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纨绔子的穿越历程(快穿)>第59章 被公主抢了妹夫(三)

  周安心说, 自己凭借智慧以及过人的才华,已经顺利地完成了一项。现在就剩第二项啦:倒太子的灶!

  周安踌躇满志,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

  俗话说, 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儿,自己这样古今少有的旷世绝才,也只有这样的任务才配得上自己的才华啊。

  魏扬已经被自己KO掉了, 太子还会远吗?

  -------有他这么有才华滴人做镇指挥, 希望就在眼前,冲啊。

  想到这里, 周˙大才子˙安忍不住扬起眉,开心的转了个圈圈。

  “干什么呢,矜持点, 都当世子的人了, 别这么毛毛躁躁的。”景安侯一看,不乐意了。轻声喝道。

  周安:“………”万恶的封建社会,太压抑人性了!要是在现代社会, 大家肯定会夸他萌萌哒!

  (现代社会:→周安,你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还是对我有什么误解?)

  “是。”身处万恶的封建社会, 周安还能怎么办?

  干脆利落的认错呗。

  只要自己心里知道自己是萌萌哒就成了。

  周安决定, 成立一个“倒灶太子司令部”。

  哦,不,是“太子倒灶司令部”!

  从语法上说,“倒灶太子”肯定不如“太子倒灶”好听啊。差不多就是一般现在时和过去完成时的区别啊。

  周安还自封了威风凛凛的司令官。

  只见他坐在书房里,摊开笔墨, 开始想着怎么制定决策。

  这么大的案子,这么大的工程量,总要有一个大的方案框架的, 一定要细细筹划。

  首先,起兵造反是一个选择,可以一劳永逸,毕竟,太子就算是被废,还有可能复立呢。

  要是单他一个人,这个方案绝对是首选。

  只是,这个方案,风险太高了。

  一来,现在是太平盛世,不是乱世。乱世取富贵容易,盛世,他难啊。

  虽然周安心里边觉得现在面南背北的这位不是什么好东西--能以权帮女儿抢别人的正室之位的能是什么好东西啊?

  但是客观的说,纵观史书,这位还真不算昏君。

  二来,他们周家不掌兵权啊。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造反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在太平盛世,没有兵权,想造反,难度系数无疑太高了。

  他一个人,这么做肯定没什么。风险高,收益还高呢。问题是身后还站着一族人呢。这个年代,它实行连坐、族诛啊。这些族人又做错了什么呢?平时嫡枝有什么好处也不见得有他们的份儿,但是失败了他们就得跟着赔命。他可以自己赌,但没有权利把族人的性命压上不是。

  所以,这个方案肯定是不行的。

  那第二个方案,就是支持别的皇子夺嫡了。

  想到这里,周安先在心里给其余的皇子们挨个打了个差评。

  皇后亲下懿旨,让亲生女儿夺人正室之位,道德方面已经失守,多好的攻击点啊。结果,轻飘飘的,就这么让她过去了。

  战斗力实在是太差了啊。

  都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士兵离着元帅还有多少级呢,不想当是可以理解滴,可你当皇子的,离着太子,就是一步之遥啊。

  真是白投了一个好胎!

  牢骚归牢骚,不过周安也明白,太子刚生下来就封了太子,先天上就占了优势。别看皇后有点拎不清-----但使脑袋正常点的,也不会因为亲生女儿哭闹两下子,就下个懿旨让女儿夺人正室之位吧。

  如果换一个人来操作,可能就会先召见原配,施压让她自请下堂,过段时间,风声过去再赐婚。或者让原配悄悄病逝。

  抛开道德层面不谈,周安觉得,这才是一个智商正常的皇后会干的事儿。

  当然,周安的意思并不是说,皇后并没让周静病逝而是留了一条命不应该。

  皇权之下,如果必须在病逝和贬为妾两者选一的话,让周静选的话,她一定会选病逝的。

  贬为妾,打的是景安侯一族的脸面,好多景安侯府的姑娘的婚事可能都会多少地受影响。尊严和性命,哪个更重要呢?

  前世如果周静看重性命,就不会抑郁而终了。她会怎么选 ,答案不言而喻。

  当然,除了病逝和贬为妾,其实不是没有第三个选择-还可以和离啊,大家各生欢喜。

  当然,如果是一个有政治头脑有远见的皇后,可能会选择想办法用时间和空间拆散女儿和渣男的关系,不让自己的国母生活留下明显的污点。

  路有这么多条,结果,人家皇后就选了最蠢的一条!

  皇后虽然不行,智商常需充值,但是人家娘家行啊。

  皇后出身英国公府。英国公府也是大辰朝的老牌勋贵,开国公府。皇后的大哥方谨任直隶总督,二哥方诚任江苏巡抚。三哥方许是户部侍郎。

  方谨的老泰山威勇将军王波,是北疆兵马大元帅。

  瞧瞧这配置,绝对是高配啊。

  所以,皇后虽然智商低于平均值,但有娘家做靠山,也能够入主中宫,生下的儿子被早早封了太子。

  可话又说回来,也不一定是别的皇子就没有凌云壮志,皇子们都讲究喜怒不形于色,纵是有夺嫡之心,也不会写在脸上,或者轻易让他知道的。

  这还用说吗,他要是知道了,太子也肯定就知道了啊。

  那这位皇子还有命活吗?

