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唐大侠写了一千篇原耽>第138章 我为何埋伏高悠悠

  话音一落,如石撞大海、浪翻云卷,激起一层层微妙的变化。

  比如每个人的表情都像是画卷一样凌然抖落。

  有些人撂下错愕,有些人沉浸于惊异。

  唯独仇炼争,像熟悉了我的说书套路,又或是熟悉了我的设局套路,他竟是好整以暇地躺下来,以一种了然、轻松,甚至可以说是顿悟的表情看我。

  “高悠悠虽六亲不认,但并非恶人。你会设局对付他,应该就像是当初乔装取药去救许亮明一样,你是为了救人,对不对?”

  我一愣,没想到他能这么直白自然地,把当年的事儿给摆出来。

  而且看上去并没有在生气。

  也没有陷入过去的阴影中。

  只是寻寻常常、平平淡淡地一问,仿佛当初的一切都已经释然。

  我松了口气,只道:“算是吧。”

  仇炼争听完,情绪莫名而又复杂地笑了笑,然后便闭上眼。

  而小常眼瞅着我俩这一来一回,忽有些警惕道:“你们……没再吵吧?”

  仇炼争仰着头闭着眼,不说话也不解释,小常便皱起了两道浓如墨云的粗眉,他慢慢卷起了袖子,像一下子察觉了什么微妙的变化,防卫似的直起了小臂。

  我立刻抓住他的臂膀,安抚似的冲着小常微微一笑:“放心,没事儿。”

  小常这才歇了身上提起的劲儿,阿渡又忍不住问我:“你当初是为了救人,去设局埋伏了高悠悠?以他那桀骜性格,竟没把你打死?”

  柳绮行也疑惑了:“对啊,高悠悠对谁也瞧不上,唯独对唐兄十分维护。怎么你们初次见面,竟是这样的情况?”

  钟雁阵提出了关键的问题。

  “唐兄,是想从高悠悠手下救什么人?”

  他眉目间浮动出一种警务人员特有的侦查锐光,手指本能地在柳绮行的肩膀上来回敲动,像是在回忆里翻阅着三年之前发生的某些重大事件似的。

  我便扫他们一眼,撩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你们,听说过三年前‘清阳侯’杨决贪污军饷、通敌卖国的那个案子么?”

  钟雁阵先是一愣,随即神情一振:“当然听说过!那可是震惊朝廷的大案!”

  杨决,清阳侯府的小侯爷,祖上是跟随本朝太祖开疆拓土的开国功臣,因此杨家数代从武,出过不少赫赫有名的武将,到他这一代也不例外。杨小侯爷擅用兵法、知用将领,曾跟随杨老侯爷多次在边关地区领军退敌,也曾多次带兵镇压地方叛乱。

  但纵观全国上下的将领,他虽优秀,但还没到功高盖主的份上。

  此人身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手下兵士的军纪要求非常严格。

  自古兵匪不分家,军队所至,或破城、或袭寨、或围剿,也难免有骚扰当地百姓、掠夺本地资源的行为,那些立下军功的将领,对此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是不想管,而是大家都这么做,难道还能全杀了不成?

  可杨侯爷就真能全杀了。

  一个曾在军中斩杀过敌方主将,曾跟随杨老侯爷的陈将官,在打破叛军的城池后,竟公然纵兵抢掠,奸杀了当地妇女。百姓因此骂他,他便派人捉来这些百姓,拿一根长枪把人串了一串儿,钉在柱子上,将他们玩弄虐杀至死!

  陈将官知道自己犯了军纪,杨决势必大怒,但他仗着自己与侯爷亲厚,便存了侥幸心,带着大批缴获与金银,跪到杨决面前痛哭流涕,说自己日久攻城实在辛苦、手下兵士都杀红了眼。

  军中同僚纷纷为陈将官求情,说不过是死了几个刁民贱妇,又没有屠掉全城,上官何至于如此严苛?

  杨决见大势如此,好声安抚了涕泪纵横的陈将官,请他去喝了一顿好酒好饭,然后借口去外面吹个风,一出军帐,他就吩咐身边人取了一些麻绳,再取了一些白麻宣纸,加一坛西域好酒。

  等他回来时,陈将官已经被人层层绑缚,被一些上好的宣麻白纸贴住了五官,再被人拿了西域好酒往脸上浇,一个威武将军,竟这么活活窒死在酒里!

  谁下的令?

  自然是杨决,杨小侯爷。

  他念在和陈将官的感情,给对方选了个体面的死法。

  【小常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叫体面?这死法也太难受了!”

  仇炼争却道:“对他们这样战场上杀伐的人来说,有具全尸,又不是当众处刑,就已经算是体面了。”】

  陈将官之后,所有涉事掠杀百姓的将领,无论大小,都受了军法处置。

  或斩首,或腰斩,或削去手臂、砍下双足,或用军棍如雨点一般落下,一时之间人头滚滚、血海滔滔、残肢遍布!

  但军纪也已分明!

  自此之后,他军中麾下,再无人敢虐杀百姓、奸辱妇女!

