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四(快穿)>第53章 姐夫爱白莲(完)

  吴父和吴海虽然觉得这个墙上的标语很蹊跷,不过……这句话总不是坏话吧?

  每年冬天到最严寒的时候,帝都一些权贵之家为了积福,都会进行施粥活动。长康公主府也不例外,每年施粥的事,长康公主府都是做在前面。帝都权贵们每次说起长康公主,也都是要提一句这件事来称赞一下长康公主的善心的。

  现在就把字擦掉好像……是不是也不太好?宣扬长康公主善举的事,他们吴家却避如蛇蝎,传出去,长康公主会不会不高兴?

  不如先放着吧,过几天,下场雨的,这字迹就淡了,这事也就过去了。

  吴家父子稍微商量了商量,最后决定,先放着,赶紧去上衙门吧,不然就迟到了。

  吴家父子刚走,周婉就带着周家人出现在吴家大门口。

  周父和周大哥去上衙门了,周母和周大嫂,周二哥和周安跟着过来的,后面还跟着二十多个家丁还有几辆马车。

  一看这一行人来势汹汹,门房心里暗道一声不好,大奶奶这样,感觉像来砸场子的呀。

  有机灵的就赶紧往里跑,找吴母进行通报,有个门房过来跟周婉请安。

  “大奶奶,您回来啦?”

  周婉没理门房,带着一行人往里走。

  门房虽有心想拦,可他也明白,现在周婉还是吴家的大奶奶,他一个做下人的,要是真拦了,搞不好周婉当下就能收拾了他,到时候吴母为了平息周婉的怒火,未必会给他出头。

  周家人一直闯进院子,直奔周婉的嫁妆库房,开始搬东西。

  “媳妇,你这是干什么?”吴母得到消息,匆匆赶来。

  “你说干什么,我们周家早就说过,要么处置了那个妾室,要么和离,既然你们选第一个,我们周家当然是来搬我姐的嫁妆的。”周安大声答道。

  “何至于此,媳妇,何至于此啊。”吴母赶忙上前拦着。在她眼里,这些嫁妆都是属于她们吴家的,进了他们吴家的门了,哪有再出去的道理。

  只过,吴母一个妇人,平时养尊处优,身上力气也没多大。周家的家丁一抬手就把他拨拉开了。

  “媳妇,这自古以来,和离的女人可不好嫁啊。我儿年纪轻轻,现在已是五品将军,马上就能为你诰命,你若再嫁,将来可就只能给有孩子的男人当继室了,而且保不齐家里也是妾室一大堆的。何苦来呢。如今,我儿亏欠于你,以后---”

  吴母诚恳地劝道。她觉得,自己是真心为儿媳妇着想。

  让一个人闭嘴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还钱,周安拿出一张单子对吴母道。

  “这是当初吴姗出嫁时我姐帮忙补贴的一千两银子的单子,还有这些年我姐补贴你们家用的一千八百两银子,麻烦伯母把两千八百两银子拿给我吧。”

  吴母一听,眼色当下就变了。“这送出去的东西哪有往回要的,成何体统?“

  “当初你们吴家骗婚,说不纳妾,我姐才嫁过来的,给吴姗补贴嫁妆也是基于你们吴家骗婚的前提下,包括补贴家用,因为我姐以为以后这个家会是她的血脉所有,这才肯拿出自己嫁妆的,哪知道,你们吴家这么缺德呢,再说,你们吴家也算是官宦之家,花儿媳妇的嫁妆不觉得丢人现眼?”

