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洛神牡丹>第12章 第十二章

  天明,李仁义与张松才双双归来,两人面色通红,神情尴尬,昨晚定是在妓馆留宿了。

  赵刘毅一觉醒来,除了后脑勺上莫名其妙多了一个肿包,醉酒之事一律不记得。

  卢尚秋轻舒一口气,好笑的摇摇头,不禁为这些个疯狂举子叹息。

  不过,赵刘毅并没有忘记醉酒前的事,他还欠了娼馆一屁股的债。第二日,赵刘毅匆匆前去给娼馆送了银票去换了押,欲求见丽公子却被看门人踢出来,“癞□□想吃天鹅肉”奚落嘲讽一番,十分狼狈不堪。

  从此,赵公子书也不读了,经常开着窗,盯着西面发呆出神。

  春寒料峭,冷风阵阵,直把李仁义冻得大骂。

  ***

  长寿元年春,大周女皇武则天亲临殿试现场,举子百官山呼万岁。

  随行者,乃梁王武三思、定王武攸暨、定王妃太平公主、魏王武承嗣等一干武家人等。其时睿宗李旦遭幽禁,中宗李显被贬为庐陵王。宰相狄仁杰日前遭武承嗣与来俊臣诬陷谋反下狱。武家兄弟受到圣上宠信,大权在握,自是威风凛凛。

  此次春闱共设四个考场,均位于大明宫前殿含元殿。每个考场纳有百名举子,乌压压竟将含元殿坐了个满满当当,甚为壮观。各场主考官分别是:御史大夫查绍俞,凤阁舍人周孝武,御史中丞来俊臣,左谏议大夫徐渭。副考官数名。赵刘毅和李仁义在第一考场,卢尚秋在第二考场,张松被分到第四考场。

  殿试经史笔试第一题:“论科举制度之利弊。”

  很多考生事先准备了此题,自然个个胸有成竹,纷纷挽笔。只见有的举子龙飞凤舞,将腹中草稿,一气呵成;有的举子将腹稿以正楷细心写就;个别举子甚至偷偷揭开小抄,看一眼,写几笔。

  卢尚秋自是那胸有成竹之人之一,只见他不慌不忙,模仿汉代王羲之的行书笔法,从容落笔。主考官周孝武巡场,见一书生用行书誊卷,不禁停住脚步多看了两眼。只见此书生卷面工整,字里行间如行云流水,整篇文章立意清晰,行文有理有据,从容不迫,不禁啧啧称赞。

  各考场交了卷后中场休息,舞弊的考生被剔出考场。各考生松了一口气,第一题不难,希望第二题也不要太难。

  笔试第二题:“论太宗之功过。”

  一见此题,许多考生傻了眼。一介乡下读书人,怎敢斗胆评论先皇的功过,何况这前皇帝还是当今圣上的第一任老公,稍不留神写坏了,那可是杀头之罪。

  满场上下,举子们有的摇头晃脑,左顾右盼;有的抓耳挠腮,苦思冥想;有的提笔迟迟不落,手心渗出涔涔汗液;有的干脆气馁地交了白卷。

  卢尚秋见了题目也是心下暗惊,一则惊讶女皇胆大,竟让学子考生评论帝王朝政,二则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功绩赫赫,功好评,过不好评。他忆起日前见查阁老与他说得话,决定另辟蹊径,于是有了主意,思索一阵,便沉着提笔,一行清丽的小楷挥洒纸上。

  “……太宗引隋朝为戒,广开言路,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吏治清明;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平定四夷,国土太平。功大过微,故业不堕。可效仿之。……攘外必先安内,西疆胡人不足威胁,可派人和亲,以固硕业;强征则劳军费马,国库空虚。……东疆倭贼屡犯,应加强水师,给予威慑……”

  贞观时期是历史上难得的开明盛世,太宗李世明是世间少有的英主。其在位时期,大唐国土辽阔,吸引东西方各国来朝。唯一不足便是太宗晚年渐恶直言,好征战,数次西征未果,劳兵伤财。

  周孝武经过,见此书生笔走龙蛇,论点清晰,将太宗功过娓娓道来,并加上对本朝的谏议,再次感叹道:“此乃大周可造之才也。”

  出了考场,四位举子于大明宫丹凤门碰头。

  “秋白兄,看你气色不错,定是胸有成竹。”李仁义道。

  “仁义兄红光满面,想必也考得不错。”卢尚秋拱手回道。

  “哪里哪里,不过歌功颂德罢了。张老弟你答得如何?”李仁义转向张松。

  “别提了,太宗皇帝有什么过失我哪里知道,只好胡乱吹捧一番。”张松摇头。

  “子午兄,你呢?”李仁义又问那边下了考场便一直闷闷不乐的赵刘毅。

  “我……”赵刘毅支吾。

  “快说呀,你写了些什么?”李仁义一拳捶在他肩上。

  “我——交了白卷。”赵刘毅一副慷慨就义的表情。

  “不会吧!”三人一同惊呼。

  “千万别告诉我爹。”赵刘毅一脸沮丧。

  ***

  众人在长安多住了些日子,等待发榜之日。

  这日清晨,这城南客栈突然涌进一批身着官服之人,偏僻的客栈顿时热闹起来。

  卢尚秋一行听见热闹,正欲推了门问个究竟.

  只听一声“给使到!”便见几名身着朝廷官服者向书生们走来。

  众人认得是宫里的宦官,纷纷跪下。

  给使走上前来:“卢尚秋听旨!”