  【小常拍掌道:“军纪分明、百姓才能受益,这人是个好将军啊!”

  柳绮行也道:“照唐大侠这么说,这杨决怎么会贪污军饷、通敌卖国呢?他又怎么会和高悠悠扯上关系呢?”】

  说杨决贪污军饷、通敌卖国,这显然是一种诬陷。

  但当时很多人都相信了。

  也包括当时的普通百姓高悠悠。

  这是因为杨决虽把军纪搞得好,但本人生活作风并不算好。

  朝廷中的清流官员,有很强的“重文抑武”倾向,一味地压制武将,削减军费,避免武将世家的子弟崛起。杨决便经常带礼物、备名帖,去拜访讨好那些与清流作对的奸臣子弟,通常是为底层士兵们争取更多的军饷、装备,为中层军官争取更好的待遇。

  因此便有清官骂他,就为了区区的军装粮备,他竟在奸臣面前奴颜婢膝!

  杨决也不是个好脾气的,有人骂他,他就加倍骂回去!

  【小常诧异了:“这,这小侯爷到底是好是坏?”

  我说:“他是个好将军,但未必是个好人。”】

  杨决的做法其实很简单。

  他结交权贵时不分好赖,谁能让军队吃好饭去打仗,他就和谁打好关系。

  毕竟地方军队的处境本就艰难,朝廷发不够装备米粮,那武器铠甲怎么来?几万人的吃喝怎么处理?他管得好军队、管得好纪律,但总得让人吃好、穿好、不然杀再多犯纪律的人,他们还是得抢百姓的粮啊。

  他镇守边境有大功劳,养士练兵也有大作为,对驻地百姓也是爱护有加,但没和奸党划清界限,反而经常出入这些权奸的宴会,所以当奸相倒台后,有人借此发难,污蔑杨决曾在过去的战役中贪污军饷、通敌卖国。

  很多人都信了。

  事发之时,杨决已赋闲在家,收到朝廷消息后,他认为这种众口铄金的情势下,他一旦回朝,那帮清流一定会把案子做得铁证如山,无人能还他清白,他只怕要死在牢里。

  所以他干脆就跑了。

  他假装去游山玩水,实际上在山上换了装扮,一路跑到了边境的一处小镇中,只带自己的一名随身亲眷。

  与此同时,他的通缉令也被发往了全国。

  在小镇中,他看见有刁吏挨家挨户地搜寻,名义上是搜杨决这个犯人,实际上是向当地的百姓索要保护费,若索要不成,便殴打商贩、鞭打百姓,打得老人皮开肉绽,打得年轻人骨断筋裂,他们竟还哈哈大笑,以此为乐。

  杨决就在旁看着,忍了一次,两次,第三次实在忍不住了,想要动手,却被他的仆人陈三商给劝住了。

  “侯爷,他们搜不到你就会走的,你此时出手,他们擒得了你,受了些奖赏,以后欺压起百姓来,岂不更为嚣张猖狂?”

  杨决真想当场杀人,却被仆人屡屡劝住,一气之下,当晚就跟踪那些刁吏恶捕,趁着月色掩护,把他们的筋骨一个个地打断!

  【众人面露爽色,仇炼争更是高兴地翘起小腿,小常也快活得一拍桌子:“打得好啊!”】

  路见不平是很爽,但事后他就只能灰溜溜地离开小镇。结果去了郊外,却在路上遇见了一桩不平之事。

  一队背大刀与砍斧的壮汉,一共七人,正在树下围攻一个势单力孤的女子。

  那女子手持利剑,身上遍布残伤,步伐虚虚晃晃,在打了十几回合后,就被一壮汉绊倒,接着被人压在身下,哀呼连连,衣衫却已被剥去一半。

  这是光天化日之下的奸淫、掳掠!

  杨决立刻要上前,陈三商赶忙抱住他:“这七人和这女子看着都是江湖人,只怕是武人纷争,侯爷都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了,手上连兵刃都没有,不要去管了!”

  杨决大怒:“白日里刁吏欺压百姓,你不让我管,现在有人要在我面前奸淫妇女,你还不让我管?你滚吧!我不要你了!”

  说完他就冲上去,竟然仗着一身武艺,赤手空拳地对上七个手持利刃的汉子,救下了那女子。

  但也受了伤。

  因为那七人是在黄横山一带作恶的“黄横七怪”,武艺比刁吏要高强许多。

  救下女子之后,杨决也说到做到,果真不要那陈三商跟随,把他给踢翻在地,自己负气带伤而走,走出了三里地,遇上了一块儿石板桥,却意外地遇到了一个早在此处等候他的人。

  高悠悠。

  小无相山第一高手——“神佛无相”高悠悠。

  他负手在后,安静地站在桥墩子旁,似乎已经等待了杨决很久。

  他是来抓通缉犯杨决的。

  【小常疑惑道:“他一个小无相山的人,跑到边境去抓犯人做什么?”

  钟雁阵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他为何在那儿了。”

  柳绮行疑惑道:“你怎么知道?”