  周安一顿话说得吴母也有些脸红,不过,钱已经花了,他们哪里拿得出来哟,只得硬着头皮嘴硬。

  “当初是媳妇心苦情愿补贴的,东西已经花了,怎么往回要?难道还要吐出来不成?天底下再没有这样的道理。”

  “没关系,你们不还,我们去帝都府衙门告你们骗婚,另外,你女儿夫家,我们也会上门讨要当初垫付的嫁妆钱。”周安淡淡一笑。

  “你们敢!”要是女人夫家被周家找上门,女儿在夫家还怎么抬得起头来?周家要怎么这么不讲究,主动送出去的钱还要往回要的。

  “这是我姐给吴海的休书,你们拿好了!”周安扔下休书,大手一挥,招呼着收拾好东西的家丁就要往外走。

  “太太,太太,长康公主府的赵嬷嬷来了。”这时候,吴府一个婆子兴奋地跑了过来。

  这时候,一个面容有些威严的婆子带着两名丫环走了进来。

  吴母一听,当下来了精神,她知道,靠山来了。连忙迎了上去。

  “赵嬷嬷来了,因家中出了些事故,有失远迎,望嬷嬷恕罪。”

  “吴太太言重了,我今天来,是来给于姑娘送礼单的,谢谢她对我家小公子的搭救之恩。倩儿姑娘可在?”

  “在的,在的。”

  “几位周公子请留步。”赵嬷嬷和吴母寒暄过后,叫住了走在院子门口的周安一行。

  “嬷嬷有何吩咐?”周安转过头来。

  “不知道周公子这一行人这是要去哪里?”

  “自然是回家去。”周安答道。

  “你回家去为什么要带走我的儿媳和嫁妆?”吴母仗着有人撑腰,大声斥道。

  “当然是因为我姐姐已经把你儿子给休了,嫁妆你还要扣下不成?”

  “周公子,老身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赵嬷嬷做为长康公主的贴身嬷嬷,自然知道公主是答应了吴海和于倩儿说服周氏的。既然让她碰上了,她自然要帮主子把事了了。

  “嬷嬷在皇宫多年,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何必问我。”周安冷着脸道。

  “你!”赵嬷嬷因为是长康公主的亲信,这么多年,走在外面,帝都的权贵们也是要给她几分面子的,没想到,今天被一个白丁给撅了。

  “俗话说,宁拆千座庙,不毁一门亲。姐姐和姐夫有了误会,周公子不想着帮忙说和,哪有火上浇油的道理。”

  “你怎么不说吴海骗婚?当年他求娶我姐姐,我们周家本不同意,是他亲口发下誓言,说三十无子方会纳妾,如今,他破了誓言,我们家不休了他,还等着再被他坑一次呢?”

  赵嬷嬷神色又是一滞,这……好像这吴海是有点不地道哈。

  不过,她家主子已经答应过,帮吴家和于倩儿说和。再说,此一时彼一时,男人的话哪能当真呢?周氏也确实有点得理不饶人了些。

  “当年,吴将军在危难中救下于姑娘,老话说,救命之恩,以身相许,说来这也是一段佳话了,这也是他们两人的缘份,周夫人何不大度些,成全了他们二人呢?”

  哪知道赵嬷嬷说完后,周安神色突然变得怪异起来。

  “嬷嬷可否借一步说话。”周安道。

  “周公子有什么事不可对人言?”赵嬷嬷冷着脸道。

  “自然是一件关乎贵府前途命运的大事。”周安昂首道。

  身在皇宫多年,赵嬷嬷快速在心里做了下权衡,如果她答应周安的要求,周安应该不会伤害她,毕竟她和周安以前也没仇。再说,就是看在公主面上,她也不敢。如果万一周安那边有什么重要的信息,她要是错过了的话,到时候难免被公主责罚。

  不如,且听听他说什么。如果这小子胆敢拿她开涮的话,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宰相门前还七品官呢,她可是长康公主的心腹,想收拾一个白身还是有办法的。

  吴母见此情景,虽然不满,但也知道,公主府的嬷嬷她惹不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安和赵嬷嬷走到远处的角落里。

  “嬷嬷被吴家人骗了!”周安小声道。

  “此话怎讲?”

  “我听我姐说,吴海的母亲经常说起,长康公主当为公主楷模,每年冬天都会为灾民施粥。”

  赵嬷嬷一挑眉,自豪地说道,“那是自然,我家公主心善,自然是每年冬天都会施粥的。”

  “嬷嬷来的时候,看到吴家墙上写的字了没有?”