  “草民在。”

  给使道:“并州进士卢尚秋,高中金榜五甲,宣你即刻进殿面圣。接旨——”

  “谢主隆恩!”

  卢尚秋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恭喜秋白兄!”

  “恭喜卢进士金榜高中!”

  卢尚秋接了旨,书生们和店里客人便将他团团围住。

  科举考试中,进士科最为难考取,有的书生每年进京赶考,直考到白发苍苍也未能进士及第。卢尚秋头一回考进士,居然高中第五名,实属意料之外。

  这高中进士的喜讯砸得卢尚秋晕晕乎乎地,见人群纷纷围过来道贺,竟失了话语,不知道如何作答。他此刻恨不得能插了翅膀飞回家中,将这喜讯汇报父亲母亲,给卢家光宗耀祖,又恨不得立即取来纸笔,将这喜讯传给元弟,让他明白他不辜负他的嘱咐,终于能出人头地。

  给使在一旁催促:“卢进士动作快些,咱家还等着回去回复主上。”

  卢尚秋连忙拱手道:“使者请息怒,鄙人速速收拾了便随卿去面圣。”

  ***

  卢尚秋与其他几位进士在紫宸殿外等候。不一会,给使出来,宣金科进士进殿。

  “吾皇万岁万万岁!”

  待一番磕头行礼,歌功颂德作罢,众位进士抬头,只见眼前好一端庄美妇:方颐广额,神龙翘眉,丹凤长眼,丰韵娇丽。

  武曌身着龙袍,端坐明堂。方才领几位进士进殿的宦官持拂尘立于其左,一容貌清丽的年轻红衣女官随侍其右。

  几位新科进士原以为当今天子乃一垂老妇人,见她面上无一皱纹,体态丰腴,眼神妩媚,绝美无双,竟看得痴了。

  宦官喝道:“大胆。”

  武曌朝那宦官摆摆手,示意他退下。她一向对他人欣赏、甚至痴迷于自己的外貌甚为得意。

  此时宦官唱喏:“查大夫到,周舍人到,来中丞到,徐大夫到——”

  只见各场主考官鱼贯而入,拜见天子后,在众新科进士面前站定。

  “查公,”武曌朱唇轻启,“朕听说你手下正好有一缺,朕将今朝状元袁恕己交与查公,还请查公为我大周培养可造之材。”

  查绍俞尊旨,示意状元袁恕己过来站到自己身边。

  武曌又如此吩咐一番,不一时,凤阁周舍人身边站了榜眼刘仕进,尚书省徐大夫身边站了探花彭绥,进士郭震。

  这时大殿正中只剩下新科进士卢尚秋。

  大周武皇望向卢尚秋,只望得他两股战战,头皮发麻。

  “进士卢尚秋。”女皇缓缓开口。“你可知你为什么站在这里?”

  卢尚秋愣了一愣,茫然地望向武曌,回到:“为奴不知。”

  “你好大的胆子!”女皇怒道,“从来没有人敢在朕面前批评先皇的过错。”

  卢尚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只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他先前便对自己所答不甚放心,此时料定自己那答卷拂了圣意,捅了大篓子,这回一定完蛋,搞不好脑袋要搬家。

  “为奴少不更事,狂言妄语,请圣上恕罪!”

  女皇不说话,由着那进士卢尚秋在面前跪着,径自摆弄指甲。

  大殿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可以听见。

  圣上是出了名的喜怒无常,将新科进士以大不敬之罪拖出去斩了也不是不可能。一众大臣都为卢尚秋狂捏一把汗。

  半晌,武曌离了龙座,由那红衣女官扶着,引致新科进士面前。

  “抬起头来。”

  卢尚秋仰起头,两眼盯着地面,双手打颤,不敢看她。

  “看着朕。”武曌不满,命令道。

  他只觉得后脖颈子不听使唤,使了好一番力气,方抬起头来,只见女皇满面怒容,直吓得又将头埋下。

  武曌望着卢尚秋,就好像大猫玩弄一只小老鼠。直到快要把这白嫩的新科进士吓哭,女皇才玩够了,满意的收了威风。

  “不过,”她回到座位上坐定,方徐徐道:“朕觉着,你的那些建议,倒是深得朕心。”

  “吁——”保荐他的查绍俞长长松了一口气。

  卢尚秋觉得仿佛肩上千斤的担子一瞬间被卸下来。

  他终于得了些许气力,连忙谢主隆恩。

  只见那红衣女官在武曌背后向他眨眨眼睛,吐吐舌头,婉转一笑,十分俏皮。

  武曌转向御史中丞来俊臣:“来贤卿,听说你那里缺补录之人?这人便给你做手下罢。”

  “为臣遵命。”来中丞领旨。

  ***

  长寿元年,武曌钦点殿试状元为沧州袁恕己。其次为榜眼广西刘仕进,探花湖南彭绥,四甲魏州郭震,五甲并州卢尚秋。

  其中五甲进士卢尚秋受封为御史台察院给事郎,正八品,上任地点为宣政殿外的御史台馆,负责录奏两府长吏政俗、闾阎疾病、水旱灾伤,准许回乡省亲半月,三月便走马上任。

  李仁义中第六十八,封了府官,为太常寺赞引;张松明经科第一百三十三,封并州司马,即刻上任;赵刘毅榜上无名。

  一行人衣锦还乡,唯独赵刘毅垂头丧气。

  唉,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卷 完 

  注:两府指京城长安府、东都洛阳府

  卷二  初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