  明知道他家世子不能生育,却还是舔着脸黑着心向吴国公府求婚。

  井且,为了防止吴国公府的姑娘嫁过来发现真相后闹事,先是找了个道士放话,给吴国公府的姑娘安上克夫的名声,用心险恶地让吴国公府处于劣势,这样嫁过来后即使知道被骗了,可能也敢怒不敢言,吃了哑巴亏。

  只是,他们没想到,吴国公府也不是好惹的,这才崩了牙!

  安定侯也是不好欺负的。事实上,他们也觉得自家很委屈。

  上当了!受骗了!

  吴家这不是骗婚嘛,明明就是个克夫的命,还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什么文苦大师给他家孙女看过相啦,还送了什么开过光的玉佩啦。这不瞎扯嘛。

  要是文苦大师的话真顶事,那他家儿子当初就不会凭白无故摔倒!更不会被人质疑生育能力。

  明明他家儿子回京之前,啥事都没有。自从和他们吴国公府的姑娘定亲后,就事事不顺了。克夫能力这么强,简直是闻所未闻。

  人家道士可是说了,她能把人克死的。幸亏这是和离了,不然的话,他家儿子性命可能都保不住了。

  克夫都克到这份上,还好意思装得跟个受害人一样,脸怎么那么大呢?

  当然,安定侯府同样不希望有人提周渊曾经娶妻的事儿。也暗中派了人,一来,散播一下吴国公府的坏话,二来么,务必保证,把安定侯府摆在受害人的地位。

  这事,本来就是他们安定侯府受骗了啊。

  两家的诉求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对上自然是在所难免。很快,安定侯府的人手和吴国公府的人手在一个茶馆里狭路相逢,在吃瓜群众们的拱火下,轰轰烈烈地打了一架,震惊了京城。

  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居然会有人真情实感地为了维护吴姑娘(安定侯世子)和人动手的。

  活久见啊。

  没等两家反应过来,京城吃瓜群众们很快就义务地给这场斗殴定了性:狗咬狗。

  不管这两个打架的人是单纯地喜欢哪一方也好,还是是哪一方的亲朋故旧也好,反正吧,这事,真要细究起来,两家都不厚道啊。

  苏氏做错了什么?

  他们家不过是救了安定侯世子一命啊,而且在帮他寻找身世未果后给他提供了一份优渥的生活,温柔贤淑,让当时失掉了记忆的安定侯世子主动求娶。还给安定侯世子生了个儿子。

  安定侯府不厚道啊。这不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嘛。

  以吴国公府的人脉,不可能打听不到安定侯世子曾经娶妻的事儿。毕竟,这位世子可是礼部侍郎大人找回来的,这位世子什么情况,早就被人打听得一清二楚的。京城吃瓜群众都知道了,吴国公府知道得只有更早的。

  可就是明知道安定侯世子辜负了苏氏,吴国公府还是把自家孙女嫁了过去。可以想见,对苏氏的事肯定是乐见其成啊。苏氏不腾地方,她不就成妾室了嘛。

  如今啊,也算是因果轮回啊。

  吃瓜,吃瓜,吃瓜。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两家也都有点偷鸡不成啄把米的感觉。得,这算是两败俱伤吧?

  这叫什么事哟,他们的委屈没人关心,反倒是这点破事被人拿出来说个没完。

  不过别人看不清怎么回事,他们自己是知道自家事的。

  肯定是对方派了人手引导舆论啊。不然真以为有人吃饱了没事干,为了别人的事打死打活的。

  想平息舆论,肯定就要撤出人手,不然,双方人马碰上,肯定还要干起来。

  但是,明摆着,先撤的肯定是要吃亏的。你撤了,他不撤,到时候他的言论占了上风,

  不过再坚持下去,对大家都没好处也是真的。

  安定侯想了想,找上了文苦大师。

  我们周家可是被你给坑了!

  要不是你放话为吴静背书,我们周家早就麻溜退婚了,又哪会娶吴静进门!

  不娶她进门,就不会有这些狗屁倒灶的事!

  瞧瞧,你都干了些什么?

  话是可以乱说的吗?有没有高僧的模样!

  周家当然不会说自家派人带节奏的事,但是把吴国公府说出来肯定是没有心理负担的。事实上,他们来找文苦大师,就是希望文苦大师出面找吴家,让他们先把人手撤出来。

  文苦大师心里苦!

  吴国公府是他们寺里最大的香客之一,每年添的香油钱都不少。寺里有些事,求到吴国公府头上,能办的人家也帮着办了。所以,吴国公府求寺里的时候,他才会那么爽快!