  赵嬷嬷点点头,是夸她家公主的。

  “嬷嬷想啊,救命之恩,以身相许,长康公主这些年,施粥救活了多少人。你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就能看出,吴家心思不简单!”

  赵嬷嬷一时没想明白过劲来,她家公主救了多少人和这句话有什么关系?

  “嬷嬷再细想想。”周安提示道。

  嗯?

  “这……”赵嬷嬷终于回过味儿来,“简直是岂有此理。”吴家简直是其心可诛。

  她家公主每年救了多少人?这些人里肯定有不少男人,要是救一个就许一个,她家公主成什么了!

  “嬷嬷今天星带着礼单来的,刚才又说是救命之恩。所以,嬷嬷才会出于情面,帮吴家说话对吧?老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也是贵府上仁厚,可是,也不能因此就要被人利用啊。嬷嬷想想,有没有可能,这份恩情是吴家处心积虑地得到的呢?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攻击公主来抹黑皇室。”

  赵嬷嬷就有些犹豫,其实吧,好像……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主要是吴家墙上那排标语太突兀了,她一时弄不清是什么路数。从来没见过哎。

  “嬷嬷不如回去问问公主,看这事要如何处置?”

  赵嬷嬷想了想,这事说大其实也不大,可如果真是有心人故意操纵,还真有可能闹大了啊。做为公主的心腹,她首先要维护的自然是公主的声誉。

  赵嬷嬷懒得再管周吴两家的闲事,匆匆跟吴母告别,准备回家先给她家主子复命去。

  看到靠山赵嬷嬷又这么走了,吴母当然知道,这是周安当着她的面给赵嬷嬷眼前下蛆呢。不过,她能怎么办?只能眼睁睁得看着周家人带着周婉的嫁妆扬长而去。

  长康公主皱着眉头问赵嬷嬷,“你是说,吴家有可能是别有用心?”

  “奴婢也说不好,不过,这个救命之恩以身相许的话,跟在公主施粥活人无数后面,确实让人不舒服,特别是在吴家的墙上,还刻意写了公主施粥的事,那个吴海的小舅子,周家的三公子说吴家可能会对公主不利,奴婢就想着,赶紧请公主的示下。”

  长康公主一听,脸都黑了。两句话连在一起,确实不好听啊。

  莫非,这吴家真是故意接近她的不成?

  “这么说起来,奴婢想起一个事儿来。不知当讲不当讲。”旁边伺候的刘嬷嬷突然道。

  “讲。”公主道。

  “昨天,喜顺几个偷偷念叨,说有人给他们递过一个纸条,说于姑娘是看小少爷穿着不凡,才特地把小少爷引到马车下,然后又特意跑出来救了小少爷,为的就是这个救命之恩。”

  “你怎么不早说?”长康一听,脸更冷了。

  “公主息怒,这种事情,没有证据,他们说了也怕公主误会他们推卸责任,故意陷害于姑娘。喜顺又是奴婢的外甥,所以……”

  长康公主想了想,“既然如此,吴家的事就放手吧,不用管了,礼物我也送了不少,对吴家并不亏欠。另外,回头找人好好地查一查这位于姑娘的底细。”

  吴姗嫁的是一个六品武官之子,夫婿现在在军中做小旗。当年她的陪嫁不少,在夫家还是挺体面的。

  这天中午,吴姗的夫家门前突然来了几条大汉,高举着横幅,“吴氏请速还周家垫付的嫁妆钱”

  前世,吴姗受了周婉那么多好处,却还反过来踩周婉一脚,在周婉的死亡上添了把火,如今,周安收拾起她来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天,奶奶的,这不是天降大瓜嘛,周围的人迅速围拢了过来,他们要捧了人场。

  门房一看有闹事的,赶紧跑着进去通报了。

  不一会,吴姗的婆婆带着下人出来了,“你们几个,站在我毛家门口吵闹,是何道理?”