  钟雁阵叹道:“我记得当时负责去边境搜寻杨决的高手并不是高悠悠,而是七大名捕之一的‘青衫神捕’封青衫。”

  我道:“封青衫作为名捕,武功高强、为人刚正,是个人品贵重的捕头。高悠悠与他是旧相识,又受过他照顾,知道他在找杨决,就想赶在别人前头抓了杨决,交给封青衫,押回京师受审。”

  钟雁阵无奈道:“所以,高悠悠就这么盯上了和他毫无关系的杨决?”】

  杨决当时瞧见高悠悠这气度,便已猜出对方是谁。

  “你是来杀我的,还是来抓我的?”

  高悠悠回头看他一眼,冷漠道:“贪污军饷、通敌卖国,是否属实?”

  杨决笑道:“我说不是,你会信么?”

  高悠悠面无表情道:“我是不信,但有人信你,我不想放你,也不想错杀。”

  他抬起高傲的头:“你受了伤,我且让你十招,十招后我会抓你去见封青衫,你是忠是恶,他自会分辨!”

  一般的高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意思意思,让个三招就算了。

  高悠悠却可以让个十招。

  只因他确实有这个资本。

  杨决冷眼一瞥。

  他只擅长枪法,此刻没了兵刃,实力大打折扣。

  可他生性骄傲,也不愿退后,上去就冲着要害打!

  高悠悠却身如白鹤,挽袖一收,卸的就是这风风火火袭来的拳劲儿。

  他抬足上飞,整个人的重量似瞬间为零,飘在半空之中好像一片轻巧的羽毛,杨决无论如何截踢与横踹,他都能在半空中转身挪形,靠的是以指尖发出无形劲气,指尖发出指风,他就能借这不同角度的冲击之力调整人在半空的姿态,轻轻松松地就躲过了千种杀招。

  十招转瞬即过,杨决想要拼命。

  杀了高悠悠,此刻还有一条活路!

  可他却在此刻听得身后有人声儿,一回头,瞧见被他踢了一脚的陈三商风尘仆仆地赶来,连呼带喊地要过来护着主人。

  【仇炼争诧异道:“这人居然还跟过来?”】

  陈三商不是个聪明人,却实在是个忠仆,拿着一个砍柴刀就风风火火地过来。

  杨决看见他,很是感动。

  然后下一秒就把陈三商再次踢倒在地。

  若让他对上高悠悠,杨决怕高悠悠不会留情。

  他回头看了高悠悠,拳头攥紧,长叹一口气道:“我失了兵刃,又受了新伤,还遇上你这杀星,可见是老天爷要亡我,罢了……我跟你走吧。”

  他咬牙狠心,低下了骄傲的头:“但请你看在我主动投降的份上,不要追究我这下人,他只是个蠢货,和我在做的事儿没有半点关系。”

  按道理,像杨决这样的要犯,人人得以诛之,协助他逃跑的人自然也有罪责,实在不该被放过。

  可高悠悠只面无表情地看了看杨决。

  “你不是个好人,但还算是个好主人。”

  他接着说:“我不会管他,你和我走。”

  【小常叹道:“那杨决……就这么落到了高悠悠的手上?”

  我点点头,仇炼争却道:“可你是如何得知这一切的?”】

  因为杨决失去了自由,陈三商却没有。

  他武功低微,人也着实不够聪明,却足够忠心,可以为主人献上一切!

  他被杨决踹翻了两次,因此一瘸一拐地翻山越岭,把杨决被擒的消息透露给了边境的许多武人。

  这其中也包括我。

  诚如高悠悠所说,有很多人不相信杨决的人品,认为他攀附奸党,腐败通敌。

  但也有很多人见识过边境守城的艰难,知道养兵遵纪的苦楚,选择去相信他。

  公道自在人心。

  因为人心所向,我召集了一堆相信杨决的江湖人,聚在一处酒馆里紧急地见了面,谈到了此事。

  我当时都没见过高悠悠,只是听说此人武力惊人、六亲不认,非常不好对付。

  所以我们几个商量下来的结论是——必须要在高悠悠把人转交给封青衫之前,去救出杨决!

  而且不能力拼,只能智取,在救人之后,还要想法子去限制住高悠悠的行动,绝不能再让他追上来。

  所以一群武人商量下来,我们行动的目标就是。

  救出杨决,擒高悠悠!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目标是至少日六千,所以应该还有一更

  这里提到的杨决,原型有两位(不是碰瓷原型只是受启发

  明朝时期有个著名将领,镇守边境抗击倭寇有大功,当时朝廷里支持军队的都是奸党,他就去依附了奸党,结果在奸党败落之后,被皇帝下指处死

  还有一位著名的将领,也是明朝的,为了给军队弄武器装备和米粮铠甲而攀附权贵,贪污索贿,事后遭清算,晚年穷困潦倒,生病了都买不起药,活活穷死的

  第一位是胡宗宪

  第二位是戚继光

  只能说人是很复杂的,即便他们小节有亏,但论大义仍是千古英雄