  可谁知道,这两家这么能折腾!

  刚成婚第二天,就开始干起来了。

  现在不是没有人议论,说吴国公府姑娘克夫不克夫的两说,但这门亲事不是天作之合是肯定的。这说明啥?说明文苦大师看走眼了啊。

  这事,对他的威信打击太大了。弄得这阵子他们寺的香火都少了许多。

  寺庙的和尚就是为了侍奉佛祖和菩萨的,但文苦大师道行这么差,说明在佛祖和菩萨们心里,肯定不怎么得意他啊。

  既然如此,大家为什么去一家受佛祖和众菩萨们眷顾的寺庙呢?

  文苦大师悔得肠子都要青了。

  一听说这件事在京城讨论度居高不下,居然是吴国公府派人拱火,文苦大师眉头皱得老高了。

  闹出这么大事,吴国公府居然不想着冷处理,居然还派人到处嚷嚷,讲述他们吴国公府的委屈。

  他们这么做不要紧,大家伙肯定要对这事议论吧。这一议论,难免又说起他文苦啊。

  这不是公开处刑嘛!

  你吴国公府不觉得丢人,老衲我凭什么跟着受委屈?

  当初是你们再三央求,老衲把一世声名都压进去帮你们背书,你们就是这么回报老衲的?

  随后,在周家保证吴国公府撤人手他们就会立刻跟进的前提下,文苦大师强硬地要求吴国公府必须,立刻,马上,把派出的人手收回来。

  吴国公府虽然觉得自己有冤没处伸,委屈着呢,但对上文苦大师,还真谈不上理直气壮。

  文苦大师的一世英名啊,没了。就因为帮了他们吴家一个忙。

  事实上,吴国公府此刻真的有点进退两难。如果当初不派人手吧,好像只有被周家追着打的份,派了人手吧,哪想到,大家的焦点都集中在苏氏身上去了呢?

  现在是撤人手也不是,不撤人手也不是。

  既然文苦大师开口了,算了,给他个面子吧。再说,周家不是也说了,他们撤了人手就会马上跟进嘛。

  不管怎么说吧,在文苦大师的斡旋下,两家都撤出了带节奏的人手。

  很快,礼部尚书的长孙,康泰公主的驸马在外面私养外室的消息传来,周吴两家的事慢慢地被谈论得就少了。

  虽然如此,两家也算得上两败俱伤。

  吴静倒底克夫不克夫?

  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反正安定侯府的世子周渊在和她定亲后腿就摔断了,现在都没好呐。还有,周渊有儿子,说明最起码在回京前生育能力是没问题的。

  吴静和离后再嫁就算二嫁了,身上又背着这么个名声,说实话,京城的权贵们都有点害怕。、

  自家的儿子,好不容易养大了,就算再不成器,虎毒还不食子呢,哪愿意看着儿子去死?再说,克夫这个词其实引申起来,含义挺广的,克丈夫一人也是克,克夫族一族也是克。到底她要克到哪个份上,大家心里没底啊。

  就算有些想算计原配嫡子的继室,以及想算计庶子的嫡母们,也不敢打吴家姑娘的牌,不然,就算不怕被京城吃瓜群众们的吐沫是子淹死,也怕被自家老爷收拾呢。

  门第高的不好找,那低点的呢?低点的一样。大家都是只有一条命不是。

  而且,门第高些的,家族真有什么事,家族亲戚多,好歹还有个照应,门第低点的,亲朋故旧们就是想照应,也照应不上。

  主要是,大家是真不知道吴家姑娘克夫会克到什么程度。不过吧,安定侯世子现在样子就挺惨的,这个大家还是知道的。

  京城找不到合适的,就只能外嫁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吴国公府尝试着给几个在外任的故交写信暗示之后,竟然没有接茬儿的。大家都装做听不懂,丝毫没有想和吴家联姻的意思,虽然这样可以攀上吴家的大腿。

  能被吴国公府联系的,职位都不会太低。自家能平稳发展就好,何必掺和吴周两家的事呢。敢娶吴家姑娘,势必就会得罪周家。周家可是有位简在帝心的世子呢。再说,关键是,这位吴姑娘,传说她克夫啊。

  不成,肯定不成!

  其实也不是没有人愿意和吴家联姻,这毕竟是吴国公府的嫡长孙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如果不是家族看中,家族为会她出这个头,甚至不惜和安定府撕破脸吗?