  “没什么,是你儿媳妇吴氏,找娘家嫂子帮忙垫钱凑嫁妆,如今,这一千两银子也该还了。”

  老太太一听,气得差点没晕过去,儿媳妇吴氏因为嫁妆多,在几个妯娌之间,还是很爱占个高枝的,没想到,这个高枝,竟然是这么来的。

  “胡说,我儿媳妇的嫁妆都是父母准备,和娘家嫂子有什么关系?“这事不能认,认了他们毛家的脸往哪搁?

  “老太太您这就不厚道了,你那亲家,也就几年前才勉强在京城买了座三进的院子,也是掏空了家产,哪有钱给女儿陪送一千两百两的嫁妆!如今,这几年的利息就不要了,但是本金总得还吧。”

  “是啊,是啊,哪有让娘家嫂子给出嫁妆的道理,这垫钱凑嫁妆,可不得还嘛。”吃瓜群众在一旁附和道。

  “去,把二奶奶叫过来。”老太太扭头对身后人吩咐道。

  不一会,吴姗出现在大门口。

  “媳妇,这是你娘家嫂子周氏的人,你说说吧,你的嫁妆有没有让人家垫付的?”

  “哪有此事!”吴姗当场否认。只要她不承认,就当没有这回事!

  “听见没有?我家媳妇说没有这回事。”老太太顿时趾高气昂起来,其实她也猜到九成九儿媳妇的嫁妆是娘家嫂子贴补的,不过得利的是她们家,当然是装不知道了。

  “吴氏,你吴家以前不过是一二进的宅子,也就是前几年才买的三进。你娘家一年的出息,在你娘家大嫂嫁过来之前,也不过两百两!我就问问,吴家从哪里给你出一千两百两的陪嫁?莫不是吴大人贪污的军饷?”

  “你胡说!”吴姗一听气坏了,这些人明摆着想把事情闹大,搞臭了她的名声。

  “你不给我们就天天来,你不嫌丢人就成。”几个人笑嘻嘻地道,并不在意吴姗的死不认帐。扭头吩咐身后的小弟,“去,爷几个想吃庆丰楼的包子了,要上二十笼,哥几个今天的午饭就在这儿吃了。”

  “好咧。”小弟扭头去了。

  “别忘了让他们放醋。别忘了拿筷子。”看着小弟远去的背景,为首的大哥突然喊道。

  中午,在众人的围观中,几个要帐的就在毛家门口吃的小笼包子。听说还因为包子铺送的蒜少了念叨了一番。吃剩下的一笼,几个随手给了一个乞丐。乞丐连身道谢。

  晚上,几人才慢慢离去,并放话说明天会再来。

  倒是吴姗的公公回家之后,气得不行,“赶紧把这一千两给我还回去,我毛家丢不起这个人。”吴家什么样子,他心里清楚得很,都不用找证据,他都可以确定以及肯定,这一千两绝对是周氏出的。

  吴姗只得把钱还了回去,但是在婆家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她以前仗着嫁妆比别的妯娌多,没少挤兑别人,现在把这一千两还回去后,再另上平时花用的,基本也不就剩什么了,别的妯娌反过来没少嘲笑她。

  吴姗还了银子,吴家只得跟着还银子。女儿的嫁妆都是儿媳妇垫的,你说家用你没用儿媳妇的,谁信?吴家也怕周家去打官司。

  吴家钱不够,没关系,于倩儿不是刚收了公主府送来的谢礼嘛,正好补上,把公主送的礼物变卖变卖,吴家终于凑上了这一千八百两的亏空。

  变卖完公主的谢礼,于倩儿也就不剩什么了。吴海见周家如此不念旧情,就彻底扶正了于倩儿。和于倩儿双宿双飞。

  本来吴母不同意,想着让儿子再娶个门当户对的,只是,一来周家这么一折腾,儿子名声有些臭,但使讲究些的人家都有点看不上吴家吃相这么难看,二来,吴家刚花了于倩儿一千八百两,确实是有些理亏。说话就也不太硬气。