  多半是私底下也有过小动作,最后运气实力不如人,没斗过太子呗。

  周安觉得,有时候夺嫡,就跟彩票开奖差不多,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哪位皇子会成功,或者哪位皇子有争储之心。通常是到了逼宫阶段,或者立遗诏阶段,才知道,哦,原来这个皇子平时云淡风轻的,原来都是在装逼 呀,内心夺嫡的心跟一团火似的,这不,拿着刀带着队伍就冲上来了,哦,原来那个看着一直不争不争的,原来谁谁谁居然是他的人,早就让他笼络好了,这个,看着不声不响的,原来一直是陛下嘱意的继承人啊,早就开始接受继承人教育,接手一些势力了,藏的可真够深的………

  周安把小厮侍书入画都打发了出去,一个人拿着笔在纸上划着。

  大皇子早逝。这个就不说了。

  太子是二皇子,也是他要拉下马滴人。先画个圈圈诅咒他!

  只见周安拿起毛笔,写了一个小小的“2”字,然后豪迈地在上面划了一个圈,圈里还打了一个叉!

  三皇子是贵妃娘娘所出,封赵王,今年二十三了。据他平时观察,没啥明显智商欠费的地方,算一个预备人选吧。

  四皇子今年二十三了,现在镇守南疆,是皇子中唯一一个有兵权的,只是他是一个宫人所出,这位宫人生下他后还难产去世了,但是,就算人家母妃不在了,可枪杆子里面容易出政权啊,算一个,算一个。

  五皇子二十岁,是德妃娘娘所出,不过他的外家实在是不象话。德妃娘娘父亲原来是杭州的一个小县令,是德娘生下五皇子后才得到提拔,举家迁往京城。不过,就冲着他的外家和御史台月月搞“心连心”活动-----御史们完成每月弹劾指标多靠他家了。要是御史们到了月底一看,嗯,弹劾任务没够,好说,去五皇子外家周围走一圈,素材就有了。反正是他外家欺男霸女的事儿常有耳闻。你一个当皇子的,连外家都弹压不了,你外家还不是什么名门呢,不过是靠着女人上位罢了,历来是为清流最看不上的那种。将来你要是面南背北,朝廷还不得乌烟瘴气的呀。

  象现在金殿上那位好歹还不算昏君呢,前世他妹妹在他的治下都被生生用皇权逼 死了,要是你五皇子上了位,可以想见平民老百姓会过什么样水深火热的日子了。

  周安是真的打心里瞧不上五皇子和德妃娘娘。觉得五皇子白瞎了一个皇子的好身份,整天去跑去外家收拾烂摊子,而且 还是干着他外家的管家的活儿,还不用给月钱。简直是用爱发电啊。

  要是有一天遇到他的外家,周安是不介意偷偷的去踩上一脚的。

  哦,想起来了,前世太子登基后,五皇子外家的表弟就死的不明不白的。五皇子嫌刑部办案太慢,自己亲自跑到刑部到尚书跟前去施压,要求务必加大力度,结果,人家尚书是勇于认错,坚决…………不肯加大力度。到了这个案子也没破。

  不过坊间传闻五皇子的这位表弟是被人寻了仇。也有人说,刑部有高官很同情这位“大侠”,是的,杀死他表弟的被坊间称为“大侠”,可见他这位表弟多令人厌恶了。还有人说“大侠”是被刑部高官故意松了松手放跑了的。

  周安倒不觉得哪位高官会拿着自己的前途不当回事,多半是底下经手的小吏和…………“大侠”有旧,偷偷行了方便。事情已经出了,上面的人也只能帮着遮掩了。不然怎么办?底下的人犯了错,一个渎职是跑不了的。索性五皇子的表弟名声太臭,估计刑部的高官们心里也早看不惯了,在卷宗上再做点文章,最后就拖成了无头公案呗。

  六皇子,十七岁,是婉嫔娘娘所出,唉,可惜身子骨不好,据说从生下来就会吃药了,这个也不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七皇子七岁的时候就过世了。就更不行了。

  八皇子才十二。是妙贵人所出,按前世的记忆,十年后,太子就要即位了。可八皇子离十八岁还有好几年。更重要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还没有成年,没有太明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周安实在不希望哄骗一个小孩子,忽悠人家做决定。因为那样良心会很痛。

  所以,这个也不行。

  看着纸上的结果,周安心中一叹。

  不想不知道,一想就明白啦,原来和太子有一争之力的,只有三四两位皇子咧。其他的皇子出生的太晚了,年纪太小,夺嫡来不及,赶不上趟儿。

  一般说来,世袭的勋贵,除非自家出了娘娘外甥又想争位的,还有落魄已久的想为自家子侄后辈争个前程的,再加上被迫站队,你不争别人也认为你争了的,很少有人家主动往夺嫡里面冲。

  这场赌注里面,有时候压的可是全族人的性命和前程呢。

  景安侯府是要做纯臣的。纯臣做好了,收益未必比从龙差。有时候夺嫡成功后杀功臣的也不是没有。

  但这并不防碍周安拐着弯的私下打听下老爹对三四两位皇子的看法。

  “嗯?老实说,你问这做什么?”景安侯一听,沉下脸喝道。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还有一更。不过啥时候能码出来,心里没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