  一些落魄的小门小户是不在乎的,甚至有的愿意拿出嫡子联姻。

  只是,这样主动找上门的人家,吴家也看不上。

  他们可是堂堂公府,也不是谁都能来攀一脚打打秋风的。

  再说,刚和安定侯府撕破脸,他们也想着,把孙女嫁得好一点打安定侯府的脸呢。要是二嫁嫁得太差,估计安定侯府得笑掉了大牙。

  就这么着,吴静的婚事就被耽搁下来。

  周渊这边,其实也不好不到哪儿去。自从上次摔着了,周渊还一直用轮椅呢。再说,如今,又有不能生育的名声,哪个姑娘愿意嫁进来?再说,周渊的儿子已经五岁大了,生母尚在,就算过继到自己膝下,也未必养得熟。嫁进来没有儿女,将来周渊要是变心了,再来场和离,到时候晚年不得凄凄惨惨戚戚?

  周渊这里,其实也有点后悔了。不说别的,朝廷可是有规定,这世子之位,向来只有嫡子才有机会。而且如果周安不是嫡子,将来这安定侯府的爵位,搞不好就要旁落了。

  这个爵位,只能由自己的血脉来继承!

  在周渊的坚持下,安定侯府为苏锦请封了世子夫人。

  看在周渊当初救驾的份上,再说,安定侯府会有这些事情,还都是救驾引起的呢。皇上自然也不愿意寒了功臣的心,利索得准了。

  至于为什么有了苏氏,当初还要和吴国公府联姻呢?

  安定侯府解释是这样的,本来,他家世子和夫人是琴瑟和鸣的,只是回京后,遇到一个道士,跟世子说他会娶一个克夫家的夫人。

  当时世子也就误会了,以为说的是苏氏。他自己被克了不要紧,但是家族也是上千口人呢。出于对族人负责考虑,世子才忍痛决定和苏氏和离,续娶。

  结果,闹了半天,克夫家的不是苏氏,是吴氏。

  既然如此,他们当然要把原配苏氏接回来了。

  老话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当初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世子背地里难过了许久,如今,总算守着云开见月明了。

  安定侯府还暗戳戳地踩了吴静两脚,对,她就是克夫家,克全族的那种!

  不得不说,安定侯府非常有些唾面自干的勇气。面对京城吃瓜群众们一片嘘声,不管大家信不信,他们安定侯府反正信了。

  我就这么说了,咋地?

  周家这么一闹,得,吴静克夫的名声就更响了。

  吴国公夫人好像为此又晕了一回。

  倒是苏今,得知苏锦被封为世子夫人的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高兴得在祠堂里跪着哭了半天。

  他们老苏家的祖宗们,简直是太好了。

  就算到了地下,都没忘记他们这些后辈。

  关键是,战斗力太强了!

  真是祖宗保佑啊。让他们老苏家的姑娘在外面没被人欺负死,还逆风翻盘了!

  安定侯府花园的一角,周渊坐在轮椅上,远远看着苏氏的一些族人在花园里和苏氏母子说话,黯然有点神伤。

  曾经,这些苏氏的族人和他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融洽的。只不过,在经历了这么多事以后,再见他就冷淡了许多。

  当然,对和苏氏再续前缘的事,他没得选。如果将来侯府的继承人不是出自他的血脉,谁知道将来老了后他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

  只是,他心里也清楚,他和苏锦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现在的苏家,对他也就是个面子情。

  苏家想让世人知道,他们有这么一门贵亲,而且安定侯府的下任继承人,也就是他周渊的儿子,很可能是此生唯一的儿子,就是他们苏家的外孙。

  这门亲事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苏家也算笑到了最后。将来安定侯府的下下任继承人,不出意外,就是周安了。

  对于一个现在还坐在轮椅上的周渊来说,周安,就是他下半辈子的希望。

  因此,哪怕为了给儿子面子,他和苏家的关系,也不能太差了。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这腿,一百天早过了,还是没见好,也不知道能不能好了。

  都是吴氏克的。

  吴氏这个害人精!真真是扫帚是啊。

  不过想到吴氏到现在也没人敢娶,周渊的心里平复了一些。

  果然,害人的人就是没有好下场!

  如果老天可以重来一次,他说什么也不会抛弃苏氏的。他的腿也就不会……

  唉,一失足千古恨呐,再回首百年身。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看到角落里落寞的周渊,周安微微一笑。这对渣男贱女,总算得报应了!

  接受了原主的感谢,周安离开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