  长康公主回头问了小儿子半天,儿子还是太小,当天也是光顾着玩,也说不太清楚当时的具体情况,没有证据证明于倩儿是故意的,但也没有证据证明她是清白的。长康公主对于倩儿也就撂开手,不闻不问了,反正谢礼她已经送了,价值不菲,她觉得对于倩儿并不亏欠。要知道,她还是看于倩儿的面子,才没追究吴家的事咧。

  吴家墙上的那个标语,简直是其心可诛。

  好吧,她也是怕事情闹大了,对自己声名有损。

  吴家有想过,把周大哥调离到偏远的岭南之地,可能是吴家名声臭了的原因,也可能是长康公主府上的嬷嬷到过吴府却没了下文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少了长康公主府这座靠山,因为吴家前景不明,没有人愿意帮忙。

  吴海和于倩儿倒是挺恩爱的,直到

  有一天,他看到了一本书。书名叫《步步高》。

  时下流行的一般是才子佳人的言情故事,再不济也是帝王将相的演义,像这种大女主文,而且女主还是反派的,并不多见。但是他构思新颖,情节生动,很是吸引一部分读者的,后来卫国夫府的老夫人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天呐,这不是特别好的教育儿孙的文嘛,多让他们领略领略人心险恶,也省得见着一个卖身葬父的都想往家里领。

  卫国公府的老夫人这么一推荐,京城贵妇圈不少买帐的,说白了,大家都不差这一本买书的钱,怕的是儿孙没脑子,轻易被人哄了去。如果真有这么一本书吓他们一吓,简直是太好不过了,说句天降甘霖也不为过。

  最后,这本书还改编成了同名戏剧,在京城权贵间非常受欢迎。

  同名戏剧的热映又反过来带动了书的火爆。

  这么有名的剧,长康公主肯定是要看一看的,结果,长康公主当下就在台下黑了脸。她……她差点就成了里面那个被利用的公主啊。由于《步步高》排的非常紧凑,关键是生动,使她又想起了一段不愉快的回忆,甚至不由有些庆幸,幸亏自己早早就看穿了一切,没让于倩儿当成踏板!

  后来也不知道谁,又想起周家和吴家的那场撕逼。怎么就感觉……那个吴家的吴海,就很像那个带女主回京的冤大头呢?

  有人就补充了,说好像长康公主府的嬷嬷去过吴府,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两府又没联系了。难道是……中间出了什么意外?

  还真有好事者去长康公主府打听了。结果,还真打听出来一点秘辛,据说,长康公主府的小少爷曾经差点被马车踩踏,你问后来?后来据说那个吴海现在的夫人救了小少爷,结果,有个神秘人递了纸条给小少爷的随从,说小少爷就是吴海的现任夫人引到车底下的,哦,对了,当时这位夫人还只是妾室,吴海当时的夫人姓周来着,现在已经把姓吴的给休了。对,对,没错,是女休男。

  长康公主虽然怀疑儿子被人坑了,但由于没找到太确实的证据,也不愿意冤枉了好人,只得送了吴海当时的妾室也就是现任夫人一堆重礼了结此事。

  什么?这本书居然是真人真事?其中女主的一任冤大头丈夫就是现在的武德将军吴海?

  这下大家买书买得更起劲了。多么曲折的情节,多么甜的大瓜啊。

  买!买!买!

  这本书如此火爆,吴海也被吃瓜群众告知了他就是书里其中一个大傻。肯定是要买来读一读的。

  看过多后,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同僚们看他的眼神透着三分调侃,七分同情。

  可能是因为这本书太有代入感了,他看完后对于倩儿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温情。他开始后悔,当初的自己为什么脑袋跟进水一样,为什么要为了于倩儿辜负了周氏。

  他倒是想和离,现在是于倩儿不同意了,让他还钱,吴海哪里拿得出来,因此,两人时不时地就打一架。

  于倩儿能让吴海把她带到京城,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终于,有一天,她受够了吴海,拿光了吴家的家底,放了把火,烧了吴宅,带着早就准备好的假路引,跑了。

  接受了原主的感谢,周安离开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